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爱江山更爱美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写的是“离间、分歼、围魏救赵、埋伏”周瑜写的是“离间、分歼、集中兵力击溃主力,然后分击”金旋将众人所书破敌之计公布,几人见彼此所书之策大同小异,不禁抚掌大笑,相互钦服。
  金旋道:“这四路军中,袁术一路军可使人说之,袁术军退,则其余三路军不足惧也。”
  郭嘉道:“嘉向在洛阳时,与袁术、袁绍兄弟皆相识,袁术此人虽贪利忘义,然极其精明,若晓以厉害,指点其退路。则其必不战而退也。”
  金旋道:“袁术兄弟本惹董卓疑忌,其兄袁绍在洛阳与董卓不相容,求南皮太守一职而去,到任后以扫清黄巾余党为名,占取河北诸郡,其志不小。今袁术一军在外,粮草全靠朝廷供养,可说其夺取寿春以自给。现寿春太守刘繇、守备张英皆无能之辈,趁其不备,可一鼓而下。宛城为黄巾余党官亥、刘辟、龚都所占,钱粮虽广,兵士亦多,但易破也。有两郡为基业,居天下诸侯之列,袁术定然心动。”
  诸葛亮道:“若彼惧董卓怪罪,汝可书一封信,伪刘繇与我军相通,即使董卓怪罪,彼执此亦可过关也。”
  周瑜补充说:“若董卓引兵来征,则可说我等可出兵相助,如此,袁术一军暂时还可用作外援。”
  四人哈哈一笑,于笑谈中退去一路大军。
  金旋随道:“袁术军若去,其他三军必退。吾与奉孝领八万军破周泰一路,先以四万军绕路攻击庐江,庐江防守必然松懈,何况李异此人有勇无谋,破之极易。周泰见袁术退兵,必率兵返回庐江,奉孝带四万兵于路设伏,周泰必败。然周泰为勇将,非不得已,降之为佳。”
  三人皆无异议。庐江此时几乎已成金旋囊中之物。
  金旋又道:“孔明率七万军破严白虎、虞翻两军,如探囊取物也。如何行止,孔明自行策划。”
  孔明笑道:“亮定不辱使命。”
  金旋又道:“而鄱阳留守重担则落于公谨身上,今重兵出击,鄱阳防守空虚,只能给公谨留兵两万,武将留下甘宁,文臣留下鲁肃。如何安排,也请公谨自己决定。而今后我水军筹建、训练皆付于公谨,公谨一年给我训练五万精兵,若何?”
  “瑜定不负主公所托。”
  周瑜郑重回答。
  定下战策,然后分派兵马,诸葛亮率关羽、黄忠所部七万大军所部击严白虎、虞翻两路兵马,金旋与赵云、典韦、祝融夫人率四万兵马袭击庐江,郭嘉与张飞、太史慈率四万兵于周泰退军途中设伏。
  诸事分配完毕。郭嘉当晚即潜往袁术军营,金旋、诸葛亮等皆准备停当,候郭嘉返回,即趁夜色分头行动。
  郭嘉到得袁术大营,袁术得报,出迎接进帅帐。
  “奉孝欲为说客乎?”
  袁术绝非庸才,郭嘉来此似在其意料之中。
  “嘉此次前来是为公做得一路诸侯而来。”
  郭嘉道。
  “噢,奉孝且说来看。”
  袁术道。
  “今董卓专权,然其必败。令兄因不堪挤压去河东发展,公虽握重兵,然非董卓亲信,迟早必为董卓所害。”
  郭嘉道。
  见袁术沉吟不语,郭嘉又说:“公屯兵在外,粮草全凭朝廷调拨,且层层克扣,到得公处,入不敷出。何况公手握重兵,已受疑忌。董卓前期未夺公兵权,是因大局未定,不敢树敌太多。现洛阳大局将定,公此战若胜,功高震主,更添疑忌;若败,以此为借口即可夺公兵权。公若不马上决断,恐身无葬身之地。”
  袁术已为郭嘉说动,连忙问:“奉孝有何计教我?”
