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谷口处布置的鹅车洞子通道已经宋军炸得七零八落,又泼了煤油引燃,熊熊大火把谷口通道死死堵住。
  后面的交趾兵士被宋军火炮打得苦不堪言,这里的却面对着大火逡巡不前,前拥后挤,在谷口里乱哄哄地闹成一团。
  黎奉晓心里叹了口气,知道此时大势已去,自己无力回天。也不再招呼这些失了主心骨的交趾兵,带着亲兵分开众人,挑了个火势较小的地方向前方行去。后面的交趾兵士看见,大呼小叫,却没人敢跟上来。
  到底是在开阔地里,火势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空间都封死,只要头脑冷静,眼明手快,还是能够走出来的。
  付出了三个亲兵葬身火海的代价,黎奉晓终于从穿过了谷口大火,抬眼看前边的交趾军营,心里不由暗叫一声苦。
  此时军营里早已乱成一团,宋军冲进去后到处放火,又正是天干物燥的时候,火势蔓延开来,早已无法收拾。
  本来军中留有统军将领,偏偏又有个李仁义在军中,清早黎奉晓一出发他就催着收拾行装准备撤军。等到宋军攻进来,又胡乱指挥只想着保护自己,最终搞成一团糟,反而被人数少的宋军彻底占了上风。
  徐平在山上观战,猛然看见从火海里钻出一群人来,转身叫过鲁芳吩咐道:“此时从谷里逃出来的,必然不是普通人物!你带一指挥人马,现在冲下山去,其他的不要理会,只是结果了这十几人,或擒或杀,总之不能让他们逃走!对了,山上的弩箭也没了用处,你带几十具下去,不要与他们纠缠!”
  鲁芳应诺,自去点齐兵丁。
  此时山下做战的,都是徐平原定的预备队,原在山上防守的人员依然固守原地,随时都有充足的人手查漏补缺。
  徐平并不知道是黎奉晓趁乱冲了出来,但现在这种局势,能够如此沉稳带人脱离火海,必然不会是凡俗之人,当然不能放过。
  随着鹅车洞子被炸散烧毁,宋军石砲的射击弹道又畅通无阻,民夫帮着砲手一刻不停地装弹发射,在交趾军营和谷口之间形成一条隔离带。
  黎奉晓带人逃出了火海,又要躲避空中纷飞的石弹,走走又停停,跳跃闪避,眼睁睁看着军营里的乱象,急切间却无可奈何。
  而在这个时候,鲁芳点齐了一指挥兵士,向徐平报过,冲下山来。


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结局
  鲁芳带人冲下山来,离开山脚不远,便不敢再前进。宋军从山后射来的石砲雨点般落下,砸在地上之后四处滚来滚去,让人根本不敢上前。
  想起徐平的那句或擒或杀,又见徐平并没有止住砲手的意思,鲁芳哪里还不明白?让身后的兵士停住,弩手上前,瞄准乱石中穿行的黎奉晓一行,乱箭攒射。其它兵士也有带弓的,跟在弩手后边一起射击。
  乱石中黎奉晓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分心,哪里知道已经成了别人的靶子。
  一轮射过,已有一半的人倒在地上,黎奉晓这才注意到几十步外的宋军。
  见宋军弓手弯弓搭箭,第二轮又要射过来,黎奉晓有心要躲,但地上石弹乱滚,也没地方躲去,只是一犹豫间,背上已中了一箭。
  若是战阵之上,中这样一箭黎奉晓也是不惧,好死不死的,从谷里出来的时候他把甲胄除了。没有铁甲护身,这一箭直透入骨,血肉之躯如何能够抵挡得住?黎奉晓只觉得痛入骨髓,头晕眼花。
  等到宋军弩手重新上弦,第二轮强弩箭矢射过来,黎奉晓再也没有力气躲闪,身中五箭,箭箭入骨,缓缓倒在地上。
