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5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骑马,就去骑马。
  顺便还能帮我看看牧场上有没有人偷懒……
  等在牧场草原上住腻了,就回城里来住几天,好不好?”
  乌仁哈沁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看着贾环道:“乌斯哈拉,那你呢?你也在草原上,和我一起放牧么?”
  贾环歉意地笑道:“乌仁哈沁姐姐,我还要在外面做事,不能每天陪你放牛羊……不过,我可以每个月陪你放一次牛羊,至于其他的日子,你就当我去出征了,好不好?因为我要保护家人,保护你。”
  乌仁哈沁闻言,点头笑道:“好!不过我不要大宅子,我只要帐篷和牛车就好。”
  贾环哈哈笑道:“帐篷和牛车要有,大宅子也要有。因为家里的姊妹们,也会经常去你这个嫂子的地盘作客呀!”
  乌仁哈沁闻言,抿嘴一乐,却不似大秦女子般娇羞的低头,反而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满眼笑意的看着贾环。
  这就是她喜欢的生活呢……
  贾环见她高兴,也高兴的紧,牵起她的手就要进府。
  门口处的几个门子,都跪在那里请安跪了好久了……
  不过……
  “帖木儿,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贾环回头对他的亲卫头子训道。
  帖木儿嘿嘿笑道:“三爷,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我求了二管家,让我婆娘做主母的婆子,我女儿做主母的丫鬟。
  嘿嘿嘿!早就想劝三爷,也收一房我们蒙古女人做我们的主母了。
  没想等我们还没开口,三爷你就自己办到了……”
  “我靠!”
  ……


第六百五十七章 乌仁哈沁进荣国府
  轰走了帖木儿后,贾环带着乌仁哈沁从西边角门进了荣国府。
  不过刚一入内,几个婆子带着一顶艳红纱罗软轿就迎了上来。
  贾环认得这几个婆子,都是贾母身边的人。
  贾环昨天就和贾母说过,乌仁哈沁今天要回家。
  而他更早之前,就跟贾母说过乌仁哈沁的事。
  是流着泪说的……
  一来,他确实极为担心,也极为思念乌仁哈沁。
  二来,不如此,贾母绝无可能接受一个蒙古女人进门……
  好吧,贾环承认,他是一个心机boy……
  轿子,在草原上用的极少。
  草原太辽阔了,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间,相距动辄以百里计。
  若是用人轿子抬着走,走一天都未必能走到下一个地点。
  纵然是内眷贵人出行,也多用马车。
  看着出现在眼前的这顶极为精致的软轿,乌仁哈沁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贾环笑着让她坐进轿子里,并告诉她,在大秦,新媳妇进门,都是要坐红轿子的。
  这样,乌仁哈沁才小心的上了轿子。
  但坐进轿子内,她却不敢坐实了。
  她担心外面的人万一抬不动她,就糟糕了……
  垂头看了眼自己胸前,有些“宏伟”的规模,乌仁哈沁有些懊恼,太胖了些呢。
  不过,乌斯哈拉好像比较喜欢,他看了好几次……
  ……
  由几个小厮一直抬到了二门儿后,众小厮退出,几个婆子上来,打起轿帘要扶乌仁哈沁下轿。
  乌仁哈沁极为不自在,连连摆手道:“不用扶,不用扶……”然后便自己下了轿子。
  额头隐现虚汗。
  天啊,虚坐了这么久,比走路还要累许多。
  真是……太辛苦了。
  怪不得以前连金珠公主都从来不坐轿。
  看出乌仁哈沁的不自在,贾环笑道:“就坐一回,以后不愿坐就不坐。”
  乌仁哈沁闻言,这才松了口气,对贾环甜甜一笑。
  贾环哈哈一笑回应,目光宠溺……
  一旁的几个婆子,不动声色的对了对眼神,都赶紧将之前眼中隐隐流露的鄙夷之色收起。
  看这情形,又是一个不能招惹半点的主儿。
  还是不要作死为好。
  ……
  贾环再次牵起乌仁哈沁的手,一起进了垂花门。
  粉白的墙上开出的精美的垂花门,让乌仁哈沁多看了两眼。
  进了垂花门后,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这等明显带有江南风情的院落布局,又让乌仁哈沁多看了几眼……
  新奇,好看!
  待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前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乌仁哈沁只觉得是走在画里一样,这里和草原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景。
  龙城作为准葛尔汗国的都城,也极为富贵。
  但那里的富贵,在于“金碧辉煌”。
  简单点说,就是地位越高的贵人,大帐里挂的金银器具就越多。
  烛光一照,满帐子金光灿灿。
  然后给人以富贵逼人的感觉。
  但这里明显不同,虽然走了这么久,还没见到什么金银。
  可是……
  却感觉更讲究,也更富贵。
  乌仁哈沁很喜欢游廊梁子上雕刻的那些流水云纹,真的很好看,像草原上的甸子……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屈膝请安道:“三爷安,奶奶安!
  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三爷回来啦。”
  乌仁哈沁看了看这几个丫鬟,看到她们身上,都穿着极好看的纱罗衣裳。
  再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
  虽然不是羊皮袄,可是,也只是寻常精美一点的花纹布匹做的褂子。
  她倒不是很在意这些,她在意的是,会不会被乌斯哈拉的家里接受。
  听吉布楚和说,不止她们蒙古极为讲究门当户对,讲究血脉家族,秦人也极为讲究。
  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嫌弃她……
  贾环握着她的手始终没有松开,带着她一起进了荣庆堂。
  ……
  “嚯!”
