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直布罗陀要塞攻防战从6月份开始,已经打了将近2个月。不过直布罗陀的交战也算不上激烈,就是重炮攻城的模式。凯塞林元帅调集了800mm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和“多拉”列车炮,600mm的“卡尔”臼炮、420mm的“大贝莎”榴弹炮和280mm的k8列车炮,以及其他许多大口径重炮,对直布罗陀要塞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轰击。在7月10日之前,就完全摧毁了风磨台地西麓的全部英军炮兵阵地。随后,一个德军步兵师发动进攻,夺取了风磨台地北端的岩石高地。紧接着,6门“卡尔”臼炮被运到了风磨台地脚下,在台地的掩护下,就近发射重达2。17吨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
  因为“卡尔”臼炮的射角极大,它们被部署在风磨台地脚下后,就能打遍直布罗陀半岛的每一个角落。而2。17吨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又几乎无坚不摧,因此分布在半岛各地的英军炮台,很快就被一一摧毁。到了8月7日,整个风磨台地和直布罗陀要塞的港区都被德军占领,英军龟缩到了半岛最南端的欧罗巴台地苟延残喘。
  而英国人的舰队,除了运送和支援他们的地面部队夺取了加那利群岛,以及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布雷之外就再无所作为,显然是无力援救直布罗陀半岛了。
  另外,被围困了几个月的图卜鲁克要塞中的英军,也在8月2日向德意联军投降,北非作战至此完全结束。而在克里特岛上,由于希腊王国的投降,德军和意大利军队也在7月份成功登陆,只花了不到7天时间就完全粉碎了英军的抵抗,占领了整个岛屿。
  现在只要最后拿下直布罗陀,整个地中海就彻底变成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内湖了。
  在完全解决了地中海之后,德国就应该按部就班解决英国本土了。而只要拿下了英国本土,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就算是立于不败了。因为没有了英国这个跳板,美国既不可能登陆欧洲,也不可能搞什么战略轰炸。除了苏联领土之外的整个欧洲,就完全被德国控制了。而且,德国还能源源不断从中东、非洲得到石油和有色金属,可以确保自己的战争机器马力十足。
  而以大半个欧洲的人力和工业资源去对付一个苏联,能不能灭亡苏联不好说,但是打得再差也不会可能被苏联打败,顶多就是和一战时候的情况一样,在东线打成僵持。不过现在的德国手中还有一张超级王牌——原子弹!只要德国能在世界上第一个造出原子弹,那么苏联再怎么拼也只有战败了。
  不过苏联多半不会眼睁睁看着德国顺利拿下英国本土,斯大林极有可能会在德国登陆英国本土的时候对德国开战。这就会让德国在打败英国之前,面临两线开战的困境。因此赫斯曼领导的总参谋部就计划在东线建立一道防线,以确保德国在占领英国本土前守住东线。
  “领袖,开战至今没有守得住的防线,那是因为进攻一方都是最精锐的德意志军人。”赫斯曼说,“如果让我们来防守,那么就没有守不住的防线了。”
  “没有守不住的防线?”希特勒皱了皱眉毛,“我们要从波罗的海一直防守到黑海,即便不考虑苏芬边境,这条防线会有2000公里长吧?”
  “是的。”赫斯曼点了点头,说,“现在总参谋部正计划在东部和苏联接壤的地区修建一条代号为‘巴巴罗萨’的防线。防线的总长度将会超过2000公里,不过我们不会在全线严密布防,而是会采取重点防守、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防御方式。”
  在2000公里的漫长战线上采取全线严密布防是不可能,而且也守不住。如果按照一个师防御10公里的标准部署,2000公里的防线至少得投入200个师,而且还要准备反击和赌漏洞的机动部队,没有300—350个师是无论如何不够用的。而德国国防军陆军现在的总兵力也没有那么多,因此只能采取重点防御、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办法。
  “什么是重点防御?”希特勒问。“什么又是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
  赫斯曼站了起来,冲着希特勒和施莱彻尔点了点头,然后往会议室中的地图台走去。希特勒、施莱彻尔和其他与会的高层人物,也都跟着一起到了地图台边上。
  地图台上铺着张欧洲形势图,德国“统治”的地区是蓝色的,苏联是红色是,英国则是黯淡的灰色。
  赫斯曼拿起一根指挥棒,首先点了点地图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说:“波罗的邦是需要重点防守的。库尔兰半岛、里加湾周围,还有森林密布的爱沙尼亚都有比较容易防守的地形。而且我们在那里经营多年,在边境地区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防御设施。”
  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苏德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是波罗的共和国和现在的波罗的邦始终在提防苏联。当然不会去破坏苏德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所以现在波罗的地区的苏德边境线仍然被大片森林覆盖,对防御一方比较有利。而通过森林地带进入苏联领土的铁路公路,都有要塞级的防御设施负责守卫。
  而且,德国还在波罗的邦的沿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用机场,可以在那里部署中远程轰炸机以威胁列宁格勒,甚至可以从那里派出飞机去轰炸苏联首都莫斯科。
  另外,只要德国守住波罗的邦,苏联红军就必须重兵守卫白俄罗斯和列宁格勒,以防德军从波罗的展开大反攻。
  “除了波罗的邦,西乌克兰和喀尔巴阡山一带也是需要重点防守的。这包括了加利西亚—西乌克兰大公国的部分领土、罗马尼亚王国的领土、匈牙利—克罗地亚王国的部分领土和波兰的喀尔巴阡省、小波兰省。和波罗的邦的情况差不多,西乌克兰—喀尔巴阡地区的地形同样有利于防守。而且,那里还是我国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有色金属的重要采集地,必须不惜代价予以保卫。”
  说到这里赫斯曼接着又将指挥棒指向了波兰中部、北部和立陶宛南部地区。
  他说:“我们在北线的波罗的邦和南线的西乌克兰—喀尔巴阡山采取重点布防的同时,在巴巴罗萨防线平坦的中间地区,约700公里长的防线上采取大纵深和机动防御……也就是只在一线依托原先毕苏斯基防线遗留下来防御工事部署波兰防卫军和立陶宛防卫军,同时将维尔纽斯、华沙、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和华沙要塞化,部署精锐的德国国防军。而在第一道防线和维尔纽斯、华沙、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和华沙的后方部署强大的装甲集群用于反击。”
  “一个大的u型包围圈?”希特勒凝视着地图,仔细听着赫斯曼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最后抬起头问,“帝国元帅,你准备用一个超级u型包围圈把斯大林的几百万红军都装进去?”
