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难怪老子今天的眼皮一直在跳!原来是这个原因!幸好幸好!幸好哇!改天抽空一定要去西高找邓仙娘化碗水,破一下身上的血煞!险!真他妈险!今天要是跟勃儿扯破了脸——”
  王吉昌再次打个哆嗦,不愿意去想那可能带来的残酷的后果!
  吃了晚饭,王勃开始背着书包去上晚自习。
  四中的晚自习基本上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有时候老师也会上课,或者讲评试卷。但是现在才开学,还没到拉进度的时候,也没有考试,所以就留给大家自习做作业了。
  今天是数学晚自习,班主任肖劲松值守。在让班上的人上晚自习之前,肖劲松当众宣布了一个消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文理分科,在下周的星期六和星期天上午,全年级将举行一次联考。科目涵盖高一高二所学的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一共九科!所出题目以高一为主,高二为辅。时间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十来天,所以,为了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优势,大家从现在开始就认真复习,好好的迎接这次年级联考吧。”
  肖劲松的这个消息一经宣布,顿时就把全班人搞得鸡飞狗跳。不少一开始还优哉游哉,准备在晚自习小耍一下,跟前后左右叙叙旧的学生,也没时间叙旧了,直接拿起作业就开始做了起来。先搞定今天的作业,然后再抓紧时间复习,这是大多数人的策略。
  全班所有人,包括几个一直在后面叽叽喳喳,不怎么爱学的差生,一下子也都安静了下来,陷入了一种忘我做题,拼命复习的状态。
  只是除了王勃!
  此时的王勃,作业不做,也不复习以前的知识,而是随手翻着数学书,翻的也不是今天所学的内容,而是后面好几页的,肖劲松教也没教的全新的内容。
  他的异状,很快被同桌刘伟给发现了。
  “杀手,你咋不做作业喃?作业做完了嗦?”刘伟问。
  “哪里做完了哟!三分之一都没做完!”王勃说。
  “哦,那你打算回家切做嗦?我还打算你做完了之后我参考一下你的。”刘伟笑着道。
  “那你还是别等了!你赶紧做,做完了我参考哈儿你的。”两人口中的“参考”,基本上就是抄袭的文雅说法。
  刘伟双目大睁,以为自己听错了。“王勃,你是说你准备抄我的作业?我的作业错误很多哟!”
  “不碍事!我不全抄,只抄一部分。”王勃说。
  王勃的话让刘伟更加想不通,不明白从不抄作业而且鄙视抄作业的王勃为何突然想抄起作业来了。难道真像班上的某些人私下议论的,这家伙就是个经不起金钱腐蚀的爆发富?家里没钱的时候还能努力学习,现在有了两个臭钱,日子稍微好过点,就开始嘚瑟享受,堕落下去了?
  刘伟神思念转,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然后马上点了点头,爽快的道:“行,杀手。那你想参考哪几科?你想参考哪科,我就先做那科!”
  “数理化吧。”王勃随口说道,而后又转过身,对身后的两个女生道,“你们哪个外语和语文做完了?”
  “我外语做完了。”廖小清说。
  “我语文完了。”李杨说。
  “那把你们的作业拿给我参考一下吧。我还有一大半没做。”王勃道。
  廖小清和李杨没想其他的,只是以为王勃想早点做完作业然后复习高一内容,为下周的联考做准备。“耶,王勃,又打算考第一名嗦?不用这么努力吧?反正无论你怎么考,第一名都是你的。”廖小清将手里的外语作业递给王勃,笑着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有那么夸张?第一名又不是我养的狗,哪能一直跟在我身后?再说,现在这第一名对我来说还真不稀罕。谁稀罕谁拿去!”
  “切!假打!”李杨“切”了声,根本不信。
  “你就装嘛!”廖小清也不信。
  只有刘伟有几分相信。
  王勃打开自己的英文练习册,开始对着廖小清的答案“唰唰唰”的抄袭。刘伟偏头一看,却见王勃的练习册根本不是他对后面两人说的那样“有一大半没做”,而是根本没做!
  光麻麻的!
  刘伟的嘴角闪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现在,他是完全相信自己这同桌对班上的第一名不在乎了。


第190,破釜沉舟1(第一更)

  求订阅,求和!
  ——————————————————————————————
  “梅梅,今天王吉昌又卖了多少钱?”姜梅刚一回家,张小军就迫不及待的向她打听米粉店的收入。
  “大概……三千块钱吧。”姜梅想了想,对张小军道,照例没说实话。下午盘账的时候,光她就交给王勃一千三百多,算上不比她少的关萍和田芯,虽然具体数字她不清楚,但据她估计今天米粉店的营收起码超过四千!
