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把整个楚庄王墓葬盗掘一空后,这些盗墓贼为了排除异己,以达到霸占整个庄王陵宝藏的目的,爆发了大规模的生死厮杀,现在看来老谋深算的黎叔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刘东的猜测,真实情况如何已经随着黎叔一伙死亡后,再也没人知道了。
  漫步下山,刘东把散落的东西收进芥子空间,把歪倒在路边的摩托车扶了起来。刚开始见到这片浩大的兵马俑的时候,心中震惊之下,双手下意识的紧握,自然而然的加紧了油门,结果嘉陵摩托犹如脱缰野马一般飞了出去。好在他及时反应过来,否则就要撞上路边的石头了。
  坐在摩托车上,刘东发动起来,感觉车子还能够骑后,心里也松了口气,否则要让他步行出山,那可真是糟糕透了。
  坐在摩托车上,刘东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占地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比荆州大名鼎鼎的熊家冢楚国大墓还要大上一倍的庄王陵,叹了口气后,手攥油门,摩托车顺着崎岖的山路继续朝外驶去。
  他并没有去探究黎叔他们是怎么把庄王陵中的陪葬品,运到距离陵墓超过十公里的阎王洞中的,这些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他想得到的东西已经全部到手,而他也不想再进已经灌满了地下水的庄王陵。
  ……
  嘉陵摩托在崎岖的山路上奔驰,也幸好是大中午的,天气格外炎热,关家冲的村民基本上都没有下地干活,也很少外出,否则他刚才的狼狈样估计要传遍整个村子了。
  接下来又花了三个多小时,刘东终于跨过了封龙山,龙涎河,铁刀崖和卧牛山,来到了方便快捷的外界公路之上,没有了行走艰难的山路,接下来行程无疑快了不少,不过等刘东到达熟悉的松滋县城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的五点钟。
  这时候松滋县内早就没有长途客车了,至于铁路这里更是没有。所以刘东即便是想走,除了骑摩托之外,就只有等待明天了。
  而且,他手中还有刘老爷子交代的一件事情没办,今天肯定是走不成了。
  接下来,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后,刘东把已经粘了不少尘土,而且看着也有些残破的嘉陵摩托收进了戒子空间,然后来到大路边,搭了一辆出租,来到了松滋县最好的一家宾馆,开了个房间后,刘东先给自己洗了个澡,然后换了身衣服后,才下楼,搭了辆车来到了松滋县的县委大院,在门口被盘问了一番,并登记后刘东才被门卫放了进来。
  松滋县的县委大院并不算太旧,道路两侧树木长青,繁花盛开,两列四排,共计八栋高约五层的白色楼房位于中央的主路两侧。
  刘东走过的时候,不时看到正下班回家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遛弯、看孩子的老人。对于刘东这个陌生人的出现,人家只是看了他两眼也没有太在意。
  因为手里有着刘老爷子给的地址,所以刘东很容易便找打了老人家的大儿子,同样也是松滋县县长刘伟军的家门。
  当刘东敲响人家家门的时候,里面的那道实木门很快便打开了,随后一个身穿居家服饰,身上带着英气的中年女子出现在刘东的面前。
  “你是?”中年女子狐疑的大量了一下刘东,迟疑问道。
  “阿姨您好,我是从关家冲来的,受刘县长的父亲给刘县长带了点东西过来!”说着刘东把自己手中的白色方便袋举了举。
  “你是从关家冲来的?”李丽萍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小伙子,上身白色衬衫,下身一条黑色的西裤,脚上穿着皮鞋,虽然长相普通,但身上却带着一丝书卷气,和平常人没有的英气,另外身上干干净净的根本不像个农村人,反而更像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


第378章 云雾茶和龙尾砚
  ……“是!”听完中年妇女的话,刘东点了点头。
  “请进吧!”脸上仍然带着一丝狐疑之色的看了刘东一眼后,中年妇女打开了防盗门。
  见此,刘东点了点头后,便走了进去,从刚才中年妇女的眼中,他知道对方是把他当成上门给县长送礼之人了。
  “老刘,你出来吧!老家来人了!”带着刘东走进客厅后,中年妇女朝着旁边一个半开的房间喊道。
  “老家来人了,谁啊?”随着说话声,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神色带着威严,面容跟刘老爷子有五分相似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就是这位小伙子,说是咱爸让他来给你送东西的!”
  听着妻子的话,刘伟军自然看到了此刻正站在客厅中,手中拎着方便袋的刘东。
  “小伙子,你是关家冲的人,怎么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你?”刘伟军言语中带着疑惑道。
  也幸亏是刘东在关家冲呆了大半个月,早学会了那里的方言,要不然还真听不懂刘伟军话中的意思。
  “刘县长误会了,我是从关家冲来,不过却并不是关家冲人。只是前些天到那里写生的时候,正好住在了刘老爷子家里,期间多蒙他老人家照顾,所以这次离开的时候,便自告奋勇把这些东西替他老人家给刘县长带过来了!”说着刘东把方便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怎么之前在关家冲从来没有见过你呢!”说着刘伟军把刘东手中的方便袋接了过去,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两个约巴掌大小,黄纸封口的黑色小坛罐。
  去掉封口的黄纸,一股色泽清幽黑亮的茶叶出现在三人眼中,而伴随着茶叶的出现,鼻尖也有了一股淡淡的茶香在荡漾,让人闻之顿觉精神一振。
  “呵呵,这是我爸亲手炒制的云雾茶没错的!”看到这茶叶,刘伟军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喜色,松滋县最有名的特产就是松露菇和云雾茶,而地处山间的关家冲的云雾茶受天地之灵气,是整个松滋市内部各个地区最好的上品茶叶,也是刘伟军的最爱,以前每年过年回老家的时候,都会让父亲用老手艺抄上一点自己带回来喝。没想到这次居然让刘东给他捎过来了。
  “丽萍,晚上多做几个菜,留……!”
