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跑回来的人教育一下,整编一下,就又是共产主义的好战士了。这种事情交给克鲁格洛夫同志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方面军司令员操心。
  就在华西列夫斯基很放心的和参谋长利亚平围在地图台前,商量怎么把拉科夫—扎斯拉夫尔战役再拖延几天的时候,作战室的门突然篷的一声被人撞开了。
  华西列夫斯基和利亚平扭头一看,居然是军事委员克鲁格洛夫站在门口大喘着粗气,一脸的惶恐。
  这是怎么啦?难道是从前面退下来的指战员们都精神崩溃了?不至于啊,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苏维埃人,没那么胆小吧?
  华西列夫斯基见克鲁格洛夫神色不对,连忙冲着作战室里面的参谋们挥挥手,让这些人有多远走多远。
  “司……司令员同志,不好了,不好了!”克鲁格洛夫自己好像马上要崩溃一样,说话的声音也发抖了。“朱……朱加什维利同志失踪了!”
  朱加什维利同志?华西列夫斯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旁边的利亚平却大叫了起来:“朱加什维利同志不是被调来方面军司令部了吗?是我亲自下的命令啊!”
  克鲁格洛夫跺跺脚,“没来啊!朱加什维利同志想要上前线去和纳粹战斗,格列奇科那个混蛋居然就让他去了!结果,结果……朱加什维利同志就下了部队,去亲自掌握第9摩托化反坦克炮兵团,而这个团所在的阵地被德军装甲部队突破,一多半人失踪,朱加什维利同志也在其中啊!我让人寻了他一个上午,愣是没找着!”
  什么!?
  华西列夫斯基和利亚平两人都傻眼了,这下麻烦大了,斯大林的儿子居然失踪了!这可怎么办啊?
  “朱加什维利同志……是不是牺牲了?”华西列夫斯基小声问。
  牺牲了还好一些,斯大林同志毕竟有俩儿子,死了一个还剩一个……可要是被俘虏了,以他的特殊身份,恐怕会被敌人利用啊!
  “不知道啊!”克鲁格洛夫都快哭出来了。“不知道啊,没有人看见他牺牲……而且还有人报告,第9摩托化反坦克炮团的阵地被突破前,朱加什维利同志还好好的。”
  华西列夫斯基和利亚平的心都是一沉,这下真的糟糕了,要是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真的投了敌,他们俩还有克鲁格洛夫都得跟着倒霉,说不定就给整成反g命分子了!
  想到这里,华西列夫斯基苦苦叹了口气,对利亚平还有克鲁格洛夫说:“朱加什维利同志失踪的事情必须保密!所有的知情者马上控制起来……”
  说到这里,三个人互相看看,他们也是知情者!就不知道该由谁来控制他们了?
  “对对对……必须控制起来!”克鲁格洛夫手按住额头,“不能让他们去乱说。”
  如果朱加什维利同志牺牲了也就罢了,可他万一要被俘虏了,这事儿就必须保密,打死也不能承认被德国人抓住的是斯大林的儿子。所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得关起来……除非是斯大林同志足够信任的人。
  “可是要用什么名义呢?”克鲁格洛夫也有点六神无主了,居然问起这样低能的问题。
  “当然是反g命!”华西列夫斯基跺跺脚,“知道的人都是统统都是反g命,抓起来送去西伯利亚劳动改造吧!”


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包围—完了
  1942年9月14日,苏联,白俄罗斯。
  秋分的日子虽然还没有到,但是位于寒冷地带的白俄罗斯的风雨却已经透着刺骨的凉意了。在淅淅沥沥飘落的一片风雨之中,一支刷这铁十字标记的德军装甲车队,沿着稍微有些泥泞的道路,轰隆隆的前行,眼看就抵达了明斯克西南三十七八公里的捷尔任斯克。
  拉科夫—扎斯拉夫尔战役还在继续,只是拉科夫城在5天前被德军占领。而战场也随之一步步向南面的捷尔任斯克转移——这座以已故苏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捷尔任斯基之名命名的城市,正好位于从莫斯科通往华沙的大铁路上。
  这里也是德军北方集团军准备在白俄罗斯夺取的第一个重要目标,一旦夺取了这里。德军就能切断华沙—莫斯科的主要交通线。而在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捷尔任斯克发动突击的同时,南方集团军一部也从利沃夫向北出击,现在已经击溃了苏联西南方面军的阻击,正在向白俄罗斯境内的平斯克推进。
  根据计划,在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分别占领了捷尔任斯克和平斯克后,还会同时向位于布列斯特州的巴拉诺维奇推进。一旦占领巴拉诺维奇,那么西白俄罗斯和波兰同苏联其他部分的联络就会被切断。苏联的西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一部至少上百万人都会被包围!