  鲁芳也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只管招呼弓弩手放箭,直到把所有的人全都射倒,才带人返回山顶复命。
  石弹纷飞之下,也不用担心有人装死,躺在地上很快就会被砸成肉饼。
  此时太阳已经划过头顶,阳光不再那样酷毒难当,天地间的暑气却没有消散,再加上谷外到处燃烧的熊熊大火,徐平站在山顶树荫下也一直流汗。
  鲁芳复命之后,徐平便关注着谷里战事。
  宋军一直只是威逼,并不上前交战,而是用火炮一轮又一轮地齐射。十几炮后,炮管都已经发红,必须一桶水一桶水地浇上去才能维持。甚至有两门炮不堪使用发生了炸膛事故,依然不停。
  交趾军队早已乱了,黎奉晓走后更加没人组织指挥,无头苍蝇一般在谷口乱糟糟地挤成一团。
  谷口的火势终于渐渐小了,被逼入绝路的交趾军队争先向谷外逃去。此时一万人只剩了不到五千人,其他的人非死即伤。就是这剩下的五千人,还有勇气向谷外逃跑的也不过一两千人,其他人都躲在一些角落里,扔了手中的兵器,抱头脑袋只等着被宋军俘虏。
  见最后剩下的交趾人逃出生天,徐平并没有再吩咐人阻拦,而是让亲兵去传令,谷中配合骑兵的弩手紧随交趾军队之后,把出谷的道路清理出来。
  自被宋军冲入军营,李仁义便招集最精锐的中军把自己牢牢护住,骑在马上选个高处仔细看着谷口处。黎奉晓冲出来的时候他并没有看清楚,便当谷中的交趾兵士终于逃出生天,穿过宋军的石砲隔离带,最后只有不到一千人到达交趾军营,李仁义还是看清了。
  这个样子的交趾军队,李仁义心中笃定黎奉晓已经不在了,不然不会如此没有章法。作为交趾名将,黎奉晓带兵还是无可挑剔。
  心中叹了口气,李仁义又看看满天火光的军营,对身边亲兵道:“着人进军营收拢人马,有多少算多少,立即撤回富良江南岸去。谅州这里我们已经败了,早早回去准备防守,莫要让乘势打到升龙府城下。”
  亲兵带着李仁义军令,领命而去。
  这一次败得太过莫名其妙,交趾精兵大半折在这里,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升龙府不能有失,必然要从其他地方调兵马回防,交趾的势力收缩已经是必然。北方和西北方向大多是土官治理,没办法就扔给大理和哀牢就是,大宋也有可能要占一部分。南方则是死敌占城,一步也不能退的,不然被占城军队逼近交趾精华地区,那可就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了。
  此时谷中战事已经结束,防守的宋军步兵一部分清理战场,收容交趾降兵,一部分抓紧时间清理出谷的通道,把满地的石弹推到一边。
  徐平看着山前的交趾军营里开始有成建制的军队脱离战斗,在军官带领下向南方集中,明显是要逃跑了,不由眉头紧锁。
  这个年代杀伤敌人主要靠近身肉搏,如果交趾军队铁了心要跑,也很难把他们留下。这个时候就是骑兵发挥作用的时候,利用机动性把敌人留住。
  大半天的战斗看着打得热闹,除了谷中的一万交趾军队被全歼,谷外并没有杀伤多少,李仁义还能收拢起一万七八千人来。正是还有这些人手,李仁义才没有惊慌失措,只要处置得当,守住富良江等待援军还是做得到的。
  步军开辟了通道,韩道成带着骑兵大队终于出了谷口,直冲向交趾军营。
  徐平带着谭虎下了山,到了交趾军营不远的地方找棵大树下面站住,命亲兵去找正在军里与交趾人鏖战的桑怿和张荣来。
  此时交趾军营里成建制的军队已经撤走,战事慢慢平息,宋军开始清理残余,打扫战场。
  过不了多少时间,桑怿和张荣两人到了树下,向徐平见过了礼。
  徐平道:“军营里战事如何?我军伤亡重不重?”
