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邯不是一般的帝国大将,他能够成为汉唐帝国三虎将之一,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章邯自幼家境贫寒,后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加入了军队。他从最普通的军士做起,凭借悍不畏死的作风受到上司赏识,后来再进入帝国军事学运进修后,终于做到了帝国正规军师团长的职务。在随着秦六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他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大局观,成功赢得了秦六世的赏识
随着秦六世弥留之际,众皇子争夺皇位,而那时候已经是帝国正规军军团长的章邯站在了秦七世这边,也成功的拉拢了帝国另外几名将军,共同支持秦七世。最终,秦七世再和几位兄弟争斗中,成功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帝国皇帝宝座,而章邯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受到秦七世的器重。在经历了人生的一番风风雨雨后,章邯军事指挥艺术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再加上长期的耕耘,章邯在帝国军队中享有着极高的声誉,其弟子门生遍布帝国军队,是一股极其庞大的力量。
章邯不但行军打仗很在行,而且他的政治智慧也不低,在他登上帝国集团军首领之位后,他先帮助帝国皇帝秦七世稳定了军队派系之间的矛盾,并成功的将集团军军团长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而自己则上书秦七世,告老还乡。虽然秦七世依依不舍,但是章邯知道秦七世疑心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浓厚,所以坚持自己的决定。秦七世见章邯确实是真心真意,便厚赐章邯,允许他告老还乡。
章邯自己都没有想到,随着自己的退出,帝国军队派系的斗争却是愈发激烈,不过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过问这些权利的斗争,所以他一直闭门谢客。直到汉唐帝国东南四郡暴乱已生,他在秦七世的一纸诏书下,又立即披挂上阵,任职大将军,领兵平叛东南四郡。
虽然他的年龄早已经迈入花甲之列,不过他那多年积累的军事素养却是没有丢却。帝国军队更是因为有这样的定海神针存在,各个派系也暂时停止了内部斗争,而跟随章邯出征东南四郡的将士更是信心十足,在章邯老辣的指挥下,帝国军队在渭水强行击溃了陈胜和吴广的‘楚’军主力,生擒陈胜,斩杀吴广,一战定胜负。
将近三十万的帝国军队在面对楚军主力四十万的时候,根本没有丝毫退缩,在这位帝**神的带领下,一鼓作气,七战七捷,从西到东,横扫一切阻拦帝国军队前进的‘拦路虎’,攻克东南四郡,虽然帝国军队伤亡超过十万,不过他们取得的成绩却是举世瞩目。先是击溃了楚军主力四十万,接下来由击溃了东南四郡其他义军队伍,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帝国军队连战连捷,杀死杀伤义军超过四十万。
多年的行军作战,让章邯养成了不骄不躁的用兵习惯,而在帝国政务大臣何中兴和帝国军务大臣叶问天的联手下,东南四郡的政权交割的非常迅速,也非常的有效率,更没有引起剧烈的波动。满朝文武对于章邯的所作所为都甚为敬佩,虽然这里面也夹杂着嫉妒等情绪,不过他们却是无法抹去章邯天大的功劳。帝国皇帝秦七世在任命章邯为大将军平叛东南四郡暴乱的命令传出后,帝国民众也纷纷表示支持,整个帝国的各大报纸也纷纷长篇累牍的报道。特别是帝国军队连战连捷的刺激下,帝国各大报纸更是欣喜若狂,一篇篇纪实类别的长篇报道更是将这位帝国军神夸到了天上,更是对任命章邯为大将军的帝国皇帝秦七世大唱颂歌,这可是几十年来没有盛况,整个帝国陷入了一片狂欢的气氛中。
就在章邯离开了勤政殿后,大殿中原先沉寂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陛下,章邯将军已经成功平定了东南四郡的暴乱,不过帝国目前还不能松懈,以防暴民死灰复燃。”说话的是帝国政务大臣何中兴。
要说大殿之中哪个大臣最不会察言观色、最喜欢在帝国皇帝高兴的时候泼冷水,除了政务大臣何中兴和叶问天外,没有人敢和他们争夺这一‘荣耀’!不过虽然何中兴和叶问天不管帝国皇帝是否高兴,但是他们的提议却是非常有建设性的,而且往往都是‘打蛇打七寸’,正好命中最关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帝国皇帝秦七世对于这二个喜欢给自己泼冷水的大臣,却是没有丝毫恼怒,这样的境况自何中兴和叶问天站到这庙堂之上后,就一直这样。
“恩,何爱卿,你说得对,不过下次你是否能等朕先高兴一会再说?”秦七世一如既往的和颜悦色对着何中兴道。
“陛下,这样的事情可不是臣能做得来的,陛下胸径宽广,绝不是臣等能够比肩的,所以臣并不认为陛下会因为不中听的话而不高兴。陛下,此次章邯将军一战定乾坤,虽然前期臣也做了大量工作,不过却是没有料到胜利来得如此之快,臣之前的计划还是有小家子气,这东南四郡的境况可不比其他郡,帝国一定要早作打算,未雨绸缪。”何中兴也很难得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虽然他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沉寂,不过秦七世的脸上的笑容却是更浓了。
“陛下,何大人的话言之有理,不光是东南四郡的政务官员要抓紧,臣觉得此次东南四郡的暴乱也暴露了这几个郡在军事方面的问题,这些情况,臣有主要责任,还请陛下责罚。”叶问天紧跟着道。
“好了,叶爱卿,以前的事情,朕这里就不想多说什么了,东南四郡糜烂到如此地步,朕的失职才是主要的。的确是朕错了,朕太相信这些人了,没有想到他们却是给朕演了一出如此好戏,要不是此次陈胜小儿如此大张旗鼓,朕还不知道东南四郡的局势居然会到这样的地步。”秦七世的脸上慢慢阴沉下来,声音更是如同朴刀划上铁甲,刺耳的很。
