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第1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陈芳允也是有些皱眉头,“如果按照这样的计划去走,最后会把整个国家都给拖进来,苏联就会是我们的前车之鉴!”陈芳允等大佬,基本上同样都是如此的态度。
  搞太空竞赛,美国拖垮了苏联。
  苏联聚集全国的所有人力物力要搞太空防御圈,现在空间站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了,就准备把能够用到太空中的武器给送上去。
  “这事情,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复杂,首先,这个是我们的计划,而不是国家的计划。没有国家同意,我们这方面不管怎么搞,都是不可能影响到国家的。至于武器,目前九院正在进行激光发射器的研究,甚至已经开始了电磁轨道炮的研究……即使没有这些,在外太空,哪怕丢下一枚炮弹,在重力加速度的加成之下,落到地上,这上面的威力……”刘一九咬着牙,把九院目前的顶级核心项目透露了一点出来。
  所有航天大佬都是为之动容。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刘一九,不知道是被吓着了,还是怀疑刘一九这牛吹的太大了。
  “这些项目,是从六十年代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九院的很多新材料,基本上都是在这些项目的刺激作用下得出来的……”刘一九稍微解释了一下。
  “小刘,你说这些项目都是我们自己掏钱,国家不用负担?”孙家栋问着刘一九,“你可知道,这个项目需要多少经费?”
  “知道啊。九院的利润,都是自己留着,这些钱,最终都将会为这个项目服务。当然,常规的武器装备我们同样需要进行研究,等到国家经济实力起来,对于军工领域以及国防建设领域大力投入的时候,我们就会从里面撤出一部分的经费,那些项目由国家财政负担……”
  刘一九毫不犹豫地说道。
  他们不可能一直承担所有的顶级项目的科研经费,虽然他们目前的经济实力在国内是最为强的。
  “第四步呢?第三步就是已经搞这些了……”钱老有些好奇,刘一九制定的这第四步是什么。
  第三步就已经建立空间站,并且要在空间站上面装太空武器。
  虽然,这里面的技术难度很大,但是由于不涉及到他们的项目,倒是也没有人去问。
  九院在搞这些项目,自然还是有能力的。
  航天空间站在地球轨道上面,到时候利用空间对接技术,把武器舱用火箭给发射上去,然后进行对接,利用地面指挥站进行遥控,或者利用在空间站服役的宇航员进行操作,都是可以的。
  技术难度很大,不是没有可能实现。
  只不过,花的时间多一些而已。
  刘一九本来不想说第四步,毕竟那对于现在来说,技术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看到钱老殷切的眼神,以及其他大佬对于这事情的好奇,还是说了出来。
  “我们的航天载人工程,基本上就是为了这第四步准备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登陆月球,把我们五星红旗插到月球上面,并且在月球建立基地,开采月球上面的各种资源……”
  所有人彻底傻眼。
  刘一九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
  月球,那不应该是地球全人类的么?
  当即就有大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刘主任对于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哼!月球确实属于全人类,就如同地球一样,是全人类的家园,但是目前各国之间的情况,是这样么?谁的技术先进,谁的实力强大,谁就能够占据先机。我们不会宣布月球属于我们的领土,但是我们建立的基地周围,肯定不能让别的国家染指!合作什么的,可以……目前中东的石油就是这样,美国人控制着,苏联因为这个被折腾的要死要活……”
  谁先插旗,谁就能够搞到这个。
  而且,谁的技术先进,谁就能够占据先机。
  美国人在这方面,坑垮了苏联之后,他们的航天活动基本上都是停了下来,七十年代就登陆了月球,然后,居然连空间站都没有建立,在老毛子的和平号国际空间站服役期间,他们打着合作的幌子,把宇航员送到老毛子的空间站去搞研究实验。
  等到中国的天宫号建立起来之后,美帝又不要脸,开始蹭中国的空间站。
  他们综合国力确实强大,但是在这上面少了投入,登陆月球的事情,自然也就是空话了。
  “我们航天的目的,不仅仅是月球上面建立基地,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以月球为跳板,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用于制造探测火星,甚至太阳系其他星球的宇宙飞船……”
  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小了太多,而且,上面有着大量的氦3能源,只有从月球上起步,登陆火星等,才是现实。
  从地球上发射飞船登陆火星,那完全就是扯淡!


第1405章 一箭多星的长三捆运载火箭
  对于刘一九这样的想法,其他人都是无力吐槽了。
  这得多久的事情了?
  现在,就连发射个卫星系统都是有着无数困难,宇航员都还没有送上天呢,就开始计划着要在月球上建立庞大的基地,制造宇宙非常登陆火星。
  “行了,后续的计划,以后再说吧。咱们还是考虑眼前的现实,以后的发展方向,先把技术的解决了再说吧。”钱老叹了一口气,这些事情,现在去想,未免是有些好高骛远。
  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考虑眼前,先把第一步做到再说。
  没法把载人航天器送上天,然后再回收回来,一切都是白搭,后面的事情可都是没法说的。
  “确实,以后的事情,那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事情。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考虑在目前的情况想,快速发展,争取在十年时间内能够把我们的宇航员送到太空上面去!”
