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忠贤,希望你早点投奔刘备,替朕好好的伺候着大耳贼,把你的浑身本事都使出来……”

    陶商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冷笑,注意力很快转到了第二名后世人物身上——丰臣秀吉。

    这个人物,就让陶商眉头微微一皱。

    倭岛战国三杰之一,其中的织田信长已经被召唤出来,没想到又一杰丰臣秀吉,竟然也被召唤出来。

    丰臣秀吉的能力,野心和胆魄,甚至是要超越织田信长的。

    此人原本也为倭国一名贫民出身,凭着自己的过人才干,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逐渐发迹,步上高位。

    织?

    4000

    ?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在争位的斗争中获胜,成了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也成了整个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织田信长继位后,凭着自己的政治远见,在倭国实行士农工商政策,奖励商业,扶植城市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使倭国国力大增。

    而这丰臣秀吉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在统一倭国之后,悍然发动了入侵朝鲜之战。

    为了征服朝鲜,进而征服明朝,丰臣秀吉起倾国之兵,动用了二十万倭兵登陆朝鲜,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破朝鲜王京汉城,以及陪都平壤,几乎将整个朝鲜吞并。

    可惜,丰臣秀吉野心太大,对倭国的实力太过自信,小瞧了明帝国的实力,结果被援朝的明军接连击败,最终倭军因在战争中损失太大,在丰臣秀吉病死之后,被迫与明帝国议和,最终撤出了朝鲜,侵朝之战宣告失败。

    虽说丰臣秀吉自过自傲,错估了自己的实力,但敢以区区倭岛之兵,就敢跟庞大的明帝国叫板,这份胆量倒也着实是了得。

    “这丰臣秀吉倒也是个人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去投奔孙策,看来将来早晚要跟朕的大魏一战了……”陶商思绪飞转,想起了关于倭国的最新情报。

    根据徐盛从青徐沿海传回来的情报,那孙策自封为倭国天皇已有数载,先是迎娶了原倭国女王卑弥呼,连姻了倭国土著贵族势力,接着又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思想,数年间就扫平了倭国列岛,并在历史上倭国首都一带,兴建了一座京城,将之命名为天京。

    甚至,孙策还因为倭岛地处于神州大陆的东极,乃日出之地,但将原先的大吴国国号,改为了大日国,自称为大日国天皇。

    因是孙策逃离江东之时,从原吴国带走了大批的匠人,就等于把神州先进的科技,统统也带到了倭国,自其征服倭国之后,全迅速在全倭范围内推广冶铁、农耕和纺织等先进的技术,数年间已是国力大增。

    陶商知道,孙策的野心绝非是孤悬海外,做一个区区倭岛所谓天皇,一旦国力上升,时机成熟,他一定会尽起倭岛之兵,卷土重来,前来征服神州大陆。

    那时的孙策,有周瑜吕蒙这样的吴国旧臣,又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这等倭岛召唤之臣相助,实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实话实说,孙策的小日子过的还真是滋润。

    “孙策卷土重来,必从海上进攻,必须要加强海防才是,光靠徐盛一人是不可的,看来得调更多精通水战的大将去青徐才是……”陶商思绪飞转,心中已有了主意。

    眼下伐秦之战已进入到尾声,到了凉州这等内陆偏远之地,水军已经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似伍子胥这等精通水陆作战的统帅之才,再留在这里也显的有些浪费。

    陶商便决定,把伍子胥、甘宁、陆逊和丁奉四员精通水战之将,统统都调往青徐沿海,再把鲁班也调往青徐,大兴海军,加强海防,准备应对孙策来自于倭岛,所谓“大日国”的威胁。

    思绪收敛,陶商的注意力,最后落在了“包拯”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上。

    陶商就笑了。

    包拯,包青天,公正无私的象征,古往今来,百姓心目中清官的代表,包青天的名字,哪怕是后世小学生都耳熟能详,陶商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陶商知道这包拯乃北宋名臣,曾任开封府尹,屡屡强劾权贵,其人为官廉洁公正正,刚毅不屈,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断案英明,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方才有“包青天”之名。

    “这个‘铁面’天赋,不会就是公正无私的能力吧?”陶商目光落在了那“铁面”天赋上,好奇的问道。

    “宿主判断正确,详细来说,拥有铁面天赋的对象,最适合掌管司法机关,充当法官的角色,该天赋会使对象终身都公正廉明,不会有任何徇私举动,哪怕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改变自己公正的判决。”

    陶商明白了,赶紧这是系统给自己召唤了一个廷尉的最佳人选啊。

    在大魏国的官职体系之中,廷尉乃九卿之一,职责乃是管理天下刑狱。

    全国诸州诸郡的断狱总数,每年都要汇聚到廷尉,各地的疑难案件也要申请廷尉的判决。

    廷尉也能派官员,前往地方处理某些要案,甚至还有驳正皇帝,或者是三公所提出的判决意见。

    此外,廷尉还可以根据诏令,逮捕和审判有罪的王公大臣,主持修订各项律令,乃至于国家的度量衡这种尺度之事,也由廷尉主持。

    在这样一个人治的时代,廷尉的公正廉明与否,可以说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刑狱的公正与否。

    先前陶商一直专注于军事征伐,以及经济的恢复,重和了萧何、商鞅等一系列的治政之才,但在刑狱上却存有疏忽。

    眼下系统既然是召唤出了包拯,正好也提醒了陶商,也该是把刑狱之事,也重识起来的时候了。

    只有刑狱公正,才能对大魏整个官僚体系形成足够的威慑,迫使官吏们收敛自己的贪念私心,夹着尾巴做人,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大魏国的政治清明。