  “今寿春刘繇、张英均无能之辈,公退而屯兵此处,趁其不备,必可一锤定音。寿春乃淮南门户,钱粮丰富,公可倚此为基业。”
  郭嘉道。
  “如此,术行止已似叛逆,若董卓派兵讨伐,若何?”
  袁术又问。
  “嘉立做书信一封,若董卓使人来问,公拿出可说刘繇通敌。”
  郭嘉见袁术沉吟。
  “董卓于洛阳,诸事未定,必不敢贸然出兵,而周边诸侯,均非公敌手。公腾出手来,北上攻汝南黄巾余党,既可收名望,又可夺汝南钱粮,再可收其兵,如此淮南皆为公所有。若董卓与公为敌,平南王与公结盟,公尚有何担心?”
  “如此,术明日退兵,若董卓老贼来攻,公须勿忘今日之约。”
  袁术终于下定决心。




  第025回、庐江完胜

  董卓此次几路兵攻打金旋,谋略上存在失误之处。先封金旋为王,令掌七郡,等于承认了金旋对新得三郡的管理权。其次,李儒等谋士错误判断了金旋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以为几路大军近三十三万兵马,击败金旋是很容易的事情。
  李儒当初料定的必胜之仗,如今被金旋一一破解,其攻打金旋的战争,以袁术军的撤退标志着这场战争金旋的胜利。而周边各势力此次的参战,也为自己惹火上身,为金旋之后的逐一歼灭提供了借口。
  周泰,这位三国东吴的名将,将成为这场战争第一位受害者。袁术的退出,使这场势均力敌的战役,出现毫无悬念的结局。金旋手中强大的人才库,在这场战争中各尽其职,发挥了巨大的能量,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关键的胜利。
  周泰兵营。
  “报,紧急军情,袁术大营已经撤离。”
  副将急报。
  “撤往何方?”
  周泰立起身来,他猜不透袁术唱得是那出戏。
  “间小路撤往合肥方向。”
  副将回答。
  “城东军营,有何动静?”
  周泰问。
  “无任何动静。”
  副将回答。
  “鄱阳城内有何动静?”
  周泰问。
  “亦无动静。”
  副将回答。
  袁术撤退了,为何不通报一声,此场战役袁术部队为主力,他撤退,我们怎么办?周泰正在思考着,忽有军士报告。
  “将军,严白虎、虞翻两位太守求见。”
  “快请。”
  周泰忙起身迎接。
  “袁术为何撤了?撤了为什么不打招呼?”
  严白虎性急,还未等落座,便着急发问。
  “袁术既撤,我军危矣,周将军有何打算?”
  虞翻问。
  “袁术这一撤,是置我三家于危地,鄱阳城尚未动作,我等应立即撤离。”
  周泰虽是一员名将,在这个时刻,也有点急了。
  严白虎、虞翻见情形紧张,连忙告辞,回营做撤离准备。
  “速速准备,赶快撤离。”
  周泰下令。
  周泰军操练娴熟,命令下来,不到半个时辰,各兵种集结完毕,队伍往庐江方向撤退。
  而鄱阳城内,也开始有了动作。甘宁领一队骑兵追赶过来,一触即退,没给周泰军带来多大麻烦。
  甘宁撤兵后,周泰下令,急速行军,火速赶回庐江。
  周泰以为,袁术突然撤军,鄱阳城内同时准备不足,此次追兵数量很少,就可证明鄱阳城内尚未得到准确情报。
  周泰与平南王部队几次交手,周泰知道其士兵精锐,不亚于庐江士兵。若其大部队赶来,以周泰区区三万士兵,恐怕凶多吉少。
  沿途又有几股骑兵骚扰,但并影响庐江兵行军速度,周泰心中略安。
  到了庐江地界,周泰始放下心来。追兵远途攻击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转过前面那个山谷,还有三十里路就可以到达庐江,周泰的心里盘算着回去后一定好好散散心,这些日子来跟诸葛亮斗法,整天绷得紧紧的。
  前军已转过了山谷,庐江城已遥遥在望。突然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几大块巨石从两侧山坡中滚下,将队伍拦腰截成两段。周泰环顾四周,看两侧山坡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平南兵。
  中伏了,后军完了。周泰知道这种伏击下,在山谷中的士兵无法幸免,身边还有一万多名士兵,如再有部队堵在前面,自己这支军队就完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前方路上突然军旗飘扬,一支大军如从地底冒出拦在前面。只见一名年轻小将,风姿俊雅,一身黑色衣甲,左一员红衣女将,右一员彪悍虎将。正是金旋金龙腾,左是祝融夫人,右是猛将典韦。
  周泰看对方约有三万精兵,今日大败已是定局,希冀庐江守备李异能领兵前来接应,或可逃得性命。回观周边士兵,眼里已写满了恐惧。
  周泰精通军阵,见目前窘状,明白已掉进对方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周泰策马迎上前来,拱手问曰:“不知这位将军高姓大名?”
