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平道:“李佛玛为南平王,无臣子礼,屡次三番进犯大宋,搅得边疆不得安宁。我进升龙府,需把他带回去问罪,如何处置,自然由朝廷示下。在这段时间里,交趾这里不能无人治理,你们两位意下如何?”
  李力和李菩急忙争先恐后地道:“愿为朝廷效力!”
  “好,你们有这份心意就好!”徐平想了一下道,“如今交趾的局势可不太乐观,南边占城一直不退,北边大理虎视眈眈,风雨飘摇啊!”
  “我们一定尽力,占城和大理不过跳梁小丑,成不了气候!”
  其实大理那里好办,只要大宋表明态度,他们自然会退让,哪怕是底下有小动作,明面上却不可能紧逼交趾。当年李公蕴打败大理,平息事态就是借的大宋威风,大宋默默装糊涂,让他占了便宜。
  占城就不行了,与大宋不接壤,说话不怎么有用。而且占城好战,与交趾这里打了多少年了,如今有了机会,谁也劝不住。
  徐平也不把这些说破,只是对两人道:“如今局势,非有强力人物,一在内一在外,内外一起用功,能把稳定下来。你们两个商量一下,哪个留在升龙府主持大局,哪个出外平定地方,说与我听。”
  李力和李菩听了这话,对视一眼,谁也没说话,场面一下沉默下来。
  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谁留在升龙府就掌握了主动,局稳定后,很可能就是下一任交趾王,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让?
  徐平冷眼看着,见两人不说话,平静地道:“现在定不下来也不要紧,我还要在这里呆两天,处理一些杂事。两天之后,就要把这事定下来。季节到了,邕州和蔗糖务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也不能一直呆在升龙府。”
  李力和李菩见徐平有赶人的意思,急忙起身告辞,心里不停算计着怎么能够得到留在升龙府的机会,把另外一个排挤出去。
  见两人转身要离去,徐平又道:“对了,有件事说与你们听。邕州数万大军前出,帮助交趾平息乱局,不免误了农时。你们也知道,邕州地瘠民贫,这一误农时,今年的生活便没有了着落,就有许多人要饿肚子。他们本是来交趾帮着处理政事的,落得这种结局,心里难免不忿,不定就做出什么事来。为了平息人心,不得不从交趾这里借些钱粮,这两天的时间,你们想想办法。”
  李力转身媚笑道:“太守说的是,我知道王宫里府库和升龙府的一些府库里珍宝银钱无数,自然由太守带走。”
  徐平把脸一板:“你这是什么话?府库里的东西,当然要带回去献给天子,邕州地方怎么敢截留!”
  李力一怔:“太守的意思——”
  “府库里的东西自有我大宋军兵查验,登籍造册,要随着李佛玛一起解进京去的,那作不得数。我是让你们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内城里的王公富户,捐献点银钱出来,补邕州和蔗糖务这一季的亏空。”
  听了这话,李力和李菩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徐平又道:“尽心为朝廷做事的人,才是大宋需要的人。这两天你们谁尽心尽力,我会记在心里,不会亏待了的!”
  两人见徐平盯着自己,目光炯炯,心里终于明白过来。
  这是要在升龙府里刮钱了,不过徐平自己不出面,却让两人出面做这个恶人,这事怎么想想都有点委屈。
  李菩小心地问道:“不知,太守要我们两个收多少银钱?”
  “当然越多越好了!”徐平看着两人有点不耐烦起来,“自去年冬天,李佛玛存不臣之心,扰乱边境,误了一年榨糖季。你们知不知道邕州蔗糖务一年产的白糖值多少钱?”
  李菩摇摇头:“不知,只听说很多。”
  “我告诉你,把整个升龙府卖了都赔不起!现在让你们去收点银钱,不过是略微补一下亏空罢了,邕州还是要过几年苦日子!你们啊,李佛玛犯了多大的罪,你们不知劝谏,嗯,现在当然也要替他弥补过失!”
  李力听着有点犯傻,听这意思,是要把升龙府掏干的样子?不由问道:“既然如此,还请太守给我们派点人手,才好去做这事。”
  “要什么人手!你们也在交趾做王公的人,府里没人吗?平时没有守护你们的兵士吗?内城才多大的地方,这些人足够用了!如果有人抗令,那就是随着李佛玛谋反了,尽管报城里的大宋官兵,把他们拿了!”
  徐平站起身来,看两人还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又道:“对了,两人做事总要有个法度,就以这禁城南北正门为界,东边归李力,西边归李菩。两天之后到我这里报数字,尽心做事的人,我自然有好处给他!”
  李力和李菩对视一眼,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徐平的意思。内城一人一半,谁刮出来的钱多,想来就是谁留在升龙府了,另一个就要被踢出城去。
  西半城沿河通海,商铺众多,东半城则是住的王公官员多,徐平分得还是很合理很公平的。不过东城里的现任实权官员好多都已经被捉拿,连家产也都抄了,西城的商铺也被宋军要了一轮犒军捐献,两人起步也相差不多。
  李菩问道:“依太守的意思,只让我们在内城收银钱,那外城呢?”
  “外城有升龙府地方衙门,你们人手有限,就不麻烦了!”
  升龙府的中央官员,李佛玛的亲信,基本被徐平一扫而空,是要一起押回大宋解到京里去的。徐平给这两位空头王,留下来辅佐的官员,是原升龙府地方衙门的人,直接由地方升入朝堂。
  这样会闹出多大的乱子,徐平哪里会管他。他所需要的,是给升龙府衙门这个甜头,让他们尽心尽力地从外城刮出尽可能多的油水来。
  至于升龙府平时地位压其他地方一头,难免跋扈,一入朝堂其他州府必然看他们不顺眼,那就不是徐平所要考虑的事情了。


第212章 满载而归
  升龙府东城翊圣王府,翊圣王看着面前冷着脸的李力,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道:“你,你——竟然敢到我府上来撒野!”