  如果再算上苏联在华沙战役、利沃夫战役、列宁格勒战役(还在继续)和白俄罗斯战役中损失或被围困的大量军队,在世界革命爆发后短短的几个月内,苏联红军就有超过300万军队被包围或被德军歼灭。
  虽然对恢复能力超强的苏联而言,这样的损失根本不算什么。但是那么多军队被包围被消灭,也足以说明斯大林的世界革命路线是完全错误的。这将会动摇斯大林在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内地威信,这对德国在东线赢得有利的和平是非常有好处的……
  不此时过坐在一台车身上到处都是泥浆和弹孔的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上,昏昏欲睡的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少校现在却没有半点心情去考虑斯大林的威信,或是怎么赢得有利的和平。他现在只想在交战的间隙好好眯上一觉,如果在他的坦克歼击营抵达捷尔任斯克时,守在那里的苏军已经投降或是被杀光了,那可就太好了。
  这样已经连续苦战了二十天的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就能得到一个好好休整的机会了。如果能让他的营进驻捷尔任斯克市,住在有屋顶的房子里,可以洗热水澡,睡温暖的床铺,有可口的食物可以吃,那可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在过去的二十天内,特别是拉科夫—扎斯拉夫尔战役开始至今的十几天里面。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和明斯克附近战场上的另外10个坦克歼击营绝对是最忙碌的部队,几乎无日不战,每一台“犀牛”坦克歼击车每天都要发射4—5个基数的88mm炮弹。那些可怜的装弹手,每天累得连胳膊都肿了起来。
  而施瓦辛格少校作为一营之长,虽然不用亲自去搬运炮弹,但是每天带着部队在交战最激烈的前线转来转去,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他的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这些日子并没有在党卫军第5装甲师的指挥下作战,而是在前线的各个装甲师里面不停转悠。他这个营长还得和不同的上司还有同僚打交道,处理后勤补给和各种其他的杂务,真是麻烦的不得了。
  不过这二十天的作战也有让他非常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虽然战斗激烈异常,但是他的部下却没有多少伤亡。因为“犀牛”坦克歼击车被当成了一门可以打坦克的自行火炮,一直都被安排在比较安全的位置上用88mm炮轰击各种目标。虽然够辛苦,但是也比较安全,没有遭遇多大的损失。二十天的交战过后,他的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中可以开动的“犀牛”坦克歼击车还有足足33辆。而无法开动的9台在修车辆中,只4辆是在作战中受损,其余的5台都是机械故障。
  轰轰轰……
  隆隆的炮声传了过来,昏昏欲睡的施瓦辛格少校猛地清醒过来,他抬起头向炮声传来的地方看去。昏暗的天空已经被数百门或许更多的大炮发射的闪光映照得变成了红色,攻打捷尔任斯克的作战,显然已经到了最高潮!
  ……
  “斯大林同志,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部转来了驻守捷尔任斯克的第9机械化军军部的最后电报……”
  红军副总参谋长戈利科夫上将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内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会议室,用有点儿颤抖的语气汇报了刚刚收到的消息。
  “念。”斯大林说。
  “工农红军机械化第9军全体指战员、政工人员忠于自己的誓言并且认识到所肩负的伟大使命。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和人类的解放,我们将坚守自己的岗位,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现在军长格利奇科同志已经壮烈牺牲,由政治委员古谢廖夫指挥全军。敌人已经推进到了军部附近,最后的战斗即将开始。世界革命万岁!苏维埃祖国万岁!伟大领袖斯大林万岁!本台现在停止发报。cl。”
  听完戈利科夫上将的报告,斯大林面无表情,只是僵硬地点点头,说:“知道了。”然后他就用阴沉的目光扫了扫会议室里面的众人,“同志们,捷尔任斯克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而平斯克因为没有部队固守,很快也会陷落。现在就只剩下巴拉诺维奇了,如果德国人攻占那里,布列斯特和华沙也会很快陷入包围。”
  德军攻占巴拉诺维奇是肯定的,因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在拉科夫—扎斯拉夫尔战役中损失惨重,损失了超过3000辆坦克/突击火炮,19个坦克旅中的1个被全歼(属于第9机械化军的那个旅),12个完全丧失战斗能力,只剩下6个坦克旅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都被抽调到了加里宁方面军。
  至于西方面军的机械化部队,更是在华沙战役结束后就被大量抽调去了白俄罗斯方面军和莫斯科——去莫斯科的机械化部队将会用于组建新的统帅部直属预备队方面军。
  因此现在白俄罗斯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根本没有能力阻止巴拉诺维奇战役了。
  而且巴拉诺维奇还会受到德军两个集团军群的夹攻!其中的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一样,也拥有大量的装甲师和重装甲营。所不同的是该集团军群轻松击败了苏联西南方面军,并没有和北方集团军群一样经历苦战消耗,因此能全力以赴攻打巴拉诺维奇。
  所以巴拉诺维奇是既没有兵力固守,也根本守不住。布列斯特和华沙被德军包围,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既然坚守巴拉诺维奇是不现实的,那么现在需要考虑的自然是华沙和布列斯特了?
  守,还是不守?
  谁去守?
  用多少军队守?
  将来怎么解围?
  等等一大堆的问题,都要在今天的最高统帅部会议上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同志们,鉴于德国纳粹军队在列宁格勒和明斯克前线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坚守华沙和布列斯特的问题。”
  斯大林抽了一口烟斗,脸色凝重地说:“因此我建议放弃布列斯特,然后将部分布列斯特守军转移至明斯克(在巴拉诺维奇沦陷前,布列斯特的守军还是可以转移出来的),另外一部分和我们储存在布列斯特的物资一起,转移到华沙城。”
  放弃布列斯特,只守一个华沙显然是明智之举。因为布列斯特要塞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意义,在兵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必在那里摆上几十万大军坚守。
  不过放弃布列斯特也有不利之处,就是华沙城距离苏军控制的主要战线太过遥远了。从华沙到明斯克的直线距离也有近470公里!而布列斯特正好位于中间位置上,一旦弃守,华沙就会成为一座孤城。
  孤城难守!
  德国人甚至不需要猛攻,只要用长围的方法,12个月不行就18个月,18个月不行就24个月。靠饿饭也能迫使华沙守军投降了。
  “而且,以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坚守华沙也过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