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话,只要杨老六被证实是诬告了李云天,那么八方货栈的那些伙计在十月二十九晚上看见的进入仓库的人自然就不是李云天。
李云天之所以没有让陈泰传召那些指证他结党营私、意欲谋反的官员和商贾,正是因为他相信那些证明他与那些官员商贾暗中往来的“反信”也是出自那个伪造了杨富手中文书的人之手。
要是杨富手里的文书是伪造的话那么那些“反信”自然也就是假的,那些官员和商贾对李云天的指证随之也就不成立,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杨富在八月初六的晚上是否见到了李云天。
如果杨富根本不可能与李云天见面的话,那么方良和阿仇精心设计的计划也就泡了汤,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绝对不是两人所希望看见的一幕。
由于李云天在京畿都督府公堂上的表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进而成功地瞒住了方良和阿仇,使得两人对此竟然毫无察觉,也着实让他们感到懊恼。
第796章项庄舞剑
“方大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阻止李云天拿到进出宫禁的底档,以防不测。”见方良一脸的懊恼,阿仇沉吟了一下开口提醒道。
虽然阿仇现在还不确定李云天是否像他所担忧的那样去做,把堂审的突破口放在与杨富见面一事上,但为了安全起见他必须要在进出宫禁底档送上京畿都督府大堂上查清李云天究竟是八月初五还是八月初六留宿在文渊阁,以便做出应对。
“来人,速去京畿都督府拦下前往宫里调取进出宫禁底档的人员,将进出宫禁底档带来此处!”
心中正感到恼火的方良闻言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因此不敢怠慢,连忙取下了腰上挂着的腰牌向房门外高喝了一声。
一名精壮便装中年人随即走了进来,接过腰牌后向方良一拱手,快步离开了房间,此人是宫里的一名侍卫武官,奉宣德帝的命令协助方良办事。
“但愿来得及!”阿仇皱着眉头望着那名侍卫武官的背影,心中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竟然会被身陷困境的李云天逼得手忙脚乱。
京畿都督府公堂。
“陈都督,这些‘反信’与杨富的那份文书字迹一致,是同一个人。”终于,在陈泰、魏鑫和胡大海三人焦急的等待中,杨士奇与蹇义、杨荣等人商议了一番,然后抬头望向了陈泰,神情严肃地沉声说道。
“这也就是说,无法断定这些书信是镇国公所写?”陈泰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早就猜到了这一点否则杨士奇刚才也不会要杨富手里的那份文书进去比对,看来李云天这次已经绝难从谋反的嫌疑中脱身。
“陈都督,既然如此不如传那些证人上堂问话,届时一切都将水落石出。”魏鑫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不动声色地向陈泰提出了一个建议。
虽然杨士奇等人没能指认那些“反信”是由李云天所写,但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由于杨富手里的文书上盖着讲武堂总教官的大印,因此李云天根本没办法证明那份文书是假的。
这也意味着李云天没法摆脱与那些“反信”的关系,进而这些“反信”将成为李云天谋反的铁证。
“就依魏指挥使所言。”陈泰闻言不由得瞅了一眼魏鑫,然后面无表情地点头答应了下来,虽然这样对李云天来说不公平但他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坐视魏鑫落井下石。
之所以说魏鑫落井下石,是因为李云天到京畿都督府“投案”后宣德帝让京畿都督府和锦衣卫一同进驻讲武堂和火绳枪工坊查案,里面的所有物品都被查封,其中就包括李云天的讲武堂总教官大印。
值得一提的是,讲武堂总教官大印这种重要的证物本应该由陈泰这个主审来保管,可是却被魏鑫拿了去,如此一来杨富手里那份文书上的印章如何而来也就不言而喻了。
“且慢。”不等陈泰开口下令传那些指证李云天谋反的官员和商贾上堂,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开口向陈泰说道,“陈都督,能否让本公看看那些‘反信’,或许本公能从中看出些端倪。”
陈泰有些意外地望着李云天,难道李云天有办法证明“反信”是假的?他自然不可能当众拒绝李云天的这个合理要求,于是微微颔首,让人把那些“反信”拿给了李云天。
李云天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上的“反信”,信的主人来源纷繁复杂,几乎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都有人牵涉进去,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人跟李云天根本就不熟,毕竟李云天这些年时常在外办差,在京城的人际关系其实并不算复杂。
另外,在那些被锦衣卫抓起来的商贾中,绝大多数都不是九州商会的会员,反而更多九州商会以外的商贾被意外牵连了进来。
这并不是九州商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而是九州商会的会员与京城各方势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即便是魏鑫也不敢对九州商会下重手,以免给他平白无故地树立敌人。
因为,为了给李云天网罗罪名,同时也是想从中捞上一笔,那些背景不强的商贾就倒了霉,成为了锦衣卫下手的对象。
