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8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来说,海军的舰队参谋一般都是海军参谋学院(海军大学)毕业,并且拥有相当长的水面舰队和指挥机关工作经验后才可以出任的。不过航空参谋是个例外,因为舰队航空参谋必须当过舰载航空队的队长,必须精通航空作战。而这样的军官大部分都是没有正经上过海军军校的海军航空兵军官。
  因为德国海军航空兵一直以来都被看成空军的分支,飞行员和海航军官主要是由空军负责训练培养的。这种人事安排的好处就是拥有1。8万名一线飞行员(机长)的德国空军随时可以为海军航空兵提供精英飞行员。而这些来自空军的精英在基尔港海军航空兵学校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其中的30%—40%就能上航母驾驶舰载机了。这就确保了欧共体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可以得到足够多而且足够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而不会如日本那样碰到有航母没飞行员的窘境。
  可凡事皆有利有弊,在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几乎融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海航的军官就不可能精通舰队参谋业务,而正经海军出身的军官,即便参加过海军航空兵学校的组织的飞行训练,对于航空战的精通程度也远远比不上空军出身的舰载机飞行员。
  因此负责沟通海航和海军的舰队航空参谋就成为了一个很难做好的职位。这个职位如果由海军出身的军官担任,下面舰载机飞行员会把他当成外行(实际上就是外行),而如果让空军系统出身的军官担当,又不精通海战和舰队业务。
  于是德国的海航和海军就一直存在磨合难题,到了空军大佬凯塞林元帅出任大西洋战线总指挥的时候,他就取了个和稀泥的方法,分别由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出身的军官担任舰队的第一和第二航空参谋——除了主任参谋之外,现在欧洲联合舰队以及下属各分舰队的舰队参谋都设有副职,称为第二参谋。
  而小赫斯曼虽然年纪轻轻,也没上过参谋学院(德国空军的传承毕竟不够久,参谋学院还没开张多久,所以大部分空军和海航的参谋都没上过空军参谋学院),但是从他的履历上看,还真是担当舰队航空参谋的最佳人选。
  别看小赫斯曼年纪轻轻,但他可是亲身经历过两次夏威夷群岛大海战和巴拿马大海战的老海航,本人还是拿过蓝色马克斯勋章的王牌飞行员,还当官喷气式飞机飞行学校的副校长,而且还参加过基尔港海军学校的军官训练班,对海军的那一套规章制度还是非常了解的。
  不过拿着海陆空三军军校的文凭,而且见多识广的小赫斯曼,在8月20日乘坐ju52运输机飞到布雷斯特港上任的时候,却在布雷斯特港的海湾中看到了一条从来没见过的古怪战舰。
  这是一条战舰!
  从体型和主炮口径看肯定是战舰!
  它的标准排水量肯定在30000吨以上,主炮的口径大约380mm,似乎应该是一艘战斗力非常强大的战列舰。
  可是这艘战舰的主炮数量却少得有点奇怪,仅仅只有2座双联装的主炮炮塔,舰艏和舰艉各有一座。而在舰艏主炮炮塔后方,则是一个大的有点过分的舰桥——仿佛是为了腾出地方扩建舰桥,把原本可以按照一座主炮炮塔的位置给占了。
  结果30000多吨的大舰,就只有4门380mm的大炮了,这也太浪费吨位了吧?
  而且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让小赫斯曼看不懂的是这条大舰的两侧侧舷甲板上各放列着一排10根以约45度角向前(舰艏方向)昂起一头的大管子。远远看着有点像鱼雷发射管,但肯定不是用来发射鱼雷的——发射鱼雷用不着向上翘起发射管啊,鱼雷又不是火箭炮。
  “少将,这是……什么船?”小赫斯曼指着下方海面上那艘奇形怪状的战舰,问和他一起从柏林飞过来的第2舰队参谋长汉斯—卡尔。梅耶尔少将。
  “这是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梅耶尔少将说,“第201导弹舰大队的旗舰。”
  “导弹战列舰?原来格奈森瑙号被改成导弹战列舰了……”小赫斯曼吸了口气,他可是驾驶过导弹的。“那些管子里面都是导弹?”
