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惟有刘涣不死心,还在那里不住地打门。
  正在这时,门忽然一下子打开了。门前的刘涣和蒋堂吓了一跳,急忙退后几步。
  刘涣更是心中大喜,徐平果然躲不住,终于出来了。
  只见门内先出来几个仆人,在门两边站住,后边林素娘带着翠儿走出了门。
  林素娘面带寒霜,向三人行个礼,冷冷地道:“三位官人不知今夜有会什么要事,在外面一直打门不休,搅得寒舍不得安宁!”
  刘涣出来的不是徐平,而林素娘,先是愣了一下,犹自嘴硬:“打扰夫人清静,是我们的不是。不过今夜非同寻常,还请夫人让徐副使出来说话。”
  林素娘冷着脸瞥了一眼刘涣:“我丈夫今夜不在这里,人在城外府第。这话早已让家里下人告知官人了,怎么还在这里纠缠?”
  刘涣有些心虚,嘴上却道:“我们如何肯信?定然是听说今天废了皇后,怕有人来拉他进宫劝谏,躲了起来!”
  林素娘冷笑:“这位官人是哪位?我丈夫再不济,还不至于躲着你们!自小到大,我丈夫不管遇到什么事,哪怕是在邕州对上交趾国大军,也从来没有躲过!你们在我家门前咶噪不休,竟然是认为我丈夫会躲你们?如此可笑!”
  刘涣被林素娘说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只管硬犟:“夫人如何保证徐副使不在府里?”
  “保证什么?你们好大的威风!”林素娘气得笑了起来,“徐平这些年,什么时候没有担当!会为了你们这几个人,东躲西藏?你们如此小肚鸡肠不嫌丢人,不要在我家门前装乖卖丑!我一个女眷,孤身在家,你们半夜三更打门——”
  说到这里,林素娘扫视三人,缓缓地沉声道:“三位官人读的圣贤书,做着朝里的清贵要职,却做出这种事来,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刘涣被林素娘气势所慑,再也说不出话来。
  段少连见刘涣和蒋堂都不说话,身子缓缓后退,心中叹了口气,走上前来向林素娘拱手行礼:“今夜是我们做得差了,夫人不要向心里去。实在是皇后被废,朝廷震动,台谏官员又被拦在宫门外不得入内面圣,一时心焦,才出此下策。夫人海涵。”
  林素娘道:“你们进不了宫,关我们家里什么事?”
  段少连越想越觉得今晚刘涣是出了个馊主意,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今晚閤门当值的是閤门祇候李璋,与徐副使是故交,所以我们才——”
  林素娘听到这里,才知道今晚自己家里遭了无妄之灾。她本来听到段云洁的消息就已经心情烦躁,此时不禁气得身子发抖,对三人道:“今夜只有我一人在这府里,你们不管有什么事情,只管去找我丈夫,不要再在我门前纠缠!”
  说完,带着下人回了府里,把门“呯”地关了起来。
  正在三人茫然无措的时候,御史台的小吏赶了过来,高声道:“三位官人,皇上有手诏,让台谏官员去政事堂与宰相分说!”


