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风,出来了一旦被抓住把柄,会发生什么可就难说得很。作为内侍,最可怕的就是被说是假传圣旨,这种罪名一旦被安到了头上,那是神仙也救不了。
  知道自己一时嘴快留下了话柄,任守忠也不敢对着一班文臣胡搅蛮缠,把话题转过道:“我不与你们作口舌之争,太后旨意,徐平必须今天启程。如今天色已晚,还不收拾等什么?”
  余靖板着脸道:“只要明天的太阳还没升起来,都是今天,你传过太后教旨,只管随着徐平工部就是,咶噪什么!”
  听见这话,连一边的徐平和庞籍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余靖。余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话也很少,给人很沉闷的感觉。但这位历史上名列“庆历四谏臣”之一的人物,一旦发作起来,能抓着皇帝喷上半天,任守忠被他抓住把柄,只是骂两句已经算是他现在年少风头不显了。
  任守忠的威风是别人有事求他,可以凭着一众党羽上下其手。在外文官不指望求着他升职,他的手也伸不到中书门下去,给他脸色看他也没办法。
  见里面的几个人都对自己怒目而视,任守忠面色讪讪:“且看你们能够拖到几时,我就在外面等着,一过了时辰,太后面前有你们好看!”
  说完,一甩袖子,带着几个小黄门转身出了官厅。
  看着任守忠离去,余靖对徐平拱手道:“得罪了这阉人,工部路上可能要受些苦楚,是卑职鲁莽!”
  徐平道:“自他一到这里,就装腔作势,早就得罪了,也不差你这一句话。算了,不说这些,你们再想想,还有什么事问我。”
  庞籍和余靖两人自去找各自属下的文吏,问一些具体事务,看看还有什么疏漏,及时让徐平解答。
  这个时候两人都明白,自己接下来的职事相当不轻松,现在邕州局势大好,一旦将来办砸了,对以后的仕途会有相当不好的影响。
  之前徐平一身数职,现在算是分到了四个人身上,邕州冯伸己和韩综,蔗糖务庞籍,太平军余靖。除了冯伸己和韩综与徐平共事多年,相对来说还算轻松之外,庞籍和余靖将来相当棘手。
  庞籍素以有吏干著称,又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官场历练,但面对蔗糖务这一大摊子,依然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如果把家属算上,蔗糖务属下数十万人,整个大宋有几个州有这样多的人口?就是开封府,把不属治下的军队、官吏和皇宫人员除外,也多不了多少人啊。更不要说还面临着南边的交趾局势,蔗糖务向南向西的扩展,事务繁杂远超一个大州。
  余靖倒是还好一点,他本身是广南东路梅州人,有地理之便。太平县虽然地方也大,但人口不过一大县,民事他还处理得来,惟一就是厢军有点棘手罢了。实际上若按历史的轨迹,余靖的功绩大多都是来自于这片土地,人生的最高点就是随狄青平侬智高之乱,现在不过是他提前来到了这里。
  徐平一个人站在门前看雨,心里五味杂陈。自六年前来到邕州,数年之间,这里一州的人口就已经远远超过那时的整个广南西路,蔗糖务产出的财富更是相当于数路之和,更不要说在边疆的战功,最后却是这个结局。
  没来由地想起了在中牟时,见过的此时第一名将曹玮。当时曹玮在陕西战功彪炳,朝里一纸诏书,曹玮二话不说,略作收拾,带一老奴,骑驴离开了陕西治所。十年之后,自己竟然也面临这种命运。


第4章 风雨邕州路
  天黑得跟锅底一样,云层后面的星星月亮连一丝光亮也透不出来。雨下得越发大了,打在屋檐上,打在竹林中,打在芭蕉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正当凌晨,雨夜的凉风像要吹到骨头里去,无处躲藏。
  徐平紧了紧衣服,对庞籍和余靖道:“左江道兵马巡检桑怿,是原开封府进士,以捕盗为官,文武兼备。此时守谅州,如果兵事有什么疑难,可以问他。韩仲文出身世家,在蔗糖务多年,事务精通,民事可以问他。”
  说完,徐平呼了口气,向两人拱手:“告辞!”
