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俄罗斯帝国公民自即日起,可以自由从事任何不违反帝国法律和临时政府法令的私人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俄国革命前所有属于贵族、资本家和外国投资者的财产,不会再归还原主,但是将会在布尔什维克政权被打倒后由国家酌情补偿损失。
  九条变天账一条条宣布出来,小城普乔雷和周围集体农庄上居住的人们顿时就心烦意乱起来了。
  本来是好好的帝国主义侵略,大家伙儿要么忍辱负重且活着,要么挺身而出去打游击找队伍,是敌我阵营非常分明的事情。谁要去和德国鬼子合作,那就是俄罗斯的叛徒。
  可是现在……来的是俄国女皇奥丽加和俄罗斯国家社会主义保皇党,人家来建立保皇党政权和布尔什维克唱对台了。
  虽然也借了德兵有德国的支持,但是谁都知道战争是布尔什维克挑起的。本来说好的一起闹世界革命,可斯大林非要去革德国的命,结果革命革不过德国人,被德国人革到自己家里面了,怎么看都是自找的苦头。现在德国人只是支持奥丽加女皇来推翻布尔什维克党,似乎也不过分啊。
  而这九条变天账中的第一、第三条和第四条对普乔雷附近的集体农庄农民,特别是“黑n类”农民太有吸引力了。他们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大翻身,从原来人见人欺的贱民变成了上等人,而且还能分配到土地,从此摆脱饿死的风险……这个奥丽加小妈妈真是比亲妈还亲啊!
  所以普乔雷周围的苏维埃人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发生了变化,各种“坏分子”都活跃起来,聚集到了国家社会主义保皇党周围,充当起来走狗爪牙。原来的布尔什维克干部也有一些转换门庭,投靠到了国社保皇党一边,比原来的“黑n类”更卖力的为陛下效忠。
  而大部分革命群众(不红也不黑),则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既没有公开表示对女皇的拥护,也没有背井离乡去找队伍,当然也不会拒绝分田分地这种好事情……现在已经是8月份啦,再过不久就能收割庄稼喽,这可都是自家的庄稼!
  总之,小城普乔雷的天变了,而小城和周围地区的大部分苏维埃人,显然并不反对这场天变!
  克里姆林宫,枢密院楼,1号办公室。
  伟大领袖斯大林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在自己宽大的办公室里面走来走去,浓眉紧皱,一脸的杀气怒气。发生在普乔雷城的“变天账”,他都已经知道了。
  这是不能容忍的!那么多受党教育多年的苏维埃人,在纳粹军队和奥丽加女皇的白卫军入侵的时候,非但不奋起抵抗,而且还有不少坏分子乘机去投靠。
  好吧,坏分子本来就是坏的,和奥丽加是一伙的,投靠也正常。可是广大受党教育多年的革命群众呢?革命群众都在干什么?都在同保皇分子和白卫军作斗争吗?
  根本没有!
  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分集体农庄的地,还准备去收割属于苏维埃政府的粮食……这样的行为和背叛有什么两样?
  斯大林很恼火,后果很严重!
  所以现在站在他的办公室里面的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贝利亚、安德烈耶夫等大人物,全都是大气儿都不敢出的样子。特别是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满头满脸的都是冷汗,因为他还有一个坏消息要报告。
  西北方面军的第27集团军又打了场败仗,把普斯科夫州的首府普斯科夫给丢了。
  这可是一座有二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还是正教的宗教圣地。而且在二十多年前的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是在那里签署逊位声明的!
  如果普乔雷的革命群众表现好点儿也就算了,可是现在这些不争气的群众偏偏有背叛布尔什维克党的苗头……
  不过斯大林同志在得知了普斯科夫城沦陷的消息后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用严肃异常的语气对伏罗希洛夫说:“现在纳粹党和俄国白卫军分子勾结在了一起,而且还实行了一些很有迷惑性的政策。这对我们的事业是一个威胁,很大的威胁!好在普斯科夫并不是一座特别有影响力的城市,即便奥丽加女皇到达普斯科夫,也不说明什么问题。
  可如果她到达了列宁格勒,在冬宫广场上检阅白军,在阿斯托里亚饭店举行盛大的祝捷宴会,那么所有潜伏在苏维埃国家内部的反动分子都会跳出来和我们作对!”
  俄罗斯虽大,但是人口和工商业分布并不平均,不仅不平均,而且还大量集中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两座城市周围。
  可以说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就是半个天下,如果奥丽加拿下列宁格勒那就有了和斯大林分庭抗礼的本钱。到时候就不是什么世界革命,而是第二次苏俄内战了!
  虽然斯大林到现在也不认为列宁格勒沦陷的风险有多大,但是这个风险,却是斯大林无论如何都不想冒也不敢冒的。
  “总书记同志,请您放心,列宁格勒绝对不会沦陷。”伏罗希洛夫吸了口气,又说,“我请求去列宁格勒,负责指挥那里的红军和劳动人民保卫我们的第二首都。”
  “好的,这样很好。”斯大林欣慰地点点头,到底是伏罗希洛夫啊,关键时刻就是靠得住。
  “北方面军,还有红海军的波罗的海舰队也归你指挥。”斯大林想了想,“成立一个西北方向总司令部,你来担任司令员,由列宁格勒市委书记日丹诺夫同志担任军事委员。”
  “我一定会完成保卫列宁格勒的光荣使命。”伏罗希洛夫一个立正,向斯大林行了军礼。心里面却是大松口气——守住列宁格勒问题是不大的,现在真正的麻烦在波兰战场,在世界革命,在“大雷雨计划”。
  波兰战场打成了胶着,红军被堵在华沙寸步难进,又不甘心就此放弃撤回苏联国内。如果现在就撤退,轰轰烈烈的世界革命看着就好像失败了,“大雷雨计划”更是惨败……作为在军事上主持世界革命和“大雷雨计划”的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责任可不小啊!
