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廷桢还知道,为显示孝心,霍至坚必须护送长辈走上几日,才能返回平城,就如程廷桢此刻所做的一样。
  “平城一空……”他喃喃自语,眼睛里渐渐地冒出光来。
  霍至坚带同护卫送家小离开,平城宅中少人看守,不正是所谓的“空”么?
  程廷桢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运气会这样好。
  有了这卷东西,何愁霍至坚不除?届时只要寻个好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开此事,霍至坚便只能滚回老家种十年的地去了。
  那一刻,程廷桢几乎想要放声大笑。
  不过,他很快便又忍住了笑意,只将那封信来回地看着,眸中的火苗越烧越旺。
  刘先生此时也踱了过来,凝目看着他手里的信。
  片刻后,程廷桢的耳旁便传来了他吸气的声音。
  两个人皆不曾说话,只面色凝重地看着那封信。
  夜风似是变大了一些,将窗纸吹得“哗啦”作响,拂乱了檐角的风铎,嗡鸣声不断。
  这所安静的驿站客院,似亦在这一刻变得喧嚣了起来,恰如这房中二人此刻的心绪,在这春夜的暖风里起起落落,没个定处……
 
  碧蓝的天空上浮着几朵云絮,阳光温暖,风里有不知名的花香。
  “嗖”地一声,一只乳燕飞掠树梢,秀气的尾羽剪过半面车窗,倏然便没了踪影。
  “哎呀,飞走了呢。”身旁传来秦彦柔惋惜的叹息声,小姑娘的一只手正攀在秦素的衣襟上。
  秦素转过眼眸,向她笑了笑,自车窗边退了回去。
  秦彦柔仍旧扒在车窗前,好奇地往外头打量着,浑然不觉这车中气氛的压抑。
  阳中驿站失窃一事,终究给秦家人留下了阴影。
  自那一晚后,秦府安排院落便改了个模样,每晚住宿之时,太夫人都会安排长辈与小辈同住,侍卫的人数也增加了。
  关于在阳中驿站里发生的事情,秦家人并不敢过多地议论。
  太夫人下了严令,不许私下乱传话,更不许打听消息。有此严令在前,秦素接下来的日子,便过得有些无聊。
  锦绣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有违太夫人之命,自是不好再去外头打听消息,更不会跟秦素论及此事。
  没了这个消息灵通的使女传话,秦素剩下的乐趣,便唯有观察秦彦昭以及诸位郎君的脸色了。
  自然,相较而言,秦彦昭的脸色更有趣一些。
  离开阳中驿栈后,一连数日,秦彦昭的脸都是白得没有一丝血色,那眼窝之下更是青影重重,两颊消瘦,一脸的惨淡。
  秦素可以肯定,在上报官署失物名单之时,他一定没敢说图册之事,这个哑巴亏,他是吃定了。
  秦彦昭的面色越是难看,秦素心里便越欢喜。
  终于除去了一大祸害,她自是无比轻松,而将图册转予程廷桢,让他有了打败那位霍中正的利器,想必这位郎中令也是很乐意的吧。
  有了程家挡在前头,就算此计败露,霍至坚也绝对疑不到秦家头上来。毕竟,他才帮过秦家一个小忙,秦府上下还是很记他的人情的。
  当然,在秦素看来,霍至坚帮的这个忙着实可恶。
  她将视线自膝上摊放的书卷上移开,看了一眼正在品茶的俞氏母女。
  这些日子朝夕相处下来,秦素与秦彦雅渐渐变得熟稔,关系倒是比以往都近了些。俞氏本就是个极好相处之人,待秦素与秦彦柔亦颇宽厚,众人相处得颇为融洽。
  秦素对着书页凝了眉,蓦地听见秦彦柔稚嫩的声音响起:“呀,前面好象要进城了呢。”语罢她便转向俞氏,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歪着脑袋问:“大伯母快来告诉阿柔,前头是什么城呀?”
