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上陪着笑,李仁义向徐平拱手:“小的甚么样人,在大帅面前哪里有我坐的位子?大帅有事尽管吩咐,小的站着说话就好。”
  徐平看了李仁义一会,直到看得他手足无措,心里有些发虚,才道:“自入冬以来,交趾三番五次,进犯我大宋谅州地境。以臣攻君,大逆不道!”
  见徐平突然提高了声音,李仁义吓得心里一哆嗦。
  徐平又道:“你在交趾身份不俗,实话对我说,是哪个得了失心疯,撺掇南平王做下如此以上犯上的失臣之举!”
  李仁义看着徐平,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所谓宋为君,交趾为臣,不是小国没办法哄着大宋高兴的吗?说到底还是两国,凭什么你大宋占了交趾的谅州,交趾就不能打回来了?
  徐平看着李仁义,沉声道:“你东张西望,吞吞吐吐,看来起意犯上的人身份不俗,以你的身份也不敢说出来。”
  李仁义张了张口,还是没说出什么来。心里嘀咕,大宋占了谅州,交趾北方门户大开,这还要什么人撺掇,哪个君王也要尽力夺回来啊。
  徐平又道:“看你神情,起心谋逆,不守臣礼的莫非是南平王?”
  李仁义见徐平一个劲地在那里自说自话,自己也没法回答,干脆把嘴紧紧闭了起来,任凭徐平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
  “你的样子,就是默认了。”徐平叹了口气,“自数年前南平王奉遗命继位,我大宋对他恩重如山。允他袭父位,数次封赏,位高爵显,周边藩国,再无一个有如此造化,没想到却是狼子野心!”
  李仁义张了张口,心里摸不透徐平心思,还是没说出什么来。
  “你在这种人手下为臣,心里不觉得羞愧吗?”
  徐平声音缓和下来,看着李仁义问道。
  李仁义终于回过神来,向徐平拱手道:“小的只是南平王身边侍奉的下人,这些军国大事,一窍不通。”
  “那你到谅州来干什么?”
  李仁义一怔,又说不出话来。到现在他也没弄明白,徐平找他来说这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到底是为什么。自己也不敢随便乱说,以防多说多错。
  徐平用手扶着桌子,身子向前探了探,看着李仁义,沉声道:“你说,李佛玛这种以下犯上,毫无臣礼的人,你跟着还有什么意思?”
  见李仁义的身子缩了一下,徐平又道:“他敢反大宋,不是逼着手下的人造他的反吗?李仁义,你要不要造李佛玛的反?”
  李仁义怔了一会,才结结巴巴地道:“大帅这话从何说起?”
  “就从你说起!李佛玛胆敢以下犯上,我大宋岂能容他?你如果是个识时务的,及早投诚,擒了李佛玛,便是我大宋的忠臣!”
  听到这里,李仁义哪还不知道徐平的意思?但他是一个阉人,又不是黎奉晓那种身份,做个鬼的大宋忠臣!
  见李仁义目光闪烁,徐平沉声道:“你愿不愿意为大宋尽忠?”
  这个时候,李仁义也不好再沉默,拱手对徐平道:“小的身份低微,哪里能够干得什么大事?有什么话,大帅直接吩咐就是。”
  徐平点头:“嗯,你也不用自谦,我打听得清楚,你在王宫里还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如今李佛玛倒行逆施,上国震怒。我放你回升龙府去,联合城里的忠义之士,擒了李佛玛,平息边境争端,也是一场大功!”
  说到这里,徐平也不等李仁义的回答,对身边的谭虎道:“你现在就把人带出去,事不宜迟,迅速把他们送过江,为朝廷做一番大事!”
  李仁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不等想明白发生了什么,谭虎大踏步地走下来,抓住李仁义的胳膊,拖出了中军帐。
  到了帐外,李仁义才发现帐外还站了二十多个交趾的俘虏,里面的人他大多都认识,基本都是掌后勤军令一类的文官,杂着几个武将。
  谭虎放开李仁义,对守在一边的亲兵道:“时候已经不早,你们几个,护送这几位过富良江去,回升龙府干一番大事!”
  说着,用手指了几个人,包括李仁义在内。
  守在一边的亲兵快步上前,把指出的几位半扶半押,向军营外走去。
  谭虎又指着其他人道:“这些人冥顽不灵,甘心做逆臣李佛玛走狗,拉下各打五十军棍,小心看押起来!”
  李仁义被徐平的亲兵挟住,一种前行,回头看见剩下的人全都被如狼似虎的兵士带走,一时心乱如麻。
  自己是绝没有答应徐平做宋军内应的,但其他人呢?是用自己作个障眼法掩护真正的奸细回升龙府,还是宋军用的离间计?仔细回想与徐平见面的过程,李仁义心里也拿不定主意,回到李佛玛面前该怎么开口。
  让谭虎把李仁义几个人带走,徐平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了一会。
  他这种背景,当然是不会相信什么阴谋诡计,离间一下就弄得交趾君臣不和,开城门纳降什么的。一切终究是要靠实力,其他都是小道。
  之所以做这一出戏,一是这个时间闲来无事,再一个就是迷惑交趾人,让交趾猜不出自己的意图。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谭虎回来复命。
  又过没多大一会,桑怿、张荣和韩道成几个人进了帅帐。
  进来见了礼,徐平吩咐看了座,问他们:“高大全那边怎么样?”
  桑怿满面笑容:“刚才有兵士快马回报,高大全带三千骑兵正在过河,对面并没有交趾军队阻拦。按各方消息,交趾军队当是都集中到升龙府了。”
  “高大全三千骑兵,攻城虽然不行,但足以清理干静河岸,掩护我们平安渡江。”徐平面色严肃起来,“派回去取火药的两百骑兵有消息没有?他们不回来,我们就不能动身,你们再催一催,不要与高大全的行动脱节。”
  韩道成道:“我派了哨兵出去,前不久回报说明天凌晨一定赶到这里!官人,我以性命担保,绝对误不了事!”
