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可从来没有见过能骑着这种野兽的战士。

    李世民举办了几次交易大会,招来各方人交易的同时,也借机让手下将士与其它部落的战士比武。

    射箭、骑马、军阵。

    唐军的表演,深深的震慑住了那些大小部落的人,在那以后,来交易的人更多,但敢打主意的却没有了。

    因为粮食自给不足,而带来能交易的丝绸等也都卖的差不多了,李世民也没敢再四处买奴隶。

    实际上能买到的奴隶也差不多都让他买掉了。

    要想再扩张人口,也只能再出兵去征讨殷人部落。

    李世民没有急着扩张,他等着开垦更多的地,种植更多的粮食,这样才能容有更多的人口。

    他积极的派出斥候,装扮成交易的商贩,深入谷地平原,探寻各个部落的消息情报。

    他也利用自己的盐场所产的盐更好,然后用船运去各地贩卖给殷人部落,交易粮食皮毛等。

    仓库里堆积了很多的皮毛,甚至还积攒了挖出来的一些金子。

    有些皮毛加工成了衣服,但金子却都全攒在那,李世民等着中原的商船过来,到时才能得到更多的丝绸布匹,甚至是刀剑铠甲,以及各种农具铁料等。

    如果中原商船不来,他们想要再快速发展,几乎不可能。

    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开拓更多的耕地,也需要更多的牛马和耕具。训练更多的士兵,组建更大的军队,也一样需要更多的武器铠甲。

    他带来的铁匠,也顶多是把损毁的农具、刀剑再重新回炉改造一下而已。没有铁料,没有更多的工具工匠,他也没法自己打造更多的农具武器,甚至连制造几把菜刀,都难。

    尉迟恭和徐绩天天研究着做战计划,商议着征讨哪里哪里。

    可李世民知道,没有更多的耕地前,他就无法提供更多的粮食,也就支持不了他的战争计划。

    要么,用金子皮毛向中原商船交换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然后他再派人去与内陆的殷人部落交换。

    “算算时间,中原来的商船队应当已经启程了,如果他们直接走北线,能直接航行到我们这来,半年时间就能到了。”李世民喃喃自语,“再坚持半年,我们就能得到大批补给,到时我们就又能再扩增起码四五万的人口。那样,我们就能拥有十万人口。”

    再想买四五万的奴隶很难,沿岸也没那么多奴隶可买了,李世民计划有了补给后,先扩军,然后直接出兵征讨周边部落,武力征服吞并他们。

    掳夺他们的人口为奴隶,开垦更多的耕地,种植更多粮食,训练更多的军队,然后如此循环,横扫周边。

    “媚娘,你说张超会按约派补给船队过来吗?”李世民问。

    “太师既然答应了,肯定就会做到。”

    李世民摇头,“张超此人并不可信,朕最近总是很担忧。相隔几万里的大洋,朕也不知道中原怎么样了。朕很担心承乾,他根本不是张超的对手。”

    “皇帝是太师的学生还是他的女婿,他应当会辅佐好皇帝的。”武媚为自己义父辩解。

    “张超绝不可信,那就是披着羊皮的狼。这个该死的家伙,让领航员全都走了,要不然,朕肯定会派人回中原一趟打探消息。”

    没有领航员,李世民空有一支可以跨洋的船队,但却根本无法准确的知道回程的航线,没有领航员,船队根本无法独自回到中原。

    离开中原一年,就再也不知道那边的消息,李世民心里很不安。

    徐茂公和尉迟恭前来。

    “陛下。”

    李世民对二人点头,“二卿辛苦了,坐。”

    “陛下,我们觉得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先从奴隶中选拔出一批可靠忠厚之人,将他们开始整编训练。”

    现在金山这里将人员编成多个组,各有任务,然后李世民又从这些人里轮流抽人训练,这些人就相当于是民兵。

    他还有一支更精锐一些的卫队,但数量不多。

    徐茂公二人都认为再等半年武器就能到来,那么现在先开始选调一批人训练,扩充常备的卫队,也是非常有必要。

    等补给船把武器铠甲一运到,他们甚至就能直接先发起征服之战了。




第1464章 大华梦

    汉京城里。

    外城的东区,一条横街上突然冒出了数个大使馆。

    罗马帝国大使馆、阿拉伯帝国大使馆、法兰克王国大使馆、西哥特王国大使国、可萨汗国大使馆、阿克苏姆王国大使国、保加利亚王国大使馆、帕诺夏王国大使馆。

    一天之内,本来挺普通的一条街上,八家大使馆挂牌开张。

    鸿胪寺的官员们忙着送牌匾送花篮,忙的不异乎乐。

    金吾卫也接到任务,给八个大使馆各派出了一连士兵保护他们的安全。不派兵不行,罗马大使馆和阿拉伯大使馆就门对门的隔着街相处,两边人已经互骂过好几次,甚至斗殴过了一次。

    汉京衙门不得不把两边斗殴的人都先揍了一顿,然后关了三天拘留。汉京府尹可不管他们是不是什么大使或使团人员,用他的话说,在大华给你们的使馆一亩三分地里,关起门来,随便你们干什么,但只要出了使馆门,依然必须遵守大华律法,没有什么治外之民。

    吃了三天的玉米窝窝,跟老鼠做了三天伴后,不管是罗马人还是阿拉伯人,都老实了许多。

    本来因为两边使馆人斗殴,导致在京的罗马人和阿拉伯商人也相互仇视,蠢蠢欲动的局面也得以好转。

    “汉京府衙门事办的不错,赏绸缎百匹。”

