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第1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型军舰倒是没有问题,问题是,大型军舰在满足电磁炮的能源供应之后,很难再支撑其他系统的充足能源供应。这必须得有一套专门用于电磁炮供能的能源系统。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现在我们建立实验模型,没有必要去考虑那些。我们需要验证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否正确,小型的实验模型,也就能够验证得了的。”刘一九知道,现在能量压缩的研究工作甚至都还没有开始起步。
  他对于压缩能量并不了解。
  不管是未来武器发展方向的动能武器,还是高能武器,都是需要庞大的瞬时能量才能实现。
  未来数十年,都将会是为了理论研究而研究。
  能够真正用于实战的高能武器以及动能武器,小型的应该能够实现,大型的很难。
  “既然建设小型的实验武器,刘主任,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利用目前我们的设计模型,开发一种更小的单兵电磁轨道枪?”一名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建议着。
  刘一九在九院,如同神一样的存在。
  这个项目,是他一手主导的,研究了十来年才有了理论设计方案,大多数工作还都是刘一九在做。他们只是刘一九的助手。
  目前各国虽然都在秘密地研究这些未来方向的武器,却都是基于美国西屋公司的那种方向。
  跟刘一九这种直接在炮管中间布置电磁线圈形成强磁场,通过炮管底部的撞击部件撞击炮弹底部从而获得初始的动能完全不同。刘一九这种,跟现代的枪炮,原理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就是获得出膛速度的方法不同。
  一直都不曾有人质疑刘一九的这种设计。
  当然,这个刚刚进入九院不久的年轻人,也不算是质疑刘一九的设计,而是提出了另外一种小型单兵电磁轨武器的思路。
  原理都是一样的。
  如同枪跟炮一样的原理。
  所有人都是一愣,旋即变得欣喜起来。
  确实,如果搞大型的模型实验,实验成功了,也会因为各种问题很难运用上。小型化的如果获得了成功,也就更加容易进入到部队的服役之中。
  刘一九同样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个年轻人提出的东西,他并不陌生,只不过,他一直以来都是为了搞射程更远,威力更加强大的电磁炮,而忘记了一种在他那个时代部队已经开始大规模列装的单兵武器——高斯枪!
  那是一种比电磁炮更加容易实现,能够让士兵拥有更强作战能力的小型电磁武器。
  目前各国,应该还没有开始进行实验。
  刘一九对着这个同样也姓刘的年轻人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跟我们的电磁炮的原理是一样的。在枪管里面布置加速线圈以及弹丸线圈产生磁场,而枪的子弹远比炮更小,我们完全可以用电池里面的电量来进行发射……”年轻人越说越是镇定。
  这样的实验成本,同样也是去验证刘一九的模型,但是成本费用将会小很多。
  “从理论上,确实比较可行。”其他人都是点头,但是他们也只认为从理论上可行。
  刘一九则是不这样看,“这不仅仅是理论可行,而是实际上可行的一种方案。之前我们的目的就是获得拥有更高射程,更大动能的大型武器,主要针对敌人的装甲力量以及军舰这种大型装备,从而没有考虑小型武器的使用。按照我们的模型,只要实验成功,我们只需要搞出一种高容量的蓄能装置,就能够让这种枪械装备我们的部队!”
  大规模列装!
  实验成功,只需要小型的强力电磁,就能够让高斯枪实现列装部队。
  “这种枪械,有一个远比目前我们部队使用的各种枪械都好很多的优点,利用电磁线圈瞬时通过电流形成的磁场来加速子弹,解决目前所有依靠化学能推动的枪械无法解决的后坐力问题,提高准确度和威力。同时,能够产生远比普通化学能推动的子弹更大的动能,能够拥有更远的射程……”戴眼镜的年轻人说道。
  “缺点呢?”刘一九清楚,这个年轻人应该是有了很多的想法,这个想法甚至已经形成了很长的时间,他进行了不少的设想。
  不过他们这些项目里面,不允许私人进行实验,不是为了让他们的精力不被分散,而是刘一九知道这种武器一旦出现事故,发生爆炸什么的,有多么的危险。
  他可就是被自己实验的电磁炮在实验的时候爆炸而弄到这个时空中来。
  “对于能量的需求,同样也是比较庞大的。当然,这是相对来说……”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说道。“还有一个问题,为了节省电能,我们需要解决这种电磁枪在发射时候的瞬间电流控制。必须得让瞬间电流更加强大,才能拥有更大的威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让瞬间的电流释放通过线圈,并且形成强磁场,才能在有限的能量中获得更大的动能,从而让电磁抢获得实用性能……”
  “确实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暂时先把这种设计定位到单兵武器装备上面。这就需要我们的枪械设计不能太过庞大。同时需要携带用于发射子弹的电池以及子弹,这就个对于其他部件造成更大的压力……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种瞬变的电容系统……”刘一九不知道高斯枪的原理。
  高斯枪跟电磁炮虽然是同样的原理,但是电磁炮不同,为了更大的威力,基本上都是不考节省能量。
  炮的用途跟枪完全不同,移动永远没有单兵武器那样灵活,更加不会对使用的军人造成影响,所以设计都是粗暴的。
  刘一九当初对于枪不感兴趣,要是稍微了解一点,就能够弄出成熟可用的高斯枪设计来。