    而国家政治清明,官员廉洁,才以让百姓心服口服,这才有利于大魏国的长治久安。

    刑狱清明与否,廷尉的人选至关重要,而包拯,正是廷尉的最佳人选。

    “包拯啊包拯,不知你什么时候会来投奔朕,廷尉的位子,朕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上任了……”

    陶商思绪飞转,把三名召唤的后世英魂,统统都过了一遍,最后目光还是射向了北面方向。

    治政清明,包拯投奔那都是后事了,眼下重中之重,还是先灭了曹操,斩草除根,彻底的覆灭了秦国才是最重要。

    曹操北去,肯定是要逃往凉州的,而在经历了羌胡铁骑的覆灭,马超的西凉军团的覆灭,地贫民少的凉州,实际上已经给曹操拼凑不出什么人马了。

    况且西凉地远,道路不便,不利于粮草的转运,只利于骑兵的征伐,步兵带多了非但没什么用武之地,反而容易成为负担。

    陶商遂是决定,只带四万步骑北上,继续追击曹操,其余十几万大军,在原地休整数日后,便开始起程东归,赶赴冀州战场。

    陶商最后的战略,则是穷死曹操之后,以轻骑火速回师冀州,会合先期赶到的步军主力,再跟刘备决一死战。

    决意已定,陶商也没有一丝停留,挟着大胜之威,率四万步骑北上,尾随着曹操败兵,直奔凉州而去。

    当陶商大军穷追之时,曹操也正率领着不足一万的败兵,灰溜溜的仓皇而逃。

    一连五天,曹操是马不停蹄,连屙屎的空隙都不敢耽搁,一口气逃出了几百里路方才罢休。

    日是黄昏时分,曹操抵达了凉州武威郡最南边的张掖城。

    而斥侯回报,魏军的追击部队,已被甩在了两百里外,暂时构不成威胁。

    曹操这才长松了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形,向着张掖南门而去。

    此时,城门早已大开,闻讯的张掖县令,带着一众地方官,早早候于城门外,迎接曹操到来。

    进抵城门前时,那年轻的县令匆忙上前,拱手道:“臣张掖令姜维,拜见陛下。”

    !…pbtxt_piaotian ……》

第八百零六章 少年英才

    曹操瞟了一眼那年轻的县令,只是微微点头而已,随后扬长入城。

    姜维眉头微微一动,旋即也尾随在秦国众文武之后,跟着进入了城中。

    曹操的败兵虽然是初到,但姜维已提前准备下了足够的劳军粮草,并为曹操打扫出了县府,准备下了美酒好肉。

    九千败兵于城外安营,粮草军资送入营中,这些败卒们终于可以吃一顿饱饭,喝几口酒压压惊,疲惫低落的精神情绪,终于得以稍稍缓解。

    县府大堂中,饥肠辘辘的曹操,狠狠的吃下了小半条羊腿,喝下一坛好酒,方才恢复了精神。

    姜维的周到款待,让曹操很是满意,吃饱喝足之后,方才想起了这位年轻的张掖县令,遂是将其传至御前来问话。

    “你这些酒肉看起来是早就准备好好的,但朕一路从金城撤来,事先并没有支会武威郡方面,你又是怎么知道朕一定会来。”曹操饶有兴致的问道。

    姜维面对曹操也无惧意,只拱手从容道:“臣听闻陛下兵退金城,与陶贼鏖战,只担心魏军势大,陛下交战不利,可能会选择撤对凉州,所以臣早有半月之前,就已经在提前准备粮草物资。”

    此言一出,旁边的夏侯渊就不满了,质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难道是想说,你早就认定陛下会败给陶贼,会守不住金城吗?”

    姜维眉头微凝,迟疑一下,却依旧不卑不亢道:“臣并非是认定陛下一定会败,只是觉的有这个可能而已,所以才提前做好迎接圣驾的准备。”

    “你——”

    夏侯渊还待再喝斥时,曹操却一挥手,打断了他,笑看向姜维,问道:“朕倒是想听听,你是怎么分析出朕可能会败。”

    姜维便不假思索道:“金城虽为一郡治所,但城池并不坚固,而陶贼的兵马又数倍于我军,以陛下之英明,定然知道光靠手头兵力,想硬守住金城是绝无可能,除非是出奇兵。”

    曹操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姜维便接着道:“而出奇制胜,在于诡诈二字,那陶贼恰恰又以诡诈闻名,臣便想就算陛下出奇,至少也有一半的机会可能会被那陶贼识破。既然机会只有一半,臣自当早做准备,以防万一,还请陛下明鉴。”

    姜维一番话,有理有据,竟将金城一战的形势,分析的透彻之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预判出了那一战的整个过程。

    这番话后,就连夏侯渊也无话可说,只能干瞪眼。

    至于荀彧法正等谋士们,则面露几分奇色,显然对眼前这个年轻的县令,有些刮目相看。

    “不错不错,年纪轻轻,就有这份判断力,是个人才。”曹操也面露惊喜欣赏之色,不住的点头,目光看向荀彧,用责备的语气道:“文若啊,这个姜维是个人才,光凭他方才那番话,只让他做小小的张掖县有些屈才了,你怎么不早点为朕推荐这等的少年英才。”

    荀彧面露几分惭愧,忙拱手笑着自责道:“是臣失察,让贤才遗落在野,还请陛下恕罪。”

    曹操也只是随口说笑而起,又岂会真的降罪于荀彧,不过是哈哈一笑。

    “给姜伯约赐座。”曹操拂手令道。

    左右忙在近前,给姜维设下一座,众臣们都看出来,大秦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