  庞籍和余靖一起拱手道别:“工部一路平安!”
  衙门外面不远处,高大全和孙七郎牵着马举伞站在柳树下,秀秀撑着花伞站在一边,也牵着一匹小马。
  六年的时间,秀秀也已经长大了,身量放开,婷婷玉立。她背上一个小包袱,里面是徐平最贴身的东西,金银粗物都在高大全和孙七郎那里。
  翻身上马,徐平向衙门前送行的庞籍和余靖最后一拱手,最后看了一眼自己建起来的提举司衙门,默默无言,转身离去。
  来时将作监丞,去时工部员外郎,单论官职升迁,徐平早已远远出了天圣五年的进士同年们,足以自傲。但这样离去,却总是让人不甘心。
  前方有任守忠带来的兵士开路,任守忠带着小黄门押后,徐平主仆四人被夹在中间,不是囚犯却享受着囚犯的待遇。
  离开衙门口没多久,将过街角的时候,兵士的灯笼一照,黑夜里街角站着两个人影,兵士吃了一惊:“什么人站在这里?!”
  两个人影走到路中间,行礼道:“小民李觏,这位是乔大头,在这里等着送送太守。”
  任守忠在后面看见亮光里果真只有两个人,心里松了一口气。自徐平将要离去的消息传开,他在衙门里便被人指指点点,且都面目不善,让他一颗心提到嗓子眼里来,生怕会发生什么不测。
  见李觏和乔大头挡在路中间,任守忠喝道:“什么刁民,挡在路上妨碍官人行路!兵士,快快鞭子赶走!”
  话一出口,却见前面徐平转过头来,两眼瞪着自己。灯光摇曳,只觉得徐平眼里闪着寒光,心里一怕,后边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徐平打马上前,对两人道:“你们有心了,雨夜风寒,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我为臣僚,官司调遣,本为平常事。”
  李觏躬身一礼:“学生在邕州数年,所获良多,如今先生远行,自当来送一程。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邕州所得,学生也要回乡仔细揣摩。明天我也要回乡了,希望日后还有得见先生尊颜的一日。”
  徐平见他言辞恳切,想起来这几年跟他交谈也没多少次,心里不由有些愧疚:“我事务繁忙,没什么时间与你切磋学习,可惜了。”
  “圣人述而不作,先生自到邕州,扩口不下十倍,拓地数百里,以一州之兵灭人一国,功绩足以彪炳千秋。学生亲历其事,胜读十年书,足矣!”
  徐平也不知该说什么,仔细想想,若论学问,自己还真未必比得上眼前这位满腹诗书的年轻人,但说起做事,还是能教教他的。
  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转身看着乔大头,见他也没打伞,也没披油布,混身已经湿透,背上一个小小瓷坛格外醒目。
  乔大头见徐平看自己,急忙上前行礼道:“小民我叫乔大头,父亲原是太宗征交趾时的禁军,兵败之后流落邕州。多亏官人善心,一向照拂小民和我陈阿爹。如今官人远行,我也来送送官人。”
  徐平点点头,微笑道:“你说的我知道,你有心了。”
  乔大头道:“原来官人知道,我还以为官人不清楚我的名字呢。”
  顿了一顿,乔大头又道:“我和陈阿爹也要回乡了!”
  徐平道:“回乡也好,叶落总要归根。怎么不见陈老实?”
  乔大头拍拍背上的小小瓷坛:“陈阿爹这里,阿爹随着大军见到了升龙府,看见大宋官军捉了交趾王,死也瞑目啦。我带着阿爹返乡!”