  “好!今天三月二十三,十天的时间,攻破升龙府。如果在十天之内攻城失利,我们要立即退回谅州去!就是后边来援兵,我们也不过两万人,如果困于升龙府坚城之下,被交趾其他方向的兵马围过来,那就主客易势,大败亏输了!自去年冬天辛辛苦苦打到现在,不能因为一时贪心把战果都丢掉!”
  众人哄然应诺。
  几经周折,徐平运气爆棚,打掉了守护交趾王城的主力,这才有机会使升龙府突然暴露在了宋军面前。
  但交趾的兵马可不只有守护王城的这点人,一旦王城被围,其他方向的交趾军队必然置什么占城、苏茂州之类的于不顾,全力回防。那个时候徐平的这点人马就又处于劣势,又没了谅州的防守工事,这种险是不能冒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交趾外围军队的威胁,徐平也不用等手下的几个武将起小心思,自己就带着谅州兵马杀过来了。因为有其他交趾军队威胁,直攻升龙府就是一场冒险,偏偏徐平天生就不是冒险的性子。
  现在的形势,就像一个后生听说一位绝世美女,本来只想远远看一眼,便也就心满意足了。结果到了门前,却发现大姑娘脱得一丝不挂,躺在床上百般诱惑,临时起意,上了也就上了。
  这种事情没有经过深谋远虑,必须小心行事。如果全凭一时冲动,自己拿捏不住,意外出现的机会就有可能成为陷阱,好事变成坏事。
  既然同意了桑怿等人的想法,要乘此意料之外的机会,到升龙府里转一圈,徐平便必须把事情想得周全。用什么方法,怎么打,怎么退,到时如何收拾残局,都是他要想清楚的。
  桑怿等人到底是武将,不用考虑全局,徐平却不能如此冲动行事。他既要充分把握住这次机会,又要保证后续在掌控之中,便不能鲁莽。


第202章 兵临城下
  李佛玛坐在王位上,面色平静,没有说话,静静听着李仁义诉说着谅州之战的情形,以及徐平如何对自己说的,为什么放自己回来。
  到了最后,李仁义道:“宋军主帅徐平,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凭了天大的侥幸才有现在这局面。依小的想来,他在我面前诸多做作,想来是要离间我们君臣,坐收渔利。”
  李佛玛既不愤怒,也不欣喜,只是平静地看着李仁义,示意他说下去。
  李仁义只觉得头皮发麻,李佛玛这个人,心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两人相处这么多年,李仁义深深知道,现在他的这种表情,就是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不复从前那样无条件地信任。事后自己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也可能就此被打入深渊,没人能够猜透这位帝王的心思。
  当年继位的时候,发生“三王之乱”,李佛玛诸般做作,不但成功登上王位,还赢得仁义美名,迅速把其他兄弟都看管起来。不是早有安排,哪里能够那样干净利落?可偏偏别人眼里的李佛玛重情重义,仁厚无比。
  李仁义硬着头皮接着说道:“依小的想来,宋军把我们这些放回来,必是存了异样心思,想升龙府里内讧,他们再行侥幸之事。”
  “哦,那你说,宋军会不会来攻升龙府?”
  李仁义小心答道:“我小的看来,宋军不会立即撤军,但也不敢过富良江,当会在对岸看我们城里的动静。”
  李佛玛对李仁义笑了笑:“为什么这么说?我交趾的数万大军都被宋军打掉了,现在城里不过五千兵丁,他们怎么不乘势攻城?”
  “升龙府城坚池深,不是边疆小城可比,宋军一两万人,怎么能够攻破此等大城?一旦顿于坚城之下,我们交趾其他地方的军队及时勤王,那时宋军就要面对我们内外夹攻,攻守易势了!”
  李佛玛开怀笑道:“说得好,宋军攻城,倒是给了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说得好,看来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不用理会那些宋人了!”
  正在这时,一个内侍快步冲了进来,向李佛玛行礼道:“圣上,刚刚守城将军来报,宋军已经渡过富良江了!”
  “渡船不是都看管起来了吗?他们怎么渡江的?”
  李佛玛猛地站了起来,瞪着进来的内侍。
  “是——是他们有骑兵从上游过了江,然后沿岸而下,夺了渡船……”
  李佛玛冷哼一声,对内侍道:“命人查清楚,宋军骑兵是从哪里渡江,等到此战过后——”
  说到这里,李佛玛已是杀气腾腾。
  内侍胆颤心惊地应了声诺,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李仁义盯着内侍出去的背影,心里彻底凉透了。王宫里的事务一直都是他在掌管,有点头脸的内侍他都认识,现在进来的这个人,他看得清楚,正是以前自己处罚过的。很明显,李佛玛已经换过皇宫里的人,把自己的势力清理掉了。这场战事之后,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不会再有经前的地位了。
  想来也是,他李仁义的义子李明信到谅州监军,结果主将陈常吉战死,李明信一个人跑了回来。然后换成李仁义去监军,主将黎奉晓又战死在那里,他却莫名其妙被宋军放了回来,李佛玛还信他才是见鬼了。
  能够好好地在这里与李仁义说话,还是李佛玛担心他内外朝党羽太多,突然处理会引起动荡,这个时机有诸多顾忌。
  转过身来,李佛玛和善地对李仁义道:“这一路上你也辛苦了,下去好好歇息。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我们小心应付,一切都会好起来。”
  李仁义欲要回去,想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