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时穿越明末-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再栽种之前,还要将这些被减下来的段落上的地瓜叶子给摘掉大半,只剩下几片叶子就足够了。
  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是在根还没扎出来之前,避免叶子消耗掉太多的养分。
  剩下的栽种倒是极为简单了,掌握好适当的距离,抛出坑来,先在坑里浇水,等水耗下去之后,直接将地瓜秧掩埋在里面,然后用土盖上就成了。
  当然了,在天热的时候,最佳的作业时间段是下午或者是傍晚。
  楚江秋教的很细,当然了,其实这里面也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
  楚江秋示范了一遍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那一千军人还有那些太监干的了。
  他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完之后,然后将这种技术传授出去的,理应有动手操作的能力。
  毕竟人多,一千多号人,只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全部栽种完毕。
  当然了,由于御花园的面积很大,又全部开垦了出来,但是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秧苗可用。
  因此倒是有大半是没有栽种的。
  但是显德皇帝的意思,是等这些秧苗再长长之后,再进行栽培。
  只要有时间,肯定是能够将这块地全部都种上地瓜的。
  种植完成之后,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传播的速度,大概在一比五六的样子。


第505章 第五百灵四章:蠢蠢欲动
  通过这个比率计算的话,经过这一次的推广,地瓜大概可以推广到大概四分之一个大明的范围。
  当然了,在现实推广中,可能达不到这么完美的比率。
  那么至少能推广到五分之一个大明也是有的。
  那么明年的时候,肯定就能够在整个大明推广开了。
  只要能够将地瓜在整个大明推广,将会有无数的百姓有饭吃,甚至家里还能存下余粮。
  这个消息,让满朝文武欢欣鼓舞,让四方百姓拍手叫好,喜极而泣。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愁。
  最近大皇子福亲王就很烦恼。
  随着楚江秋楚才子打击倭寇,推广三种新型农作物,现在大明的局势越来越稳定。
  只需要到明年,等地瓜在整个大明完全推广开之后,整个大明的内忧,便会降低到最低限度。
  而这个,绝对不是福亲王所想看到的。
  本来这种想法对大皇子来说,是个非常奇怪的想法。
  你可是大皇子啊,你的锦衣玉食、优渥生活、声色犬马等等所享受得一切,不都是全天下的百姓供奉上来的吗?
  难道对一个皇子来说,不是都盼着天下太平的吗?
  额,如果大皇子是太子的话,那还真的是这样。
  大明越平稳,对他就越有利。
  但是他偏偏不是太子,只因为他是皇长子,但并不是嫡长子。
  他太想蹬上那个宝座了,并且为了蹬上那个宝座,不择手段。
  甚至有几次他都在暗中出手来对付太子,福亲王相信,太子一定知道这些事情都是他做的。
  如果等太子登基之后,一定不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任太子登基。
  但是现在的大明,正在逐渐的走向平稳,只需要一二年的时间,当整个大明都平定下来之后,根本就没他什么机会了。
  要知道,为了登临大宝,福亲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和各个势力都有所联系。
  扶桑的倭寇,隐藏的反贼,甚至就连草原上的大清,他都有所联系。
  但是现在,扶桑的倭寇,莫名其妙的就被除掉了。
  福亲王现在根本就联系不上,甚至都不清楚扶桑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并且因为做贼心虚,这种事情还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调查。
  如果过上一二年,整个大明都平定下来。
  到时候地瓜一普及,大明的百姓都有口饭吃,谁还会站出来造反啊?
  这样一来的话,他暗中联系的反贼势力也用不上了。
  那么他手上,除了草原上的大清,就真的没有什么牌好打了。
  但是草原上的大清和他只是虚与委蛇,只想从中渔利,根本就不会听从他的摆布。
  如果他手头没有什么实力的话,大清肯定不会选择和他进行合作。
  想到此处,福亲王对楚江秋不免的恨之入骨。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的话,无异于慢性死亡。
  而福亲王,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坐着等死的。
  “宋先生,现在太子越来越威风了啊!本王只觉脖子上的绳索又紧了一扣,感觉喘不过气来啊!”
  被福亲王称作宋先生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谋士,名叫宋献策。
  宋献策有个绰号叫宋矮子,此人精通周易算术,谋略惊人。
  在曾经得历史上,乃是李闯的重要谋士,军师,和李岩是莫逆之交。
  此时不知为何,却是成为了福亲王的谋士。
  而福亲王和扶桑还有和李闯甚至和草原上的大清的一系列联系,都是通过宋献策进行的。
  本来如果没有出现楚才子的话,福亲王外有倭人和大清,内有李闯等反贼。
  而大明的局势又颇不太平,只消等一个机会,便能顺势而起,将皇位囊括在自己手里。
  现如今却是因为一个楚江秋,竟然硬生生将这个大好局面完全给破坏掉了。
  ……
  沉吟了半晌,宋献策才说道:“王爷,这位楚才子,乃是个不世出的奇人。这种人物,若是不能为王爷所用的话,务必尽早除掉。”
  福亲王苦笑了一声说道:“可是,现在大明的局面已经趋于平定,就算除掉了这位楚才子,还会起什么作用吗?”