  十年时间,这个任务,并不是非常艰巨。
  “十年送宇航员上天,问题倒是不大,毕竟目前我们第一步需要的技术很多都已经得到验证,现在需要的就是对整个系统把所有的项目整合起来才行……”孙家栋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是负担着中国探月工程。
  国内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负责人。
  刘一九还没有说由谁担任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他自己却希望能够担任。
  “确实是这样,人事安排上面,应该先行架构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率。人事任命的事情,应该在这之前就做好,然后再由相关人员去负责各个项目的协调,只有这样进行整合,我们才能更加快速地展开工作……小刘同志,在这之前你就有着深入的考虑,对于项目负责人的事情,你说说看法吧。”钱老把这个决定权交到了刘一九的手中。
  项目并不是国家项目,刘一九的九院出钱,出技术,航天主要是出人。在这方面,得到好处的反而是航天的项目集团。
  只有让刘一九相信的管理人员,才会使得他们不会怀疑项目,更加不会在未来工作中形成掣肘。
  刘一九见到所有人都是把眼光投入到自己的身上,也知道这个项目总负责人实在是重要无比。
  航天的大佬们,所有人都是希望能够担任这个总工程师,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的理念变成现实。
  钱老没有时间来管理这些事情,加上他对于卫星以及宇宙非常方面的设计工作也并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刘一九早就在考虑人选。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让孙家栋这个中国探月总工程师来完成他原本的工作。
  “我觉得,这事情,还是由孙家栋,孙老来担任比较合适。从国内第一颗卫星设计开始到现在,很多的项目都是他在负责,甚至连我们的北斗卫星系统,他也是参与到了这里面……”刘一九的提议,并没有遭到反对。
  孙家栋还真没有想到,刘一九会提议让他担任总工程师。
  毕竟,北斗系统的负责人可是陈芳允。
  “当然,这项目跟我们的北斗项目,虽然有着很多相似的,很多的技术都是共用的,但是并不能把这两个项目合并到一起。陈老还是得继续负责北斗卫星系统方面的工作……”
  刘一九自然不会让内部产生矛盾。
  这两个项目,其实可以整合成一个项目,当然更是可以当成两个独立的项目。在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来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他们就需要认真地考虑着投入的侧重点。
  “另外,我们既然要向着建立空间站的方向发展,在运载火箭方面,长征三号乙型火箭的运载能力显然是不足够的。最好是能够设计出来一款gto能力超过五吨的……”既然刘一九说让自己担任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孙家栋当即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长征三号乙型火箭,运载北斗卫星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进行载人航天工程,显然是不够的。
  只有推力越大,才能运送更多的物资。
  如果返回舱太小,仅仅是把人给送上天,甚至都没法活动开来,那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个在先期,也没有必要。在初期的时候,用于验证技术以及设计可行性,长征三号甚至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刘一九摇了摇头,“我们不能等到有了这样的火箭再去进行实验。”
  时间很紧张,任务很重。
  “考虑到返回舱需要的各种配套,抛开整流罩,逃逸塔等重量,以长征三号乙型火箭的运送能力,我们的返回舱的重量将不能超过一吨……”虽然一吨很多了,抛开宇航员的重量,抛开他们的卫生系统等,整个飞船上面的重量就得缩减,从而影响到整个飞船的设计。
  “而根据目前的情况看,隔热材料的的重量,就将会占据很大的重量,否则在发射的时候,无法确保返回舱内部的维生系统,在返回的时候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情况下,在返回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
  孙家栋显然在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火箭推力太小,实在是对于返回舱的要求太高了。
  里面的各种设备,都必须小型化,而且功率还得加强。
  中国没有如同苏联能源号以及美国土星五号那样推力达到数千吨的重型火箭,更是不能把上百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甚至更高的轨道上面。
  土星五号,是否存在,这个是个未知数,毕竟美国人吹嘘的是发射了13次土星五号,其中有六次把阿波罗号送到了月球上面……
  共和国的航天工程并不是太多,发射的卫星数量也是很少,没有多少的运载火箭。
  更加不要说把更大的载荷送到太空轨道上面去。
  “这个确实是需要考虑的。不过目前来说,只能在长征三号乙的基础上想办法去解决……”对于这种事情,钱老也是认为火箭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
  “随着对我们北斗卫星的改进,下一代的卫星,需要的推力更大,为了确保通讯质量以及更大的功能,卫星将会设计得更大,很可能,在发射下一代的区域无源定位卫星的时候,需要的重量可能就会超过目前长征三号乙的载荷……”陈芳允突然开口说道。
  卫星的功能越大,就需要越多的系统来进行保证。
  而越多的系统,就意味着更加庞大的体型,更大的重量。
  只要卫星继续发展,新型火箭的设计,也就必须继续走下去。
  航天方面,卫星跟火箭,这都是不可分割的。
  除非有着更大载重量的火箭的,运载能力更加强大,或者如同美国以及苏联那样,让火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