  只见那年轻小将答曰:“本王乃平南王金旋也。久闻周将军大名,本王欲图江东为基业,以清君侧,扶汉室,恳请周将军相助。今将军已陷绝地,李异将军已被赵子龙将军生擒,周将军家属本王已安排亲兵保护,贵部后军正被郭奉孝率军困于山谷中。知将军所部兵精锐,本王带强弩一千来对付将军,将军欲观此威力否?”
  只见金旋手一挥,前军盾牌兵闪开,露出一排强弩兵来,强弩兵对准四百余米外一棵大树,只见强弩连发,五支强弩接连穿透树干,又往前十余米方落。
  周泰见着冷汗直冒,士兵们也倒吸一口冷气,天呐,这强弩威力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本王知将军为忠义之人,现今董卓老贼当道,操控朝政,秽乱宫廷,朝中不容忠义之士。今本王欲提兵讨贼,请将军应允相助。”
  周泰思忖再三,前后无路,遂下马投降。
  “主公,庐江士兵随泰已久,后山士兵且勿杀害,泰即往劝降。”
  周泰恳求。
  金旋应允道:“正合本王心意,本王已命奉孝等人只围不杀,将军可速率亲兵前往。典韦,你带周将军前去。”
  经此大捷,金旋又下庐陵,得周泰、李异两员大将和四万精兵。




  第026回、全取江东

  话分两头。且说严白虎、虞翻所部驻扎的城东军营。
  严白虎与虞翻从周泰营中出来,匆忙回到军营,收拾行装,准备撤军。全军收拾停当,两人商议,由虞翻率本部兵先行,严白虎率本部兵断后。
  未走几里,关羽率军杀来,冲溃严白虎阵角,严白虎大败,粮草辎重尽失。率败兵追上虞翻,虞翻一看事急,命军士尽弃辎重,轻装前进。
  鄱阳城东三十里有河,河面较宽,近前一看,桥梁已断。急征船只也未得。两将只好率军绕河而行。
  转过河坳,左边是河,右边是山。部队正行之时,突见前有伏军截断去路,却是黄忠领兵设伏在此,欲待退时,关羽率兵赶到。
  两将正在惶恐无计之时,只见一位白衣儒生,站在山坡之上,手执羽扇,潇潇洒洒,正是死敌诸葛亮。
  只听诸葛亮笑道:“两将军已至险地,尚不降否?”
  说罢羽扇一摆,山坡上伏兵突起,滚石、擂木、弓弩齐露。
  “平南王求贤若渴,两位若降,不失太守之位。若不降,必死无疑。”
  又将羽扇一摇,江面上游出现十余艘兵船。沿河而下,泊于对岸。
  两将见四面无路,不得已下马投降。
  诸葛亮让黄忠押送降兵赴鄱阳,与关羽带两太守赶往会稽。会稽守备周昕,见虞翻已降,打开城门,迎接平南军入城。
  入城安民毕,诸葛亮命关羽带三万兵同严白虎同去接管吴城。吴城守备严兴,为严白虎之弟,见事已至此,也开门投降。
  诸葛亮以虞翻为江东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