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吸血鬼文化在欧美非常流行,再加上浪漫的爱情元素,使得出版商很看好这部小说。
在他们的运作下,上市短短几周,该书就一飞冲天,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5名。并且引起读者热议,成为谈论话题最多的畅销书之一,也引起美国主流媒体关注。
《时代》周刊:“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丁,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
《纽约时报》:“有若即若离的情感纠葛,有一波三折的冒险历程,有瑰丽奇异的超凡想象,有惟妙惟肖的场景描写,有惊心动魄的阅读快感,也有直击心灵的温情慰藉。”
美国亚马逊网站:“精致、微妙的笔触使得这套令人惊奇的小说超越了恐怖悬疑文学的局限而跻身于最优秀青少年小说之列。”
还有《出版商周刊》、《学校图书馆月刊》、《今日美国》等多家媒体,纷纷给与肯定和好评。
到目前为止,《暮光之城·暮色》一直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中五周名列榜首。
《暮色》的畅销,为麦小余带来丰厚的收益……这个跟罗总无关,他看重的是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进入千禧年后,《哈利·波特》成为国际影坛最受关注、票房最火爆的系列电影之一。
今年已经拍到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预计年底上映,每一部都创作惊人票房,加上电影周边产品收益,为投资方创造巨额回报。
谁特么能不眼馋?
美国某些媒体认为,只要作者小麦能够延续《暮色》的情节和文笔,那么《暮色之城》系列有望成为后“哈利·波特时代”的魔幻巨著。
或许这里面有吹捧的成分,可是《暮色》的畅销和话题度是实打实的。
即便将来《暮色之城》改编电影后,票房和投资回报率逊于《哈利·波特》,也应该能大赚一笔。再加上电影周边产品创造的利润……罗总岂能不动心?
他这才答应麦小余的交易条件,帮忙联络大鳄,劝说对方同意联手在美国成立发行公司,捎带手的帮着麦小余解决霍健华危机。
可是大鳄们都是老司机中的老司机,岂是好相与之辈?
即便麦小余展现出足够的潜力,又有罗总的积极奔走劝说,没见着兔子也不会轻易撒鹰。
他们的意思是,将来萌人筹拍《暮光之城》,他们可以参与投资,但是在美国成立发行公司,那就没必要了。
国产片在全球影坛市场属于非主流,美国华人虽多,除了明星大腕的主演的古装武侠片和程龙的时装动作片外,其他的基本赚不到钱。
赚不到钱又何必费力不讨好的搞什么发行公司,运作国产片的海外发行呢?
爱国有很多条路,何必非选这条路?
罗总碰了一鼻子灰。
这时候麦小余使出杀手锏:在美国成立发行公司,不用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公司运作所需的资金,由《四月的爱情》剧组的投资方和唐朝共同承担。
理由很简单——有仇报仇,以直报怨!
我跟你们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们却故意踩我,我进行猛烈还击不应该吗?
起初麦小余没想过强吃唐朝,他的想法是:只要有几个大鳄联手施压,让唐朝和煤老板一起赔付两三亿没什么难度。
两三亿华元换成美元也有好几千万,足以支撑发行公司的运作,对于唐朝和煤老板来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这下有大鳄动心了。
按照麦小余的整个套路,大鳄们基本没有什么风险,即便将来发行公司破产,他们也没有任何损失,无外乎就是施压的时候,搭进去一点人情关系罢了。
虽说人情也值钱,可是跟潜在的收益相比,不算什么。
再者说了,发行公司真干成了,勉强也能折算成政治资本。
于是,在对萌人进行评估、又调查了麦小余在娱乐圈的经历后,先后有六方产生浓厚兴趣,并最终参与进来。
韩、叶、冯三家,因为特殊缘故,对萌人和麦小余了解的多一些,是最先加入的三家。
而罗总亦因为麦小余的缘故,才能以掮客身份介入其中。
八方讨论麦小余的计划时,有人提出两三亿太少了,既然要干就干大一点,把煤老板和唐朝全部拿下好了,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本钱越多,成功概率越大。
由于朱泽元是三晋民营煤企龙头,他出面保下了《四月的爱情》剧组的投资方同行,使得唐朝成为唯一牺牲品。
当时麦小余心里还有几分不忍,可是听了几家调查出来的唐家底细,以及那晚和唐天的接触,心中不忍彻底消失。
自己作死,怪不得别人!
这些事情,饶是麦小余挑挑拣拣只说了个大概,也听得石昊目瞪口呆。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有问题吗?”
石昊:“……”
临走前,石昊终于问出憋在心里的话:“你今年多大?真的是燕体散打专业的学生?”
哥们是个骗子!
随后两天,倒卖唐朝的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有兴趣接手的酒店集团不少。
除了国内的,还有港台地区以及国外买家。
最终卖给谁家麦小余不操心,他知道那六家肯定会在国内企业中选择,连港台那些有外资背景的企业都不会考虑。
因为他们属于老辈人。
麦小余也没着急回燕京,待在羊城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开始借助七家的关系,给圈里那些鸵鸟、乌龟施压。
欺负了我的人,别想这么容易过去!