  看着刘伟军转向自己的疑问的眼神,刘东连忙道:“刘县长,叫我刘东就行了!”
  “刘东,那我就叫你小刘吧!”顿了一下后,刘伟军继续道,“小刘啊,晚上就留在我这里吃晚饭再走,否则过年回去,老爷子可又要怪我不懂待客之道了!”
  “刘县长,您太客气了!其实这次也是我正好离开,顺手给您带东西而已,要说感谢,我还要感谢刘老,当初要不是他收留我,那在关家冲我可不知道要住哪了!”刘东谦虚道。
  “呵呵,别叫我刘县长了!我们都姓刘,说不定以前还是本家呢,别客气,来,坐!”招呼了一下后,便吩咐李丽萍去厨房做饭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东与自己老父亲熟识的原因,还是刘伟军自己热情好客,或者刘东本身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又或者三者皆有,反正此刻身为一县之长的刘伟军态度非常热情。
  而本来准备送完东西就离开的刘东倒是不好开口了。
  “小东啊,刚才听你说去关家冲写生,这么说你是学画画的了?”两人坐定,刘伟军拿起桌上的杯子,然后给刘东到了杯热水,而刘东双手接过放到桌上后,笑着问道。
  “我不是专业学画画的,只是小时候父母喜欢,而且也懂得画画,所以跟着他们学了几年,我本人也非常喜欢,所以到现在也一直坚持画,不过我资质愚钝,到现在也没画出什么名堂!”刘东道。
  “学画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还这么年轻,只要认真努力,以后自然有所成就!”
  听着刘伟军的训导之言,刘东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答话。其实,按照刘东现在的绘画水平,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或者素描,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属于拔尖的水准,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另外,现在已经身家几十亿的刘东,已经不需要靠画画来谋生,所以也从来也没想到过夸耀什么。
  现在的画画,已经跟雕刻和收藏一样,变成了他精神上的一种追求。
  就像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那句传承千古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在吃喝不愁之后,刘东的追求就是绘画和雕刻上的艺术追求。当然还有收藏天下珍宝的巨大满足感。
  看到刘东点头,刘伟军以为对方把自己的警言听了进去,心下不禁有了一种“孺子可教”的欣赏。
  “对了,小东,你学的是什么?国画,还是油画?”
  “国画!”刘东很快答道,他知道像刘伟军这样的一县之长,如果懂书画的话,那必然是国画和书法,所以即便他没有投其所好,接机讨好的意思,但能够拉近双方的关系,又何乐而不为呢!
  “呵呵,正好我也挺喜欢国画,这下咱们可要好好探讨探讨!来!”说着,刘伟军拍了用一下刘东的胳膊,站起身来朝着先前他出来的那个房间走去。
  而刘东自然也跟在了后面。
  “这是我的书房!”
  听着刘伟军的介绍,刘东也四下打量了一番。
  刘伟军的书房并不算大,整个房间呈长方形,大约有二十六七个平方,跟大部分私人小书房一样,整个书桌做东朝西,窗户在南边。而书桌的背后放着一排放满了书的书柜。而正迎着书桌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着一把大大的团扇,上书一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忍”字。
  而除了这个写着忍字的团扇之外,旁边墙壁上还悬挂着一些画作和书法。在刘东的眼中这些书画的水平还算是上佳,而从旁边的落款中可以看出,它们正是旁边的这位刘伟军刘县长的得意之作。
  或许是注意到了刘东正在看悬挂在墙上的画作,刘伟军脸上不由略带得色地问道:“怎么样,小东,还可以吧?”
  “刘叔叔的行书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水平很高!”刘东并不迂腐,自然知道要捡好话说,更何况刘伟军的行书书法确实不错。
  不过相比书法,他绘画的技巧就相对差了一点,所以刘东仅仅是欣赏了一下后,并没有评说!
  不过,刘伟军能够当上县长,自然在察言观色上深谙其中三味,从刘东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就能够猜测到他心中所想之一二。不过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然明白相比书法,自己在绘画上的水平有所不如。毕竟他的主业是县长,字画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能有现在的水平,已经是他多年勤练不缀的结果了。而且,他的书法在整个松滋县也是相当有名的。
  “小东,来!也让我看看你现在的水平如何!”
  听着刘伟军言语中的考校之意,刘东也没有拒绝。
  然后跟着刘伟军来到了他书房中靠窗户的位置,这里放置一张宽大的长桌,以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笔架、笔洗之类的书房常用之物。
  “刘叔叔,你这里可都是好东西啊!”喜欢收藏的刘东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此刻摆放在桌案上边的笔墨纸砚,特别是那块砚台,正是老坑的歙砚,也叫龙尾砚,与甘肃洮州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随着常年开采,现在真正上品的歙砚已经很难见到,而且刘伟军这块还是上品的金星龙尾砚。
  根据《新安志》记载:“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从此,歙石的采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