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9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下去,眉头却又微微一皱,随即舒展。
  甄家的几个婆子,心都随之一跳。
  看完信后,贾环收了起来,放进怀里,沉酿了稍许后,缓缓道:“太夫人的意思,在下明白了。东宫的事,应该没什么问题。
  至于忠怡亲王府和李相爷府上……
  我只能说,尽力而为。
  这两处人家,最终结果,其实还是要看宫里陛下的意思,不好自专。
  一会儿我入宫去,一道探探口风,尽早给你们一个准信儿,你们也好回去回复老夫人。
  至于我宝二哥,应该没什么问题。
  你家二姑娘我见过,和我家姐姐相似,都是极好的。
  我家老祖宗也会高兴……”
  四个婆子闻言,真真是感激不尽,跪下给贾环行大礼。
  贾环笑着请起后,就让人带她们去客房休息了。
  转过身来,却见贾母的面色淡淡,有些不愉快的模样。
  贾环笑着询问,贾母叹息了声,道:“一个二个的,都来寻你。却还那么不知足,一个皇太孙,一个亲王世子,一个宰相公子,还真是敢想……
  倒也不想想,让你拿什么去求人!”
  贾环笑道:“老祖宗放心,我不过是去提一提罢了,具体成不成,由皇帝决定就是,孙儿却没什么干碍。”
  贾母摇头道:“总还是要你费心作难……对了,他家那二姑娘,当真是好的?”
  贾环点点头,笑道:“相貌自然不用说,一等一的,性子看起来,也极和善。和咱家二姐姐有几分相像……”
  贾母闻言,不置可否,道:“若是能见一见就好了。”
  贾环笑道:“等他家四姑娘结亲的时候,应该都会过来。到时候老祖宗看了就知道了。”
  贾母叹息一声,道:“也只能如此了……他家也不容易,奉圣夫人一百多岁了,还不得不为了维持一家子费这个心思。落了好大的脸面……”
  贾环笑道:“奉圣夫人是不容易,不过我家老祖宗也是极了得的。若不是老祖宗坐镇家里,孙儿也断没有今天的成色。”
  这话倒也不全是拍马屁。
  贾母闻言,没好气的白了贾环一眼,道:“你别跟我灌迷魂汤,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只是,你断不可为了此事,再去和皇帝打擂。
  环哥儿,如今不比从前了……”
  贾环闻言一怔,看向贾母。
  贾母哼哼一笑,道:“你别当老婆子是聋子瞎子,我也晓得一些外面的事的。如今这位皇帝,手段酷烈无情。都说他刻薄寡恩,未尝没有一点道理。
  如今他对你虽然极好,可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帝王的圣眷。
  当初那位,对你祖父,何尝不是极好?”
  贾环闻言,笑着点点头,道:“孙儿省得了,会有分寸的。”
  ……
  “公子……”
  前往皇城的路上,乌远欲言又止。
  他很想回金陵,探望奉圣夫人。
  他被奉圣夫人一手养大,又供他习武之资,情若祖孙。
  若非如此,他不过一家将奴仆之子,如何有机会成就武宗之位?
  可是,贾环即将西征,身为家将,这个时候,他不在身边,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
  贾环却笑道:“远叔,等我问清了皇上的意思,看那几桩婚事到底怎么个说法后,你就和那几个甄家人一起回一趟金陵吧。
  当初若非奉圣夫人慷慨相托,我也难得远叔这几年的庇佑,数次救我性命于极险之地。
  天大地大,孝道最大。
  这个时候,你也应该在她老人家身边服侍着。
  你不需担心我,我有大军护着,万无一失。
  你在金陵多待几年,给老夫人养老送终,全一段祖孙情义吧。”
  乌远闻言,难得激动的满面通红,却又摇头道:“不用几年,只要回金陵去见一面就好。见过之后,我骑快马,一定在西域大战前赶上队伍。”
  贾环笑道:“哪里需要这般用急,多陪陪老夫人吧,也只有几年的光阴了……只要远叔记得回家就是。”
  乌远闻言,面色动容,嘴唇动了动,点点头,又摇摇头。
  没有再说什么,前方,皇城已到。
  ……


第九百六十七章 谋算
  大明宫,紫宸书房。
  听完贾环的话后,隆正帝连头没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一副叼叼的高冷样子……
  直到贾环又将厚厚的一叠地契送上后,他瞄了眼,才抽了抽嘴角,终于绷不住了,狠狠的瞪了贾环一眼。
  混账东西,将朕当成什么了?
  不过翻了翻那近三十万亩的地契,隆正帝到底还是搭理起贾环来……
  “瞧瞧,这就是你们勋贵们干的勾当!”
  听着这讥讽之言,贾环不服道:“陛下,讲良心话,相比于江南那些大肆兼并中的士绅,我们勋贵还真不算差了!”
  隆正帝闻言,目光刀子一样的剜了贾环一眼,高声道:“这么说,朕还该赞誉他们?”
  贾环讪讪一笑,道:“好些人整日里都在军机阁里泡着,忙的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几天几夜没回家了,哪有心思做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这些其实大都是他们家里一些不懂事的管家,为了邀功自作主张的。
  老实说,陛下您还真该嘉奖臣等勋贵。
  历朝历代,只有听闻勋贵们借着权势大肆圈地的,何曾听说过有人为了朝廷安置百姓,为了给朝廷增加税收,将手里的田庄平价卖掉的?
  昨儿臣还在镇国公府将一个管家打了一通,为了那三核桃俩枣的,做下这等败家招祸之举,这不是给我们勋贵脸上抹黑吗……”
  隆正帝自然也知道这件事,对于贾环的作为他还是极赞赏的,懂得敬畏,就远比猖獗要好。
  外人都道贾环倚仗圣眷飞扬跋扈,只有隆正帝知道,贾环始终有一个底线不曾践踏,那就是对皇权的尊重。
  不过他面色依旧不好看,道:“若非念及那些人都不大明白,朕又岂能这般轻易放过?
