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从最初的那个风雨飘摇,苦苦支撑,被省科协当弃儿一样抛弃,让其自负盈亏,倒闭就在旦夕之间的小杂志一举成为整个川省最赚钱的杂志!到1999年底,《科幻世界》的产值已达两千万元,杂志社也开始置地建楼。
  杂志的火爆赚钱倒是其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摆脱一直以来的稿荒的局面,带来了稿件的激增和井喷!现在,几乎每天收到的作者来稿都要用麻袋装。仅凭杂志社有限的几个编辑,除非是在杂志社发表过文章,留过大名的老作者,对于大量的新作者,要想一字一句的看完他们的来稿,几乎不太可能,如同高考阅卷老师一样,看个一两百字的开头,是否继续看下去还是扔垃圾桶,基本上就能有个定论了。
  对于每天大袋大袋的稿件,《科幻世界》的编辑们首先会挑选出直接投稿给指定编辑的老作者的来稿,剩下的那些大量的无名作者,则通常会通过抓阄的方式,随意平均分配。
  今天的几大袋稿件中,并没有直接投给自己的老作者的稿件。姚陆军有些失望。他最希望的,还是被他看中的,他自己也因此而得福的科幻界黑马刘迟新的来稿。可对方自从九月份来了篇引起轰动的《带上她的眼睛》之后,到现在都没稿件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
  隔壁的两个同事,突然开始欢呼起来。他们的手中,分别接到了王金康和何西的来稿。何西是科幻圈的老人,91年就开始发表作品,是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者之一;而王金康,更不用说了,完全可以说是《科幻世界》的台柱子,整个九十年代科幻圈的一面旗手。每次只要一有老王的来稿,整个编辑部就会如同发现了一个好吃的东西,大家争先恐后,一睹为快。
  姚陆军用自己特有的东北腔喊了几句,让两人赶紧看,看完后把稿子传过来,凑了几句热闹,随后就开始自己的工作。他先把分在自己手里的二三十封邮件大致浏览了一下,来稿作者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有,分布还算平均。
  之后开始拆信,看稿。
  作为全国硕果仅存且最大的科幻文学杂志,《科幻世界》开风气之先,早在1996刊载了一篇川大留美教授易丹的长文《我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之后,就开始为杂志社上到社长,总编,下到普通编辑配备计算机,推行无纸化办公。习惯了电脑的编辑们最希望接到的当然是email电子稿件,这样不仅方便他们阅读,审稿,连排版工人也简单省事。可惜,到目前为止,莫说email,连他们接到的“纸mail”稿件,99%都是手写体。姚陆军看稿也有小半年了,稿件没有一万份也有一千份,除了山西娘子关水电站的那个“刘电工”来稿全部用电脑打印外,其余稿件,全部都是手写体。
  一连拆了十封来稿子,姚陆军并没发现什么优秀之作。不过这也是常事了,编辑部每天接到的来稿几十上百,能够有一两封达到出版的标准,也就不错了。因为《科幻世界》的版面有限,每个月能够出版的文章,也就十来篇。而这十几篇文章中,还要留一两篇外国名家的译文,一些推介科普性质的文章,比如“主编专栏”——主编的随笔,寄语;“图说科幻”——介绍国外科幻大牛;“科幻影视”——介绍近期流行的科幻电影等等。所以,能够出版的国内作家的文章,也就堪堪八/九篇,十来篇,平均算下来,所有编辑,三天才能遇到一份够格的稿件。刚才来了老王和何西的两篇肯定够格的稿件,坦白说,姚陆军并没指望自己今天能有什么收获。
  又拆了七八封,还是没发现能够让他眼睛一亮的作品。姚陆军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起身,去给喝了一大半的茶杯续了杯茶水。回自己办公桌的途中,看到王金康的新作《可爱的机器犬》已经到了编辑部主任田子意的手里。年过半百的老田正翘个二郎腿,优哉游哉的沉浸在王金康创造的想象世界之中,看得姚海军这个科幻迷眼热不已。
  “主任,看完后记得拿给我看哈!”姚陆军对田子意说。
  “好的好的。”田子意头也不抬的说。
  回到自己座位,继续拆信,一连三篇,姚陆军都只看了个开头,就扔进了垃圾桶。文笔太过拙劣,如同中学生作文,哪怕创意点子再好,也是不够发表资格的。姚陆军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桌上的稿件,还有五六封;又飘了眼田子意的方向,对方的表情悠然自得,显然老王这次的稿件质量不错。姚陆军对待会儿的阅读更加期待起来。
  拿起上面的一份稿件,信封很大,而且难得的还是一封挂号信。
  “这人对自己的稿件倒是信心十足。”姚陆军心想,平时收到的稿件,绝大部分都是平信,寄挂号信的少之又少——又不是饿死鬼投胎,没必要啊。
  “sc省四方市四方中学高二,王子安——莫非是个老师?”姚陆军扫了眼寄件人和地址。拆搞拆得多了,姚陆军也拆出了些门道出来,比如,来搞者的职业,有时候他凭对方的地址就能猜个一二三。这“四方中学高二”,姚陆军第一个想到的,对方可能就是一个老师,而且多半还是教语文的。因为如果是学生,断不至于不留具体的班级而只留一个高二。
  拆掉信封开口,姚陆军取出稿件,顿时便愣住了。刚才在掂量信封的时候,姚陆军就猜测这来稿怕是有点多,取出后果不其然,竟然有两份稿件,每份的页数都不少,其中一份,起码有二十几页,另外一份,也有十六七页。
  但这不是让姚陆军发愣的原因,让他发愣的原因的是,这两份稿件,竟然全都是电脑打印稿,犹如几个月前他接到的刘迟新的稿件。幸好在阅稿之前他看了眼寄件人信息,不然,准得以为是“刘电工”又来新稿了。
  姚陆军拿起两份稿件中最上面的一篇名叫《乡村教师》的来稿,以比阅读前面稿件时都要认真的态度,开始阅读起来。
  ————————————————————————————————
  感谢“书友160520151921457”老弟588起点币的!
