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一样,议员先生。”奥丽加微笑着回答。在从措森过来的路上,赫斯曼已经告诉她,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将是下任德国总理。所以奥丽加忍不住多看了艾伯特几眼,还在心里面将他和李沃夫公爵和克伦斯基做了一番比较——毫无疑问,这位艾伯特长得不如那两位英俊,看上去也比较笨,看来德国的命运很让人堪忧了。
  “中校。”艾伯特朝赫斯曼的蓝色马克斯勋章瞥了一眼。“听说你在俄国做成了几件大事?”
  “是的。”赫斯曼毫不谦虚——那是东方人的行为方式,不适合德国军队。“议员先生,这是我从莫斯科带回来的。”
  赫斯曼将列宁的亲笔信从口袋里取出,双手递给了艾伯特。信封的封口敞开着,艾伯特取出里面的信纸看了几眼。点点头道:“的确是列宁的亲笔信……相信李卜克内西看了以后,会知道一点轻重的。”
  看来艾伯特是要拿着这封信去见卡尔。李卜克内西!赫斯曼心想:也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这封列宁的亲笔信?反正李卜克内西还是把自己的性命给玩没了。
  这时艾伯特突然又用非常低沉的语气对赫斯曼说:“赫斯曼中校,我和兴登堡元帅商量过,如果我不能说服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他们出狱后再和我们做对。那就由你就要帮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什么?让我出马去解决问题……赫斯曼一愣,立即就明白了这话儿的意思。如果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不肯妥协,那么就该史塔西的特务上场去杀人了!


第七十二章 与其你卖国,不如我卖国
  赫斯曼现在坐在布累斯劳监狱内一间相当宽敞和干净的办公室里,并不是他一个人,还有艾伯特和奥丽加。他们风尘仆仆从柏林赶来,就是为了说服斯巴达克同盟的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在德意志最艰难的时刻,采取合作的态度。
  “中校,你觉得我们有可能得到体面的和平吗?”
  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还没有来,监狱的典狱长亲自去提他们了。艾伯特则和赫斯曼聊起了“体面的和平”。
  “议员先生。”赫斯曼看了眼艾伯特,“您认为什么是体面的和平?”
  艾伯特呵呵一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你呢?你心目中的体面和平是什么样的?”
  “可以退出比利时,但是要保住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必须在奥匈帝国崩溃后合并奥地利、捷克和西加利西亚。另外,还要有一个德意志化的波罗的联合公国。”
  赫斯曼心目中的“体面和平”就是大约就希特勒心目中的大德意志版图——也是大部分德意志人心中对于祖国版图的理想。
  “非常理想,但这是不可能的。”艾伯特连连摇头。
  “这是可能的!”赫斯曼顿了下,然后用无比惋惜的语气说,“德国的主要问题不是出在战场上,而是出在内部……后方的人民无法再忍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开始幻想无痛苦的和平!实际上你我都知道,这种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我们能拿出列宁三分之一的决心和狠心,那么德意志就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如果算上奥地利、捷克和西加利西亚的同胞,我们拥有超过8000万人口。哪怕再承受300万人的死伤,对于整个民族也不是致命的。如果我们能巩固住后方,就能在西线采取坚决的防御,以目前的战争形态,固守阵地一方拥有极大的优势。如果我们再付出300万人,那么英国、美国和法国就要付出至少500万人!”
  艾伯特点了点头,又看着赫斯曼,不置可否的一笑,看上去就好像是个和气的大伯,似乎还有点反应迟钝。同赫斯曼在彼得格勒见到的克伦斯基的长相正好相反。不过赫斯曼知道,待会儿进来的两位,要是认为艾伯特就是个人畜无害的大伯,那一定会死得很惨!
  这时,一阵皮靴敲打地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然后就看见一个四五十岁的少校,和一位看上去和艾伯特差不多年纪,长相要顺眼一些,带着小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男子,并肩走了进来。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个女人,是个大妈,小眼睛、鹰钩鼻,穿着不大合身的灰色的连衣裙。
  他们一定就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了!赫斯曼心想:如果他们肯配合一点,德国或者还能有个体面一点的和平……
  那个德军少校冲艾伯特行了军礼,然后就转身离开,还带上了房门。现在,诺大的办公室内就是艾伯特、赫斯曼、奥加丽、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等五人。
  艾伯特站起身,去和两个德国革命领袖招呼,他们互相拥抱问候,就好像多年没有见面的朋友。然后,未来的德国总统又将赫斯曼介绍给了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
  “这位年轻的中校先生就是路德维希。冯。赫斯曼,列宁的老朋友,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的副官。我想你们二位已经听说过他的大名了!”
  两位德国革命者都不约而同地撇了赫斯曼一眼——列宁已经通过秘密渠道给他们写了信,隆重推荐了这位赫斯曼,认为如能得到此人的支持,德国革命事业一定可以事半功倍。可如果此人站在革命的对立面,则要千万小心……因为他实际上是俄国八月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布尔什维克的那些把戏,他都知道!
  不过看看他的中校军衔、蓝色马克斯勋章,再加上兴登堡元帅副官的身份……这显然是位最春风得意的德意志容克军官。看来他站在革命一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艾伯特回头看着赫斯曼:“中校,该你了。”
  赫斯曼冲着艾伯特礼貌地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指着奥丽加对两个革命者说:“她是奥丽加。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前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女。我想你们知道她是怎么抵达德国的吧?”
