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需要给自己找几个信得过的人,而这些人必须是前世时根本不曾进过秦府、与秦家基本无甚瓜葛之人,如阿胜或阿栗这般,她用起来才放心。
  当然,为了行事方便,她没要连云田庄里的人,总归太夫人名下田产极富,不拘从哪个庄子调个把人进府,以周妪之能,易如反掌。
  秦素心中大定,将图册捆好塞进包袱里,再将包袱缚牢背在身上,收拾利落后,方向仍处在半呆滞状态下的阿承甜甜一笑,柔声道:“你别怕,一切有我。”
  她的语声本就清弱动人,此刻特意放缓了一些,便若洞箫沉埙,低柔甜滑,竟有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娇媚,极为魅惑。
  这声音听在阿承耳中,便像是有人在拿着一根软软的羽毛拂着一般,他才恢复了几分的面色,立时又变成了一块大红布。
  “快些回去躺下吧,别叫人发现了。”秦素再次柔声说道。黑暗中,她清凌凌的眼波温柔如水,叫人无从拒绝。
  这一次,阿承终于红着脸点了点头,转身回了房,一路走得都像踩在棉花上,直到躺在了榻上,脸上仍旧烧得火烫。
  他长这么大,从未听到过这样低柔动人的声音,那声音不像是听在耳朵里的,倒像是一口口的热气吹到了心尖上去。
  阿承头一次觉得,女郎很美,很美。
  那样的一种美,不像是大娘子或二娘子那样,只是叫人瞧着觉得好看,而是另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味道,一见之下,便是抓心挠肝,再难忘怀。
  且不说这九岁的孩子此刻心中是如何的情绪,却说秦素,见阿承终于回了房,她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为了尽快安抚阿承,她不得不拿出了前世隐堂所授的媚人之术,看起来也算有奇效。至于这番作态令阿承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她可也管不着了。
  她走到大门边上,回眸看去。
  黑暗笼罩了整个院子,从各房中传来深浅不一的呼吸声,昭示着这院中诸人睡得正沉。
  秦素暗自点了点头,又探头向外看去。
  门外亦是悄无人声,唯那几盏灯笼在风中晃动着,映出一片幽微的屋影。
  她放低身形滑出门外,回身将门虚虚掩上,随后提起裙摆,绕过那昏迷的仆役,辨明路径,沿着石板小径往右而去。
  程家包下的两所院子,便在秦府三院的右侧,相距也不过数十步而已。这一路皆是高墙在侧,投下大片阴影,将墙下的小径也隐在其间,秦素走得十分轻松,数息之后,便来到了程家两所院子之间的高墙下。
  她停下脚步,略略平定了一下呼吸,仰首看了看眼前高达丈许的围墙,面上露出了一丝浅笑。
  她要给程廷桢送一封信。
  这位郎中令住着的院子,她早就在进驿站前便观察好了,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找到。


第167章 鸿雁来
  绕过院墙,秦素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信,自大门的门缝里塞了进去。
  “啪嗒”一声,信笺落地发出了轻微的声响,秦素不由弯了弯眸子。
  那信封上明晃晃的“郎中令启”四个大字,一定会让这封信顺利到达程廷桢的手里。
  秦素仰首看了看天。
  浓云遮去了大半月华,天空中唯有一团模糊的光斑。
  此时应是才过亥初,那些小蟊贼想必还在外头等着呢。
  约莫再过上小半个时辰,便是药性发作到最强之时,到了那时,他们才会动手,而他们动手的顺序却是先在围楼大肆搜刮,然后才来后院。
  之所以如此行事,据说是因为他们对那迷药极有把握,故此才会不紧不慢,却是未想到,那几个驿站的侍卫会在夜半时回转。
  这些也是秦素前世听来的。
  她再也不曾料到,前世当作故事听来的闲话,会在这一世帮了她这么大的忙。
  她在程廷桢所住的门外立了一会,辨明了方向,便往驿站的后门而去。
  接下来她要做的事并不难,东西也早就准备好了,只要此事得成,青州城的后顾之忧便可暂解。
  这一切的前提是,她的速度要快。
  必须赶在那几个晚归的侍卫回府前,将一切安排妥当。
  秦素没再多想,将包袱解下抱在怀中,拢紧身上的斗篷,加快脚步疾行而去……
 
