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八成他们也就会心满意足的收声。
至于大门派和大门派之间,那就是在掰手腕儿的同时尽可能地平衡不同阵营之间的利益,确保整个大千界不会因为战后的利益划分激化矛盾,从而导致整个大千界动荡不堪,给其他人可趁之机。
幸好,在那一次的斗争中御虚宗的表现相当亮眼,立下了赫赫战功,威名传遍了三个大千界,无愧于玉韵道修第一大派的名头,在和别人谈判的时候就非常有优势。
明炎小世界处于法则衍化期,对于想要接触法则的修士来讲,这简直是再重要不过的资源。而但凡能够有接触法则需求的修士,都已经是达到了一定境界或者潜力极高的那种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就等于增加宗门自己的实力。
御虚宗当然不可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这种资源绝对不能落在别人手里,战后划分利益的时候,御虚宗的高层是费了许多心思据理力争的。
最后谈判的结果也很明显,明炎小千界成为了御虚宗的地盘,入口被谈判中滴下了汗马功劳的贺邱亭定在望岚山。
而这样的分配结果御虚宗是满意了,当年的其他大门派可就未必了。其中道远门就是最不满意的那个,在前后一千余年的时间中,两次放宽收徒条件,导致门内弟子数目激增,修士数量很快跃居修真界最前。
又过了近一千年,道远门人数达到最高峰,资源不足不得已提高收徒要求,对之前资源分配的不满程度达到了最高峰,门中一些急于发展宗门的高层被有心人利用。
有心人自然是来自明达大千界的钉子,这个突如其来的、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焉有不抓住之理?
那个时候,他们对玉韵大千界天机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本来是希望以小门派的矛盾作为突破口,通过不断累积不同阵营之间的小冲突将几个大门派拖下水,从而让玉韵大千界自己乱起来,却没想到瞌睡就有人递枕头,愣是将道远门放到了他们手中。
欣喜若狂的明达大千界修士很快借此联系了天河派,将道佛魔三个阵营的联系建立了起来。
别忘了天河派的建立者是佛修明远,这位当年的风评在道佛阵营都还算不错,就连他叛出宗门也是被逼无奈,“真相”早在口耳相传间大白,慈航寺没有追究也就罢了,还引来一批人惋惜当年的佛修明远、羡慕后来的道修明远。
可是说一句实话,从明达大千界的修士记忆中来看,明远其实从头到尾都算不上无辜。
他和妖修是没什么关系,可他的心上人,也就是后来天河派的第二任掌门,却是魔修那边狂尸宗掌宗的幼子。
狂尸宗是一个什么样的门派呢?这是魔修每天叫嚣的最厉害的主战门派,位于中洲南部,占据无间山、断魂山两处山脉,传承着上古的炼尸魔功,门下弟子皆有尸傀,活人和死人一起,几乎将两处山脉塞得严严实实。
和尸傀生活在一起算什么,这并不是值得攻击的点,问题是狂尸宗的尸傀们都很不对头,甚至比他们的主子还凶猛好战的多。
本以为他们已经是个死人就不会闹幺蛾子,这些尸傀的嗜血程度就算是专门修炼炼尸魔功的狂尸宗弟子也有点儿吃不消。
内部战、外部也战,从小生活在这里,被其中实力处在第一阶梯的掌宗养大的幼子,想一想也知道不可能是个绵软的性格。
然而天河派是个什么形式做派?
软,软的谁都可以来欺负一下、踩上两脚。
这么明显不搭的两个风格,如果不是因为明远这家伙特别会教导人,还真的没办法融合到一起。
可刻在骨子里的天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明远能做到这一点,也是花了许多功夫。
可只靠着费心费力,明远表现出来的性格就真的能让他驯服一个那种性格的魔修吗?