  俞氏闻言浅笑,并没有往外看,只柔声道:“应该是壶关了吧。”
  秦素低垂的眼眸闪了闪,视线仍旧落在纸上。
  “原来这里便是壶关。”身旁擦过一角衣袖,却是秦彦雅也去了窗边。
  “小雅,勿要再看了,将要入城了。”俞氏柔声说道,又吩咐一旁的喜鹊:“将幂篱备好,车帘也放下。”
  喜鹊与阿蒲二人皆应了个是,自去忙碌起来。
  官道上人少车多,倒不虞被人瞧了去。如今即将入城,士女的规矩还是需得守着的。
  秦彦雅闻言便揽着秦彦柔退了回来。
  马车摇晃着行驶了约盏茶时间,便见那车外覆进来一道阴影,再过得一刻,阴影褪去,车窗边又是春光灿亮。
  秦素知晓,她们已然进入了壶关城门。
  秦家所开的砖窑厂,便在城外近郊。前世时,他们曾在壶关城中住了两日,这一世亦是如此。
  便在昨日一早,许是挂心秦家的产业,太夫人突发奇想,很突然地便提出要去壶关窑亲眼看一看,并令人快马给钟景仁递了消息。而钟景仁并没推辞,很爽快地便应了下来。
  这些皆是锦绣打听来的,秦素自是早知此事,却还是假作不知,顺着她的话问了几句,锦绣便拉扯出一篇话来,倒也给秦素解了惑。
  原来,钟景仁之所以应得爽快,却是因那壶关窑所雇人手多为附近佃客,农闲时在此处务工,此时恰逢春耕,这些人倒有一多半皆回去播种了,只留了几个管事在,却是难得地人少事闲,故钟景仁这才应得痛快。
  前世时,在众人抵达后壶关城的次日,太夫人便领着诸夫人、郎君与女郎们去看了窑厂。


第173章 粉云低
  据秦素所知,壶关的窑厂便建在半山处,倒也长了几株野桃树野李树,可算踏青之景,钟景仁此举,想来也是想要讨好太夫人,令她宽心,顺便也让一路坐车乏了的郎君与女郎们,在这别具野趣之地赏玩风景,松泛松泛。
  前世时,因嫌那窑厂脏乱,秦素便没跟着去看,只听秦彦婉偶尔谈论过几句。
  这一世,秦素却是要去亲眼瞧一瞧了。
  总要知道了那窑厂是什么样的,她才好继续接下来之事。此外,前世窑下埋了兵器,究竟是临时埋下还是早有预谋的,她也要先看了地方,才能有数。
  马车驶入壶关城后,便顺着城中那条最宽的石板路行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复又拐进了一条略窄些的巷子。
  车中众人此时已然戴起了幂篱,秦素便凑至窗前,掀开了一角车帘往外看。
  俞氏瞥了她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没去阻止。
  车窗外掠过高大的砖墙,秦素倚窗看着,心中忖度,此处应该便是城中富户们居住的地方,钟景仁向上京李姓富商借住的别院,想必便在巷中。
  却不知,她提前安排下的那件事,是不是亦顺利达成了。
  “这里倒是安静,也无人乱走。”秦彦雅似亦没忍住心中的好奇,凑在窗前往外看,一面轻声地说道,面上的神情带着几分满意。
  秦彦柔自两人的身后挤了过来,小脑袋顶着两个姊姊的腰,一拱一拱地往上拱着,糯声糯气地道:“让阿柔也看看,让阿柔也看看。”
  秦素与秦彦雅皆笑了起来,各往旁边让了让,秦彦雅便揽了她的小身子,指着窗外笑道:“喏,这里也就是砖墙和石路,你要看便看罢。”
  秦彦柔便将整张脸贴在了车窗那条缝隙处,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外头,又将小手比划着那高墙,糯声道:“这个墙不高,比我们家的矮了一个小指头儿。”一面说着,一面便捏了小半截胖胖的指肚儿给人看。
  俞氏忍不住笑了,虽有幂篱遮面,她仍是不由自主地掩唇道:“好个傻七娘,这是你般小手能比划得来的么?”