这天晚上,和罗总、韩总喝完酒回到酒店,他接到了浏涛打来的电话。
“麦子,乔恩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四二七章婉拒鲜嫩小羊羔
凌晨五点,大部分普通人还在睡梦中时,许多剧组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横店影视城。
古装剧《大御厨》剧组正在为今天的戏份做准备。
化妆组负责造型化妆;服装组分发戏服;道具组核查今天所需道具;摄影组、道具调试仪器设备;导演组里的演员副导演联系群头组织群演;生活制片准备早饭;制片主任各处游走……
各部门运转有序,仍难免出现磕磕碰碰。
好在大家早已习惯,各自张罗好自己部门那一摊,不会发生大问题。
“张导,吴洁老师还没来。”
导演助理口中的“吴洁老师”,是《大御厨》剧组的女一号。虽然只是二线上的女艺人,但是人家会经营,凭借自己的好皮囊讨得投资方欢心,否则也不会让她出演女一了。
张导低头看表,抬头皱眉:“这都几点了?今天她的戏份最多,现在还不来化妆,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开机?还不赶快打电话去催!”
剧组内部也是等级分明,这一点从入住的宾馆、房间就能看出来。
以《大御厨》剧组为例,剧组上下三百多号人,像剧务场工什么的都住在宾馆旧楼;导演、主演、主配等住在宾馆新楼;而投资方钦点的女一吴洁,住在度假村宾馆,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满目山色。
有意见?
谁有意见?
一个字——换!
有金主撑腰,吴洁在剧组最大。
迟到早走,发个小脾气,甩个脸色什么的,那都是家常便饭;改剧本,加戏减戏,敲打看不顺眼的三四线女演员什么的,也偶有发生。
导演除了处处迁就,能说什么?敢说什么?
知道吴洁架子大,张导除了让人打电话催促,还专门派了个副导演开车去请。
半个小时后,副导演开车回来了,而吴洁……还是没来,来得是她的女助理。
“我们吴姐昨天拍戏太累,回去后就感觉身体不舒服,现在还没好转,今天休息一天。”女助理面无表情,仿佛只是陈述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
张导急了:“不舒服?昨晚怎么不说?现在各部门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场地也租下来了,群演也到位了,她一句休息说不来就不来,你让我怎么办!”
“我只是吴姐的助理,又不是导演。”女助理翻了个死鱼眼。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她是吴洁最信任的助理,脾气性格方面和吴洁的相似度较高。吴洁有投资方撑腰,在剧组就是超然存在,她这个最受信任的女助理,脾气架子自然不能小了,不然会辱没吴洁的身份。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宰相门前七品官。
以前她在剧组的时候,也是一副吊吊的脸色示人,谁也不敢说什么,只是今天不同了。
张导心中恼怒,使了个眼色,执行导演从旁边看热闹的工作人员中冲出来,上去就是一耳光。
“草泥马的,你算个什么东西。演员助理而已,也敢这么跟张导说话!”
亲信。
没错,就是张导的亲信!
剧组一般都是导演拉起来的班底,导演组更是导演的团队,沾亲带故安插自己人再正常不过。
女助理被打蒙了,满脸骇然。
周围很安静,好多人都放下工作,瞧着这边。
没人帮忙说话,反而不少人眼中流露出开心的神情。
有点……大快人心的感觉。
张导抽口烟,上前一步:“回去告诉吴洁,全剧组都在等她,让她马上来剧组拍戏,否则耽误了拍摄进程,咱们按合同办事儿!”
“吴姐身体不舒服……”
“少跟我来这套,当我不知道昨晚收工之后,她和别人K歌到半夜!”
二十分钟后,吴洁带着助理匆匆赶到剧组,脸上全然没有往日的傲气,有的只是极力隐藏的茫然与恐慌。
她被金主抛弃了……
女助理回去找她哭诉,她立马联系金主哭诉,结果金主在电话里就说了一句“以后在剧组安分点,别再给我打电话”,直接挂断电话。她再打,金主不接她的电话了。
……
还是横店影视城。
下午三点多,演员王金带着七八个随行人员走出机场,分乘剧组方安排的两辆SUV赶往酒店。
他是一线明星,排场很大,随行人员中有经纪人,有助理,有保镖,有专用化妆师等,浩浩荡荡出现在酒店,立刻引起过路群众的关注。
签名?
合影?
抱歉,我刚下飞机,很累!
助理保镖隔开求签名、求合影的粉丝,王金在剧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电梯上楼。
来到剧组为其准备好的房间后,助理发火了。
“为什么借机的不是奔驰SUV?”
“知不知道王金老师是什么身份?”
“还有,房间为什么只有两间?”
“我们这么多人怎么住?”
“做不了主?那你戳这儿干什么,还不赶紧让能做主的人来解决!”
整个过程,王金一言不发,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过了一会,导演亲自来了。
“王金老师,借机的SUV是我安排的。很抱歉,剧组没有租用奔驰SUV的预算。”
王金看人下菜碟,面对导演他起身客气的说道:“导演您别这么说,车什么的都无所谓,我是来拍戏不是来度假的。不过房间是不是太少了?”
“你和两个助理,一间套房一间标房,还不够?”
一般情况下,演员和剧组签约,上面都会明确注明演员带进组的助理数量,以便剧组预定房间。
按照惯例,演员进组只带一两个助理,人数太多的话,每天开支不小,时间长了剧组会有压力的。除非是大腕儿级明星,带上十个八个助理的剧组捏着鼻子认了,否则绝大多数演员都会遵循这个不成文的惯例。
王金是内地一线演员,这两年和部分当红的香江TVB小生合作过几次,好的没学到,反而学会了某些香江演员甩大牌儿的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