    皇家北苑,皇帝的自留地里,张超正在扳玉米。这块地是皇帝的自留地,不大,种了各种粮食和蔬菜,分成一块块的小地块。

    种了两垄玉米,长势不错,内侍省在旁边还修了一座茅草小院,还有葡萄棚。张超也会时不时的带上二哈过来,拔拔草,浇浇水。

    眼下玉米成熟,张超也带着人来扳玉米。

    穿一件利落的短衣,背一个柳筐,扳一个往后面筐里扔一个,然后感觉背上的筐又重了一点。

    沉甸甸的是收获。

    还有几位小皇子小公主也一人拿了一个小小的筐子,跟在他后面。她们个太子扳不到,就由够的着哥哥姐姐们帮他们摘。

    烈日炎炎,玉米地里不透风,一会功夫就汗如雨水,衣裳都打湿了。小家伙们一开始的兴奋劲过了,便叫起苦来。

    但张超脸一黑,却并不让他们马上回去。

    每人一百个玉米,摘完背到茅屋边的晒场上去,才算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才能去玩,要是完不成,就得老实摘到完成为止,不能由他人假手代劳。

    一个个身为皇子公主,平时锦衣玉食,但张超不许他们骄生惯养。

    他亲自给他们制定的学习计划,学文学武之余,还要上一些手工课、劳动课。比如今天来扳玉米,这就是一项体力劳动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皇子公主们都咬着牙在烈日下劳动着,有一两个特别磨蹭的,张超直接给他们每人增加了十个的任务,这些家伙立即老实了许多。

    “在华的胡人,不用对他们太客气什么的。一切按律法来,他们没有特殊的待遇。”

    其实不用张超特别交待,在大华也不会谁把胡人当成洋大人来对待,更不会巴结奉承他们。

    恰恰相反,因为大唐=华的强大和繁华,其实眼下的汉家百姓,对于胡人的态度是鄙视和瞧不起的。

    大抵类似上海人瞧不起偏远山区里的乡下人一样,有着高人一等的自我良好感觉。

    而胡人呢,来到大华,尤其是在汉京这么繁华的地方,其实心里是充满着对大华的敬畏的羡慕的,他们羡慕大华的繁华富庶,敬畏大华的强大。

    对大华人那是百般讨好,哪还敢在这里横。

    他们在大华只敢对一种人横,那就是胡人。

    胡人们也会结帮拉伙,在大华这个异域,他们多数也会以家乡为组织,和汉家商人在外经商,喜欢建同乡会,建会馆一样,这些胡人也学到了这些,一样喜欢建些会馆。

    而在八国大使馆在汉京挂牌,八国与大华互派大使之后,各地的胡商,似乎都找到了组织,都紧密团结在了各国的大使馆之下。

    对这些情况,汉京府尹的态度是要管的。

    胡商们要在一起开个会什么的,都要先到衙门备案。更别说胡人们还敢结帮拉派的互殴,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

    平时说是一律平等,其实胡汉之间还有是相差的,若汉胡纠纷,肯定会偏汉商一些。

    哪怕就是胡商和汉人犯了同样的事情,但对胡商的处置都要严厉一些。

    不过这些大家都视为合情合理,也没有哪个胡人跳出来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们能歧视我们。

    这是大华帝国,这是汉家人的天下,所有汉人们觉得理应如此。

    许多在汉混的不错的胡商,都想着在汉落户,取得大汉的户籍。若是有幸能娶到一位汉女为妻,那更是求之不得。

    只不过,想在大华落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胡人要在大华落籍,按官方的要求,需要对大华有贡献。

    这个贡献比较宽泛,一般来说最易入籍的条件就是投资,在大华投资多少、纳税多少。

    税纳的多,投资多,本身也很有钱,那么又没有过什么仇视攻击大华的言论,那么这样的胡商一般还是会比较容易入籍的。

    入籍之后,基本上就能享受大华子民的待遇了。

    有些人不是有钱人,不能投资移民,那就看有没有技术。

    对一些很有技术的工匠,大华也是比较放宽政策,允许他们入籍大华,但对这些工匠技术人员,一般有个居住年限条件,比如在大华服务了十年以上时间,表现良好,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产,那么就能入籍。

    一般的胡人,想入籍会很难。

    每年都会有无数的胡人想要申请入籍,为了入籍,他们在大华购置房产、经营工坊、商铺,积极纳税,拿着财产证明、纳税证明等排队登记,但往往百里挑一才能入籍。

    入籍了的胡人,第一件事情,往往是为自己找一个汉家的姑娘为妻,或者是给儿子找一个汉家的姑娘为妻。

    一般的汉人是不愿意让女儿嫁给胡商的,尤其是那些贵族官宦之家,更是瞧不起胡商,经营生意赚的钱再多,也不行。

    只有一些商贾或者是普通的百姓之家,有时愿意将女儿下嫁,但也都是会有条件的。

    往往会有一笔很高的陪门财,这类似于过去五姓七家跟其它家族联姻,然后要求补偿的门第差的钱财一样。

    越是身份高,这陪门财要的越多,哪怕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百姓之女,可这陪门财也是绝不少的。

    动则十万、百万钱的陪门财。

    但就算如此,胡人也都会非常乐意的迎娶汉女,哪怕长的不太好看,甚至有些残疾,哪怕是寡妇,他们也都会非常乐意。

    娶汉家女,会让他们在身份上觉得更上一层楼,自己越发的像一个汉人了。

    有的胡人娶不到汉家女,就想办法把女儿嫁给汉人。

    不少汉人都不愿意把女儿嫁胡人,但对娶胡女态度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