杨士奇和张辅、蹇义等人见李云天聚精会神地查阅着那些“反信”,私下里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暗自猜测着李云天从那些“反信”中发现了什么,毕竟李云天已经给过他们太多的惊喜,因此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魏鑫的眉头微微皱着,双目紧紧盯着李云天,眼前的这一幕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堂审以来李云天已经从证供中找出了太多的破绽,天知道这一次李云天又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禀都督大人,进出宫禁记录的存档已经调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正当现场众人饶有兴致地等待着李云天从那些“反信”中找出破绽的时候,一名京畿都督府的粗壮武官大步走进了公堂,在堂前站稳身形后拱手向陈泰禀告。
粗壮武官的身后跟着一名亲军百户和两名身穿内侍服饰的七品宦官,其中一名身形消瘦的宦官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子。
李云天见状抬头望了消瘦宦官手里的木匣子一眼,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想方设法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自己所要的东西给等来了。
与此同时,京畿都督府大门处。
“前往宫里调用进出宫禁底档的人是否回来?”几名快马停在了门前,马背上的骑士皆一身便装,领头的正是那名拿了方良腰牌的精壮侍卫武官,跳下马后沉声问向在门口处值守的一名圆脸庞的京畿都督府百户。
“朝廷衙门重地,闲杂人等回避。”那名圆脸百户打量了一眼身穿便装的精壮侍卫武官一眼,冷冷地喝道,堂审的进度岂能轻易告之外人。
“本官是宫里的侍卫!”精壮侍卫武官闻言眉头一皱,随后掏出了腰上挂着的侍卫腰牌,冲着圆脸百户一晃。
“大人此来所谓何事?”圆脸百户定睛一看,这才知道眼前这名身穿便装的精壮侍卫武官是亲军中一名正五品的千户,于是拱手行礼,不动声色地问道。
由于亲军是可谓是皇上身边的禁军,故而在京城里自然行事傲慢,没少跟各大都督府的人起冲突,所以双方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故而圆脸百户的态度比较冷淡。
在京城的各大都督府中,京畿都督府由于负责守卫京城,故而并不怵亲军,是与亲军冲突的主要力量,毕竟其余的都督府只不过是衙门在这里而所辖军队在外地,由于人数比较少自然也与亲军冲突的机会不多。
“前往宫里调用进出宫禁底档的人是否回来了?”精壮侍卫武官收起了腰牌,神情严肃地沉声问道。
“已经回来了。”圆脸百户见精壮侍卫武官竟然对那些调用进出宫禁底档的人感兴趣,心中不由得有些奇怪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因此不敢怠慢点了点头后说道。
“回来了多久?”精壮侍卫武官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连忙低声追问。
“与你们前后脚赶到。”圆脸百户见精壮侍卫武官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心中更加确定出了事,老老实实地回答。
精壮侍卫武官的双目闪过一道懊恼的神色,顾不上理会圆脸百户抬步就走进了京畿都督府大门,想要看看能否阻止进出宫禁记录的底档在大堂上公之于众。
京畿都督府大堂。
“暂且到一旁厢房等候,等待本督的传召。”陈泰望了一眼那两名宦官,向堂前的那名粗壮武官沉声说道,准备在李云天查阅完那些“反信”后再行定夺进出宫禁记录底档的事情。
“陈都督,既然人已经来了那么不如趁此做个了断,本公现在分身乏术,实在没有精力用在别的事情上。”陈泰话音刚落,李云天就皱着眉头说道,对进出宫禁记录的态度显得异常冷淡。
“这样也好,省得此事悬而未决影响镇国公的心境。”魏鑫闻言神色一喜,看来李云天对杨富的那份公文已经束手无策,于是不动声色地向陈泰说道。
“本督问你们,这个匣子里装的可是八月初五、初六进出宫禁记录的底档?”既然连魏鑫已经同意了李云天的要求,那么陈泰自然没有理由反对,因此按照审案的流程不动声色地问道。
“禀都督大人,此木匣中是八月份进出宫禁的记录存档,一式两份,一份由把城门的亲军掌管,一份由司设监掌管。”
那名手里捧着木匣子的消瘦宦官闻言向陈泰一躬身,尖着嗓子回答,“都督大人,杂家手里的木匣中既有司设监所掌管的进出宫禁记录存档,也有亲军所掌管的进出宫禁记录存档,都督大人想要知道八月进出宫禁事宜只需比对两份底档便可。
“禀都督大人,卑职负责保管亲军进出宫禁记录底档,按宫中定制,如遇查验进出宫禁事宜由司礼监主导,卑职负责协助。”
等消瘦宦官话音落后,立在一旁的那名亲军百户向陈泰一拱手,躬身高声向其禀告道,解释了为何由他所保管的那份进出宫禁记录底档会出现在消瘦宦官手里的那个木匣内。
第797章内廷的崛起
听闻司礼监主导查验进出宫禁事宜,在座的杨士奇和张辅、蹇义等人眉头不由皱了皱。
在宣德帝的庇护下,司礼监的权势现在是越来越大,手也越深越长,不仅管着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且派往各地的镇守太监以及盐监、税监等宦官已经开始介入地方事务,与地方衙门的纠纷接连发生。
尤其是各地的镇守太监,虽然瞻基屡次告诫其不要打着天子侍臣的招牌干预当地的军务、政务以及肆虐贪毒、扰害军民,遇事同总兵及地方三司商议不得擅动。
可惜许多镇守太监置若罔闻,纷纷插手地方上的军政事宜,并屡屡与镇守地的总兵官们爆发冲突,除了少数资历深厚的总兵官能镇住场子外,其余的总兵官很难与拥有着“钦差”身份的镇守太监相抗衡。
不过,虽然宣德帝将宦官派往了各地监督当地的事务,但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放纵,而是进行了恩威并施的严格管理。
纵观大明两百余年,在对宦官掌控上还没有哪位皇帝做的比宣德帝更好,宣德帝对宦官的管理可谓张弛有道,既给予了宦官监督地方官员的权力同时又严加限制进而使得宦官能尽心为皇权服务,成为年轻的宣德帝制衡朝中文官勋贵的一把利器。
从宣德帝六年十二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宣德帝对宦官施行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使得宦官不敢造次。
宣德六年十二月初四,鉴于宦官恃宠而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