  桑怿道:“我这里还好,粗略算了一下,损失了千把人手。战果就能说得很,还没来得及清点。”
  张荣道:“乡兵的伤亡更重一些,当是在一千五百人的样子。”
  “战阵之上,伤亡难免,事后厚加抚恤就是了,我不会让人白死。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交趾人南逃,如果不追,我们这仗不就白打了。你们现在还能不能向南追击?要多少时间调整?”
  桑怿和张荣对视一眼,沉声道:“追,当然要追!不过要收拢人手,准备粮草,再是紧张,一切齐备也要到半夜了。”
  徐平想了想,点头道:“半夜就半夜,我让韩道成带骑兵把交趾军队缀住,沿途骚扰,想来还是能够追上。还有,你们好好安排一下,让要参加追击的人提前歇息,准备的事情让其他做。”
  两人应诺。
  徐平又道:“此战我们已是大胜,追击交趾残兵只是随手而为,记住不要轻易涉险,给交趾人可乘之机。谅州已经守住,交趾人再是不甘心,也无兵可派了。你们跟在交趾人后面,有战机则战,没有战机不必强求。此战本来就是我们守住谅州就是全胜,又不是要灭交趾一国,切记,切记!”
  桑怿面上出现奇怪神色,看看徐平,终究没说什么,与张荣一起告辞,分头准备去了。
  看着两人离去,徐平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又想不起来,只好摇了摇头,带着谭虎先回谅州城,处理一应战后事宜。


第199章 追亡逐北
  节令上还没有入夏,谅州这里却没什么春天,到了夜晚酷热难当。
  徐平在州衙的后院,一个人坐在凉亭里,想着这场战事,思考着细节,防止自己疏忽了什么。
  从被俘兵士的口中,徐平才知道交趾主将黎奉晓阵亡,不过他的尸体在石砲弹雨之下,早已成了肉泥。到底是一位名将,徐平让人捡了尸骨,免强收敛了,用副好棺椁装起来,等什么时候送还他的家人。
  左思右想,徐平总觉得这一战有这样的战果实在是侥幸。依他本来的意思,就是防住交趾人的进攻,熬过这场战事,到了雨季就平静下来。那时自己任期也到了,平平安安地回到京城去担任新的职事。至于谅州这里日后会如何,自然由后续接任的官员去操心,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
  月亮还没有升起来,满天繁星闪烁,夜晚透着久违的宁静。
  徐平看着天上的星星,看着她们向着自己不停眨眼睛,蓦然想起白天桑怿离去时那奇怪的神情,脑中灵光一闪,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自己会觉得不对劲。
  一切求稳,目标只是守住谅州,又不想灭交趾一国。
  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苦笑了一下,徐平摇了摇头,为什么不会有这种想法呢?
  自己以文官领兵,有这种想法实在是正常不过,领兵的文官大多都会这种想法吧?把交趾兵全消灭了又怎么样?甚至把交趾灭国又怎么样?
  又不是武将,再大的战功也不能说明自己有多厉害,文官的能力怎么能用战功来表示呢?田粮丰足,人民乐业,这才是文官该做的事。
  若不是有前世的记忆,徐平连奇怪的感觉都不会有,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典型的文官了。
  细细想来,文官领兵最大的两个麻烦,一个是不懂装懂,爱出风头就想学史书里的高人,动不动弄什么锦囊妙计,让领兵将领立军令状。另一个就是自己这种心态了,一切求稳,首先想的是不出纰漏,而不是扩大战果。
  能够克服这两点的人当然也有,再加上有真正统兵打仗的能力,集这两种优点于一身的人就相当稀少了。
  想到这里,徐平猛地站了起来。
  “谭虎!”
  “卑职在!”
  “快马传我军令,命韩道成无论如何也要把交趾军队拖住,命桑巡检和张荣加快进军速度,哪怕是要承担一定的行军减员,也要把交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