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屋子里只剩下了我们五个人,斯大林便让我们坐到了他的附近,以便更好地听取汇报。他首先笑着对赫鲁廖夫说:“亲爱的安德烈。瓦西里耶维奇,把您这次美国之行的收获,向朱可夫和乌斯季诺夫同志说说吧。”
“是,斯大林同志。”赫鲁廖夫答应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叠文件,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斯大林。同时还笑容满面地说:“也许是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歼了德军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大大地鼓舞了英美两国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因此在这次《租借法案》的谈判中,美方表现得非常配合。除了满足我们正常的需求外,还额外多给了不少的物资。”
斯大林把烟斗叼在嘴里,从赫鲁廖夫的手里接过那叠文件。他快速地翻看着,忽然他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正当大家盯着他,想听听他会说些什么时。他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他抽出其中的一张,饶有兴趣地说道:“罗斯福总统这次挺大方的嘛,原来他们每月只向我们提供一千吨特殊装甲板,如今居然增加到了三千吨,足足翻了两倍。”
“能让我看看吗,斯大林同志?”听到斯大林这么说,乌斯季诺夫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恭敬敬地问斯大林。
斯大林将手里的清单递给了乌斯季诺夫以后,叼着烟斗又在屋里来回地走动起来,不过这次他的情绪明显好得多。走了两圈,估计乌斯季诺夫已看完了上面的内容,这才停下脚步,笑着问道:“乌斯季诺夫同志,看完这份清单,您有什么想法没有吗?”
乌斯季诺夫抖动着手里的那份清单,激动地说道:“如果美方真的能提供这么多的装甲钢板的话,那么我们新型坦克的产量,也能得到成倍的增加。”
斯大林听后,点了点头,扭头问朱可夫:“朱可夫同志,您来说说,如果我们新式坦克的产量能大幅度增加的话,能不能在装甲力量取得对德军的优势?”
“斯大林同志,这是毫无疑问的。”朱可夫站起来,慢条斯理而又态度坚决地说道:“根据我们近期在战场上的测试,一支由六辆新型的T—54/55坦克组成的小分队,可以轻松地击败德军的一个坦克营,而我们只有一辆坦克的履带被炸断了,经过抢修,最后还自己开回了我军的防御地带。”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0:28的战绩,斯大林同志,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我听到这里时,不由感到意外,没想到我只离开了半个月时间,乌斯季诺夫居然已将T—54/55型坦克投入了实战,还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战绩。T—54/55都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如果T—72能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并大量地投入战场上的话,那么以后在苏德战场上,就全部是苏军装甲洪流的天下。
这时,我又听到斯大林问:“这种新型的坦克有什么弱点吗?”
朱可夫和乌斯季诺夫对视一眼后,由后者汇报说:“斯大林同志,请允许我向您汇报。由于我们现有的技术无法和若干年后相比,所以造出来的新型坦克其实只是一个简化版。和后世的坦克相比,它的防空能力很弱,昨晚停放新式坦克的地区遭到了德军的空袭。有两辆被德军扔下的炸弹炸得四分五裂,另外有一辆履带被炸断。车身也严重受损,目前正在紧张地抢修中。”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等乌斯季诺夫一说完,也接着说:“如果不能把库尔斯克地区的制空权掌握在我们的手上。那么我们就算投入再多的新型坦克,也会在敌人的炸弹下损失殆尽的。”
“朱可夫同志,您说得很对。”也许是刚刚看到美援清单上的数目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斯大林的心情很好,此刻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说道:“从我们获知的情况来判断。德军在夺取了基辅以后,将会把主要的兵力集结在哈尔科夫,及库尔斯克地区附近。我们有理由相信,德国人是打算在该地区和我们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会战。至于制空权的问题,待会儿朱可夫同志去找空军司令员诺维科夫商议一下。”
“赫鲁廖夫将军,”乌斯季诺夫望着赫鲁廖夫,客气地问:“不知道这批装甲板什么时候,能到达国内?”
“最快要一个月以后吧。”赫鲁廖夫有些无奈的说:“毕竟我们和美国隔得太远,庞大的运输船队要穿过漫长的北冰洋航线,所花费的时间可能不会太短。”
“斯大林同志。我有个建议。”乌斯季诺夫听赫鲁廖夫说完,转身面向斯大林说道:“我建议暂时停止T—34坦克的生产,转产新型的T—54/55坦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六月底,向库尔斯克地区的部队,提供不少于三百辆新型坦克。”
我觉得乌斯季诺夫说得非常有道理,只要让坦克工厂全部转产新型坦克,那么等到七月的库尔斯克会战爆发时,装备了数百辆新型坦克的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便能占据整个战场的主动。
没想到斯大林听完后,却摆着手连声说道:“不行。坚决不行。”看到我们都一脸纳闷的表情,他还特意解释说:“虽然新式坦克比部队里现在的主战坦克要强大许多,但毕竟测试的时间还很短,假如我们大规模地装备了部队。一旦在战场上发生了故障,又该怎么办呢?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新型坦克还是保持现有的生产速度,等到年底,各方面的技术更成熟以后。再加大生产量。”
“明白了,斯大林同志。”乌斯季诺夫听斯大林这么说,只能无奈地答应一声,重新坐了下去。
斯大林把注意力又转移到了我的身上,好奇地问道:“丽达,前两天罗斯福总统给我打电话时,曾向我提起,说你帮助美军方制订了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
“是,斯大林同志。”听到斯大林在问我,我连忙站起来,恭谨地回答说:“我只不过是对他们所制订的计划,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你能提出让美国人都信服的见解,这就相当不容易了。”斯大林说着走到了我的身边,抬手在我的右肩上轻轻地拍了几下,以示嘉许。“就算美国人最后的作战方案,和你所建议的内容有出入,那么你能给我们讲讲这个计划是怎么回事吗?”
