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评审一直都对照着书本,台下那些等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们一个个全服气了,华天宇全程无错字,几乎是同一个频率背诵下来,这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华天宇带给他们的震骇已经不能言语来形容。
尉迟远神情复杂的望了一眼华天宇,他已经无语了,还能怎么刁难他,就这样他也能过关,尉迟远等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面的关口,希望能阻止华天宇前进的脚步。
华天宇没有停歇,好整以瑕的走到下一个灵牌前,敬香,叩首,取出关卡内容。
这一关是考华天宇‘大方脉’,这是中医分科之一,在中医里面是治疗成人疾病,大方脉就是指中药治疗,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治手段,诊出病人的疾病,利用辩证法开方治病。
华夏的中医在几千年传承过程中归纳总结了大量的方剂,所以要治疗成人病,掌握大量的方剂是必须的,这是中医的基础知识。
华天宇抽到这个关卡,他直接张口就来:“九味羌活汤,神农尝百草,细辛防羌刺穿胸,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入九味。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银翘散。。。。。”
华天宇一开口,审查团和专家组的成员暗道一声:“又来了。”刚才华天宇背了三四个小时,众人已经领教了他这个能力,现在又来。
孟庆东赶紧打断华天宇道:“不用背了,不用背了,方剂这块我们大家都相信你,这一块没问题,就不必背了吧,几位门主,你们意下如何?”
以尉迟远为首的五门三派中人全都附和:“没问题”。还能有什么问题啊,这小子在背诵中医药基础这一块就是一个变态啊。
孟庆东又问:“几位门主,天宇在斗医环节连诊十二人,想必大家在这个环节对他的基本功已经有所了解,我征求一下大家意见,这个环节还用考核吗?”
孟庆东的话很实在,大方脉这个环节考的就是华天宇在成人病上的诊断能力,三天前的斗医环节,华天宇给那名少妇诊断的时候,那么多的专家都没有诊出的‘寒症入宫’,华天宇都给诊出来了,这个环节根本就没有必要考核了。
几个门主都没有意见,尉迟远也没打算在这个环节难住华天宇,以他的能力,在大方脉这一块根本就考不住他,还难为个屁,难点在后面呢。
经过众人同意后,这一关直接过去。
接下来,第三关,第四关,第五关。。。。。。华天宇一路势如破竹,有几关尉迟远以为可以难住华天宇,可是华天宇根本就没被难住,他一口气连过十关,整个五门三派的人都傻眼子,这是什么节奏啊,姓华的这是要飞出宇宙,麻痹的,这也能过关。
这些门主中也不乏有中立之人,他们也看出以尉迟远为首的几个门派是诚心为难华天宇。
华天宇这次闯‘药王殿’要比当年乔博渊闯‘药王殿’的时候难度还要大,根本就是不想让他过去。
五门三派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心向尉迟远等人,也有正义之士,现在以尉迟远为首的五门三派这样为难华天宇,有很多人不说,但是心里已经开始不满他们所做所为。
华天宇用事实证明了他的强大,他是完全有能力代表华夏中医出战的。
此时华天宇连过十关,已经有人坐不住了,卫子罡略显焦躁,‘药王门’的几个也都神情紧张,看到华天宇抽出第十一关的签纸,几个长老在下面低头交谈:“这一关,到此为至了。”
华天宇把签纸打开,上面写着两个字‘祝由’。华天宇就是一楞,他知道当年乔博渊大师闯关的时候并没有考核‘祝由科’。
中医‘祝由十三科’从唐朝进代时被列入中医十三科之列,盛唐时期,袁天罡、李淳风就是此中代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建立大唐朝之后,每晚入睡之后都会恶梦连连,夜不能寐,精神萎靡,神精衰弱,多少医生都治不好他的病。
李世民苦恼不以,后来有人建议,说道士袁天罡是药王孙思邈的弟子,医术高超,术法惊人,所以派人请来袁天罡。
袁天罡为李世民诊治之后,他在李世民的住处贴了一些符录,每晚在宫门口念咒,又请来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名大将军把守宫门,李世民的病就这样好了。袁天罡用的就是中医‘祝由十三科’的方法治好了李世民的病。
但是祝由科历代以来都在民间盛行,因为这种治病方法不用药物,而是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古代之时老百姓生活困难,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所以请不起医生,就算请来医生,也用不起医物。但是祝由科不同,这不需要药石治病,这样就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所以在民间盛行。
就算当今社会,在东北的一些地区还有‘跳大神’的风俗,还有信仰萨满教的一些地区,萨满巫师仍然会祝由十三科治病的方法,但是祝由科步入现代社会后基本已经不被主流医学承认,学院派的中医机构更是不懂祝由科。
所以华天宇看到这一关考核的是祝由十三科的时候,他就楞了,而此时尉迟远等人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们认为华天宇到此终止了,无论他在中医上的造诣有多深,他也一定死在祝由科上,因为他们相信这世上已经没有多少人懂‘祝由十三科’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戏骨(第二更求周一的票票)
华天宇饶有兴趣的望了一眼尉迟远,他把考核的内容递给孟庆东、吴作荣、杨士奇三人,什么也没说。
孟庆东三人只望了一眼,他们三个就面面相觑起来,竟然要考究华天宇祝由十三科,他们三位都是学院派的,虽然知道中医祝由十三科,但是他们三位是真心不懂。
吴作荣还好些,华天宇会咒术的事情他知道,而且知道华天宇在符咒上造诣很深。
刚才的所有考核他都看在眼里,以尉迟远为首的五门三派对华天宇打压的如此厉害,吴老在感情上是倾向华天宇的,他对五门三派的做法极为不满。
现在五门三派竟然在最后几关拿出这样的题目,吴作荣知道华天宇的本事,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也做够了冷板登,这么坑我学生,来吧,老夫也坑你们一把。
吴作荣想到这里,他抓起考核的内容,脸上瞬间就沉了下来。
吴作荣深吸了一口气道:“尉迟门主,这关考的‘祝由十三科’,你们五门三派知道吧!”
