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虎啸-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啸还打算再快些,因为在明朝,可没有什么劳动保护法,他完全可以让修路的民夫从天刚亮就开始工作,直到天黑再结束。这样一来,工人每天干活时间可达十二小时以上,可以大大缩短完工时间。

李啸缓缓言道:“本官初步估计,按现有人力计算,每天从早干到晚,大概7个多月可完工,还望各位抓紧时间,务必早日完成,界时,本官另有奖励。”

李忠文、刘一显、常正纷纷欣然应诺。

李啸粗算了一下,这6000民夫,因为做的是下苦力的事,饭量大,而自已没有多余的鱼肉来补充,那么每人每天三餐估计要吃二斤米粮,大概一个半月就能吃一石,半年就要吃4石,按7个月算6000人就是28000石,以及8400两银子的工钱!。

李啸心下暗叹,现在自已总共剩余了3万多石米粮,半年后,这些民夫与全雄唐所的李啸军的军兵与厂矿员工,还有正在修军营的400多民工,加上干苦役的1000多俘虏,绝对能把这些存粮吃个一干二净,幸亏自已在蔡守那里定了5万石粮食,才能保证全体人员的伙食供应。

当家才知柴米贵啊。

如果算上所使用的砖头,水泥,河砂,青石等物料钱,李啸的这条明光大道,除了在技术与工艺上堪称明朝第一路外,造价与成本也堪称明朝第一。

“为政者,当谋之长远,这是造福子孙之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雄唐所这条大明第一路,一定要尽快建好。”面对三人还有些疑虑的目光,李啸语气坚决地一锤定音。

第一百六十三章超越时代的政府模式

谢谢尊重知识而非流水的打赏与月票!谢谢书友131205143317807的打赏!感谢支持!

明光大道开工之时,李啸的书生招聘工作也正好结束。

与第一次招人时相比,应聘的书生人数起码增加了两倍,甚至还有青州府城的书生知道消息后,也赶来面试。几天下来,面试房间内的书生们都是坐得满满当当。

最让李啸哭笑不得的是,竟然还有四五名秀才生员,在一个名叫许秀清的秀才带领下,是从安东卫东儒书院偷跑出来参加面试的。

脸色清俊,大眼碌碌的许秀清向李啸拱手言道:“某等屡试不第,不愿再徒耗光阴以穷经章,唯愿在李大人处谋得一职,若得安身立命一展才学,不胜欣然矣。”

李啸大笑欢迎,只是心下却在暗想,要是那个东儒书院学正崔拱瑄知道自已的学生,竟然背着自已离开书院前来面试,这个腐儒怕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吧。

最让李啸高兴的是,这次来面试的书生中,不单是在数量上远超上次,在质量上也颇为优秀,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多,而江湖骗子之流近乎绝迹。

李啸从中招录了50多人。随后,对雄唐所的政府部门进行了调整。

根据李啸的规定,雄唐所中现设有民政司,工业司,商业司,农牧司,钱粮司,蒙山特别府六大政府机构。

其职能分别如以下所示:

民政司负责各区百姓户口与腰牌登记,检查,人口出生与死亡报录,处理当地百姓之间纠纷,维护治安等工作,每区所配的15人的镇抚大队。也由民政司管理。

商业司则纺一管理雄唐所内,在各区开设的商业店铺,包括对商铺的登记、监管、收税等。

工业司主管雄唐内所内的工厂运作,由于李啸现在的工业模式基本是后世的国营性质,工业司主要负责各工厂的生产计划,沟通协调。物料分配,产品统计等事情。当然,以后工业司还会对各类工厂进行收税。

农牧司负责雄唐所内所有农田、桑田、蚕户、牧场的生产、管理与收税,以及土地开荒与使用等事情。在李啸的设想中,如果以后雄唐所内还有海产项目,也暂归农牧司负责。

钱粮司则是负责雄唐所内有粮食,钱财,物资的管理统计、保管贮藏与分配使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要与其他所有部门打交道。

蒙山特别府则主管新近并入雄唐所的蒙山飞地的一切事宜。

接下来。李啸定下了人事安排。

民政司司长由安谦担任,下面分立四个区的民政司分所,由安谦统一管理。其中总部机构设为4人,一名主官,一名副手,二名吏员,下面的分所则设立人数为3人,一名分所长与二名吏员。

商业司司长为李忠文。由李忠文统一管理。机构设置为,总数4人。一名主官,一名副手,二名吏员。

工业司司长由新招聘进来的东儒学院带头书生许秀清担任,因为李啸在面试中发现,此人数学极好,头脑反应敏锐。谈吐对话十分妥当,是名难得的人材,故决定破格重用。机构设立为4人,一名主官,一名副手。二名吏员。许秀清的任命,让许多人都吃了一惊,包括许秀清自已。在得知任命后,他一脸激动地向李啸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以不负李啸的信任与托付。

农牧司司长则是由原先的桑蚕课课长郑如宝担任,机构设为一名主官,一名副手,二名吏员。这个从辅兵起步,如今做到农牧司司长的郑如宝,成为了雄唐所内一个让人羡慕的例子。不过,郑如宝是凭着自已的本事做到这个位置的,旁人也无话可说。而得到了晋升命令的郑如宝,对李啸简直是感激涕零。

钱粮司司长,李啸让现在当教师的陈闵担任。因钱粮司需常常与其它部门沟通打交道的原因,其机构设置为一名主官,一名副手,四名吏员。李啸选择陈闵,正是看中了这个人的老实本份与兢兢业业,让这样的人来管理钱粮,应该是一种妥当的选择。当然,因为钱粮贮藏与分配极其重要,李啸决定自已只要有空,便要对钱粮司时常监督与管理。

