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爱江山更爱美人-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力悬殊,境况危急。当即下命,就地结阵回攻,先击溃董卓。
  金旋自与张飞于中军,命关羽为左翼、张辽为右翼、太史慈押后。结阵后往前推进,董卓见金旋军回身接战,恐众诸侯接应兵马来到,也结阵迎战。
  平南军训练日久,阵法精熟,见中军大旗一挥,马上摆起冲峰阵法,前方三阵,后方一阵,步卒在前,骑兵在后。三翼齐进,往前压来,董卓所部皆为百战之兵,原有西凉兵马十万,破黄巾之兵三十万。现董卓所部约有十五万,董卓见平南军摆阵压来,也摆阵相应。董卓之兵,大都习方形、圆形两种阵法。此两种阵法,对付黄巾军等乌合之众,甚为有效。但平南阵法,乃诸葛亮精研而成,恰是方阵克星。
  平南军虽然兵少,却倚阵法精奇,反而占尽上风。军阵缓缓推进,所过之处,董卓人仰马翻。待得冲峰阵形插入敌军方阵之后,左右两翼突然往里并来,而中军却变成锐角,似一把尖刀加速向董卓中军冲击。
  董卓中军不堪重负,旋即崩溃,带动左右住后退来。只见平南军兵峰所指,却是依阵法行进,中军加速往前,两翼往中间并拢形成一道粗粗直线直插溃军身后,旋而这条粗粗直线又变成两条弧线往左后、右后方延伸。溃军大部很快被圈成两个残部,随着董卓余军溃散,整个战场只留余两个圆圈,外围为平南将士依阵法住前挤压,里面是董卓残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投降不杀。”
  平南大军一面吼着,一面往里挤压。
  残军士气全无,纷纷缴械投降。
  此战得降军六万,金旋命太史慈所部押降军赶路。与关羽、张辽、张飞率六万兵马结好阵法,就地歇息。准备迎敌。
  军力刚复,吕布率十万军赶到。吕布率一队骑兵直往中军冲来。平南军前军士兵却不接战,往两翼分开,从中让出一条大路,待成一个马蹄铁之形。吕布已到阵地中后之处,这时金旋、关羽、张飞三将接战。步卒团团一个圈子,内核只有吕、金、关、张四人战个不停。
  此圈之外又是一个圈子,却是平南兵将随吕布进来的兵将圈于大圈与小圈之间。小圈主守,大圈主攻。而张辽却集兵于前,阻住冲阵士兵。
  张辽兵少,吕布所部见主将身陷绝境,拼命往里冲击。张辽知重担在身,拼死抵住。此时董卓又集败兵,加入攻击军团。
  平南士兵混身浴血,却至死不退,用高强的士气和配合技巧尽可能的杀伤敌军。此事又有一彪军从后赶来,却是太史慈押降兵往前急行军,赶上马谡所部。让马谡所部押解降兵,自又挥军杀回。
  太史慈见场面凶险,命令步卒住前压助张辽,自率骑兵冲击董卓兵阵。
  太史慈骑兵冲击一个来回,张辽顿觉压力渐轻。张辽所部见太史慈来援,不觉信心大起,反往前冲,带动对方阵角。
  却说内圈四人之战,已宣告结束。吕布本敌不过三人合力,而今孤身被围,马匹冲击速度受到极大限制。被三人轮番冲击,气力渐为不加。金旋三人那能放过如此良机,更是一阵猛攻,吕布渐渐脱力,终于从马上摔下,昏了过去。
  金旋等也累得几无战力,但知此战事关生死。让关羽将吕布捆在赤兔马上,三人让士兵让出路来,到达那个大小圈子之中。
  “放下武器,否则吕布必死。”
  金旋知道这些紧跟吕布冲入战阵的士兵必为吕布亲兵,吕布就是他们的战神。
  攻心战在关键的时候往往是最有效的。吕布这些亲兵一见吕布被擒,性命操控于敌人之手,不由心志沮丧。
  “放下武器,我平南王不伤温侯性命。”
  金旋再次大声道。