  众人俱是笑了起来,秦彦柔便将头埋在长姊怀里,羞得不敢看人,却又露出一只眼睛来骨碌碌地偷瞧,像个小老鼠似地,越发惹人发笑。
  说笑之间,马车已然驶进了一处院门,秦彦雅便也放下了车帘,众人端坐车中。
  再过得一刻,马车便停了下来,没过多久,车外便传来了周妪恭谨的声音:“大夫人,诸位女郎,已经到地方了,还请下车罢。”
  俞氏道了一声“有劳”,喜鹊与阿蒲便当先下了车,依次将车中诸人都引了下去。
  李家的这处别院不算很大,也就三进,却是颇有两分雅致,秦素下车之后,隔着幂篱深青色的帽裙看出去,却见他们停车之处是连通后宅的一所花园,园子的东南角粉云绯霞,恰是一小片海棠林子,旁边还有个六角小亭。此时正逢花期,那海棠林中花开如锦,宛似粉云垂坠,将园子装点得格外娇媚。
  “总算等到太夫人了。”前头传来殷勤的语声,秦素转眸看去,却见一个穿着绛碧结绫复裙、发梳高髻、鬓横翠钗的白面妇人,带着几名使女便迎了过来。
  这妇人描了略浓淡相宜的一双眉,却正是如今盛行于大都的倒晕眉,高颧骨、直鼻梁,三角眼略含春色,樱桃口微露心机,论容貌那是颇为俏丽的,只可惜那眉眼间带了几分孤厉之相,倒损了那容颜的娇美。
  此妇正是钟景仁之妻——刘氏。
  刘氏的出身不算太好,勉强算是南广县士族,却是士族里最最没落的那一种,无势、无钱、亦无人。如今刘家阖家守着南广县那几亩薄田度日,家中嫁得最好的便是刘氏。只因有她时而帮衬娘家,族里的日子才算过得。
  秦素前世对她并不了解,只知她为人颇是精明,旁的一概不知。
  太夫人扶着两个使女的手立在车边,此时便含笑看着刘氏,和声道:“不想你也在此,却是辛苦你了。”
  因太夫人是临时提出去窑厂的,故此时钟景仁还在忙着,务必要将那里收拾得可堪一看,也免得脏乱之处碍了这些贵妇士女们的眼,这一会便不及前来接应,便由刘氏出面顶替了。
  好在这些年刘氏帮着钟景仁打理产业,倒也颇见过几分世面,行事谈吐皆不俗,很有几分八面玲珑的意味。
  此时刘氏便笑着上前给太夫人行礼,复又向几位夫人问了好,方满面春风地道:“能够在这里见上太夫人的面儿,那是我的福气才对。”说着便又上前几步,亲自去扶太夫人的胳膊,笑吟吟地道:“太夫人若不嫌我愚笨,便允我在跟前服侍罢。前头我已备了热热的汤水、香香的茶点,太夫人若不去坐一坐,我这脸面却也无处放了。”
  她这一番话说得俏皮有趣,奉承得亦是恰到好处,众人便皆笑了起来,太夫人便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你仍是这般会说话。”一面便任由她扶着,众人一并去了正房。
  李家别院的正房比起秦府来小了至少一倍不止,所幸几个房间皆是打通了的,倒也不显逼仄。
  众人落座之后,刘氏便含笑道:“太夫人并众位夫人一路辛苦了,且先在此歇歇脚,喝口茶解乏。”语毕,又指了指案上的茶水,柔声道:“这是今年新得的雨前白露,夫人们尝尝,此茶最是清润解乏的。郎君们与女郎们喝的是诸暨白雾,这茶清淡,想是合你们的口味。”
  这番话说得花团锦簇,难得却不显聒噪,又有一种体贴和善,很能予人好感。
  太夫人便端了茶盏啜了一口,复又笑道:“还是你想得周到。”
  刘氏便掩唇笑道:“不过是一杯茶的事,太夫人莫要如此夸我才好。我也是怕你们一路赶来,急急忙忙地用了午食,却是伤了脾胃,倒不如先坐下,喝几口茶说些闲话,待得脾胃润了,再用午食不迟。”


第174章 香梦沉
  刘氏言笑晏晏、态度殷勤,高老夫人似是对她颇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