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帅,天气通报。”赫斯曼的新任副官,阿尔伯特。施内茨少校推开了赫斯曼在总参办公室的房门,里面除了赫斯曼之外还有两个访客。施内茨少校认识其中一个是曾经担任工业促进委员会主席的卡尔。冯。豪斯霍费尔。另外一人穿着便服,40岁左右,长方形的脑袋,额头很高,看见施内茨的时候朝他笑着点了点头。
  赫斯曼接过最新的天气通报看了看——潜伏丹麦海峡和挪威海的两艘潜水艇都报告:海面风浪很大,有5级以上海况,而且有浓雾影响视线。
  这不是个适合航行和战斗的天气,如果能够保持到晚上,那么“塞德利兹”号就能有惊无险的突破丹麦海峡了。伯姆海军上将指挥的舰队,将会在海峡东面出口和它汇合,然后和从苏联的摩尔曼斯克赶来的“不莱梅”号邮轮会合(这艘快速邮轮世界大战爆发时在美国,后被美国扣留并且交给了一艘英国巡洋舰,但是被其凭借高航速逃脱,9月6日抵达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再一起返回德国。
  看过了天气通报,赫斯曼笑着冲施内茨挥挥手,让他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今天他在办公室里见的可是关系到德国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人物,铀工程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沃纳。海森堡博士。而赫斯曼的老朋友豪斯霍费尔现在也被陆军召回,挂上了中将军衔,担任铀工程委员会的主席——他是德国原子弹和核反应堆工程的行政负责人。
  “海森堡博士,你们认为制造铀炸弹是有难度的,应该先研究铀发电项目是吗?”赫斯曼微笑着问眼前的科学家。
  “没错,哈恩教授,迈特纳教授和费米教授都这么认为。”海森堡耸耸肩说,“因为铀虽然能够产生一种名为核裂变的反应,理论上可以用来制造炸弹。但是产生这种反应的条件很难达到,我是说大规模的核裂变反应。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和数学演算,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让引发铀的核裂变反应,那就需要将数量巨大……可能是上百吨金属铀堆放在一起,那得多大的一个炸弹啊?”
  “没有别的办法了?”赫斯曼面无表情地问。
  “暂时没有发现。”海森堡摇摇头,“毕竟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目前我们正打算构建一座试验反应炉进行‘可控核裂变’研究,如果成功我们就能建造核裂变发电站了。”
  很显然,铀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铀235才是引起重核裂变的同位素。因此制造核炸弹也就无从下手了,不过赫斯曼也是非常支持利用重水反应堆进行和平利用核能的。
  他控制的经济促进公司从1935年开始,就是挪威维莫克水电站所属的化工厂生产的重水的唯一买家。每年都会以科学研究为名,从那里购买几吨纯度不等的重水。
  重水其实不是维莫克化工厂的主要产品,而是电解水后产生的副产品(维莫克化工厂的主业是利用廉价的电力制造氢和氧)。其中大部分都没有达到核反应堆所需要的纯度,是需要进一步加工的——用电解法或精馏法(烧开),不过两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最理想的办法还是在水电资源丰富的挪威进行生产。
  所以挪威维莫克水电站及其附属的化工厂也是必须要加以控制和保护的!
  “博士。”赫斯曼用平和的语气说,“德国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而利用核裂变发电可以节省大量的煤和石油,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核裂变产生的电力驱动战列舰和潜水艇,这将会让我们的海军在未来拥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和平还是军事,这都很有意义,所以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我想,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家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参加和平利用核裂变的研究。”
  赫斯曼现在想要得到的是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的学者——在20年代、30年代的物理学界存在一个哥本哈根学派,而哥本哈根大学则是这个时代物理学的圣殿,培养出了很多量子物理学领域大师级学者。而海森堡本人,也曾经在哥本哈根大学和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1922年炸药奖,同时他也是提出铀—235引起核裂变假设的科学家,同时还提出了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一起从事研究。
  “哥本哈根大学?您是说玻尔教授吧?”海森堡笑着说,“其实我早就想请玻尔教授加入铀工程委员会了,只是我不能告诉他关于核裂变的事情,所以……”
  核裂变理论现在依旧是个秘密!
  “你很快就可以亲自告诉玻尔教授这个伟大的发现了!”赫斯曼说,“皇帝陛下已经说服了丹麦国王和首相,德国军队将会在24小时内和平进驻,并且对丹麦提供保护。
  博士,你现在就和豪斯霍费尔中将一起前往哥本哈根,把玻尔和他的学生们都带来德国从事铀发电项目的研究,不惜一切代价!”
  ……
  “必须要攻占布列斯特要塞,不惜一切代价!”
  克里姆林宫中,赫斯曼的老朋友斯大林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和赫斯曼一样,都遭遇了一场小小的挫折!赫斯曼失去了一艘战列舰,而斯大林则在布列斯特失去了一万多名布尔什维克战士、三百多辆坦克和十几架飞机!
  解放布列斯特的战役已经进行了12天,巴甫洛夫指挥的布列斯特快速集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却远远达不到斯大林的要求。
  “德国人用12天就打败了波兰,而我们用12天连一个布列斯特要塞都打不下来!”斯大林有些恼火地说,“不仅布列斯特没有打下来,基辅、文尼察和敖德萨同样没有完全解放!而且,乌克兰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反革命分子在进行破坏!”