  现在能离开莫斯科去列宁格勒“戴罪立功”,也算是一条保住地位的路子。
  “那么伏罗希洛夫同志,你需要增加多少部队?”斯大林这时又问起了最关键的问题——军队。
  伏罗希洛夫知道工农红军目前的后备兵力有些紧张,华沙和利沃夫两大战场的损失都很大,急需要补充新兵,负责守卫白俄罗斯和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预备队方面军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目前不需要。”伏罗希洛夫想了想说,“我就首先在列宁格勒进行充分的动员,利用列宁格勒人民来保卫这座光荣的城市!”


第七百零四章 吓唬斯大林
  “帝国元帅,我们的第18集团军推进到什么地方了?”
  今天的统帅部会议室里面,希特勒难得先到了一步,赫斯曼走进来的时候,他就立即问起了列宁格勒方面的战事。
  “领袖,党卫军第1师和俄国近卫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卢加市附近,距离卢加还是30公里。”赫斯曼回答,“卢加是列宁格勒的南大门,位于卢加河畔,在芬兰湾和伊尔门湖之间。一旦被我们夺取,我们就能向东北转向,进攻楚多沃,切断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八月铁路线,从东面包围列宁格勒。这一目标,我估计在10天内就可以完成。”
  列宁格勒是一座巨型城市,守军估计有几十万,可以动员的民兵估计也有几十万。想要攻占这样的城市,通常只有先实现包围。只有围困起来,才有可以一点点通过攻击消耗守军实力,最后才能夺取。
  如果不能实现包围,情况就会变得和现在的华沙类似。苏联红军虽然已经攻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区,但是由于守卫华沙的德军第6集团军总能源源不断得到增援。因此华沙战役变成了不断给苏联放血的拉锯战,打了近2个月,已经造成了近40万红军官兵阵亡、失踪或者重伤,另外还有近200万人堆积在华沙以东的波兰战场上,很有一点师老兵疲的意思。
  所以德军如果不想在列宁格勒犯同样的错误,就应该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发动攻城战。
  而要实现包围,首先就是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联络。通过占领卢加、楚多沃、诺夫哥罗德等地就可以达成目标。由于从南面攻向列宁格勒的是德军的第18集团军,战斗力还是非常可观的,因此这一目标不难实现。
  在成功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联络后,切断列宁格勒和北方的摩尔曼斯克、莫洛托夫斯克等地的联络就是完成合围的关键了。而这一目标,单靠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帝国元帅,现在苏联人有大举增兵列宁格勒的迹象吗?”希特勒问。
  “没有。”赫斯曼摇摇头,“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情报。”
  苏联的情报可不容易打听,贝利亚同志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可不是透明的。因此赫斯曼现在对苏军调动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只能通过空军侦察和从列宁格勒传出的点滴情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不过列宁格勒市内却在总动员,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很可能到了那里,担任一个名为西北方向总司令的职务。”赫斯曼说的消息是通过表面中立的瑞典驻列宁格勒总领事馆打听到的。
  他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来,接着又说:“伏罗希洛夫发动了上百万人在列宁格勒市外围修建防御工事,还在召集大量民兵营……这些情况和我们之前预料的相差无几。
  估计,斯大林还没有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上抽调大量军队去增援列宁格勒。”
  “斯大林很可能不会从白俄罗斯调兵。”希特勒拧着眉毛说,“除非列宁格勒真的有被我们攻占的可能性……帝国元帅,我们有可能攻占那里吗?”
  斯大林和红军最高统帅部也不是傻瓜,当然知道现在摆在白俄罗斯的预备队方面军是不能轻易调动的,否则突入波兰的西方面军就可能后路不保。
  直接把西方面军从波兰前线撤回,不仅在政治上的负面影响太大——等于承认世界革命遭受重大挫折。而且在军事上的不利影响也很大,因为一旦苏联红军从波兰撤退,德国就能从东线抽调军队用于爱尔兰岛,而爱尔兰岛一旦被德国控制,英国本土就会彻底陷入被封锁的绝境,极有可能选择和德国妥协。
  而英国一旦妥协,苏联就要面对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领土)的进攻了!
  因此斯大林宁愿维持波兰战场这个大大的出血点,在华沙和德国人打消耗战。而200万处在战斗状态中的机械化红军,想要一口吃掉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背后还有数量庞大的预备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方面军的总兵力之合很可能有四百多万,如果不能分散一下他们的兵力,想要击溃并且包围一大部是非常困难的。
  而列宁格勒,似乎就是吸引这三个方面军兵力的最可能的方向。
  “可能性当然有了。”赫斯曼淡淡地道,“如果我们不惜代价强攻,是能把列宁格勒打下来的,但那样会造成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击溃或歼灭苏联的西方面军。”
  “那么我们怎么办?”希特勒皱起眉头。
  “我们要给斯大林一记狠的,让他看到列宁格勒被包围的可能性。”
  赫斯曼顿了顿,才往下说:“总参谋部计划动用欧洲联合舰队波罗的海分舰队和空降兵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