第76章 徐平的愤怒
  本来就是说不清楚的事情,吕夷简自己也心知肚明,如果能够把台谏官员说服,他们也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吕夷简微闭双眼,静静站立着听台谏官员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宰相是个很考验耐心的职位,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性子急躁的,比如李迪,在这位子上几乎没一日不与人争吵,最终自己也做不下去。
  直到众人说得累了,声音渐渐平息下去,吕夷简才睁开双目,缓缓地道:“诸君既然对此事有异议,不如明天上殿对皇上陈述。”
  说完,吕夷简又微闭上眼睛,闭目养神。
  闹了几个时辰,此时一众台谏官员又冷又饿,激情过去,在吕夷简面前又有力无处使,也没法再坚持。孔道辅和范仲淹两人商量一番,决定带众人先离去,等到了明天上殿早朝的时候,再在皇上和众官面前与吕夷简争个是非黑白。
  自从过了冬至长假,在很多官员的极力上奏之后,原来的两日一朝已经改为日日上朝。这样一来,皇上固然是勤政了,很多官员的请假次数也增多起来。
  比如徐平是独子,家又在开封城,很多家庭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替代,请假的次数明显增多。再加上父亲徐正是上朝模范,最近随着日朝同时恢复了转对制度,这些不匣务小官也获得了皇上面前奏对的机会,徐正愈发积极,徐平就更加忙碌。
  二十四“交年”这一天,徐平请假未上朝。
  天不亮就冒着寒风赶到宫城的台谏官员,刚到待漏院就挨了当头一棒。
  御史中丞孔道辅和司谏范仲淹,因为率部下官员伏閤请对,骇动中外,分别被免职改为知泰州和睦州,其他参与的官员各罚铜二十斤。
  此时谏院地位不高,范仲淹倒还罢了,御史中丞却地位尊崇,卸任时必然要上殿当面告辞,之前绝无像孔道辅这样直接一道敕命就被赶出京城。御史大夫官位太高,向来是不实任除授的,御史台的长官实际就是御史中丞。作为宪台长官,御史中丞此时又称为“独座”,早朝上殿的时候,包括宰执亲王都是站着的,惟有御史中丞与百官相对,单独设有一把交椅,监督百官,坐着议事。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御史中丞独特的地位。
  孔道辅以御史中丞之尊,被一道敕命逐出京城,而且是由内侍押着立即出城,连跟皇帝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这极具侮辱性的处置,使吕夷简从此与台谏结下了深仇大恨。
  昨夜把台谏官员支走,吕夷简立即面奏,与皇上赵祯定下了驱逐台谏长官孔道辅和范仲淹,强力压制台谏官员的基调。当夜行动,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他们。
  这件事情吕夷简做得太粗暴,太过决绝,或许在骨子里,吕夷简根本就瞧不起这些动不动就想弄出轰动天下的大新闻来的言官。帝王无错,有错也是大臣背锅,而且敕命本来就出自中书,这件事情的后果要由吕夷简来扛,他也确实扛了。
  废郭皇后,领导台谏抗争的是孔道辅,受打击最大的也是孔道辅。但当时的吕夷简没有想到的是,地位低很多的谏官首领范仲淹,会在后来成为他最强硬的对手,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抗中,仇怨越结越深。这仇怨深到后来两人曾经一笑泯恩仇,范仲淹的子孙却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吕夷简。
  徐平并不知道这些,他在家里主持“交年”的一些仪式,最主要的是祭灶。此时祭灶与后世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惟有仪式更加隆重,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
  等到中午林素娘带着翠儿回到城外府第,说起昨夜发生的事,犹自愤愤不平。
  徐平听了勃然大怒,匆匆处理了家事,便骑马赶往城里。
  到了城门处,徐平让随行的孙七郎找到监城官,取了自己昨夜出城的记录,并让监城门的官吏写了书状,画了押,带着径奔宫城。
  到了下午,闲一些的衙门已经有官员开始离开,更由于今天台谏官员的大震动,各个衙门显得更加热闹。
  以台谏和馆阁职事官员为主,群情激昂,纷纷赶着回家写奏章。宰相如此肆无忌惮地压制言官,以后朝堂里还不成了一言堂?
  虽然各人关注重点不同,但主要都在三件事上,一是继续争皇后不当废,二是贬责台谏官员非出圣意,是宰执大臣蛊惑,再一个就是自今以后不许伏閤请对,非国家之福。
  徐平没有心思理会这些,他的前世根本没有台谏言官的概念,也没有为他们辨解的觉悟,他今天来就是找昨天晚上到自己家里闹事的几个人的。
  谏院在天圣末年才设置,以原门下省为自己的衙门,以前没地方上班的谏官才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此时还处于草创阶段,本来也没几个人。司谏范仲淹一去,新的长官还没有着落,此时谏院之长为知谏院孙祖德。
  徐平到了谏院门口,只见这时的谏院一片混乱,官吏进进出出,吵吵闹闹好像菜市场一般。好不容易才找到看门的吏人,让他进去通报。
  过了没多少时间,孙祖德从谏院出来,向徐平行礼:“徐副使今天有闲到我们谏院来,可是有什么公干吗?”