  红军在基辅、文尼察和敖德萨取得的进展要比在布列斯特大多了。在布列斯特,红军在付出了三万多人阵亡、重伤和失踪的代价之后连要塞的大门都没有看见——不过这也不能怪巴甫洛夫不卖力,布列斯特不仅有波兰的主力兵团驻防,而且还在要塞外围修建了大片筑垒地带(这些筑垒地带是毕苏斯基防线的组成部分),很难攻打。
  而在没有波军主力的右岸乌克兰,红军已经攻入了基辅、文尼察和敖德萨的市区,现在正在进行巷战。由于他们面对的都是最顽固和最反动的乌克兰反革命分子,因此巷战进行得非常艰难。特别是在基辅,红军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在和反革命分子争夺城市,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红军战士为了乌克兰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总书记同志。”伏罗希洛夫斟酌着说,“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德国伪社会主义者正在暗中帮助波兰和乌克兰反动派。他们释放了所有的俘虏,还把缴获的武器都还给了波兰反动派。所以波兰反动派才能支援布列斯特的守军,如果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放布列斯特,最好……”
  “最好和德国达成什么交易?”斯大林冷冷看着伏罗希洛夫,“难道允许他们占据更多的乌克兰土地?”
  “不,不,不……”伏罗希洛夫连忙摇头,“可以向德国人施加压力,他们的舰队刚刚在大西洋遭遇了惨败。”
  “惨败?”斯大林吸了口烟,“已经确定了?”
  “是的。”伏罗希洛夫笑着说,“刚刚收到消息,他们凿沉了‘沙恩霍斯特’号!”
  这条倒霉的战列舰终于寿终正寝了,沉没在了亚速尔群岛的英雄港内。而战列舰上的一千多名德国海军官兵,则会被葡萄牙政府用飞机运回本土,然后悄悄释放——这是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和里宾特洛甫达成的秘密协议中的规定。
  不过战列舰被凿沉,仍然是一件在世界范围内让德国人丢脸的事情。这是大英帝国的胜利,丘吉尔可以大吹大擂上一阵子了。而斯大林也可以稍稍喘口气,德国和英法之间的战争还会继续,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打败波兰人和乌克兰人。
  “嗯。”斯大林点了点头,“看来我们没有去建造一艘同样等级的战列舰是个正确的选择。”
  他顿了下,将目光转向了部长会议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你去一趟波兰,告诉德国人,如果他们不打算占领波兰,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打过布格河,解放全波兰了!”
  “好的。”莫洛托夫说,“我一定将总书记同志的意见转告给德国人。”他想了想又问:“那么我们要考虑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吗?”
  “不。”斯大林摇了摇头,“现在不考虑。”他想了想,“不过,从11月开始,他们不能再赊账了。”


第三百二十章 维京军团 二
  波兰的尤利乌什。隆美尔中将比莫洛托夫早一天抵达柏林,他现在是波兰陆军副总参谋长,也是雷兹—希米格维的首席幕僚。和德国人、英国人、苏联人还有法国人一样,波兰人的如意算盘也没有打成功。
  本来雷兹—希米格维只是打算在布列斯特要塞高举抗苏大旗,以便安抚住波兰国内民族主义者的情绪。
  在他看来,这事儿应该没有什么困难的。99%的西白俄罗斯都给了苏联,这1%还不能让波兰人占据?而且布列斯特大要塞是毕苏斯基防线的最后堡垒,自苏波战争后就不断扩建加固(因为吞了右岸乌克兰,波兰人不敢想象和苏联长久保持和平,所以做了充分的防御装备),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筑垒防御地带和要塞相结合的防御体系。苏联人想要强攻,一定会损失惨重的。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斯大林同志根本不怕损失!从10月5日开始,苏联红军就开始连续向布列斯特外围阵地猛攻了10天。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但是也让波兰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失踪超过了6000,有80多辆7tp坦克被完全打坏无法修复。另外还有上百门大炮在炮战和苏军飞机的轰炸中被毁。
  人员的损失还好补充,毕竟波兰民族有2000多万人口,而且德国人还陆续释放了绝大部分俘虏。雷兹—希米格维手中有足够的人命可以消耗。可武器装备的损失,却让这位波兰元帅感到束手无策。
  波兰虽然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毕竟不能和苏联相比。而且现在波兰又失去了西部的发达地区,利沃夫的煤矿铁矿(那里变成了德国的原材料采集地)和英法的零部件供应。各种武器装备的产量,完全无法满足布列斯特前线的消耗。打上十天半个月还不是问题,如果打上几个月,波兰的武器弹药库存就要耗尽了。
  另外,波兰空军早就被德国一扫而空。现在布格河两岸的空中,完全是苏联飞机的天下。苏联红军的地面部队虽然没有渡河,但是他们的飞机却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只要天气情况良好,苏联的飞机都会对布格河以西的目标进行狂轰滥炸!
  面对这样的困境,波兰元帅雷兹—希米格维只得求助于原本的死对头德国。
  “隆美尔中将。”赫斯曼在总参谋部的会客厅里对来访的波兰中将说,“你们的要求,娜塔莉早就和我说过了。不过我们不能向你们提供我们自己的武器装备,因为我们和苏联的有特殊关系的伙伴。”
  实际上,赫斯曼对布格河以东的战局是没有“特定立场”的。如果波兰自己能坚持下去,那么德国就不能去占领波兰——因为波兰展示出了充当肉盾的价值!如果波兰人不行,那么德军就在波兰人民的欢迎下和平进驻!
  无论哪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