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1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还是英、美、澳、加、新这些国家的各大主流音乐台和音乐电视台先后收到了一份由Fedex(美国联邦快递)快递过来的信件,信件的内容是一张CD,和附在这张CD后面的简短的说明文字,说明该CD的歌名,附带的歌词,以及该歌曲的词、曲和编曲的作者。
  欧美主流的音乐电台和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大量邮件,绝大多数都是听众来信——某某听众听了该电台/电视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放的某某歌,感触甚深,勾起了他/她的某某美好的回忆,特来表示感谢,或者要求再次播放。
  还有一部分邮件则是一些想出头,但却找不到出头门路的音乐新人的自荐信,献上自己录好的作品,让电台/电视台帮忙播放一下,提携一番。
  当然,这种要求绝大部分都被电台/电视台给无视了——当电台/电视台的资源不要钱么?提携你?真当自己是怀才不遇的莫扎特了?
  在方悠寄信的时候,王勃让方悠在寄信人一栏刻意隐去了自己的姓,只留了一个“Angel”的英文名,以便让收信人思维定式的认为寄信的是一位美国人,以增加被人青睐,打开,试听的成功率。不然,若收信人发现寄信人有着一个奇奇怪怪,分不清到底是中国人,韩国人,RB人,还是越南人的姓的时候,估计连拆开信件看一看的兴趣都不会有了。
  欧美世界,尽管因为要政治正确,摆在台面上的种族歧视或许没有,但是台下的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却无处不在,尤其是当你还鲜为人知,没什么地位的时候。
  既然要打脸,王勃想的便是不妨打狠一点!他很是期待和好奇当全美国,全世界的音乐人,媒体人,娱乐圈的人都无比好奇那个名叫“Angel”,人如其名,有着天使一般嗓音的女歌手到底是哪位纯种“金发美女”,或者哪位“混血黑妹”的时候,最后却发现竟然是位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妹妹”时那吃惊的,眼珠儿都快掉下来的表情!
  对此,他无限的期待和好奇!
  当然,王勃让方悠“隐姓埋名”,暂时不暴露自己的国籍不仅仅是为了恶搞,看英美人士掉落一地的眼镜,也是推广上的策略。现在的他,在这个还没有“墙”的时代,完全可以发动方悠在国内的歌迷,将其直接送入欧美网络流行音乐各大音乐榜单的榜首,但那样一来,方悠华人,中国人的身份就暴露了。
  目前的世界,依然是欧美对华夏,对华人,乃至对整个亚洲人都存有很大偏见,不太看得起的时代,哪怕他写的歌再好听,再优秀,方悠的歌喉再美妙,再难得,对于一大部分抱着傲慢,偏见,恨屋及乌心理的人来说,他们也会视而不见,不去看,不去听,甚至会找机会中伤,诋毁,暗中抵制一个华人,而且还是一个中国人在欧美的崛起!
  华人出现过很多优秀的歌手,经典,绝妙,传唱几十年传唱度都很高的好歌,像香江的四大天王,像邓丽君,王菲,孙燕姿,梁静茹,那英,韩红这些国内外的华语天后,包括后来红遍亚洲的多才多艺的超级巨星周董周杰伦,这些人够优秀,够知名,她们的歌也好听,耐听吧?然而,这些人再怎么红,再怎么火,他们的红火为什么只能止步于亚洲,离开亚洲就不行了呢?哪怕后来在亚洲火得不能再火的周杰伦,走到欧美的大街上,他是既不需要化妆,也不需要保镖,因为白人和黑人们也不知道他是谁。难道是周杰伦不优秀?他没有才华?他的歌不好听?“欧美鬼畜”听不懂?
  肯定不是!
  这个,一方面是语言隔阂的原因,中文歌和英文歌完全可以说是不同领域的艺术。中文歌好听,翻唱成英文歌不一定好听。反过来也一样。
  另一方面,即使翻唱好听,上面这些天王天后们唱英文歌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啊!要想唱好英文歌,你首先要把基本的英文说得溜,其次,要经过大量,刻苦的专业练习。中文唱腔和英文唱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或许听不出来,但老外一听就出来,就像中国人一耳就能听出一个外国人唱中文歌一样。这两个条件,都是好多天王天后们不具备,或者不愿意花苦功夫去磨练的。
  从王勃认识方悠开始,便开始督促她学英文,学地道的英文。两年前,更是让如日中天的她放弃自己在国内一线天后的地位,大把捞钱的机会,远赴异国他乡,忍受无穷的孤独和寂寞,去世界最顶尖的音乐学院深造,学习,打磨自己唱英文歌的技巧,一直训练到天衣无缝,连欧美人都听不出来的地步。
  试问,这种勇气,这种舍得和暂时的放弃,哪一位天王天后能够做得出来?
  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王勃看来,便是来自于欧美世界对亚洲人的偏见和傲慢了!——人家本来就瞧不起你,你再怎么红,歌再怎么好听,人家一看你的名字,一瞧你的皮肤,就懒得听了!
  所以,正因为有前辈们闯荡欧美音乐圈的不顺畅,甚至走不通的前车之签,在前期,至少在充满傲慢跟偏见的欧美听众爱上方悠的歌喉,爱上阿黛尔的歌之前,最好别让那些人知道唱这歌的是一位黄皮黑眼的亚洲人!为此,录歌的时候,王勃还特意严肃的向身边几个知道内情的女人下达了禁口令,还跟替方悠录歌的一大票工作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
  然后,等大家都迷上,甚至崇拜起这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Angel”的时候,再揭开演唱者的神秘的面纱,到时候,不论是反弹还是偏见,都会小很多。
  就像一个人吃了一份美味无比的法国大餐,于是强烈的想见见这位法国厨子,但最后却发现从后厨走出来的不是什么法国大厨,而是一位中国厨子,这个时候,难道他会因此做菜的是中国厨子就突然觉得菜不好吃?