  一并感谢书友160509170644362,等候自然,来看看风景的,坏人2020,铁木仙尺,**丝1哥,浩瀚宇宙无敌,开心大大土豆,傲雪火焰,真原始人,果断雷少,俗人vip群,王顺峰1987,wei&;wei,林牧场,110牛不牛,繁华落尽无悔矣,魔法门wog,低调三儿,被遗忘的眼神20位兄弟姐妹的慨慷解囊!
  谢谢所有订阅,投和投的朋友!


第515,投错稿了?

  求,求,求全订,各种求……
  ———————————————————————————————
  “不错,文笔老辣,这位中学老师的文学素养相当高啊!”仅仅读了两三行,姚陆军立刻就在心头大赞,惊叹于对方文笔的洗练,老辣,和传统作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姚陆军曾听编辑部主任田子意讲,一次,他和主编阿来谈论科幻圈的作者,当时阿来说:“在科幻小说的作家里面,老王(王金康)算是最厉害的了。但从小说的创作来讲,他只能算三流。”
  阿来是谁?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茅盾文学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77创立至今,不过颁发了五届!能够获奖的人,屈指可数,只要能得奖,便一跃成为华夏文学的顶尖存在!路遥,陈忠实,阿来,王安忆这些在传统文学圈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矛奖的获得者。而即便是已经名声大噪,出书甚多,作品在华夏引起了广泛议论的贾平凹,周大新,麦家,莫言,刘震云,王蒙,苏童这些文学大家,大拿虽然后来也是矛奖的获得者,然而在1999年以前,得矛奖,这些人还不够格!
  《科幻世界》的台柱子,为科幻圈扛旗近十年的旗手王金康,绝对是一流的科幻作家,然而在阿来的眼中,也不过是三流作家。由此可见,传统文学和科幻文学在文笔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了。
  当然,这跟双方所受到的文学熏陶和文学训练有关。写传统文学的,一般都是职业作家,一辈子都在咬文嚼字,炼字炼句,广泛阅读中外名著;而科幻作者,哪怕是王金康,以及后来的刘迟新这两位九十年代和两千年后的科幻大拿,都不过将其当成是业余爱好,业余写作,人家都有正儿八经工作的,比如,两人都是工程师。
  一个专业,一个业余,一个以此为生,一个闲暇之余打酱油,在文学上的水平,自然相距甚远。这也是科幻文学被传统文学圈看不起的主要原因——文字太白,没嚼头;人物塑造极其单薄,且脸谱化,套路化和公式化;矛盾冲突也不深刻,缺少根源性的矛盾。
  总之,单从艺术和文学性上看,传统文学和科幻文学是不在一个档次和一个维度上的。
  不过,好在科幻小说和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一样,算类型小说,卖点不在文笔上,在于超前的理论和炫目的点子。
  姚陆军继续阅读手里的稿子,且抱着一种极大的兴趣。毕竟,能有如此老辣和洗练文笔的科幻作者,简直是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台柱子老王都被主编私下评为三流呢!
  绝佳的文笔有了,接下来就是看对方的科幻点子了,若是这叫王子安的家伙能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科幻点子,姚陆军感觉今年“银河奖”的特等奖得主,怕是将出在自己的手中了!
  “即使不是特等奖,凭这超越其他科幻作者一大截的文笔,至少也是个一等奖!”姚陆军想!
  可是,随着姚陆军的继续阅读,他的眉头便渐渐的从最初的舒展变成了紧皱;其表情,也从开始的兴奋,变成了疑惑,到最后甚至于有些恼怒起来。
  500字,偏僻,闭塞,土里土气的西南山村。没外星人,没机器人,没基因改造人,没时空隧道,没不明飞行物,没任何超越时代的理论和应用。
  1000字,多了两个人物,土农民,农村娃,一个劲的讲这两娃有多造孽,命运有多惨,多不幸。还是没外星人,没机器人,没基因改造人,没时空隧道,没不明飞行物,没任何超越时代的理论和应用。
  哦,出现了唯一的一个电器,白炽灯泡。
  1500字,开始讲这些农村娃搞封建迷信活动,给主人公烧纸,祈祷老师的肝病快点好,然后插叙主人公的病,肝癌晚期,最多还有半年时间。仍然没外星人,没机器人,没基因改造人,没时空隧道,没不明飞行物,没任何超越时代的理论和应用。
  到了这里,姚陆军感觉自己的耐心快要到极限了。他开始怀疑,这叫“王子安”的家伙是不是投稿投错了地方?如果这叫王子安的现在就在他面前,他很可能指着对方的鼻子说:
  “老兄,俺们这是《科幻世界》!要外星人,要机器人,要时空隧道,要太空战舰,最起码也要整个航天飞机出来啊!都一千五百字了,还在喋喋不休的讲土农民,农村娃,讲一个乡村教师的悲惨遭遇,你到底在搞什么jj?”
  姚陆军很想将这份投错了地方的来稿扔进旁边的垃圾桶,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硬着头皮,抱着最后一点希望阅读下去。
  然而,当姚陆军从1500字读到2500字的时候,发现对方的情节仍旧没有任何改观和转折,继续没完没了的回忆着主人公的不幸的遭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