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都是装在玻璃瓶里,而且是无色的玻璃瓶里。这个年代富贵人家讲究熏香,女眷就喜欢用玫瑰水之类,有钱人家对透明的玻璃并不陌生,不过对这样大片的平坦玻璃还是惊奇。
  当年徐平在邕州用玻璃制灯罩,卖到外地就被当成与玫瑰水瓶一样的海外琉璃。人们对没见过的事物,总是会倾向于用一种自己熟知的知识去解释,越是普通的民众,越是对新鲜事物不会感到惊奇。只有那些自认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物,才会对新出现的东西惊奇不已。
  得到徐平肯定的回答,王素看了又看:“好物啊,好物!”
  冬天开窗太冷,关窗又屋内阴暗,空气污浊,有了这东西装在窗子上,生活就一下不同了。寒冷的冬日,惬意地靠着窗子看书,多么美好的日子。
  王素看了好一会,最后真起身来,看了看徐平,最后忍住句话也没说,只是感叹着走到了一边去。
  好物是好物,就是不知道徐平愿不愿意忍痛割爱。这东西一看起来就价值不菲,就连王素一向大手大脚惯了的人,竟然没有直接开口问价。
  徐平庄里由孙七郎主持,是开了窖制玻璃的。但制了不多的一批,搭了两个温室,装了几处宅子的窗户,徐平就厌烦了,想着把这技术献给朝廷,只是还没想好方式。
  对于个人来说,哪怕是徐平的家业已经不小,自己制玻璃还是麻烦无比。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窖炉的搭建,日常生产的维持,哪一项都不划算。而要想开店设铺,不说涉及到官声民望,就是商行缴税,也是麻烦无比。再被宫廷征调科配,更加有无数麻烦事。
  自己开窖做生意,规模小了不赚钱,规模大了就有无数杂事,还不如把开窖设厂的环节交给官办,自己想办法得到原料,专一做些附加值高的更划得来。


第68章 冬日牡丹
  由于园子还在建设当中,并没有什么好游玩的,天气寒冷,大家也只聚在游廊里。那几株牡丹虽然稀奇,看上个把时辰也就腻了。到了下午,酒筵开过,大家也就慢慢散了。
  除了后园这边徐平的同僚,旁边的小院里也有庆祝的人群,由徐昌招待。这些人一是一些商户和附近的邻居,再一个是很多同僚官员自己并没有来,而是派家里的下人送一份礼过来,算是跟徐平结交的意思。
  如今徐平官至郎中,作为大管家的徐昌自然也水涨船高,跟一班与自己身份差不多的官员家知宅主事的人在一起,徐昌已经被称为徐侍郎。这还是徐昌克制,刚来的时候很多人跟他打招呼,开口就是徐尚书,把徐昌都吓一跳。
  这些官员家的主管家仆有自己的圈子,其中一些被主人派出去管事的称为干人,更有的因此家底殷实,住着高宅大院,家里一样雇着奴仆使唤,并不比一般的富人员外差了。有了钱就有了身份上的虚荣追求,普通富人还员外朝奉地称呼呢,他们自然要更高一等。
  到了第二天,果然如王拱辰所言,开封城里都传开,城外面永宁侯府里有冬天盛开的牡丹,艳丽无比。而且越传越神奇,从只是红色牡丹,很快变成花开五色,有祥光笼罩。
  再过一天,神奇的故事就出来了。说是徐平在邕州为官的时候,带兵攻入交趾,有神人出现,授给徐平神奇的种子,说是种下之后可以四时开花,为国之祥瑞。
  就在同一天,常给徐平写字的蔡襄便有一封书来,责问徐平有如此祥瑞,为何没有主动献给朝廷。让他赶紧补救,以息悠悠众口。
  徐平看着蔡襄的信一时无语,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来想去,还是把这封信好好收起来,什么时候自己家里一时败落了,这信也能卖几个钱。蔡襄的字,曾经刘太后让他在宫里写幅屏风他都不干,越到后边肯定更加值钱。
  至于国之祥瑞,读着圣贤书,中过进士的人还信这种无稽的事,回答都是多余。
  因为新家,这个冬至长假徐平过得并不轻松,各种杂事忙得没一点闲暇工夫。像其他的富贵人家,这种事情都有各种能干的下人帮着,自己依然清闲。徐平本是平常人家,急切间哪里有下人可用?只能自己忙碌。
  这天中午,徐平吩咐过了干活的工人,自己一个人到后园里闲坐。林素娘让人送了几个小菜来,热了一壶酒,徐平吃喝着解闷。
  暖暖的阳光照进游廊,喧嚣都被屏闭在了墙外,徐平微眯着眼睛,享受着正午的清闲时光。什么时候这处新家建成了,自己也没了烦心事,天天都这么悠闲该多好。
  正当徐平神游天外的时候,徐昌从外面匆匆进来。
  徐平被脚步声惊醒,睁开眼睛,问急匆匆进来的徐昌:“什么事情?”