  “没错,都是死神2型电视遥控指导飞弹。”梅耶尔少将伸出两根手指,“一艘导弹战列舰有20具飞弹发射管,一次能够发射20枚死神2型飞弹。”
  改装导弹战列舰的设想,是1942年12月的北大西洋“冰海之战”后提出的。
  在那场战列舰舰队的对决中,“威廉二世”级导弹巡洋舰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让德国海军充分认识到了遥控导弹在海战中的巨大作用。
  而且,由于巴巴罗萨号战列舰在那场海战中被苏联级的406mm大炮轻易击沉,也让德国海军意识到了“巴巴罗萨”级、“沙恩霍斯特”级和“敦刻尔克”级等标准排水量在30000吨上下的战列舰的脆弱。
  于是在“冰海之战”后,包括巴巴罗萨级的二号舰施礼芬号、沙恩霍斯特级的二号舰格奈森瑙号和两艘敦刻尔克级就同时开始了大改工程——按照计划,它们将会被改装成“导弹战列舰”和“舰队指挥舰”。
  根据德国海军的设想,这四艘“导弹战列舰”将各按照20具导弹发射架(后来被改成了发射管),用来发射v系列或是死神系列的遥控制导飞弹。同时,它们还将充任特遣舰队/战列舰大队的旗舰。
  另外,4艘“威廉二世”级导弹巡洋舰(p级)同样从1943年开始接受大改。原本被安装在舰艏和舰艉的2座双联280mm炮塔和2座双联150mm炮塔全部被拆除,换成了3座三联装203mm炮塔。从而从“装甲舰”变成了“重巡洋舰”。
  同时,8座533mm鱼雷发射管和舰舯部的飞弹发射架都被拆除,换上了和“导弹战列舰”一样的反舰导弹火力配置——也是20具“死神”2型导弹发射管!
  在“导弹战列舰”和“导弹重巡洋舰”改装计划完成之后。欧共体海军将会拥有8艘威力强大的“导弹舰”,如果集中运用,一次可以齐射160枚2。5吨重的死神2型电视遥控飞弹。
  理论上足够毁灭一整支敌方舰队!不过只能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毁灭30000米内的敌方舰队。
  而在德国努力打造“导弹战列舰”和“导弹重巡洋舰”的同时,一开始被赫斯曼寄予厚望的t级导弹艇计划却遭到了失败。
  这是因为使用喷气式发动机是死神1型飞弹(和死神2一样,都是由银色死神自杀飞弹改进而来的)无法在舰艇上使用(喷气式发动机的推力和加速能力都不如火箭发动机)。而死神2型飞弹使用的hwk509系列的火箭发动机必须使用高腐蚀、剧毒和极易爆燃的过氧化氢为推进剂,因此必须使用特殊的保存容器和发射前才加注燃料的方法。这样一套设备体积庞大,根本无法安装在1000多吨的小型舰艇之上——这也是欧共体海军拿出8艘两三万吨的大舰进行“导弹化”改装的原因。
  除了4艘导弹战列舰和4艘导弹巡洋舰的大改装外,德国海军还在43年后启动了德意志级装甲舰的大改工程,3艘鸡肋一样的“德意志”级装甲舰被改装成了重巡洋舰,将3座三联装280mm炮塔换成了3座3联装203mm炮塔。同时还换装了更先进的双动二冲程柴油发动机(p级舰上的柴油发动机),把功率提升到了110000马力,最大航速也达到了32。5节,不过最大航程却有所减少,下降到了6500海里/17节,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
  经过这一系列的舰艇改装,德国海军在1944年8月时就拥有了3个级别一共10艘重巡洋舰。如果再算上法国海军的10艘重巡(其中3艘是新建成的“圣路易斯”级),西班牙的1艘重巡洋舰(加纳里亚斯级),目前的欧洲共同体联合舰队一共拥有21艘重巡洋舰。在数量上虽然比不上美国,不过战斗力可比美国人的重巡洋舰强多了——光是那4艘“威廉二世”级导弹巡洋舰就具有击沉几艘美国战列舰的威力!