  报纸上说是被德军俘虏的……不过那绝对不是真的!
  赫斯曼这时又取出一张照片——上面是沙皇和奥丽加的合影,递给了李卜克内西,“李卜克内西先生,这是沙皇陛下被软禁于亚历山大宫时所拍摄的照片……沙皇,您应该认得出吧?”
  李卜克内西看着照片上的沙皇和女大公,再看看自己面前的奥丽家,点了点头,又把照片给了罗莎。卢森堡。然后问奥丽加:“是列宁把你们放了的?”
  奥丽加摇摇头,“我只知道我们一家被装上火车,从叶卡捷琳堡一路运到了彼得格勒附近,然后下了火车被移交给了赫斯曼中校。”
  “他们是一个保证!”赫斯曼补充说,“保证布尔什维克会忠实地履行密约,并且不会支持德国境内的革命!”
  “密约?”李卜克内西目光炯炯,紧盯着赫斯曼。列宁没有在信里面提及此事!
  赫斯曼一字一字地说:“一次移交600吨黄金,另外还有大量的煤炭和农产品,我们可以在西线发动几次大攻势,就是因为得到了俄国的物资……这是俄国革命成功的代价!”
  艾伯特用极其沉重地语气补充道:“还得加上波兰、芬兰、库尔兰、立夫兰、立窝尼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当然,还有一场残酷的内战!”
  他又从克洛伊那里接过列宁的亲笔信,交给了李卜克内西,“这是列宁同志的信,他希望你们不要去促成德意志帝国的崩溃,因为德国一旦投降,协约国将会全力以赴地绞杀俄国革命!”
  “投降?”卡尔。李卜克内西用嘲讽地语气说,“你们管立即实现停战叫投降?”
  “不。”艾伯特道,“立即实现停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否则我们早就停战了……协约国提高了要价,要我们无条件投降!”
  “你们会同意?”卡尔。李卜克内西反问。
  “会!”艾伯特认真地点了下头,“如果你们不肯和我们合作,一起来面对眼前的困难,那么我们就只能投降……无条件的!然后再去接受敌人提出的苛刻条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再赔上几百亿金马克。”
  “这是卖国!”卡尔。李卜克内西高声嚷道。“德国的工人阶级是不会同意的!”
  艾伯特耸耸肩,“我本来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俄国发生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点。”他看着卡尔。李卜克内西,认真地道,“如果让你们上了台,你们一样得接受敌人的任何条件,然后发动一场消灭我们和德意志军队、贵族还有资产阶级的内战,把我们都打死!既然如此,我们社会民主党为什么不自己去卖国呢?”
  与其你卖国,不如我卖国!
  “艾伯特看上去傻乎乎的,但却是个聪明人……不对!他是当着我的面在说这些话!”赫斯曼是跟着列宁见过大风大浪的,心眼也变得多起来了。艾伯特当着他的面说这些话,这说明……社会民主党已经和大总参谋部在卖国和镇压革命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看来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完蛋了!


第七十三章 最后的底牌
  1918年10月22日,赫斯曼陪同德国未来的总统艾伯特和两位注定活不长命的革命家,回到了风雨飘摇的帝国首都柏林——虽然他们拒绝参加由社会民主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但是巴登亲王还是迫于压力(有人在柏林游行),下令释放了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
  在柏林的火车站广场上,赫斯曼见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数千名斯巴达克派的拥护者聚集在广场上面,挥舞着红旗,一会儿高唱《国际歌》,一会儿呼喊着李卜克内西的名字。声音震耳欲聋!
  李卜克内西也和列宁一样,登上了一辆实现准备好的小汽车的顶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再一次抨击了德国政府的战争政策,宣称德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在国内,就是德国帝国主义、德国主战派和德国的秘密外交!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战争,并且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在演说结束之后,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二人,还带领着拥护他们去群众步行前往苏俄大使馆,去向年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致敬!
  “他们虽然不愿意同我们合作,但总算没有宣布要马上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护送李卜克内西返回柏林的艾伯特一直站在火车站候车大厅外的台阶上,仔细听着李卜克内西的演讲。最后他冲一直站在他身旁,好像是个副官似的赫斯曼中校笑了笑。
  “议员先生,看来您的规劝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赫斯曼恭谨地回答。“您为帝国赢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
  “嗯,挺会说话的。”艾伯特笑了笑,“中校,你认为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几天……或者是两个星期。”赫斯曼语气凝重地说。
  “才这么点时间?”艾伯特一怔。这段时间,战场上的形势其实还可以,德军暂时止住了颓势。目前,战场仍然在德国的国境线外很远的地方。
  “是啊,议员先生,您认为奥匈帝国还能支撑几天?”赫斯曼无奈的一摊双手,“捷克已经宣布独立了,匈牙利一片混乱,随时可以爆发革命。一旦匈牙利宣布独立,奥地利如何能独自支持战争?如果奥地利也发生革命……除非斯巴达克派加入政府,帮助政府压制革命。否则,他们即便什么都不做,革命浪潮还是会席卷德国的!”
  “奥匈……”艾伯特摇摇头,“你说的有道理,他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要我们‘无条件投降’的。”
  《十四点和平条件》和“优待民主”果然是个圈套!在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