  徐昌道:“大郎,宫里的石阁长来了,说是有事,正等在门外。”
  徐平急忙站起身来:“哦,快快有请!石阁长是宫里的人,轻易不能出外,既然来了,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说着,徐平出了后园,一直迎到门外。
  石全彬带了两个小黄门站在门口,见徐平出来,上来两人见过了礼。
  徐平拉住石全彬的手,口中道:“今天阁长怎么有闲?冬至如此忙碌的日子。”
  石全彬笑着对徐平道:“你这里新建府邸,怎么也不说一声?官家手诏,赐白银五百两,助你建新第。”
  徐平急忙谢过,左右看看,却没发现站在一边的小黄门带着银子。这种事情也不好问,只好闷在心里,把石全彬让到家里。
  到了院子,石全彬出了手诏,徐平摆香案接过了。有在邕州的功劳,有李用和家的那一层关系,徐平也算是皇上的亲近之臣,家里兴土木皇上赏点钱也是正常。不过手笔就小了很多,李用和那里一出手就是五千两,还不算买房的钱,到徐平这里就打个一折。
  交接过了圣旨,石全彬对徐平道:“今日还在冬至假期,不好开内库,等过几天,云行差个下人带着手诏,到内库里去领银两就是。”
  徐平只好答应。从内藏库里领东西还是有很多手续的,放假的时节,确实不好领东西出来。但到时候自己家里人去领,少不了就得上下打点,却是有些划不来。
  做完这些,石全彬才靠近徐平,小声问道:“城里传闻,你这新建的永宁侯府里,有冬日盛开的牡丹。官家也是觉得新奇,着我来问一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原来这才是石全彬来的真正目的,冬天盛开的牡丹,皇上或许并不怎么在意,宫里得宠的女人可是好奇得很。宫里的女人天天闲着没事,还不就在意这些。赵祯那个性子,被女人在身边唠叨两句,这不就巴巴地把石全彬派了过来。还好他知道不能白要,还送了五百两银子过来,打的主意只怕就是买花的钱吧。
  徐平对石全彬道:“花是有的,阁长随我来。”
  两人一路转到后园,两个小黄门紧紧跟在后面,都是一脸紧张。也不知道这两个小黄门是哪个得宠的美人身边的,想来不是石全彬的人,徐平也不好打听。
  到了后园,石全彬和两个小黄门一眼就看见了游廓里的牡丹,前几天还是花骨朵,今天已经有两朵盛开,更加艳丽。
  “果然有牡丹,还开花了呢!”
  三人几乎一起喊了出来,满是欢喜。想来要是能带回去,必然能够搏得主人的欢心。
  徐平带着三人进了游廊里。此时正是中午,炉子的风门封了,火势很小,游廊里并不显得比外面热多少,三人并没有感觉出来。
  石全彬凑到几盆牡丹前,左看右看,口中啧啧叹道:“果然是好花。若是春天,这花也不见得有多么稀奇,但在寒冬里,就不容易了。”
  一个小黄门上来看了,口中道:“不是说的五色花?还带祥光呢!这里明明就是普通的牡丹!若不是寒冬时节,这种花宜春苑里多的是!”
