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祖德高举笏板朗声道:“臣风闻,昨天潘楼附近,盐铁副使徐平和东头供奉官张信一因为一个民女发生争执。徐平倚仗自己人多,公然羞辱张信一,且动手掌掴!作为朝中大臣,徐平如此行事,与街头争风吃醋的闲汉有何区别?实在失朝廷脸面!”
  徐平听着,微微摇了摇头。他既然做出来了,哪里还怕别人说,本来就是想把事情闹得大一点。经过这几个月京城里的日子,徐平越发怀念自己在邕州的老部下,这次公然为段云洁出头,并且毫不掩饰地对付张信一,本就是为了向当年的老部下市恩。等到有了机会,从邕州调人入京,便就是自己的班底,强过现在孤家寡人,处处受人掣肘。
  孙祖德的话声不停:“而且,臣还知道,徐平暗暗托三班院的官吏,把张信一远放涟水军盐监!徐平本已娶妻,还为了一个民女,利用职权行私利,令人不耻!令人心寒!”
  赵祯在座上皱起了眉头。
  争风吃醋他不往心里去,这帮言官没事争这个他还觉得烦得很,他自己不也为了废后被言官弄得下不来台。大臣怎么了,大臣就不能有自己喜欢的女人了。
  但打人这可是过了,张信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张耆家里的,刘太后在的时候张耆的家人可没少往宫里面跑,赵祯自然知道。虽说现在张耆罢了枢密使出知外州,还一样是国公使相的身份,徐平怎么能一点面子不给,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
  群臣对面的韩亿对孙祖德却有些生气,现在什么时候,大家正酝酿怎么对付张士逊呢,他却弄这些芝麻小事出来转移事线,实在让人无语。
  由于站得太靠后,也看不见徐平的身影,韩亿朗声道:“徐平,孙谏院说的可是确有此事?你出列自辩!”
  徐平高声应诺,由閤门的人带着,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行过礼,徐平道:“事情确实是有的,不过可不是为了什么争风吃醋。”
  孙祖德冷笑:“怎么不是?我可是听说那女子美貌,引得你和张信一争执!”
  “谏院,你虽然风闻奏事,可不能乱编故事,我明明是因为别的理由才去出头的。”
  “哪个会信你?京城里面哪个不知道你家夫人眼里不能容人。自然是你与那女子有瓜葛,又怕家里夫人,才养在外面,结果惹出事来!”
  徐平听了孙祖德的话,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心里实在是难以形容。什么时候林素娘还有了这个名声了?明明知书识礼,却成了京城知名的悍妇?
  “孙谏院,东西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你知不知道,你刚才的话是平空污蔑两个女子的名声,你书读哪里去了?我之所以去替那女子出头,因为她父亲曾经多年在我手下做事,也是为朝廷做事!我初去邕州,她父亲段方是如和县令,蔗糖务最早就是在如和县一步一步开拓起来。后来蔗糖务搬去太平县,段方又任太平知县,几年间不知费了多少心力。那是于国有功之人!你知不知道?”
  说到这里,徐平的声音也高了起来:“段方来京城述职,结果被审官院的公吏推三阻四,夫妻双双亡故,也没能进殿面君!我是打了张信一,那是因为我已经告诉他这女子的父亲是于国有功的官员,这女子还带着重孝,他依然纠缠不休!我不但驱赶走了那个不知事的张信一,昨天还行文三班院,把他差注外路州军!邕州六年间,户口从不足万人到数十万,钱粮增加百十倍,是这些官员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中间他们不知吃了多少辛苦,没道理到京城里子女还受权贵之家的羞辱!在邕州这些官员吃糠咽菜地跟着我做事,如果我连他们的子女的这一点脸面都护不住,又有何面目去面对他们?岂不是给朝廷抹黑!”
  “言官风闻奏事,可不是随口编故事!事情清楚明白,到你嘴里却成了这个样子,言官什么时候成了长舌妇了?榷货务的公吏上下勾结,与商铺勾结,难道能做得天衣无缝不成?不见你谏院有任何风闻!卫真知县黎德润被州吏挟怨报复,自缢而死,多少年了也不见你们谏院为他说话!只会长舌妇一样上殿传这些事情,孙殿院,你们这届言官不行!”