尉迟远连忙说道:“吴老哥,这个我自然知道,这也是我们五门三派几位门主共同商议后决定下来的,祝由十三科虽然有些偏,但是他在中医里面占据的位置可不低。
古时候老百姓看不起病,祝由科可是解决了不小的问题,而且祝由科在某些疑难杂症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们这次为了考核华天宇,更是为了考核出一名全面的中医大家,我们五门三派也是不余遗力。”
吴老冷哼了一声:“还真是不余遗力,就算乔博渊大师当年闯药王殿的时候也没这么难,你们是真用心啊!”
吴老的话带着嘲讽,这话里的意思谁都能听得明白。
尉迟远全当没听到,只是笑着,他是打定了主意,任你怎么说,我就这么做,有能耐你咬我啊,尉迟远这算盘早就打好了。
吴作荣说道:“祝由十三科在明清以后会的人越来越少,满清入关后,清庭认为针炙、火罐、刮痧、砭石、祝由等法,在治病之时会对皇帝的身体造成伤害,多有废除,使中医清代之时很多治病的法门走了下坡路。
祝由科就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下被废除,之后主流医学也对祝由科报有偏见,也不使用这种方法,祝由科大多为道士、术士所用。解放后,国家大力发展中医,但是祝由科也因为它自带的神秘性也被国家所摒弃,现在天宇要闯药王殿,你们用祝由十三科来难为他,这是不是有些过份了,就算是当年的乔博渊大师在闯药王殿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的题目,你们这么搞是不是太过份了!”
卫子罡接话道:“吴老哥不必动怒,虽然祝由科比较偏一些,但是做为中医人,如果一点这方面的知识都不懂,闯过了药王殿不也是让人耻笑吗?
想成为一代大国医,那就要对中医方方面面的东西全部了解,这样才能成为大国医。乔博渊大师当年闯药王殿的时候虽然没有考核祝由科,但是大师就不懂祝由科了吗?
不是,大师对祝由科研究也很深,他晚年的时候,我和家父曾去探望他,老人家80岁的时候在研究符录之法,我陪父亲去的时候,他用一张符纸楞是把一个夜晚啼哭不止的小孩子给治好了,他用的就是祝由十三科。
所以咱们中医人,一定要学的全面,祝由十三科虽然偏一些,但是这种医术更吸引人眼球,把它列入这次闯关中,也是我们五门三派共同议定,还请吴老哥能够理解。”
吴老嘲笑道:“你们想的真周到,我佩服啊,佩服。不过我们三个学院派的老家伙可不懂什么祝由术,我们老哥几个退位让贤,你们另选高明吧。”
吴老说完站起来就要走。
尉迟远慌忙上前拉住吴作荣。
“老哥老哥,您别动怒,我们也是全盘考虑,这才出了这么个题目,您几位在中医界可是泰山北斗,可不能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小弟向您几位赔罪。”
吴作荣道:“咱们中医百多年才出一位大师,五十年前出了乔博渊,中医在世界上也算露了脸,大师出国给国外元首级别的人物看病就不下十几次,这是国家的荣誉,更是我们中医人的荣誉。
现在我这个徒弟,无论从哪一方面对比,他都是有望成为一代大师的好苗子。他要挑战朴谨言,那是拥有一颗赤诚之心,那是真把中医放在心上。
他有这个能力,更有这个愿景,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
五门三派传承中医几千年的精髓,难道连这样的心胸都没有。如果天宇这孩子没有那个能力,我吴作荣二话不说,也不让他出去丢那个人,去把中医人的脸丢到国外去。
可是他有这样的能力,有为国赴难的决心,为什么咱们就非要难为他。尉迟兄,咱们还能活多少年,咱们还能为中医做多少贡献,为什么年轻人都能做的事情,反到是我们这帮老家伙捣乱?”
尉迟远脸上一红一白,吴作荣这话说的可挺重的,可是他可不敢把吴作宋得罪太深了,包括孟庆东和杨士奇,他们三位是学院派最高成就者,古医门派虽然游离在政治之外,但是也有共通之处,这是鱼和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不能搞僵了。
尉迟远连声说道:“吴老哥,你看这样如何?如果华天宇能在祝由科这上面通关,那么余下的两关也不用闯了,这药王殿就算他闯过去了!”
吴作荣要的就是尉迟远这句话,吴老说道:“一言即出。”
“驷马难追!”
尉迟远直接说道,他可不信华天宇能过这关,余下的两关虽然也有难度,但是尉迟远认为最难的一关就是祝由科,没看吴作荣都坐不住了吗?这就说明华天宇不懂这个,所以他才会这么说,进而让双方都有台阶下。
华天宇看到吴作荣搞出这么一出,他都快忍不住了:“老师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