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侯都出钱的,某也认购三万!”
“某家比较穷,认购一万吧!”
“虞家认购十万!”
“魏家也是十万!”
一众的大臣看到孙策既然率先的认购了,他们看了看对方,也不好意思没有点表示。一个个站出来认购。
孙坚目光看着众人,一闪一闪的,笑的见牙不见眼。
……
翌日。
这一天,天气不错。地面的积雪已经被全部的融化,早晨的太阳光芒十分的暖和。
吴国的国债正式在民间开始发行了起来,第一个发行的自然是国都金陵。
金陵城内外有上百万的人口,市场不小。
“吴国的国债发行了。”
“终于发行了,这么的好事,我们要去买!”
“媳妇。我们去认购点国债吧,赚点利息!”
本来已经利用一天的时间做起来的声势,朝堂发行的国债很顺利,从金陵开始,全城南北东西一共十个据点,可以购买国债的。
金陵城如今乃是吴国国都,这些年发展的很快,从建城到屯田,住在这里的百姓多多少少有些余钱。
“还是在等等吧!”
“我们不急,张老汉一家人可是读过书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如果买,我们也跟着买!”
当然,虽然吴国的民心其实有不少,但是第一天的认购并没有太多的人去认购,来的都是零零落落人,收获不大。
全城售出去的只有一亿钱左右。
第二天,丞相府。
孙权的身躯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张昭的面前,看着国债认购的卷宗,他很不满意这一个成绩。
“君侯,五十亿的份额太大的,始终卖不出去啊!”张昭叹了一口气。
孙权闻言,面容有些清冷,摇了摇头,冷冷道:“张丞相,不是国债没有市场,而是你们连买东西都不会买啊。”
“君侯,你的是意思是?”张昭一听,心中有些不快,目光看着孙权,有些疑惑。
“丞相,你们的据点是在太寂静了,没有气氛,自然卖不出东西,就算好的东西,也要有市场气氛,一般情况之下,百姓买东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喜欢热闹!”孙权轻声的解析,道:“只要你们能让他们认为,这个东西是有人在购买,他们才有胆量去购买!”
“某还是有些不懂!”张昭一头雾水,还是道。
“算了,我和你说不通,从现在开始,国债让我来卖,你们都看好了!”
孙权双眸之中迸射出一抹精芒,大喝了一声:“子瑜!”
“君侯!”
诸葛瑾就站在孙权身边,迅速回应。
“我要的你找的那一批托,找的如何了?”孙权问道。
“君侯,一千人,全数准备就妥当,就等着你的吩咐!”
“让动起来!”孙权道:“某要让买卖国债的据点热闹起来,只要热闹起来,才能让人来,明白吗?”
“诺!”
诸葛点点头,然后去安排的。
在孙权麾下的那一批托的发挥之下,气氛开始起来的,第二天的发售超出的张昭的意料之外。
五亿。
仅仅一天,就出售了五亿的国债。
当然,这个数目并不能让孙权满意,五十亿国债,他把二十亿的份额留在的都城金陵。
第三天才是正戏。
“糜家宣布,认购十万吴国国债!”
“白家宣布,认购十万吴国国债!”
“方家宣布,认购十万吴国国债!”
江东商会的成员开始动起来,每一个家族都认购十万,然后在金陵城形成了一个连锁的反应。
世家豪强都纷纷加入的这一股涌流之中。
在百姓的眼中这是国债,在他们这些家族的眼中,这是争取大王另眼相看的一个通途。
仅仅十万,不在话下。
不过在随着他们的彻底的动起来,整个金陵都开始动起来了。
“江东商会的人这么会做生意,他们都买国债,肯定有赚头!”
“他们都不怕大王赖账,我们怕什么?”
“买!”
“钱放在家里面又生崽子,多买点!”
……
“你们不要乱插队,这是我排好的位置!”
“今天一定要买到国债!”
“国债的利息,我们明天就能赚钱了!”
随着金陵一个个家族的动起来,江东商会和世家豪强的联手认购,还有各个购买国债的据点之中那些孙权安排的托鼓动起来的气氛。
吴国的民心开始迅速的爆发,吴国国债的购买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三天之后。
王宫。
孙坚听到张昭的汇报,倒吸的一口冷气,道:“不到五天的时间,你们居然卖出的十五亿的国债!”
“大王,由此可见,百姓对我们吴国还是人信任的!”张昭兴奋的道。
“好,太好的了!”
孙坚大笑。
“大王,接下里,我们就应该继续的向着江东六郡开始销售,把这五十亿的国债卖出去,我们就能过一个好年了!”
张昭道。
“此事你亲自去做!”孙坚点头。
…………
“娘子,这是我们家今天剩下来的五千钱,真的要买国债吗?”
“夫君,朝堂打了胜战,他们肯定不会骗我们的,老王家都买了,我们为什么不买?”
……
“都城的人都买了,我们为什么不买!”
“就算亏,也是他们先亏本!”
……
“难得朝堂向我们借钱,一定要买!”
“还有利息!”
……
仅仅十天的时间,国债销售江东六郡地域,五十亿份额,全数销售一空。
东侯府。
孙权接到的丞相府的消息,自己也忍不住大笑了几声。
太顺利了。
供不应求,仅仅十日便售卖一空。
或许说,他太有些低估吴国的民心了。
如今的吴国,可谓众志成城,不然国债不会销售的这么快,这就是吴国的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一次国债的销售,孙权不过是一个试水的行动,但是收获太惊人了,民心才是一个诸侯能否得到天下的最重要标准。
如今的吴国,孙家是得民心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君侯,如今还有不少人想要购买国债,如何是好?”诸葛瑾问道。
“第二批国债一定要等到过年之后。”
孙权双眸划过一抹道:“我们这一次,玩一把大!”