  “啥子,三千块?咋个一下子涨这么多喃?昨天还不是只有两千五得嘛?”张小军双目圆睁,声音提高了八度。
  谢德翠正在厨房给孙儿张科洗葡萄,听到张小军大声惊叫后拿着一爪葡萄急忙跑了出来。
  “啥子?咋个了小军?”谢德翠问张小军。
  “妈,三千!王吉昌那****的今天收入了三千!小吃的利润都是对半扯,他今天一天就赚了一千五!整整一千五啊,妈!我和梅梅起早贪黑,熬更受夜,累死累活的要杀二十几天近一月的鸭子才赚得出来!一个月啊!”张小军双目赤红,又惊又妒,带着一种几乎神经质的癫狂,对他的母亲谢德翠吼道。
  姜梅见到自己丈夫的模样,心头再次叹息,原本要想提一下“曾嫂米粉”涨价的事,但丈夫的那癫狂样,让她也懒得提了。
  “梅梅,臊子的事情有没有进展?这个东西你可要抓紧呐!南门上的那个门面我已经租下来了,这两天正在联系装修队。不要到时候我这边都快装修好了,你那边还没啥子音信哈!”想到每天王吉昌都有一千五的收入,除干打净每天起码都要赚个一千一二,张小军就有一种时不我待,被狼狗在身后不停追赶的急迫感,很是有点狂躁。
  “小军,王伯伯一家把炒臊子看得很紧。他们炒臊子的时候都在以前的老店炒,根本不让外人看。而且现在勃儿安排我收银,一整天基本上都呆在新店,根本没得时间出去得。”姜梅急道。
  “唉,你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嘛!”张小军唉声叹气的说了一声。
  张小军说得轻松,姜梅却跳起脚来,“你说得倒是轻巧!人家把炒臊子把持得那么紧,我又才切没几天,又没得到王伯伯和曾娘多少信任,连帮忙,打杂,处理炒料辅材这些事情都不让我沾,全都是勃儿的几个舅母和关萍,解英这几个老员工在弄。想办法,你叫我想啥子办法啊?”说到最后,姜梅几乎都快哭了。
  为了能够完成丈夫的任务,这段时间,姜梅可谓是殚精竭虑,办法想尽。
  她先是通过老乡关萍,得知了“曾嫂米粉”有三大秘方,而非只有臊子一个独门绝技的事实。
  但这点她没对丈夫和婆婆说。一个秘方她都感到压力山大,要是丈夫和婆婆知道有三个秘方,让她全部弄回来,她直接撞墙算了。
  然后,还是通过关萍,旁敲侧击的了解到王勃一家对这三大秘方超乎寻常的重视。
  再然后……
  没什么再然后了。她一共来米粉店打工还不到一个星期。前两天,细心的她发现王勃和王吉昌这对父子因为涨价的事情闹了很是不小的矛盾。于是在昨天,她趁着王吉昌一个人在一边抽闷烟的难得机会,姜梅麻着胆子,鼓起勇气,主动跟王吉昌聊天,说了些对方爱听的话。
  可是,就在姜梅打算哪天再找个机会乘胜追击,进一步讨好王吉昌的时候,她却发现今天下午王吉昌不知为什么忽然就对她就不冷不热起来。她几次和王吉昌说话,对方都有些心不在焉,不理不睬的。
  而且,让姜梅更加心惊肉跳的是,昨天还对王勃怨声载道的王吉昌在吃晚饭的时候对他继子的态度完全就变了——不仅主动给王勃夹了几次菜,而且在言语上对王勃赞誉有加!姜梅在米粉店呆了快一周了,她以前还从未见过王吉昌用这种近乎“宠爱”和“讨好”的态度对待过他的这个继子,因为平时的王吉昌,对他的这个继子,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明敲暗打,反正很难听到一句正面的好话,用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男娃娃不应该太惯实起了(娇惯),应该严厉要求!
  也正是看到王吉昌的这种“严厉要求”,才让姜梅麻起胆子,觉得有机可乘,才敢在王吉昌面前搬弄王勃的是非!不然,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去干这种挑拨离间的事。
  今晚王吉昌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折,让姜梅当场吓得噤若寒蝉,以为王吉昌把自己昨天的“搬弄是非”告诉了王勃。
  若不是看王勃对待她的态度依然客气,“梅姐”前“梅姐”后的叫着,跟以前别无二致,姜梅说不定连晚饭都不敢吃,直接就逃跑了。
  有过这么一次差点把苦胆吓破的尝试在前,张小军还叫她想办法,叫她动脑筋,姜梅怎能不气?怎能不恼?怎能不心惊胆跳?
  听妻子这么一说,张小军也有些无奈。张小军以己度人,如果自己有家生意火爆的米粉店,肯定也会对米粉秘方严防死守,不让外人窥见。王吉昌一家的反应基本上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张小军挠了挠头皮,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但这个主意,在他的头脑中一闪,立刻就被他强行扔出了脑海。
  然而,被他扔出脑海的这个点子,在外面盘旋了一圈后,转瞬又钻了进来。张小军再扔,点子继续钻;又扔,又钻;再扔,还钻……如此扔来扔去,钻进钻出,不停的反复……
  这时,张小军想到自己所租的那个门面,光是转租费就挨了六千,租金一千八一月,押一付三,就是七千二!他和姜梅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两三年,除了建了四间楼房,两间偏房,给家里置办了些家具家电,买了辆摩托车外,就是一万四的存款。
  现在什么东西都还没买,光是一个铺面,就戳脱一万三千二!一万四的存款,只剩了八百!
  八百当然不行,那就只有借钱!而且是借大钱!
  为了能达到和“曾嫂米粉”一样的装修档次,以便开业时能有“曾嫂米粉”一样的轰动效果,张小军先后找老辈子(大一辈的叔伯)张继发借了一万,堂兄张宇张老二借了五千,又找生意上的朋友东借西借,筹措了一万五,共筹集现款三万元!
  张小军准备将这三万的现金全部投入进对“姜姐米粉”的装修上!
  不装就不装,要装就要向“曾嫂米粉”这个四方小吃界的标杆看齐!
  门面一万三千二,装修三万,为了这个米粉店,他总共投入了四万三千二百元!农村普通的三口之家,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赚得到的一笔巨款!即使他和姜梅不吃不喝的杀鸭子,按照生意最好时一个月一千八来算,也要杀两年才杀得出这一笔钱!
  噢,对了,他投入的不仅仅是四万三千二,还有他张小军在大市场的那个铺面。他向朋友借的那一万五,不是没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把他在大市场的那个铺面,无条件转让给对方。
  存款没了,还背了一笔债务,大市场杀鸭子的退路也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