  赫斯曼点了点头,笑着回答:“如果斯大林真的把他的几百万红军派打攻打我们,那么他们肯定会被我们全部消灭掉。”
  “然后再去进攻苏联?”希特勒马上追问。
  赫斯曼知道希特勒是个“亡苏之心”不死的家伙!不过现在也只能顺着点他的意思。
  他点点头说:“是的,我们就在波兰把苏联红军最精华的部分消灭掉,然后再反攻!我估计,斯大林要么不来进攻,要么就一定会想快速通过波兰平原直捣柏林。我们就在波兰的土地上和他们决战,这比我们突入苏联境内,在苏联的纵深地带和红军决战更加有把握。”
  希特勒这时突然又犹豫起来,“可是……斯大林有2万—2。5万辆坦克,我们能在波兰大平原上击败那么多的苏联坦克吗?”
  现在的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坦克的数量在1940年就超过了2万。如果在1942年爆发苏德战争,那时斯大林的坦克肯定会超过2。5万辆,而且在质量上还会有巨大的提升,先进的t—34坦克、kv—1坦克和kv—2坦克都会大量装备部队。另外,苏联还有可能得到美国援助的海量卡车和飞机发动机,从而将苏联红军的机械化作战能力大大提升几个档次。
  赫斯曼点点头,非常肯定的回答:“领袖,我们会打败俄国人的,无论他们有多少坦克,都会在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和德国空军面前化为钢铁残骸。因为已经有了几种非常有效的反坦克杀手锏!”


第五百一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
  莫斯科西郊,斯大林的孔策沃别墅附近,在一片巨大的、显得空旷的草地上,这个时候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笔挺制服的高级将领和党的高级干部。所有的人都簇拥着身材矮小,留着八字胡,穿着绿色呢子制服,嘴上还叼着个烟斗的慈父领袖。
  突然,一阵刺耳的马达轰鸣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慈父领袖的目光朝着一条从草地附近通过对公路望去。只看见一阵黑烟腾起,然后又传来履带碾压地面的声响。黑烟越来越近,不一会儿,慈父领袖就看见了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军人身影,他带着古怪的帽子,双手似乎扶在什么上面。随着颠簸,这个军人身下的坦克也在斯大林的视线当中冒了出来。先出现的是一门黑洞洞的大口径火炮。安装在一个漆成绿色的大的有点不像话的钢铁炮塔上面。接着炮塔下面的钢铁车体就出现在斯大林的目光当中!
  “总书记同志,您看到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坦克——kv—2型!”
  伏罗希洛夫元帅也站在斯大林身旁,他佝偻着背,以便让自己看上去和斯大林一样矮小。他满脸堆笑,用恭敬地语气对斯大林说:“这种坦克的战斗全重有52吨,装备有一门152mm口径的大炮,装甲厚达30—110mm。它的火力比全世界任何一种其他的坦克都要猛烈,它的装甲足够抵挡已知的任何一种外国反坦克炮……”
  正在展示的是一台kv—2重型坦克!它和同样坚固但是火力稍弱的kv—1重型坦克都是伏罗希洛夫的女婿,基洛夫工厂、伏罗希洛夫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设计局总设计师科京的杰作。
  “它比德国人正在秘密开发的两种坦克还要强大吗?”斯大林眯着眼睛望着前方开来的坦克悠悠地问。
  德国人正在秘密开发的五号和六号坦克虽然是机密,但是却瞒不过耳目通灵的斯大林。不过斯大林只是知道德国正在全力以赴开发45吨级和55吨级两个级别的坦克,至于具体的技术数据和开发进度,他也不得而知。
  斯大林不知道的事情,伏罗希洛夫当然也不会知道,苏联的国防人民委员想了想,回答道:“至少是不相上下的,不过他们的这两种坦克目前还在研发,最快要到明年才能定型。真正投产并且大量装备部队恐怕要到1943年。而我们的kv—1和kv—2到那时应该已经生产了2000辆……”
  “3000辆!”斯大林加重语气,“1942年8月1日前,必须完成!其中kv—2型的数量不得少于600辆。”
  “好的,我一定会向基洛夫工厂、伏罗希洛夫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传达您的最高指示。”
  伏罗希洛夫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他当然知道1942年8月1日是什么日子——这是计划中“世界革命日”,也就是世界革命开始的日子!
  按照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制定的《大雷雨计划》,500万苏联红军将会在这一天凌晨踏上解放全人类的征程。他们将在1。5万辆坦克、突击火炮和1。5万架各种飞机的支援下,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辽阔战场上发起最猛烈的攻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