  徐平看着乔大头背上的陈老实骨灰瓷坛,一下怔住。此时佛教盛行,底层人民由于种种原因,火葬也很常见,却不想那个终日昏昏沉沉的老兵已经化成了一抔灰土。当年他见到两位老兵,只是念他们可怜,一向照拂,并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打入升龙府,活捉李佛玛,了了这位老兵的心愿。
  一时百感交杂,徐平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让高大全过来,取些银两交给乔大头,作为他返回河东的盘缠。
  乔大头一把推掉,高声道:“我也曾经随军入升龙府,身上有赏钱,足够一路行走。我答应过阿爹,要带着他回并州去!”
  并州流淌着黄河水,一眼看不到边的良田,到处飘着谷子香,乔大头总是听陈老实说起家乡,如今,他要带着陈阿爹一步一步走回去看一看。
  雨一直下,随着微风打到人的脸上,夏夜里却带着刺骨的凉意。
  徐平转头看了看依然站在路上的两个身影,心里有些暖暖的。当自己在这凉冷的雨夜离去,还有人记得自己,愿意冒雨来送自己,也已经足够了。
  同行的兵士和小黄门都不说话,他们不是任守忠,跟徐平无怨无仇,见了这种场景心里总是有些触动。
  此时已是深夜,凄风苦雨,任守忠以太后旨意为借口,要徐平心须当天起程。随行的人一起受苦,心里也有些怨言,一时路途有些沉闷。
  马蹄敲打着路面上的碎石子,和着不断落下的雨水,发出扑扑的声音,一行人走出街市,向着不久前在左江上建起的浮桥走去。
  出了街市,任守忠终于出了一口气。万没想到这个徐平在本地的官声还不错,大半夜里还有人送,真是烦也烦死人。
  浮桥有兵士看守,随行兵士上前报了一行人的名字,开了关卡,一行人骑着马踏上了浮桥。
  自中晚唐起,桥渡便开始有官家收税算,入宋沿习不改,收入少的地方甚至包给揽头代收。这处浮桥是蔗糖务所修,从一开始徐平便免税算,立碑于桥头,以为永制,也算是他给当地百姓留下的德政。
  进入雨季,左江水涨了起来,激荡的水声如雷鸣,冲着浮桥左摇右摆。没有人下马,只是默默地在桥上缓缓前行。
  徐平抬头向上游看去,漆黑的夜里什么也看不见。不知刘小妹的小庙前面现在有没有人上香,他特意向庞籍和余靖交待过,让两人照拂一下这位边疆远地的小小地方神,也不知两人会不会放在心上。
  桑怿破广源州,擒获了黄师宓兄弟,被徐平带到刘小妹庙前,一刀杀了祭奠刘小妹神灵,算是了了这段恩怨。
  在邕州的风风雨雨,恩怨情仇,都随着这左江水一起远去了。
  过了浮桥,任守忠大出了一口气,高声道:“徐平,打马走得快一些,不要磨磨蹭蹭。莫以为出了太平县,我就会让你歇息,今天要一路走到邕州!”
  说了,心里得意,看着身边给他打伞的小黄门不住地阴笑。
  这一路上任守忠没别的办法,吃住行可是他说了算,怎么也要想办法让徐平吃点苦头。内侍升迁归枢密院,徐平让枢密使副一起厌恶,还想有好果子吃?当年使相曹利用享受过的,任守忠也要让徐平尝尝滋味。可惜的是看起来徐平的脸皮比曹利用厚得多,不会半路上一根索子上吊了事。
  徐平此时心情复杂,哪里有心情跟个阉人生气?人来了没石全彬的人带个口信,徐平已经想到了路上不会太平,该忍的也只好忍了。
  过了浮桥,河边遍布货场客栈,偶尔亮着一盏灯,才让人感觉到人烟的生气。过了河边街市,就到了蔗糖务的地盘,开始进入大片的蔗田和稻田。
  雨时大时小,就是不停,一路走来,身上早已经湿透了,愈发觉得透骨的凉意。任守忠也得打颤,早加了两回衣服,又在外面披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