蒙山特别府的长官则是李长材担任,因为现在的蒙山特别区基本上处于一片原始的状态,工业、农业、商业皆没有,除了留守的辅兵与那522名俘虏外,百姓亦是极少,实在没必要设立太多分支机构。故李啸决定,分拔4名书生给李长材,让他自已统一分配管理。

这样最终的结果为:民政司所需人员为总部4人,分部12人,另有总共60人的镇抚大队,人员总额为76人。

另外的机构人员为:商业司4人,工业司4人,农牧司4人,钱粮司6人,蒙山特别府5人。

以上人数,加上现有的四所学校的12名教师的名额,现在雄唐所内,李啸军的公职人员总数为111人。

随后,李啸决定,每个学校中提拔一名教师兼任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

人员编制完成后,李啸给他们设定的工资标准,每名司长月薪3两,副手、分所长、校长月薪2两,吏员与教师均月薪1两。

李啸给入职的全体公职人员统一开会,除了强调要他们尽职尽责工作外,另外强调,若有人浮于事,偷奸耍滑,甚至贪污**者,一律从严惩处,绝不轻饶。

随着各个部门开始运作,整个雄唐所的运作与管理,更加井井有条,富有秩序。

这其实是个必然,因为这套模仿现代社会建立的政府模式,实在是大大超越了这个时代,比大明朝粗疏落后的政府管理方式,实在是先进太多。

春日的黄昏,李啸与民政司司长安谦一起散步。

原先的左千户所佥书安谦感叹:“李同知大人的机构划分,分类清明,各司其职,实实让人耳目一新,大去我大明官府中人浮于事,推诿怠懈之风也。”

李啸大笑道:“本官曾读过韩非子的《五蠹》,对里面一段话记忆犹新。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可见,古人都有这般向前看谋今朝的思想,我们这些为政者,如何敢不引以为警示?唯有与时俱进,未雨绸缪,方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啊。”

安谦亦大笑起来,在后面补充道:“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可叹我大明官员中,守株待兔不做实事者实在太多,要是我大明之中,官员皆如李大人一样勤政善政,我大明何至于象今日这般危机重重。”

李啸收起笑容,脸色凝重地说道:“安谦,其实我雄唐所的各种规划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乃是因为此地荒僻,人口稀少,没有太多的利益争执,我的各种设想与安排才能一路畅通的顺利实施。现在我大明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要立刻对现状作出改进,只是,这样的改革牵涉到了太多人的利益,种种阻挠与牵绊,才让改革最终流产而无法实施。这才是我大明最让人痛惜无奈的地方啊。”

安谦闻言,摇头叹息不已,两个人一时陷于沉默。晚风轻拂,金色的夕阳将两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第一百六十四章军阶考核(上)

新的政府机构组建完成,李啸决定开始对军队加入一项新的制度。

那就是,军阶等级制。

这是李啸思虑很久的想法,以前因为雄唐所仓促创建,诸事繁忙,实在没时间,现在李啸终于可以腾出空来做这件事情了。

李啸认为,这件事对李啸军的未来发展很重要,也是李啸力求让军队向近代化军队靠拢的必要步骤。

首先开始改革的是军阶制度。

李啸决定,按战兵的武艺技能的熟练程度划分军阶,把战兵分成下士、中士、上士三种军阶。

不同的军阶可以在外表上区分,上士的头盔与腰牌上,刻了两道红漆线,中士则头盔与腰牌上各刻一道银漆线,下士则没有漆线。

从今以后,不同等级的战兵可以享受不同类别的优惠待遇。

上士可以参见甲长或队长不用下跪,拿一级月饷每月2两银子,吃甲类伙食灶,阵战赏赐优先,而且以后有机会提拔时优先考虑。

中士拿二级月饷每月1两银子,吃乙类伙食灶,阵战赏赐在上士之后,下士之前。

下士拿三级月饷每月5钱银子,吃丙类伙食灶,阵战赏赐排在最后。

以上是普通枪盾兵和火器部队的标准,对于象精锐的横行队与各部骑兵,则只设中士与上士两种,李啸为了选拔精锐,还为横行队与骑兵特设一个最高等级锐士,为最精锐难得的军士专设。

锐士比上士的月饷更高,达到每月4两,可以见到最高指挥官李啸都不必跪拜参见,只需行拱手军礼便可,吃军官伙食灶。阵战赏赐最丰,提拔顺列也毫不例外的最先安排。

他们的头盔与腰牌,则是与众不同的三道紫色漆线。

对于军官的考核与军阶制定,李啸打算暂缓一步。毕竟军官的考核标准不能象士兵一样,纯粹以技艺作参考,改革要一步步来。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划分的标准,李啸参考各军种的将领意见,制定了一部武艺测定简易手册。由各队主官与军镇抚队统一公开考核,按标准划分士兵军阶。

李啸同时规定,上中下士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有一次公平比试机会,所有军种的战兵一齐在校场上比试武艺,下士可以晋升为上士。上士若武艺水平下降也可能变成下士。

因为这是公开比试考核,有测定标准为参照,也就杜绝了暗箱操作与将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每个战兵的选拔,都是更加合理公平。

所以说,要想争取好的待遇或保持好的待遇,那么,踏踏实实把自已的武艺提升。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李啸的军阶等级制度下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