他还是想要试一试,全国范围的反应会如何。(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平州刺史的位置
战国三年,正月。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的春天。
南方的春天向来是来的比较早,今年更是早,才过春节没几天的时间,天气就开始回温了。
如今的金陵城之中,万物复苏,百花绽放,大树的叶子开始发芽生长,小草一片绿油油的,春意绵绵。
王宫。
孙坚今年的春节过的很爽,五十亿钱的国债顺利发行,让朝堂一下子变得十分的富裕起来。
有钱的才能做事情,有钱的才好做事情。
过年没有过几天的时间,他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规划这一年的战役。
于是他开始把张昭和潘凤找来。
到了他们这一个层次的人,没有什么过年的假期,过年是下面人过了,他们依旧。
“大王。”
张昭和潘凤,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算是孙坚政权的左膀右臂。
“子布,无双,来看看,这是锦衣卫发回来的消息!”孙坚端坐在御书房的太师椅之上,把一份卷宗递给的两人。
“晋国想要彻底的夺取幽州?”
“估计开春之后,出兵超过二十万!”
两人看了看卷宗。
卷宗上面是锦衣卫发回来的消息,关于袁绍的消息。
袁绍在十二月的时候,因为邺城被黑山黄巾军偷袭,所以丧失了一个夺取燕国的机会。
如今却有卷土重来的意思,而且投下的兵力更加的大,有一战消灭整个燕国的意思。
“大王,不能让晋国得手!”
张昭双眸一抹冷芒划过。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动兵能力!”
潘凤沉吟的半响,道:“在徐州的一战,我们打的很累,特别是东海战役,伤亡不少,数万将士牺牲,如今军中的士气不高。需要一段时间缓和一下战争的气氛!”
“平州有将近十万兵马,应该能动!”
张昭道:“如今并不是我们得到燕国的时机,毕竟就算得到的,我们也未必能镇守的主。但是我们要保证一点,燕国绝对不落在的袁绍手中,有着十万兵马,再联合公孙瓒的兵马,未必保不住幽州!”
如今吴国在北地的只有平州的兵力。这些兵马镇守辽东勉强可行,但是是守不住幽州。
所以就算吴国把幽州拿下来,也未必能抗住晋国的攻击。
“无双,汝认为平州的兵马如何?”
孙坚闻言,双眸一抹亮芒闪烁,问道。
“禀报大王,平州位置特殊,在不少的游牧民族包围之中,这几年平州的兵马都在和东面高丽人较量,长年活跃在战场之上。算是精兵。”
潘凤作为吴国大将军,各方的兵马他都一一的巡查过,自然也知道平州兵马的战斗力。
“那么平州刺史呢?”孙坚问道:“尔等有何建议!”
孙静即将调任回来,担任宗正,但是平州刺史的位置孙坚却迟迟没有能定下来。
“大王,此人要有一定的带兵能力!”潘凤道。
“大王,平州邻近不少游牧民族,这个人必须要有处理民族之间的纠纷的那一种能力能魄力!”张昭也提醒的道。
“这样的人不多啊!”
孙坚有些犹豫不决了,他心中不是没有人选,但是都不是很合适。
——————————————————
东侯府。
孙权一大早就被媳妇从床上叫了起来。家里一拨一拨的客人,他想要睡一个懒觉都不行。
做老大的就这点不好,大过年的,前来东侯府拜年的人。一波一波的,想要休停一下都不行。
如今他孙仲谋也算是吴国朝堂一方巨头,自成一系,这一系还是势头比较旺盛的那一种。
他家的大门,可谓是门庭若市。
平时一直没有什么机会靠上来的官吏,也趁着过年的时候。颠屁颠屁的跑来了东侯府,略表心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一个个拿着礼物上门来拜访,他总不好意思冷着脸,然后一个个的把他们扫出门去。
最后只能好好的接待,笑了一个上午,脸都抽筋了,这就是官场之中的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都不会改变自己官场的风俗的。
“元直!”
孙权忙碌了半天,然后在偏厅之中接见了如今的金陵令徐庶,他看着徐庶,微微苦笑的道:“他们这些人也就算了,你干嘛也一大早没事情做,跑来这里来凑热闹啊!”
“呵呵,过年,自然要赶上一个热闹,为君侯拜年,很正常!”
徐庶如今作为金陵令,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委书记,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位高权重,身上的威严日益增加。
不过作为东侯一脉的干将和顶梁柱,已经不用这么多虚礼,他的上门来多变是有事情的。
“你得了吧!”
孙权目光撇了他一眼,和了一口热茶,淡淡一笑,然后道:“我还不了解你,如今的你,金陵的事情忙的一趟糊涂,你娘想要给你找个媳妇,你还没时间,今天紧巴巴的上门,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你就直接说了吧!”
徐庶如今也算是有出息了,徐母就想让他成家了,他是一个孝子,自然不会忤逆母亲的意思。
不过这中间出了一个小插曲,因为工作忙碌,把这个迎亲的日子给弄混了,结果结婚的时候出的不少岔子,错过的一天的吉时,让人家新娘子白白的等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