  高斯枪在前期用于单兵作战武器,可能有些不合适,但是给狙击手使用,以及特种部队作为主要装备,这完全是合格的。
  不会有普通化学能子弹枪械在开枪的时候那种会形成巨大的声响,完全适合隐蔽作战。
  他提出设计这种瞬变电容系统,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搞,之所以提出这种,完全是根据星际争霸里面高斯步枪的设计技术原理。是否可行,只有用实验来证明。
  而且,至少,这是有了一个设计思路了。
  “瞬变电容系统?”年轻人有些疑惑地看着刘一九。
  他也想过,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一点头绪都是没有。
  “利用技术的控制,让我们的步枪只是在发射的一瞬间,通过脉冲电流,从而产生高强的磁场,推动子弹出膛。”这种是否可行,刘一九不知道,反正有人去验证,“这跟我们的电磁炮不同。电磁炮在开炮的时候,并不是瞬间发射出去,而是有着一个让炮弹先被磁场固定在炮管中间,随后整个炮管内部的磁场加强,在炮弹出膛之强,整个炮管内的磁场都是一直存在的……如果这种技术开发成功,我们的电磁炮完全也是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在发射之前先进行蓄能,然后瞬间释放这些能量利用线圈产生高强度的磁场……”
  刘一九的脑洞,绝对不是吹的。
  当然,这个也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他当初就是研究这种发射形成了爆炸……


第1731章 军事技术力量才决定拳头硬度
  高斯枪的提出,让刘一九的电磁炮项目研究有了一个理想的基础模型研究,虽然说同样也是需要消耗时间以及不少的研究经费,仅仅是瞬间变容系统的研究,就需要大量的研究才有可能进行实用。
  或者让实验模型成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微型的高效率储能装置的研究。
  这两个项目,都是关系非常庞大的,要进行具体的研究,项目跟电磁炮研究没有区别,不过经费却少了很多。
  “小型化的甚至微型化的电能存储装置,我们可以考虑石墨烯电池,这样能够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实现瞬间充电以及释放电能。”能量装置微型化跟小型化的技术方向,也是一个难题。
  小型的高斯枪,肯定不能指望在枪里面搞一个微型的核反应堆不是?
  更加不能让这些枪连接着核反应堆,那样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石墨烯电池,也是九院目前基础项目的一个研究方向,利用石墨烯那超级的导电特性,来实现瞬间充电以及释放电能。
  “需要跟石墨烯电池项目的研究进行合并吗?”负责石墨烯电池研究项目的黄观文担忧地问着刘一九。
  他们在搞石墨烯电池的研究运用,现在刘一九自己的项目涉及到,是否会独立出来,这个也是不清楚的。
  要是独立出来,肯定就得从他们手中调人,甚至,会在他们的研究经费里面搞一部分出来。如此情况,自然不是黄观文等人想要看到的。
  不然,哪里会在知道电磁炮项目修改了研究方向之后,不是考虑小型的核反应堆来提供庞大的电能,而是需要使用高存储空间的微型蓄电池之后就眼巴巴地跑过来找刘一九。
  其他的老头卖萌谈感情,都是没有办法增加经费,他们跟刘一九之间关系没有别的老头那样深厚,更加没有可能不是?
  “合并,现在不适合单独立项。再单独立项完全是浪费,你们那边抽调几名得力的人员组成一个小组。这个跟其他的也并不冲突,技术都是通用的。”刘一九明白黄观文什么意思。
  他肯定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就去多搞一个石墨烯项目,那样完全就是分散精力,这样的事情,他不会干。
  “肯定会的。”黄观文松了一口气,当即表示,绝对会调集最为精干的力量全力攻关研究,争取早日拿出实用的微型高效率蓄电池。
  刘一九倒也没有说什么。
  反正他自己明白这些事情,短期内并不容易获得成功,哪怕有着技术基础,也很难,高斯枪一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才开始进行实用,不可能一下子就弄出来。常规的武器发展,他了解的不少,那是因为兴趣。
  结果,他研究高性能电磁炮的技术专家,结果却被基础的东西给难住了。
  这也不能怪他,任何的武器研究,在没有技术的时候,都是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所以研究系统就显得庞大起来,从而使得研究变得复杂起来。
  人类的科技进步,就是这样不断地从各个方向去进行研究挑战,从而获得整体的突破。
  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单独存在,更不是只要这种技术突破就行了,而是一个整体的科技系统突破。
  刘一九即使能够设计出来原本的动能武器,也会因为配套无法完成,而无法实现自己的设计。
  他一直都在等着基础技术的突破,并且结合现有的科技体系,来刺激技术一步步地进行发展。
  就如同他一直干的事情,并不在意短时间内的结果,而是进行系统的布局,刺激整个技术体系的提升。
  一旦这个技术体系提升了,到时候,各种武器装备的设计,完全就能够出现井喷现象。
  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人震撼。
  现在九院就是这样的情况,搞了这么多年,真正出现的技术装备,并不多,已经进入实战运用,部队开始列装的,更是少。
  陆军装备方面算是最多的,龙卫坦克已经发展出来三代;毁灭者坦克一直都在改进研究,却没有装备部队;陆航方面则是只有直—91列入了现役装备,小规模服役,而以直—91为基础的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依然处于持续的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