  徐平只知道昨晚带头的是殿中侍御史段少连,不过听林素娘所说,段少连从头到尾都还算客气,便先来谏院找晦气。
  看着孙祖德,徐平沉着脸道:“公干是没有,不过有一点私事。昨晚我因为城外府里有事,没有在城内安歇,惟有内人歇在那里。谁知深夜时候,有台谏官员登门骚扰,在家里下人告知了我不在的情况下,还吵闹不休。孙谏院,昨晚到我府上的是哪个?”
  这种事情瞒也瞒不住,孙祖德只好老实答道:“不瞒副使,昨晚是右正言刘涣随着段殿院去的。因为事情紧急,他们一时不察,打扰了府上,还望副使不要向心里去。”
  徐平高声道:“那是打扰我府上吗?我内人一人在家,一介女流,你们谏院的言官在门外吵闹不休,四邻侧目!我怎么不往心里去?叫刘涣出来!”
  若论本官,徐平高过孙祖德不知多少阶,盐铁副使也已经半步踏上了待制的阶梯。此时待制及以上是一个等级,待制以下称为庶官,明显又是另一个阶层。
  在徐平面前,孙祖德的官职低,而且又是自己人失礼在先,硬气不起来,只好老实答道:“不瞒副使,刘涣已经离朝回家,等到明天见了,我让他到您府上赔礼道歉。”


第77章 交涉
  直到谏院里面的左正言宋庠出来,也说刘涣已经离开。宋庠天圣二年连中三元,状元及第,为人一向稳重,徐平才信了。
  临到离去,徐平对孙祖德道:“知谏代我托言刘涣,徐某明日再来找他!”
  说完,离了谏院,向着御史台去了。
  孙祖德对身边的宋庠道:“刘涣做事一向漫无所避,这次闹到徐副使府上,不知将来如何结局。徐平少年锐气,又曾经在地方执掌过生杀大权,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宋庠道:“再怎么说,刘涣等人也是因为国事一时糊涂,没有什么大错。来日登门赔罪,再作个东道,也就罢了,徐平难不成还会上表弹劾?”
  宋庠是安州人,没中进士之前家里境况非常不好,与弟弟宋祁两人过得非常艰苦。当时夏竦为安州知州,对两兄弟非常照顾,有知遇之恩。而当年徐平在邕州任上,就跟夏竦非常不对付,宋庠受此影响,对徐平还是有点看法的。
  要说夏竦这个人,为人阴险,好权位,贪钱财,是继丁谓之后大宋朝堂上最能兴风作浪的。不过夏竦能力远不及丁谓,心胸更是天差地远。丁谓虽然是权臣奸臣,做事却一向大气,不像夏竦只会玩些阴谋诡计小手段,他搅起的风浪也远不如丁谓。但另一方面,夏竦好读书善文学,也确实发掘了不少人才,在地方政绩也突出,并不全是靠巴结逢迎爬上高位的。那些被夏竦发掘提拔的人,还是有不少人感激他。
  徐平离了谏院,直奔御史台。
  此时御史中丞孔道辅已经出城,台宪副长官侍御史知杂事任命一变再变,到现在也没有人到任,殿中侍御史段少连暂时代理台宪之长,管理众御史。
  听见徐平登门,段少连知道自己理亏,急忙带了侍御史蒋堂出来,见到徐平,深施一礼:“昨夜是我们理亏,得罪之处,郡侯见谅!”
  徐平道:“此事仅是一句理亏?你们台谏伏閤请对,与我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