  徐平这两天都在家里忙,并没听说城里的传闻,莫然其妙地问道:“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牡丹,哪里来的五色祥花?”
  石全彬瞪了说话的小黄门一眼,口中道:“那些不过是市井传言,愚民愚妇说来玩玩的,哪里能够当真!冬天里的牡丹,已经是珍稀无比!”
  小黄门只是嘴里嘀咕,并怎么理会石全彬的话。
  徐平旁边看着,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宫里的女人们争风吃醋,这些服侍的内侍也跟着分成不同势力。石全彬是皇后身边的人,皇后如今不得宠,别人还真不怎么理会他。
  看过了花,石全彬对徐平道:“如此好花,放两盆在宫里,皇上身边也显得喜庆。”
  徐平道:“我知道阁长的意思,不过这牡丹全靠暖气催着开花,移到宫里去,只怕是种不活。到了那个时候……”
  一边的小黄门插嘴道:“什么暖气催着?这花明明在这里开得好好的,不信到了皇宫里就种不活了!难不成皇宫里还不如你这里?”
  石全彬拉了拉徐平,暗暗摇了摇头,示意不要与这小黄门一般见识。
  皇后是出自大户人家,脾气虽然倔,基本的礼仪还是有的,对下人管得也严。而新近得宠的美人则不同,多是出身小户人家,在这些方便很不讲究,连下人说话做事也没一点章法。皇上赵祯不知怎么回事,就是喜欢这些寒门小户的女子,得宠的几乎无一例外。
  徐平看着一脸不服气的小黄门,对他道:“不如这花就给你带回去,如果在皇宫里枯了萎了,就拿你问罪如何?”
  小黄门闭嘴不答,气鼓鼓地也不说话。
  徐平也懒得理他,宫里真正有权势的内侍,朝中大臣还给几分面子,一个美人身边服侍的,出了皇宫还装腔作势,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在皇宫里面,这种小黄门都未必有跟皇上说话的机会,还不如外面看门的小厮在徐家的地位高呢。
  拉着石全彬到一边,徐平指着边上的水道:“阁长,你看见没有,水道的旁边就是火道,外面烧着炉子,这游廊里四季如春,牡丹才能冬日开花。皇宫里要想在冬日里也让牡丹开花,只怕也要建这样的火道才行。”
  石全彬道:“建就建嘛,宫里有几盆花卉装点,也显太平气象。你这里有没有巧手匠人,推荐几个我带进宫去,在皇宫里一样建一道这种游廊起来。”
  “却是不巧,前两天同僚来我这里庆贺,王仲仪也想仿建一处。我家里有一个下人孙七郎,对这些最是拿手,如今正在王家忙碌。”
  石全彬道:“既然如此,且待再说。”
  那两个小黄门一直围在牡丹旁边,与徐平和石全彬两人离开了一段距离,石全彬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云行,我听说你正领着编修三司条例?”
  徐平不知石全彬的意思,答道:“不错,还没正式开始。”
  “快点动手吧,到时必设新司,我正好求着前去提举,找个借口从宫里出来。”
  徐平一惊:“宫里的局势不好了吗?你这么急着出外?”
  石全彬满面愁容,只是摇头,没再说什么。


第69章 国子监
  最终,石全彬和小黄门带了一枝盛开的牡丹,宝贝一样的用匣子装着,欢天喜地带回了皇宫里。至于让孙七郎帮着宫着建暖房的事,还要宫里自己去与王素商量。
  如果是别的一般臣僚家里也就罢了,王素是前朝宰相王旦之子,皇上都要给几分面子,没点身份没点面子的内侍都不好意思去谈。王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处心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