  “鲁道夫。”当飞机降落在靠近布雷斯特港码头的海军机场时,梅耶尔少将有些期待的对小赫斯曼说,“如果要组成第20特遣舰队,我们都要登上格奈森瑙号的。到时候,你就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战列舰编队决战了,那才是真正的海上战争啊!”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德国航母到了
  8月20日,晨。
  智利以东100海里,距离瓦尔帕莱索海湾约200海里。
  “10点钟方向,200米外!”
  z35号驱逐舰的甲板上忙碌异常,士兵们动作飞快的将刺猬弹安装上位于舰艏的发射器内,然后调整好方向,最后按下发射装置的开关,将24发刺猬弹以很短的间隔逐个发射而出,在驱逐舰前部200多米远的地方形成一个半径大约40米的椭圆形弹幕。
  与此同时,在z35号驱逐舰附近协同的另外几艘1938年b型驱逐舰也一同时发射了刺猬弹。
  扑通扑通的弹药入水声音,在声呐兵耳朵里格外清晰,而随后就是让人心焦的等待。
  和使用定深引信的深水炸弹不同,刺猬弹使用的是触发引信,只有碰上潜艇的外壳才能引爆。不过只要一发引爆,其余的23枚刺猬弹也会在爆炸产生的震动作用下一起爆炸,从而将潜艇围在火网中。
  在实战当中,一般刺猬弹炸响就等于艇毁人亡!
  因为没有什么潜艇可以在24枚30公斤重的刺猬弹(16公斤装药)的连环爆炸下逃生。
  不过这一声能要了一艇人命的轰响却是很难听到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刺猬弹入水后就如同石沉大海,悄无声息了。而这一次也不例外,24枚刺猬弹入水好几分钟,海面上平静依旧。
  “再来一轮!”
  在军官的命令声中,甲板上的水兵们又开始给发射器填装刺猬弹,几分钟后,又是24枚刺猬弹被弹射出去了,然后又是一片寂静。
  用刺猬弹反潜就是这样的沉闷,往往搞上几个小时连个响都听不着,对于驱逐舰上士兵们的耐心和士气真是不小的考验。
  不过今天z35号驱逐舰的运气不错,在打出第8轮刺猬弹后,隆隆的爆炸声裹挟着水柱突然在海面上闪现,随即一团混合着油污的水团炸开,染黑了一大片碧蓝的海面,驱逐舰上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十几海里开外,“雷德尔”号航空母舰的舰桥上,一个参谋大松口气:“长官,击沉了!”
  欧洲联合舰队第10特遣舰队司令官赫尔穆特。海耶上将(同时也是第1舰队司令官)轻轻点了下头。
  一艘美国美国潜艇而已,没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21型那样可以在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
  “侦察机有发现吗?”赫尔穆特。海耶问。
  “还没有。”海耶的参谋长维尔纳。洛维什中将(第1舰队参谋长兼第10特遣舰队参谋长)接过问题,“fw190te搜索了半径400海里内的所有海域,并没有发现美国舰队。”
  fw190te是融合了fw190t(舰载战斗型)和fw190e(侦察轰炸型)的双座舰载侦察轰炸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空战能力和夜战能力,是德国航母编队的空中巡逻兵。
  在1944年时,每艘b41型航母上一般都会携带16架常用的fw190te。因为这型飞机在加挂副油箱不挂炸弹的情况下可拥有最大2400公里的航程,足够可以巡视航母编队周围400海里(740公里)的水域。虽然不能和日本人的“彩云”舰载侦察机相比,但是对于主要在比较狭窄的大西洋上作战的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