秦七世的一番话,让站在大殿上的众臣都感觉自己后背凉凉的,既然他们有资格站在这庙堂之上,也对东南四郡的情况不陌生。东南四郡的地方军队在这次暴乱中所表现出的成绩让众人汗颜,警备师团叛变的叛变,投降的投降,正规师团虽然有着零星的抵抗,不过遇到暴民都是被对方一击即溃,根本没有一点身为正规军的觉悟。东南四郡的军队不堪,但是更为不堪的是这些县郡官员,他们在暴乱中的所作所为让每个身为帝国朝廷命官的人都感觉羞耻。
东南四郡的官员可能养尊处优惯了,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暴乱,根本无所适从。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泗水郡郡守朱俊,他在陈胜吴广义军已经攻克了泗水郡三个县的时候,居然还大言不惭的上书帝国皇帝,声称泗水郡地方军已经成功击溃了暴民,要不是帝国政务大臣何中兴派出了秘密调查团,就连帝国皇帝秦七世都被蒙在鼓里。想到这个朱俊的所作所为,众大臣都觉得老脸一阵火辣辣的,他们甚至提议给朱俊加官进爵来着,还好最后何中兴一力反对,这才没有弄成一个天大的笑话,像朱俊这样的官员在东南四郡暴乱中简直数不甚数。
用帝国日报的原话来说,就是东南四郡的官员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让帝国各层官员都丢尽了脸。他们不战而降,他们开城投敌,他们抛下治下的民众,仓皇而逃,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将地方军队调度到自己的产业驻守,也有些人命令地方军队保护着自己一家老小撤离危险地带,这样荒诞不经的做法已经让帝国民众麻木,如果帝国官员都是像这四个郡的水准的话,那么帝国危矣。
“陛下,现在讨论责任还不是时候,目前东南四郡已经基本全部光复,最重要的是选派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前去稳定当地的民心。毕竟大战后,民心惶惶,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安排,臣恐怕还会出乱子!”何中兴的话语打断了大家的胡思乱想。
“恩,何爱卿,你说得对,如果不提前准备好,这东南四郡的状况恐怕还要遭,不过何爱卿,朕倒是有个疑问,你说这次东南四郡的暴乱,有多少人没有参与其中?”秦七世阴沉沉的问道。
“陛下,如果说这次席卷进暴乱的风暴中的东南四郡民众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被逼迫的话,臣觉得还是可以赦免的,但是那些顽固分子,一定要坚决的予以铲除,以防止死灰复燃。”何中兴的话语所透露的杀气让众大臣都感觉胆寒。
第82章 秦七世的苦恼
“陛下,臣也觉得何大人言之有理,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暴民,不用些特殊的手段,恐怕他们是不会意识到帝国的决心!”说话的是帝国军事大臣叶问天。
“恩,叶爱卿,你觉得这次参加暴动的暴民大概有多少人?”秦七世问道。
“陛下,这个臣倒是估摸不准,臣觉得这东南四郡既然能够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恐怕光靠陈胜和吴广那些三脚猫的军队是玩不转的。虽然说起来四十万军队是很多,但是东南四郡的人口可是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再加上其它向四郡靠拢的叛匪,这个数目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叶问天皱着眉头说道。
“叶大人,真的会有这么多的暴民?你会不会推算错误?陛下,真的要将这剩下的六十万暴民全部斩首么?这可是六十万人命啊。”开口说话的是帝国农业大臣赵为农。
“是啊,陛下,这可是六十万条性命啊。”帝国教育大臣吴一凡也接着开口道。
“叶爱卿,真的会有这么多暴民?你会不会搞错了?”秦七世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这个数目还是臣的保守估计,想必这个数目何大人也应该知道。哎,陛下,赵大人和吴大人说得对,臣也于心不忍,可是这个是事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叶问天的神情很是惆怅。
“陛下,叶大人所推算的数目确实是保守估计,那只是直接参与暴动的暴民,还不包括那些给暴民运送粮草物资的。陛下,这一个暴民的身后最起码都会有几个人依靠他们生存,这样算下来的话,数目实在是太大了。”何中兴的话语更是烦闷至极。
“易爱卿,你觉得朕现在应该怎么办?”秦七世烦闷的问道。
“陛下,这件事可非同小可,应该冷静对待。一方面,这暴民的数目太庞大了,大得超出了想象。如果陛下一怒之下将这么多的暴民全部斩首,势必会引起天下恐慌,而陛下如果真的那样做了,也势必会让天下民众寒心,这样可不利于汉唐帝国千秋万代的江山啊。如果陛下一定要杀这些暴民,恐怕那些原先投降的暴民势必会反抗到底,到时候繁华的东南四郡再次陷入战火中,生灵涂炭,这对帝国的赋税也会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陛下不杀这些暴民,这些暴民也不会让陛下省心,这万一以后再这样闹出暴动的话,后果恐怕也是不堪设想啊!”易趣的神色也很是犹豫。
“易爱卿说得对啊,朕也是这样想得,各位爱卿,谁有好的主意,不妨说给朕听听。此事事关重大,关系到帝国千秋万代的基业,望各位爱卿以帝国大业为重。”秦七世悠悠的说道。
“陛下,按照何大人和叶大人的推断,参加暴动的暴民应该会有一百五十万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帝国军队才多少人?这里面万一有个什么差错,帝国将会陷入一个非常被动的境地。”说话的是帝国军事副大臣耿志刚。
“陛下,这东南四郡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