宁渐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明远一定有问题。
明达大千界修士的记忆很快证明了他的猜想。
明远表面上是来自乡下“明炎小千界”的普通修士,独自在外面求仙问道,天赋一般又没有根基,即使选择了比较清静的佛门,仍然是谁都可以欺负一下的对象。
实际上,明远作为明达大千界来的魔修,他本身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能够伪装到被人陷害才差点暴露,主要也是靠着同来的修士的牺牲。
这样的人想要勾搭魔修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借助佛修的身份,他又很轻易的可以将三个阵营串联起来,甚至靠着那一场陷害,他同样接触到了妖修。
这是个交际手腕儿极其厉害的修士,如果不是因为他所做的事情被法则排斥注定活不长久,那么他所能发挥的余地将会大很多。
由着这样一个人在修真界上窜下跳的话,他掀起的风浪迟早要席卷修真界,最后所有的门派都会被牵扯进去,如同战败的明达大千界一样,冲突一旦爆发就无法收场。
幸好他死得早,没有太多的时间兴风作浪。而他死后,他的情人作为狂尸宗掌宗的小儿子,从小都是被上面的父亲和哥哥宠大的,没有什么忍辱负重的概念,根本无法好好继承明远的思路,一手好牌硬是被他打得稀烂。
不过这小伙子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心上人真面目是什么,也没有对付自己大千界的想法,明远留下的许多后手被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明达大千界的修士那时候已经自己串联好了阵营,明远后手能发挥最好,不能发挥他们也不是太失望,所以也就没有一定要挽救天河派那边的布置。
在明达大千界的修士眼中,就算天河派之后的掌门们再怎么愚蠢,也不至于把一个门派布置下的所有手段全部废掉,所以天河派这条线就算不怎么好用,也不至于完全不能用。
只要还能用,就根本不影响他们的计划,他们也就不需要冒着暴露的危险在天河派这里做什么。
然而,他们还是太甜了。
没想到掌门有可能是那个破坏他们计划的蠢货,却没想到萧琼岚在做布置的时候不按理出牌,人家跟她讲质,她跟人家讲量。
既然一个蠢货不够用,而绝世蠢货又极其少见,那么她就在数量上取胜吧,培养一批让天河派无法割舍的蠢货来给别人拉后腿。
没错,这说的就是贺家人。
贺家人可以说是年度最佳猪队友、神助攻,在他们的帮助之下,天河派那边的布置几乎全部被毁掉,玉韵大千界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宁卿也没有直接因为怪病暴毙而亡,双方都有了新的机会。
而且正是因为贺家人毁掉了天河派那边的布置,萧琼岚留下的手段才起了效果,最终将病亡的宁卿从另一个世界引渡过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愚蠢的贺家人的确是给宁卿带来过麻烦,但同样的,他们也坏心办好事救了宁卿一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能算得上是宁卿的恩人。
不过他们本身大约是不想做恩人的,他们和宁卿之间的爱恨情仇、因果关系,也在痛下杀手的那一刻开始清算。
虽然说不清楚到底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一连串的事情算下来他们因果相平,最终谁也不欠谁。
宁卿完全没有义务去报那所谓的恩。
第263章
贺家人从很大程度上来讲; 也是萧琼岚安排的棋子。
萧琼岚本人喜欢的是身为同性的玉璃光,一直追逐着她的贺邱亭不说别的,光从性别上讲就不对; 怎么可能得到女神的垂青?
因此不用怀疑,萧琼岚对贺邱亭就是利用居多; 仅有的一点情意也不是爱情,更多的是出于同情。
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很可笑?又当又立还高高在上地同情被自己利用的人; 真要算起来; 这种行为在许多人眼中简直不要脸到了极点。
可是萧琼岚这样做了; 她的做法却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
把他人放在天平上称量,这是一种相当不礼貌的做法; 但是在面对一个世界的大劫时; 只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而一将功成万骨枯,被牺牲的人当然不是活该就被牺牲,也不是活该被舍弃; 可有舍才有得; 这仍然是一种权衡利弊之下的选择。
所谓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
女人心狠手辣起来,其实要比男人可怕得多。
萧琼岚的每一个行为都在验证着这句话。
她利用了所有手头能利用的东西,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甚至抛弃了良知、放弃了底线,只为完成这一场横跨三个世界、纵越五千余年的布局。有这样的决心和行动力,她不成功,还有谁能成功呢?
而她的成功并不只是给自己一个人带来的好处; 她所做的事情本来就不只是为了她自己,几乎给所有知道或者不知道这内情的玉韵修士带来了直接的利益,也算是大功德一件。
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算是身处局中、被她利用的可以称得上是团团转的宁卿和宁渐也没有办法否认,在这件事情上,即使捏着鼻子也要说一句好。
不过承认归承认,尊敬归尊敬,不喜欢还是不喜欢。
被当作棋子一样利用,每周一部几乎都无法自主,像宁卿这样的人是无法忍受的。更别说他们之间的过节还不仅仅这一点,还有他在穿越之前那一世,卧病在床痛苦挣扎了那么多年,这个梁子他们算是结下了。
别说什么是明达大千界的人出手在先,要不是他们几个大千界之间的斗争,这件事情能牵扯到他一个普通人身上吗?
本来就不在一个世界,如果没有最初那战争做导火索,他一个其他世界的人怎么会惹火上身?
而宁渐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因为玉韵大千界的谋算,不是因为这三个大千界之间的争斗,他又怎么会被从别的世界卷进来?
比起玉韵大千界的人,宁卿和宁卿其实才是最无辜的。
这完全是一笔烂帐,早已经扯不清楚了。宁卿现在也懒得去追究最初到底是谁对谁错,反正这些人对他造成的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他有理由向他们要个公平。
宁渐更是觉得宁卿所做的事情早就超出了需要偿还的因果,反倒是此届修士都欠宁卿一个说法。就算宁卿现在要求他屠灭某些人,不管这个要求合不合理,宁渐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原本宁渐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在得到了明达大千界修士的记忆之后,更是完全坚定这样的想法。
他怀抱着疲倦至极、还在睡梦中的宁卿,目光落在对这件事情多少知道一些的同门身上,眼神中只剩森冷的寒意。
秦泽看着这样的宁渐,曾以为看完了真相后对自己两个徒弟会尴尬的他,却突然发现他其实一点尴尬都没有。
在他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的心其实已经替他做出了真正的选择。不管他的两个弟子是否真心承认他做师尊,他既然将两个人当做自己的弟子,那就应该站在他们师尊的角度为他们考虑。
他的确是忠诚于自己的宗门,可如果是在徒弟和宗门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他更愿意帮助占理的那一方。
从头到尾,宁卿和宁渐就是无辜者,道理本来就应该站在他们那一边,他这个做师尊的,自然也就要站在自己弟子的背后。
秦泽这种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的担忧和温柔,被隐藏在他看起来有些严肃的面孔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