  嘉赞,哼,等西征结束后再说吧……
  不过,你还替那些人出了银子?
  这是什么道理?
  邀买人心都做到这个地步了?”
  这等诛心之言,让贾环无语,他道:“陛下,臣邀买哪门子人心?
  不信您去问问那些人,现在勋贵们暗地里都说臣什么?
  他们都说臣的心已经不在勋贵行当了,如今是信佞之辈,花了大笔银子,只想着媚上邀宠。
  结果到了您这里,又成了邀买人心……
  这叫什么事儿?
  做个忠臣可真难啊……”
  “呵呵……”
  见贾环在那里叫屈,忙了一宿,没合两个时辰眼的赢祥抬起了头,揉了揉眉心,呵呵笑出声来。
  隆正帝嘴角也弯起一抹笑意,却还是没好话:“你邀宠?朕怎么没见过你邀过宠?
  整日里就知道为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烂事给朕寻麻烦!
  你说说,甄家的事,与你什么相干?”
  贾环叹息一声,直白道:“不说甄家和贾家世代交好,只说当年,臣奉旨南下公干,若非奉圣夫人仁慈,送给臣了一个武宗,臣怕是连命都送到那起子盐商手里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
  臣没甚长处,若论有一些,大概也就是知恩图报吧。
  陛下,成不成您总给个准话儿,如今奉圣夫人都心惊胆战呢……”
  隆正帝闻言,不满的瞪了贾环一眼,又和赢祥对视了眼后,想了想,道:“甄家四女嫁入皇家,乃是太上皇所定,如今国丧已满,自然不变。
  不过,因为即将西征,东宫又未康愈,大婚且再等等。
  至于其他几女……
  也等东宫大婚后再议吧。
  就没见过你这么厚脸皮的,还有脸自夸知恩图报……”
  话虽如此,隆正帝对贾环的作为,其实还是挺顺眼的。
  要知道,贾环和东宫那位的关系,着实微妙的紧。但他却依旧因为旧日恩情,为甄家奔波……
  贾环闻言,抓了抓脑袋,心道这家伙可真会吊人胃口。
  他是诚心不想让甄家好过……
  不过,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甄家当初那般作为,难道还想让皇帝再对他们温良谦恭让?
  皇太后都没这份待遇。
  念及此,贾环也不强求,道:“如此,臣就告退了。”
  这里不是什么好地儿,每每有麻烦事。
  果然,好的不灵坏的灵。
  见贾环一副吃干抹净就一心想逃开的模样,隆正帝气不打一处来,喝道:“混账东西,你以后再别来这里,也别求朕!”
  贾环嘿嘿一笑,道:“陛下,甄家人还等着信儿呢,奉圣夫人的身子不大好,早点儿得到喜信早点安稳些,您可别多想……”
  隆正帝没好气的瞪了这孙子一眼,直接道:“贾环,西域大战,不能只让臣民出力,天家总也要尽一份责任。朕决定派九郡王去前线劳军,由你‘照看’着,明白了吗?”
  “陛下,您刚说什么?哦……您放心,臣以后争取再不给您添麻烦了,呵呵,臣告退……”
  说罢,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贾环就要跑路。
  “你再走一步试试!”
  隆正帝脸都黑了,咬牙威胁道。
  贾环转过身哭丧着脸,道:“陛下,之前不是说好了派去青塘吗?怎么又改成去西域了?这么远的路,他要有个好歹,臣到哪儿说理去?
  再说了,臣是去上战场打仗,带这么个拖累,还怎么建功?”
  这他娘妥妥的是一个大黑锅!
  说一千道一万,那人也是皇族中人。
  他有一个亲王兄长,还有一个贵妃母亲。
  就算隆正一朝,再无起家之时,可日后未必就一直沉沦下去。
  皇家的起起复复再寻常不过。
  一旦这一支复起,这不凭白给贾家招一个宗室大敌吗?
  而且不用等日后复起,只要九郡王赢禟在西域出了闪失,贾环立刻要被千夫所指。
  隆正帝脸色难看,对于贾环的推诿,他很不高兴。
  赢祥在一旁叹息了声,道:“原本只是想让他去青塘……可惜,他却辜负了皇上的一番仁心。
  竟将内务府积攒的海量财物四处送人,宗室,百官,勋贵甚至还有一些名士大儒……
  这些人用了皇家的银子,还了他们自己的亏空……
  真真是魔怔了。”
  贾环闻言一怔,就听隆正帝咬牙道:“他这不是魔怔,他这是在作死!
  他还想用这种办法收买人心,准备造反!”
  隆正帝其实有些言过其实了,贾环知道,赢禟绝无造反的可能,他也不至于有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因为他手中没有兵权。
  他这般做,应该只是想恶心恶心隆正帝,再往他已经臭不可闻的名声上,扔几块牛粪。
  如果隆正帝敢计较此事,将他散出去的“善财”再强要回来,那……
  赢禟还真能如意。
  太上皇驾崩至今,应该说,大体上,隆正帝走的是越来越顺。
  大权一点点平稳交接。
  各地督抚都上了拜表,八大军团,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也都宣誓效忠。
  连太上皇亲卫出身的蜀中侯傅恒,都上了奏表……
  说是春风得意,也不为过。
  却不想,如今竟被一个早已视作是将死之人,给狠狠的摆了一道。
  在隆正帝脸上重重扇了一耳光。
  恼羞成怒下,隆正帝怕是愈发动了杀机!
  当然,之前他一样没想过会放过赢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