  贾环与乌仁哈沁进门后,顿时引起了一阵轰动。
  可惜,不是为了惴惴不安的乌仁哈沁,而是因为贾环,准确的说,是为了贾环身上的那身金盔金甲。
  贾母最为激动,她看到贾环的这一身后,面色大变,霍然起身。
  动静之大,让满堂侧目噤声,也出乎了贾环的意料……
  “老祖宗?”
  贾环一边握了握乌仁哈沁有些颤抖冰凉的手,一面诧异的唤了声。
  贾母站在堂上,逼视着贾环,面色肃穆,甚至像是在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这身金甲,是皇家赐你的?”
  贾环有些摸不着头脑,摇了摇头,道:“不是啊,是孙儿去跟皇帝借的。
  孙儿还没立下那么大的功业,哪里就能得赐金甲。
  这身金甲是要还给皇帝的,可惜了……”
  “可惜什么?”
  贾母喝了一声,道:“你最好再也不得穿这身金甲,穿这身金甲的,就没一个好下场!
  除非你当……快脱下来!
  鸳鸯,去伺候你三爷解甲!”
  贾环闻言,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国朝初年,被赐金甲的,大都尸骨无存……
  虽然他知道贾母搞颠倒了这个因果关系,不过也不愿让家人为这种小事担忧。
  何况,他确实是借的……
  他随手将金盔取下,交给了鸳鸯,接着又要解甲……
  却听到身旁的乌仁哈沁“啊”的一声,贾环忙转头看去,却见乌仁哈沁一手捂着嘴,双眼噙泪,震惊的看着他如霜的双鬓……
  贾环呵呵一笑,道:“乌仁哈沁姐姐,你放心,不要紧的。
  最近老祖宗她们总是逼我读书,没法子,我只能头悬梁针刺骨的日夜苦读。
  瞧瞧,头发都熬白了。不过没关系,郎中说了,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好了。”
  乌仁哈沁还没领教过这孙子的胡言乱语,竟当真了,抬头看向贾母,奇怪她怎么会逼乌斯哈拉读书呢?
  不过,眼神里只是不解,并无不敬之意。
  蒙古人,同样敬老。
  贾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哪里会和这样一个单纯的鞑子姑娘一般见识。
  解开了方才金甲之忧后,她又恢复如初,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此刻对一旁的薛姨妈笑道:“瞧瞧这个孩子,倒是实诚的紧……”
  薛姨妈打量了乌仁哈沁一阵后,心头一阵轻松,脸上笑的也很和蔼,道:“听说蒙古人的性子都这样,直来直去的,直爽。也好……不过,倒看不出,她竟有这等心性。在几匹大狼前,护着环哥儿。就冲这份情,也是个好孩子。”
  贾母点头笑道:“可不是嘛……不过,若非如此,她也进不来这里……”
  薛姨妈笑着点点头。
  贾环闻言,知道风波已过。
  将身上的金甲解去后,鸳鸯小心的捧上堂去,然后进了里间放好,待贾环回去时再交给他带走。
  贾环对乌仁哈沁笑道:“乌仁哈沁姐姐,来,一起给老祖宗请安……放心,头发没事,最多再用一年,就又会恢复如初。”
  乌仁哈沁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而后,她随贾环上前几步,走到堂前跪下。
  两膝着地,上身向前弯曲,头部向下,但不着地,双手手心向下触地。
  口中用不大标准的秦话道:“额木格老祖宗,乌仁哈沁给您请安。”
  在蒙语中,额木格是奶奶的意思。
  这是蒙古女子向长辈行请安礼时的礼仪。
  与大秦女子的屈膝福礼截然不同。
  不过,众人却看的津津有味。
  贾母对乌仁哈沁的感官,只能说一般。
  太普通的一个丫头了,长相也只能说中上,柔美,不惊艳,尤其是,脸上还有一点伤……
  除了她是贾环的救命恩人,极为被重情义的贾环牵挂这一点外,唯一还值道称赞的,许是就是她看起来,比较好生养吧。
  罢了,既然贾环将她看的那样重,贾母也不想做恶人。
  更何况,她确实是救了贾环……
  贾环之前给贾母说的很明白,如果没有乌仁哈沁挡在他身前,他纵然不被狼咬死,也要露出破绽,然后被准葛尔人围攻而陷。
  因此,贾母含笑点了点头,道:“起来吧,可怜见的。”
  贾环闻言,忙拉起乌仁哈沁,让贾母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除了贾母外,堂内其她人看乌仁哈沁的感觉又不同。
  对她感官最好的,大概就是贾迎春了。
  她觉得,乌仁哈沁的性子,和她太像了。
  其实也确实,都是一样的善良,一样的温柔可亲。
  不过,贾迎春也心知,她没有乌仁哈沁勇敢。
  所以,她更钦佩这个姑娘了。
  贾探春和贾惜春,则没有什么额外的看法。
  一个又多了个弟妹,一个又多了个嫂嫂……
  贾家姊妹除外,林史薛三女,看法又不同了。
  薛宝钗的眼神,应该是怜意居多。
  贾环与她独处时,聊过这段事,也聊过乌仁哈沁。
  他曾告诉她,他担心会影响到乌仁哈沁。
  尽管薛宝钗再三安慰,说他已经做的很周到了,不会有事。
  可是,方才在乌仁哈沁行礼时,细心的薛宝钗,却从她的脖颈处,看到了一道淡淡的伤痕……
  史湘云在意的又不同,她很钦佩乌仁哈沁当初举着钢叉保护那个废物点心时的勇气。
  她决定,待下去后,一定好好和乌仁哈沁聊聊。
  这般好的姑娘,当初怎么就“瞎了眼”,会看上那么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