“可以的,斯大林同志。英美两国计划在法国的海岸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我将自己所知道的“霸王计划”,将在场的三个巨头讲了一遍,最后专门强调说:“其实最初的作战计划是英国将军摩根爵士提出的,我只是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等我说完后,朱可夫率先发问:“罗斯福总统或者马歇尔将军有没有向你提起过,盟军将在何时实施这个登陆计划呢?”
早在回程的飞机上,我就考虑过该如何回答斯大林的这个问题,虽然此刻是朱可夫在问,但我还是如实地回答说:“据我的分析,盟军登陆计划的实施,不会早于明年五月。”
“明年五月?”斯大林听到这个时间,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将烟斗在一个烟灰缸上重重地瞌了几下,倒出里面的烟灰后,又重新开始装填烟丝,同时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还准备要拖一年的时间?”
“斯大林同志,请听我解释。”我看到斯大林一脸的不满,深怕他又把我赶出去罚站,连忙详细说明:“由于英美两国要集结大量的部队,和囤积海量的战略物资,这样一来,所花的时间可能就不会太短。”
“那你估计英美两国会投入多少兵力呢?”这次问话的人,换成了朱可夫。
我把脑子里的资料组织了一下,估计用模棱两可的口吻,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说出来:“根据他们的作战计划,英美两国将投入180到220万人的作战部队,再加上后勤补给人员,总兵力可能会接近300万。”
“300万?!”听到我说出的这个数字,乌斯季诺夫顿时两眼放光,他兴奋地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既然盟军真的将这么多的兵力投入欧洲战场,那么在苏德战场上,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将大大地减轻。也许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能收复全部的领土。”
装好了烟丝,并把烟斗重新叼在嘴上的斯大林只是笑了笑,划了根火柴点燃烟丝后,慢吞吞地说:“如果盟军真的能投入这么多的军队,就算我们再孤军奋战一年,那也是值得的。朱可夫同志!”朱可夫立即转头望向斯大林,等待他接着往下说。
斯大林吸了一口烟后,将烟斗从嘴边拿开,对朱可夫说道:“丽达由于还在养病期间,短期内是无法回到前线去指挥部队的,我考虑让她暂时到你那里去工作一段时间,负责监督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防御工事修筑情况,不知道您的意见如何?”
朱可夫扭头看了我一眼后,回头对斯大林说:“我没有意见,斯大林同志。”在稍稍停顿片刻后,他又接着问,“可是,我应该该给她安排一个什么职务呢
第一〇五五章 走马上任(下)
斯大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把烟斗叼在嘴里吸了一口后,才慢吞吞地说道:“由于丽达只是临时在你那里工作,所以就不用安排什么具体的职务了。让她以特派员的身份,到罗科索夫斯基和瓦图京的防区,监督检查防御工事的修筑情况。我们不知道德国人会在什么时候,向我们发起突然的进攻,所以防御工事的修筑,就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是,斯大林同志。”朱可夫连忙满口答道。“待会儿我就向罗科索夫斯基他们正式宣布这件事情。”
斯大林缓缓地点点头,目光望着我,问道:“丽达,你对这样的安排,没有异议吧?”
异议?!我敢对他老人家的安排有异议才怪了。我连忙装出欣喜若狂的样子回答说:“没有异议,斯大林同志,我坚决服从您的安排!”
对于我恭谨的态度,斯大林感到很满意,他又转头望向赫鲁廖夫,对他说道:“后勤部长同志,美援的物资分配,您要尽快做一个方案出来。”
赫鲁廖夫闻声点头答应着,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又站起来说道:“斯大林同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要向您反映。”
“什么重要的事儿啊?”斯大林有点摸不着头脑地反问道:“没有事先在电报里,向我进行通报吗?”
“没有的,斯大林同志。”赫鲁廖夫如实地回答说:“我说的事情和太平洋舰队有关系。”
“太平洋舰队?”朱可夫听赫鲁廖夫这么说,不禁也蹙起了眉头,不满地问道:“后勤部长同志,不知道舰队司令员尤马舍夫将军向您发了什么牢骚?”
“朱可夫同志,”赫鲁廖夫听到朱可夫说话了,连忙把目光从斯大林那里移了过来,目视对方说道:“尤马舍夫将军并没有向我发什么牢骚,而是提到了一些太平洋舰队所面临的困境。”接着,他便将我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时,所了解的一切。详详细细地向斯大林和朱可夫他们汇报了一遍。
作为旁听者的乌斯季诺夫听完后,诧异地说:“赫鲁廖夫将军,您所说的都是真的吗?太平洋舰队居然会因为补给缺乏,而导致部队丧失了大部分的战斗力?”
“是的。人民委员同志,我说的都是实情。”赫鲁廖夫对于乌斯季诺夫的疑问,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