  李力别过脸去,冷冰冰地道:“叔父享受了这么多年,家里金山银山,怎么让你拿点银钱出来就不舍得?大宋兵马多日征战,没有钱粮回去,不过让城里大户捐点钱助饷而已。有了钱粮,他们也就走了,升龙府还是我们交趾人的天下,那时候叔父还是好好地做你的翊圣王,何必计较这一点得失?”
  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边的人,进入王府搜刮钱财。
  徐平把俘虏的交趾兵士放了两千人出来,李力和李菩各五百,外城升龙府衙门一千,随着他们的人抢钱抢粮。
  随着徐平前来的蔗糖务的公吏书手作了分工,分别跟着这些人,一边记账一边收东西。作为三司属下,这些公吏书手对于政绩考核实在熟稔之极,最常用的两种考核办法,定额法和比较法,都被他们用到了这上面。
  所谓定额法,是定一个祖额,然后按照实际超出祖额的多少,超出一成是一等,超出两成是一等,依此类推,来定优劣。所谓比较法,其实就是后世说的末位淘汰,同级相比,成绩最差的淘汰。
  这两种方法现在被结合起来便用,外城依照升龙府衙门的账籍,把城区划成几大块,每块按历年税收定出一个祖额,分别派人征收。超出祖额最多的自然高等,进入朝堂就会得到更高的官职。在这个基础上,再用比较法,收的数额最多的再加等,数额最少的直接淘汰,由副手替补接着干活。
  至于内城,一样定出了祖额,是按照先前宋军强行派捐时估出来的。比较法就不用了,因为李力和李菩两人已经明白,他们谁搜刮到的钱多谁就留在升龙府里,压力比外面衙门里的大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力对自己的亲叔父也丝毫不给面子,亲自带着人来府里搜刮,一定要挖地三尺,压倒西城的李菩。
  交趾蕃邦小国,礼仪不备,爵位分封又多又滥,而且乱得很。翊圣王就有两位,一个是李公蕴的兄弟,李力的叔父,另一个是李力的弟弟。作为李力弟弟的那位翊圣王随着他发动三王之乱,失败后也被圈禁,已经去世。
  如果是那位翊圣王,李力还给几分面子,这位叔父却没什么话好讲了。当年李力争夺王位,这位叔父可是帮着李佛玛的,现在一起来算总账。
  交趾的这些王大多都掌实权,领兵打仗,灭国破城的,不知积攒了多少财富。直到李佛玛登基,才把他们的实权削了,安稳在升龙府里享福。却不想这几年养得肥了,却便宜了徐平。
  此时整个升龙府内外城,处处鬼哭狼嚎。未来的上位者,从两位王,到府衙门,带人在城里人家翻箱倒柜,搜刮钱财。
  宋军并没有参与,只是出动大量兵丁沿街巡逻,弹压各种动乱。
  徐平则带人在做各种撤退的准备,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李佛玛的后宫庞大,十位皇后,十几位妃子,还有各种名目的女人,加起来竟然接近两百人。这些全都要随着李佛玛押到京城去,徐平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干脆一了百了,全部送走。
  至于王宫里的珍贵物品,也都登记造册,一起解送。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哪怕是落难的帝王,也最好由帝王来决定他们的命运,作臣子的随便插手,不知怎么就犯了忌讳。
  其他的大臣,已经决定不能留在升龙府里的,也全部收押,一部分已经由先行军队带走。他们的家眷,重要的亲属押走,有的发卖,有的带走,有的由他们自生自灭。
  蔗糖务招的人手,虽然理论上是带家眷的,但还是有许多单身平民,也需要年轻女子去平衡性别,很多年轻的女人便就带回去。
  诸般事情纷纷杂杂,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此时从外围向升龙府赶来的军队,已经得到了宋军攻破升龙府的消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原地观望。
  他们要等待宋军后续的动作,也是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实际上每个人都明白,没有朝廷的支持,邕州的兵马是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升龙府的。那么宋军退去之后留下的是个什么样的升龙府,是空城,还是扶持其他人,手握重兵的将领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旦有了机会,凭着手里的兵马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交趾之王,百十年来这已经成为交趾传统了。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底,雨季马上就来,徐平不敢有丝毫耽搁,必须尽快离开升龙府,以免陷进雨季的烂泥潭里。
  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九,甲午日,徐平带着宋军全面撤出升龙府。
  李力最终依靠着自己手段更加狠辣,赢过了李菩,得到了留在升龙府的机会。徐平借大宋朝廷的名义,任李力为权静海军节度使,处理交趾各州事务,给了他一个名分,还有两千交趾兵士作为本钱。
  李菩则不得不离开升龙,前往自己的老巢长安府。至于以后他能不能借着实力卷土重来,那就没有人可以预测得到了。
  原交趾朝堂的大臣被徐平一扫而空,由升龙府衙门的人替补过去,帮助李力处理交趾一应事务,从此交趾揭开了新的一页。
  天上下着小雨,徐平骑在马上最后看了一眼升龙府,转过头来,向前方的谅州行去。如果没有意外,他不会再回这里,注定这将成为他生命中的插曲。
  至于后方交趾人纷纷扰扰的夺权争斗,徐平一点关注的兴趣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