  肯定不会嘛!
  只会TM好奇,吃惊,甚至震惊,目瞪口呆的来一句:
  “我靠!一个中国人竟然能够把法国菜做到这种程度!法国人应该去死了!”
  但是反过来,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人要吃一份法国大餐,却发现做菜的是一位中国厨子,即使他马上不喊中国人滚蛋,因为心头的偏见,等服务员把菜端上来,带着偏见吃饭的他也会感觉原本好吃的大餐也不过尔尔!
  所以,顺序很重要!
  ——————————————————
  十分感谢“清酒无饮”老弟1000起点币的厚赏!
  感谢“永夜狗,”老弟500起点币的打赏!
  一并感谢CQBN聊聊而已,魔法门wog,2位兄弟姐妹的倾情打赏!
  谢谢所有订阅,投推荐票和投月票的朋友们


第1467,王勃的野心

  PS:四千字大章节,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打赏,一切求:)
  ——————————————
  本着广泛撒网的原则,王勃让方悠和程文瑾在英、美、加、澳、新五个英语国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这些国家主流的音乐网站都做了推广,寄了邮件,把歌曲上传到了网站。在王勃的想象中,歌好,嗓子好,歌曲本身的制作也是精益求精,质量上乘,几处旋律都十分爪耳,惊心动魄,只要稍微懂点音乐的人听到,绝对会拍手叫好,兴奋交加,然后,便开始无限循环,继而充当方悠的“自来水”,推荐给同学,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广而告知。
  王勃已经在心头开始想象,英美新加澳那些被方悠的歌声感动,震撼的歌迷们吃惊的发现如此好听,如此震撼人心的歌曲的作者不仅歌喉了得,而且还包揽了作词、作曲和编曲时的样子!这是什么?这是旷世才女,是未来歌坛的超级新星呐!而她竟然名不见经传,以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天哪,我国的那些唱片公司都TM在干什么?一个二个都吃屎去了吗?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不去发掘?为什么不签她?不包装她?而让我们的“Angel(天使)”以这种卑微、遭孽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每每想到无数欧美歌迷,娱乐媒体记者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打听,奔走,到处挖掘“Angel”的真面目时的场景,王勃就有一种吃了伟哥似的兴奋和飘飘渔仙般的欢乐。
  不过,不管是他的兴奋也好还是欢乐也罢,现在的他都有点想多了,完全是他自己的意氵?。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距离方悠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已经快一个星期了,这期间,既没有英、美、加、澳、新五个英语国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给方悠打电话,商谈播放她作品的事,在数十家音乐网站上的排行榜的首页和榜单,也看不到《Rolling/in/the/Deep》这首歌的名字。打开她登录注册上传歌曲的主页,发现点击的人寥寥无几。
  唯一让人稍感欣慰的,大概是歌曲后面的几条评论了。
  大多数人都对她的这首歌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包括她那与众不同,磁性,沙哑,带着金属颗粒感的嗓音,纷纷表示这嗓音十分的特别,爪耳,以前很少听过。
  不少网友还对她进行断言,打赌说她很快就会出名!如果她出了专辑,一定支持!
  另一些人则期待她的新作品!让她再传点新歌上来,让他们一饱耳福。
  评价都很好,几乎看不到任何负面评价,奈何就是人数太少,掀不起什么风浪。
  这种没有什么人听,但是听过的人都说好的情况有些出乎王勃的意料。在他的想象中,只要有哪家电台,电视台播了方悠的歌,肯定会引起收听到这首歌的听众的注意,乃至惊讶,继而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上网查询这首歌以及这首歌的作者,演唱者的相关信息。
  而只要有一批人去不停的搜索,查询,点击,播放,然后评价,然后口碑相传,甘当“自来水”,《Rolling/in/the/Deep》出现在首页,上榜,甚至冲顶也就顺理成章了。
  剩下的事,大家就坐在家里,姜太公钓鱼似的等着各大唱片公司的人主动上门来挖掘“新人”吧。
  “看来,大概是寄给电台,电视台的一批CD全军覆没,全被扔进垃圾桶了。”坐在电脑前,看着打开的几家欧美主流音乐网站上那不到百位数的点击量和播放量,王勃眉头紧皱,捏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
  想了想,他拿起电话,直接打给程文瑾。
  “姐,到目前为止你们寄给电台,电视台的那些CD现在都还没什么反应是吧?”
  “目前还没有打电话过来的——咦,你怎么知道?悠悠告诉你的?”程文瑾好奇的问。自从把CD寄出去后,她和方悠便紧张而又激动的等待着电台和电视台可能的电话。这种急迫的心情,简直堪比几年前方悠第一张专辑上市时的情景。
  可惜,让两人失望的是,到现在一个电话都没有。欧美国家对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是相当严格的。自己单独听倒也罢了,若是要通过电台,电视台进行公开传播,一定要得到作者的授权,不然很可能吃官司。
  “看音乐网站的点击量和播放量就知道了。”王勃说。
  “也是,这个我倒是没想到。小勃,你看,现在我们的这种方法似乎有点行不通。要不要我通过其他的渠道,把悠悠发新歌的消息透露出去?悠悠在国内的歌迷众多,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歌迷上网,肯定把悠悠的歌顶到首页,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