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错了!”斯大林已经很多年没有认错了,不过当他听说乌克兰人正欢快地向德国投降后,他在政z局会议上承认了错误,“我对右岸乌克兰的反革命形势估计的严重不足!”
  斯大林用非常沉痛的语气检讨道:“我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用经验主义处理乌克兰问题,这是错误的!现在利沃夫发生的事情表明,在第聂伯河西岸,各种反动分子的数量占人口比例不是8%或10%,而是百分之几十!”
  他看了一眼同样显得痛心疾首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说:“总书记同志,这不是您的错,主要是我这个乌克兰第一书记没有当好,我低估了右岸的反革命形势……那里显然是全俄各种反动分子最后的堡垒,是一个反革命分子的大本营!”
  “那么,赫鲁晓夫同志。”斯大林的语气已经放沉,“你有信心消灭他们吗?”
  赫鲁晓夫马上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保证完成任务,彻底消灭右岸乌克兰的反动分子,一个也不留!”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啊!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的表态非常满意,不过要消灭右岸乌克兰的各种反动派,靠赫鲁晓夫一个书记也不行啊。
  “伏罗希洛夫同志!”苏联慈父领袖点了国防人民委员的名。
  “斯大林同志,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向反动波兰和反动乌克兰发动进攻!”
  斯大林看着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同志,你认为工农红军的敌人是谁?”
  这是个问题啊!现在波属乌克兰自由邦欢快的投降了德国……那么伏罗希洛夫的红军现在是否要去和德国—乌克兰联军作战?看看德国人在暴打波兰时候的表现,仿佛很不好对付!
  苏联红军打得过吗?
  “总书记同志,如果我们要和德国开战……”伏罗希洛夫感到问题有些棘手,“我们必须要和英法结盟。”
  “和英法结盟?”斯大林哼了声,“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一样?”
  伏罗希洛夫哆嗦了一下,连忙改口:“总书记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和德国开战对我们很不利。”
  斯大林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是应该避免和德国开战……不过这取决于德国对右岸乌克兰的野心。莫洛托夫同志,你怎么看?”
  “总书记同志,我认为右岸乌克兰的反动分子最想看到的就是我们和德国开战!”莫洛托夫思索着说,“而德国的立场目前很不明朗,如果他们坚持原先的以《布列斯特条约》(这个时刻的《布列斯特条约》和历史上不同,德国没有占领乌克兰)为基础解决东部边境问题的立场,那么右岸乌克兰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会有那样的好事儿?”斯大林看来看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同志,你立即去一趟柏林,把我们的立场告诉希特勒。我们要求以《布列斯特条约》为基础划分未来的两国边界。”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反击 九
  “博克上将,我命令取消第19装甲军奔袭利沃夫的作战计划,该装甲军立即收拢,准备调往西部前线。”
  1939年9月10日,斯德丁东线总部。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大将正在和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费多尔。冯。博克上将通电话,他在向博克下达最新的命令。
  “大将。”电话听筒里传来了冯。博克有些沙哑的嗓音,“西线的形势非常吃紧吗?”
  现在东线的形势只能用一片大好来形容了!9月8日上午,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6装甲军一部(主力是第4装甲师)在布楚拉河和维斯瓦河的交汇处,同南下的“曼施坦因战术集群”(主力是第10装甲师)会师。
  完成会师后,维斯瓦河西南,布楚拉河以西和以北的波军集群(由波兹南集团军主力、滨海集团军一部、罗兹集团军一部拼凑而成)就完全陷入了包围。根据空军侦查,这支波军的人数很可能超过15万。
  在华沙东南约90公里的拉多姆,波军之前的总预备队普鲁士集团军残部(他们已经在皮利察河东岸被打败)也被第15装甲军团团包围。
  在南线,喀尔巴阡集团军的防线也已经崩溃,该集团军被德军第14集团军的步兵和斯洛伐克军队分割包围,全军覆没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在北线,波军莫德林集团军也节节败退,大部被歼灭,一小部分部队退到了华沙东北的纳雷夫河南岸同新组建的韦什科夫战术集群会师,暂时依托纳雷夫河建立了一道非常单薄的防线。不过这样的防线根本抵挡不住德军第三集团军和第19装甲军(由北方集团军群掌握)的攻击。
  另外,原本部署于东普鲁士东南的波军纳雷夫战术集群,现在也开始向南转移,目的地很可能是布列斯特要塞或卢布林。如果现在动用第19装甲军进行追击,消灭纳雷夫集群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西线的情况并不算吃紧。”赫斯曼拿着电话听筒说,“荷兰人还在拖延,英法联军也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调动。现在将第19装甲军西调是因为波兰战役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什么?基本达成?”博克上将仿佛吃了一惊,“可是波兰人还有许多军队,华沙城也没有占领啊。”
  “暂时不需要占领华沙。”赫斯曼说,“第三集团军应当从目前的战线后撤,逐步退回东普鲁士;第四集团军、曼施坦因集群应当在维斯瓦河以东作战。在歼灭或驱逐波军波兹南集群和普鲁士集群后,南方集团军的战线也会向西和向南收缩。”
  “大将,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怎么做?”博克上将追问,“难道我们要和波兰展开谈判?”