  吕布亲兵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平南王答应不伤温侯性命,我等愿降。”
  把兵器扔下地来,有人带头,纷纷有人效仿。
  金旋分出一千士兵看管降兵,率军住前压来。
  “温侯已为我军生擒。”
  金旋让士兵大声吼道,声振原野。
  平南军士兵一听士气复振,而董卓士兵则士气全无。随着金旋三将统兵往前杀上,董卓军阵再次动摇。
  援军来了,冲在在前面的是孙坚,他手里有三万精锐骑兵。在这关键的时候,孙坚的三万骑兵带来的不是三万骑兵的战力,而是希望。
  “平南王,我联军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取长安;一路前来接应。董卓必败。”
  孙坚又喊了一嗓子。
  这攻心战管用,董卓军队立时溃败,孙坚率三万精锐往前追击。董卓见大事不妙掉转马头,往长安方向逃去。
  此战,金旋以八万部队迎击董卓大军二十五万,俘敌十万,斩敌首四万余。但平南军此战损失惨重,共损折士兵近二万。
  而董卓失去吕布,其战争力下降。其主力部队减到了二十五万,董卓由此开始由盛转衰,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第031回、讨伐董卓(四)

  洛阳城外,平南王军营。
  吕布被押解到帅帐。一进帐,见金旋高坐,祝融、典韦分立其后,关羽、张飞、张辽、太史慈分坐两边。
  “温侯今为我军擒获,心中可服?”
  金旋问。
  “不服。”
  不对呀,《三国演义》中吕布可是软骨头。
  “军队之战力在于配合,而非一将之勇。若我军以二十五万大军对汝八万部队,汝能胜否?”
  金旋又问。
  “不能。”
  吕布沉思片刻。
  “董卓军与我军相较,孰强孰弱。”
  “诚不如也。”
  吕布很坦诚的回答。
  “董卓暴虏,横行朝中,淫秽后宫,温侯为何助之?”
  金旋又问。
  “义父于布有知遇之恩。”
  吕布对董卓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见小利而忘大义,因报恩而置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为莽汉之见,非英雄之举也。”
  金旋曰。
  “今众诸侯成见颇深,欲将温侯斩于市。汝有何言?”
  金旋接着问。
  “事既如此,复有何言。布有两事相求,请平南王恩准。布家人俱在长安,义父此败后,恐难持久,求平南王迁布家人往南方安定之郡,此其一。布若死于其他诸侯之手,死不瞑目,请平南王派士兵行刑,此二也。”
  吕布明知必死,脸上尽现英雄末路之神态。
  “刚才皆为笑言。奉先莫怪。”
  金旋起身亲解其缚,抱拳施礼。吕布一阵发怔,一时未反映过来。
  “来人,看座。”
  金旋吩咐。
  “董卓手握重兵,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致天下失心,其失德也;握重兵而弃洛阳之坚城,其不智也;迁都而害民是为不仁,——如是,董卓安能成大事。”
  金旋道。
  “本王起于布衣,几千金贿得一西南小郡,依此为基业,数年而握有一十二郡。本王手下文臣武将,诸葛亮、周瑜、庞统、郭嘉、徐庶、鲁肃等皆足智多谋之士,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张辽皆世之虎将。假以数年,取西川、夺荆襄,天下唯曹孟德、袁本初尚可抗衡。其余碌碌,遣一将即可下之。天下一统,而后施新政使民富国强,继而征匈奴,破鲜卑、下高丽、克东胡,抚南蛮,创不世之大业。天下争峰,舍我其谁!”