  “哐、哐、哐”
  亥正未至,一阵响亮的鸣锣声忽然响了起来,于静夜中传得极远。
  “贼厮鸟,休跑,吃吾一剑!”
  “点子扎手,小心!”
  “快,此处还有一个,将他缚了!”
  一阵阵的呼喝声与打斗声,在鸣锣声后次第响起,若有那耳力好的,甚至能听见这其中掺杂的兵戈相击之声,一刹时,整间驿站都热闹了起来。
  这接连不断的动静与喊叫声,首先惊醒的,便是那些侍卫中武技较好之人。
  待他们醒来后发觉中了迷药,便纷纷唤醒了其他人,很快地,驿站中沉睡的人们终于尽皆醒来,前楼后院,灯火一盏盏地亮起,不消多时,便将整个驿站映得亮若白昼。
  程廷桢与刘先生带着几名侍卫,守在正房的廊下,望着前面灯火通明的围楼,面色铁青。
  阖府的人皆着了道儿,叫几个小贼下了迷药,这已然是个笑话了,可笑他程家养着的那些侍卫,一个个睡得比他这个主人还死,还是他又是踹门又是兜头泼了几大瓢冷水,才将这些人唤醒了来。
  真是越想越不是滋味。
  人家秦府的侍卫可明显比程家的要高明多了,整个后院最先醒来的,便是秦府侍卫。
  程廷桢负在身后的手握紧又张开,视线缓缓地扫过那几个侍卫。
  那几人皆是面有愧色地低下了头。
  还好,总算还有那么一些些的羞耻心,也不负他这么些年来的供奉了。
  “禀郎主,人都齐了,东西也点清了,并无减损。”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自院外跑了进来,急急地禀报道,一面说话一面便擦了擦头上的汗,喘了口气又报:“前头小厮来报,围楼损失惨重,大半都遭了贼偷,秦府包下的院子亦有一间失窃,程、崔二姓皆是无事。”
  随着他的话音,程廷桢的面色一点一点地平和了下来。
  原来秦家还丢了东西。
  这让他觉得多少挽回了几分颜面。
  他淡了神色看着那管事,吩咐道:“再去,派两个腿脚快的,去前头打听打听,有消息即刻来回。”
  “是,郎主!”那管事利索地应了一声,撩起衣袍便飞跑下去找人去了。
  程廷桢转过眼眸,向刘先生使了个眼色。
  刘先生会意,不自觉地将衣袖拢紧了一些。
  那袖中的信封硌着他的手,亦让他的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的。
  这封信落在院门处,还是程廷桢亲手拾到的。只是彼时的他尚要顾及一应程家长辈的安危,便将信予了刘先生,刘先生第一时间便看了,却还没来得及将具体内容告知程廷桢,如今细思信上的内容,刘先生总觉得,这信上所言,大有深意。
  “大郎,外头无事罢?”一道苍老的语声响了起来,带着几分老媪的慈和,却是程老夫人在门帘的后头说了话,语气含了些担心:“我听见那外头还有人说话,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
  “无事的,母亲,儿在此守着。”程廷桢温和地道,语气十分平静。
  程老夫人似是放了心,又殷殷地叮嘱他:“你叫人守好院子,将门窗都关严了,你也莫要出去了,外头正乱着呢,便呆在院中罢,待官署的人来了再说。”
  老人家年纪大了,一颗心便全放在了儿孙身上,总怕出事。
  程廷桢应了声是,两道卧蚕眉却拧在了一处。
  事情的大概情况他已经了解了,是驿站里闯进来几个小贼,被驿站养着的侍卫发现了,两边动上了手。
  就在方才,派出去探听消息的两名侍卫回来报说,那小贼共有五人,擒了两个,跑了三个。如今那两贼子正被锁在柴房里,驿站派专人看管了起来。
  那驿站的管事还特意请侍卫传话,说是已经去前头报官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官署的人便会到来。
  程廷桢尽量放平表情,不令人发现他眼底的那一丝焦灼。
  那封密信,刘先生在看过之后,只附在他耳边说了四个字:“三卷珍本。”
  便是这四个字,令程廷桢心神不宁。
  那三卷莫名到手的珍本,实乃他心头的一件隐忧,只是苦于力量有限,不能详查。
  如今,一封密信忽然便进了他的院子,且此信还与珍本有关,你叫他如何能安心?
  “郎中令,那两个小贼……要不要找机会审一审?”刘先生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问道。
  程廷桢回了神,拢紧的眉峰又往下压了一分。
  那几个小贼确实可疑,他们与那封密信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他心中思忖着,喃喃地道:“这几人……果为贼乎?”
  他的语声极轻,除了刘先生外,再无一人听见。


第168章 木有知
  刘先生并未急着说话,而是闭目沉思了一会,方睁开眼睛,带着几分沉吟地道:“郎中令,我方才又仔细想了想,这几个小贼,也有可能与此无关。”
  程廷桢看了他一眼,目中含了些许疑问:“何以见得?”
  刘先生左右看了看,便将声音又压低了一些,轻语道:“郎中令请想,若只为送信,何须迷晕这许多人?”
  程廷桢微怔,旋即挑了挑眉。
  这倒也是。
  窃物不易,送信却一点不难,箭支投书就很方便,或于途中派人偷偷扔上马车,再或是趁着天黑扔进院中,有无数简单隐蔽的方法。那几个小贼既能与侍卫斗在一处,还跑了数人,可见有两分身手,投信远遁这种事自是轻易能够做到的,又何必大费周章,为了这一封信,迷倒整间驿站的人?
  这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的确如此。”程廷桢微微颔首,神情却是越发地沉肃起来。
  若此信是这些小贼送来的,倒也好办,以他郎中令的身份,就算不能将人带走,审一审还是容易的。
  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复杂。
  若非小贼所为,又是何人偷传了密信?
  那人又是如何知晓他赠予何都尉之妻的事物,乃是三卷珍本?
  程廷桢的心里似是热油煎的一般,却也只能勉力压制着,应付着眼前的情况。
  好在那官署的人很快便来了,一来便去了各士族的院子,先是拜见了各家家主或主事的男丁,随后便连请罪带安抚地说了一大通话,最后是向各府的管事了解事情的经过。
  自然,三家给出的说法皆差不多,都是睡到半夜被惊醒,才发现驿站进贼。因程、崔两家皆是无事,那吏长很快便离开了,唯在秦家那里耽搁了一会。
  秦家是唯一一家失窃的,那吏长便在秦家郎君住的院子里仔细查探了一番,随后便发现了门栓上有利器划过的痕迹,灯笼也是被人为灭掉的,几位郎君的房间被翻得乱七八糟等等。
  这一切无不证实了,那些小贼的确光顾了这所院子。
  吏长诚惶诚恐地将失窃之物登记备案,又恭敬地询问了秦家的意见,得知他们并不欲将事情闹得太大,被窃的失物若能追回最好,若追不回亦无碍后,便点头哈腰地离开了。
  此时,程家的管事也回来了,擦着汗向程廷桢禀报道:“禀侍郎,那吏长去了后头的柴房,说是等不及回去审了,现在就要把小贼审起来,又派了些人手去追那逃跑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