  “谈判已经在秘密进行了。”赫斯曼在电话里告诉冯。博克,“目前我们的立场是恢复‘1918年条约’中的波德边境,同时还要在原奥属东加利西亚驻军,并不考虑灭亡和吞并波兰……”
  波兰当然是要吞并的!但是没有必要歇斯底里地嚷嚷,弄得波兰人和你拼命。有什么必要呢?历史上怎么样吞并的,赫斯曼不管,反正现在这个时空,德国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吃相难看。
  这次利沃夫发生的事情多好啊,乌克兰人民哭着喊着要德国来吞并,这才是王霸之气啊!
  所以赫斯曼在“利沃夫事件”发生后,就立即和施莱彻尔、希特勒通了电话,确定了解决东线战事的最新方案:
  一、目前不考虑灭亡波兰和占领华沙——那样只能便宜了斯大林。如果德军拿下华沙,同时又拿下波兰本部,那就意味着波兰联邦的灭亡,东线的波军将丧失抵抗苏联的斗志。这次斯大林在对波兰和英美宣战的问题上耍了德国一把,那么德国自然也不会把波兰完全打趴下再让苏联舒舒服服吃肉。
  二、以《布列斯特条约》规定的苏俄西部边界线为占领西乌克兰的军事分界线。以西由德军完全控制,以东由乌克兰防卫军控制。
  三、德国不参与乌克兰防卫军的抵抗活动,但可以开放西乌克兰以接受右岸乌克兰难民——现在是难民,几年后说不定就是对苏联充满仇恨的国家社会主义好战士了!
  四、德国目前不吞并西乌克兰,而是以军事占领的形式实际支配西乌克兰,等待苏联和波兰的战争分出胜负后,再举行全民公投——这是为了给波兰人一点幻想。
  五、同波兰展开和平谈判,先提出以“1918年波德条约”为准确定西部边界并且占领全部立陶宛。同时德国提出占领西乌克兰直到苏波战争结束,以及在波兰被苏联击败时占领布格河以西的波兰全境,以避免波兰被苏联完全占领。德国对波兰和西乌克兰的占领将维持到世界大战结束。
  六、德国保证在未来的苏波战争中保持中立,不会支援苏联,同样也不会支援波兰——因为苏联没有履行对波兰开战的义务,所以德国不会替苏联消灭所有的波兰军队。但是之前瓜分波兰的分界线依然有效。德国不会占领属于苏联的土地!
  这就是赫斯曼的路子,占领也占领的堂堂正正,要让人心服口服。
  当然赫斯曼这么个做法也是考虑到波兰军队其实还有些实力。光是在西线,波军至少还有波兹南集团军、华沙集团军、卢布林战术集群、纳雷夫战术集群等四个集团军级的战术集群。
  而且其中的三个集团军(集群)还是由精锐部队组成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虽然对付不了德军,但是如果转用于布格河以东,对苏联红军而言,恐怕就是堆难啃的硬骨头了。就让斯大林去慢慢地啃吧!
  德国正好早点结束东线的战争,好专心去准备西线的决战。虽然波兰战役只打了10天,但是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却还是有一大堆。既有部队训练不足(特别是装甲部队)造成的问题,也有指挥经验不足造成的问题(谁也没指挥过装甲部队打仗啊),还有战术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德军的将领们在运用装甲部队的问题上还是过于保守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武器装备上面!其中最让人头疼则是坦克。虽然德国军队用坦克碾碎了波兰人的防线,但是德国坦克却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二号坦克的装甲和火力都不足,在战场上很容易受损,37mm炮就足够给它们造成很大的损失。38t坦克表现不错,但是数量还不够多,应该让它完全取代二号。三号坦克好像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的它的50毫米l42火炮在测试的时候不合格,因此只能暂时安装37mm炮,威力和38t坦克的火炮一样(型号也一样)。
  而四号坦克的75毫米l43火炮同样是不合格的——开发长管坦克炮其实很不容易,因为不能太大太重,只能在材料和工艺上想办法,这需要时间进行一次次的试验。可是赫斯曼前世不是学冶金的,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给军工部门的时间不够,炮虽然勉强开发出来了,但是质量不过关,使用寿命太短。而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们又太喜欢使用这种“大口径”火炮(因为他们手头缺少自行火炮),结果开战仅仅10天,大部分四号坦克的火炮已经更换过一次炮管了,而炮管的储备又因此告急。
  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大堆,的确需要花上一段时间加以解决,然后才能保证把法国佬打翻在地。
  ……
  “哦?那么说,德国人不打算占领华沙了?”雷兹—希米格维是在布列斯特要塞看到赫斯曼给出的“六点和平条件”的,在过去的几天,他是一边在部署反击,一边在迁移统帅部,结果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指挥混乱,以至于早就应该开始的反击到9月11日上午也没发动。
  波军的统帅部现在迁到了布格河以东的布列斯特要塞。所以娜塔莉花了一整天时间,乘坐意大利大使馆的汽车,才从华沙带着电台还有赫斯曼的口信抵达了雷兹—希米格维新总部。
  “不,他们最终会占领华沙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仿佛苦笑了一下,“等到你的几十万军队被苏联红军彻底打垮,德军就能依据停战协定,光明正大占领波兰了。”
  “占领还要光明正大!”雷兹—希米格维冷哼一声,“这些德国人什么时候也变得和英国人一样虚伪了?”
  “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挺实在的。”娜塔莉耸耸肩,“不过现在的东线总指挥赫斯曼大将是挺虚伪的,而和波兰停战也是他极力主张的。不过您还是得接受虚伪的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