  金旋的脸上浮现出一股自信,若天下犹如囊中之物。
  “可——”
  吕布欲言又止。“奈与义父相处已久,不忍弃之。况布家人——”
  “奉先家人,本王已着人前去料理,恐现今已经上路。董卓必不能久。吾先安置汝至建业,跟随孔明先生。孔明乃济世之才,汝若师礼待之。其后,奉先必成一代名将,名垂千秋。”
  金旋说。
  “主公,布愿效犬马之劳。”
  吕布跪拜于地。
  安顿好吕布,金旋命关羽率本部兵护送吕布及降兵赶往建业。时郭嘉、赵云奉命率四万兵赶到。原来金旋大捷后即命周瑜率水军驻扎庐江,接替郭嘉防务。让郭嘉前来,协助自己处理当前事务。
  郭嘉略作安顿,即赴金旋处议事。
  金旋曰:“现洛阳萧条,宫室被毁,天子及百官无处安身,现暂驻我军营之中。我意欲趁诸侯集兵与此,一举攻下长安,迁都于彼。”
  郭嘉沉思片刻曰:“现董卓新败,固兵坚守,长安钱粮丰富,急不可下。董卓有勇无谋,其谋略皆出李儒,若离间之,则董卓虽有重兵,破之易也。”
  金旋曰:“如此可上表天子,表李儒为长安太守,令其擒拿董卓,虽不能使其反目,但董卓多疑,必不能信任李儒。吕布之后,李催、郭汜、樊稠、张济四将手握兵权,若诏四人为将军,令其擒拿董卓,则董卓内部则将相离心,内乱稳生。可不战而下,奉孝之计大妙。”
  郭嘉又言:“迁都长安之后,可表奏袁绍为相,而主公为大将军。命各诸侯返回驻地。而主公以交代家事为由,返回长沙,伺机攻取四川。中原诸侯,力量分散,派人暗中挑拨,令相互争斗。而孔明屯兵建业,伺机吞并中原。则大业可成也。”
  正商量间,军士来报:“门口有一书生,姓贾名诩,求见王爷。”
  金旋大喜,与郭嘉迎出门去。见贾诩风姿俊朗,一表人才。
  主宾落座,金旋曰:“久闻先生大才,今日一见,足慰生平。”
  贾诩道:“主公客气。诩乃一介书生,得王爷厚爱,前因学业未成,未敢来扰。今闻王爷近日风头正劲,正值用人之际,特来效力。”
  金旋道:“得先生相助,大事可成也。如今局势,先生何以教我?”
  贾诩道:“奉孝大才,当今局势,主公必已胜券在握。诩不知主公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否?”
  金旋曰:“文和请讲,吾洗耳恭听。”
  贾诩道:“主公虽势大,然战线过长,西有西川刘琪,北有荆襄刘表,寿春袁术,东有下邳孙坚,若单打独斗,数人皆非主公敌手,然入朝则需手握重兵,而洛阳、长安皆四通八达之地,兵力多则主公南方基业防守空虚,兵力少则难以应变。主公不若弃庙堂而返长沙。发兵四川,南剿孟获,以为根本。而后夺荆襄之地。有此基业,逐鹿中原,唾手可得。庙堂之位,可留袁绍、曹操共辅之。此两人久必不能相容。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待得两人相争,主公以平叛为名,一举可下。”
  “文和知我心也。”
  金旋站起身来,向郭嘉、贾诩拱手为礼。“有诸位贤人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第032回、讨伐董卓(五)

  第二天,金旋请袁绍、曹操相商,金旋曰:“今文武百官均无济世之才,旋欲上表天子,请本初为左相,孟德为右相。两位意下如何?”
  袁绍、曹操对望一眼,有此诧异,袁绍说:“今日天子与诸文武幸赖平南王大功,吾等当举荐王爷。”
  金旋道:“旋乃南人,不习北方气候,因董卓未灭,不敢回返。董卓若灭,旋必南归。本初、孟德大才,必可令朝政清明。”
  袁绍、曹操皆面有喜色。“如此,则居平南王之功也。”
  金旋道:“我可担大将军虚名,只派一属吏上朝点名即可。”
  见袁绍、曹操无疑。金旋接着讲:“现今董卓仍握有精兵二十五万,长安粮广钱多,不易下也。不若行离间之计,下诏使李儒为长安太守,李催、郭汜、樊稠、张济四将为将军,令其将相相疑,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