  宋献策摇头说道:“不然,其实我们还有种种后手布置,一旦寻个好时机趁机发难的话,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是如果这位楚才子不死的话,那么我们的布置,恐怕很难逃过这位楚才子的谋算。所以这位楚才子如果不能为我们所用的话,就必须要死。”
  福亲王点头道:“好,一切都听宋先生的。过些日子,我会通过岳父那边邀请这位楚才子,到时候,本王会亲自拉拢这位楚才子,但愿到时候不会让我失望。”
  福亲王不由向宋献策问道:“宋先生,最近本王一直心神不宁,宋先生何不为本王卜上一卦,问问凶吉?”
  宋献策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三枚铜钱,先后摇了六次,然后掐指算了起来。
  半晌之后,宋献策的眉头不由的紧皱了起来。
  看到宋献策的表情,福亲王的一颗心不由得悬了起来。
  因为福亲王是知道宋献策的神奇之处的,这位宋先生所算的卦,还没有不准的时候。
  难道天命真的不在本王这里不成?
  福亲王不由紧张地问道:“宋先生,不知卦象如何?”
  宋献策无奈地说道:“卦象显示为大凶之兆,不过里面却是有着一线生机,却是又晦涩不明。”
  听到有着一线生机,福亲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来。
  大凶之兆是一定的,福亲王心里早有准备,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好。
  怕就怕连一点希望都没有,那才是最令人绝望的。
  从福亲王哪里出来之后,宋献策的脸色仍然是阴晴不定。
  好吧,其实宋献策的真正身份就是个神棍。
  但是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神棍,他想要的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饱饭,都能过上好日子。
  事实上,在曾经的历史之中,宋献策也正是这么做的。
  因为他的规劝,从李闯手里救下过很多人。
  到了后来,宋献策终于对李闯开始失望,进而发现,李岩是个人物。
  准备靠向李岩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李岩就被李闯给杀害了。


第506章 葡萄牙使者抵达
  不知不觉中,一晃十余日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楚江秋已经将基本格式掌握的差不多了,可能很快就会进入到实习阶段。
  这日,楚江秋正在待诏房里继续学习巩固的时候,忽然有小太监过来,召楚江秋上殿。
  咦?
  今天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忽然间召哥们儿去早朝干嘛?
  就凭哥们儿的品级,还不足以达到上朝的地步吧?
  别说是哥们儿了,就算是哥们的顶头上司也没有这个资格呢!
  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了,那个小太监还在旁边等着呢。
  楚江秋向上司知会了一声,便跟着小太监一并上朝去了。
  很快,楚江秋就随着小太监来到太和殿里。
  楚江秋并没有上早朝的资格,是中间加塞的。
  楚江秋到的时候,里面的文武大臣早就到齐了,似乎里面正在奏议什么事儿。
  等一件事儿刚刚议完的空档,小太监赶紧带着楚江秋进殿,汇报道:“启禀皇上,楚大人到。”
  楚江秋赶紧上前行礼。
  看到楚江秋,显德皇帝显然很开心,摆手说道:“楚爱卿请起,等会葡萄牙的使者会上朝觐见,朕特意将你召了过来,你且到后面看着吧!”
  楚江秋答应了一声是,赶紧站到了早朝队伍的最后排。
  明朝的上朝队伍还是非常壮大的,一次上早朝的足有上百号人。
  楚江秋站到队伍的最后排,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乱动。
  心里却是明白了老皇上叫他来上朝的缘由了。
  原来是葡萄牙的使者要来了,皇上肯定是怕这些葡萄牙使者弄什么幺蛾子,所以才把自己给叫来了。
  就在葡萄牙使者还没来的空档里,陆续有朝臣上奏议事。
  不过现在所议的事情,基本上都和地瓜的推广有关。
  也可以说,现在整个大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地瓜的推广了。
  这件事情,也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在做。
  在这些议论中楚江秋听到,现在地瓜推广的事情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首先一点就是那些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
  其实这种事情,就算没有官府的人出门,老百姓自己也要做这件事情的。
  高产农作物,谁不想赶紧种上啊?
  但是如果没有官府参与的话,只是农民自发进行的话,那么效率就会差的多。
  而有官府参与就不同了。
  因为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所以这件事情就好办了很多。
  再有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以权谋私,欺压百姓,朝廷也是想了很多措施。
  第一点就是朝廷会派出巡察使,在明察暗访。
  只要被查到这种官员,一律没收全部财产,免官砍头,诛九族。
  在这种严厉的惩罚制度之下,也没几个官员敢迎难而上的。
  并且这件事情如果做好了的话会有赏赐,做不好会受到惩罚。
  在多管齐下的政策之下,地瓜推广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奏议工作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就在此时,有小太监进行汇报,原来是葡萄牙的使者已经抵达。
  很快的,一行七人的葡萄牙使者团便在大明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殿上。
  这七位葡萄牙使者,其中有六位的头发是棕色的,看上去和大明百姓的黑头发无异,或者区别并不算大。
  只有一位,居然是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倒是令满朝文武都多看了几眼。
  不过虽然头发的颜色相似,但是葡萄牙人的长相和大明人还是有显著区别的。
  最明显的当然就是肤色了,其次就是葡萄牙人的眼眶看上去好像是凹进去的一般,鼻梁是高高耸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