  黎德润是济州人,因为揭发州吏营私舞弊收受贿赂,被州吏联名诬告,在狱里自缢而死。徐平因为与东州逸党的石延年相熟,家里人告到他这里,由于案件的材料还没有整理清楚,还没报上去,现在干脆一起提出来。


第128章 换相
  徐平的话说完,整个垂拱殿鸦雀无声。
  有一种功劳可以躺着吃一辈子,徐平在邕州的功劳就是。听到孙祖德口中的民女是邕州故去官员的子女,再没一个人敢给张信一说一句话,就连孙祖德自己也是脸色苍白,一言不发。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丢光了言官的脸。
  凭良心说,这个年代的朝廷对故去的官员还是有抚恤的,段方这种身份和功劳,徐平争取一下还可以给后代授官。但段云洁是女儿身,他母亲与段方又不是明媒正娶,段方相当于就是无后了,一切成空。
  言官风闻奏事不被追责,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追究孙祖德的过失。真看不过眼,也无非是事后把他换掉而已。
  赵祯开口问道:“这个段方,是什么身份?”
  吕夷简上前回答:“禀陛下,段方是广南落第的进士,由广南西路转运使司辟为本路官员。因为政绩突出,前些年由广南西路转运使王惟正和邕州通判徐平等数人举荐为京官,改任太平县知县。邕州蔗糖务能有今日规模,段方委实出力颇多。去年回京述职,朝廷本来正想大用,不想却突然故去,朝廷曾经追加一官。”
  这就是吕夷简的本事,徐平破交趾回朝述职的时候,他就把当地有功的官员资料全部看过一遍,至今还能记得一个小小的太平县知县。
  赵祯叹了口气:“如此能够实干的官员,正是朝廷所需,不想却早早逝去,着实可惜。他的子女流落京城委实可悯。着内藏库赐银百两,绢一百匹,让他后人安家。”
  吕夷简忙带着众臣谢恩。
  赵祯又道:“张信一倚仗权势,轻薄无行,三班院别差远恶州军。”
  李若谷本来听孙祖德说得有鼻子有眼,还在那里担心自己被徐平牵连,没想到最后如此反转,出了口气。
  听见赵祯的话,李若谷忙出列道:“禀陛下,昨日中书已经准了批文,差注张信一为涟水军监盐,书状已经发出。”
  “追回前命,选远恶州军——就差注到岭南去!”
  赵祯没想到现在三班院办事这么利索,以前不是经常有人报怨在京城守缺一等就是几个月,什么时候改了性子了。不过事关朝廷脸面,还是要追加处罚。
  李若谷领命退下,现在官告院的官告应该还没下来,改任并不麻烦。
  站在前列的章得象也出了口气,公文上到底是自己画的押,真出事说不清楚。
  孙祖德闹了这么一出,台谏言官们的奏事时间就此浪费掉,接下来还有三司和开封府奏事,那两个衙门不可能挪时间给御史台。
  韩亿看着心里叹气,对孙祖德不识大体着实恼怒,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等下朝后上奏章,或者下午皇上便殿再坐的时候再论张士逊。
  徐平回到自己的位置,心情慢慢平复下来,竟然有长出一口气的感觉。自回到京城参加朝会,沉闷的心情终于吐得干净。
  去年邕州的官员虽然各有封赏,但由于徐平自己官职不高,朝堂上面也没有大人物帮着说话,并没有人得到重用。经过今天的事,说不定这种情况会有改观。
  三司和开封府除了日常日务,上奏的还是关于榷货务公吏内外勾结舞弊的事情。
  三司是要更换人员,包括监管榷货务的官员。天圣年间刘太后当政的时候,这些有油水的监当官肥差经常是宫里的内侍把持,现在不行了,必须用外朝官员。
  开封府则奏报案件的审理结果,涉及到的公吏全部都除名勒停,为首的几位发配沙门岛,“邓”记交引铺查抄入官。
  徐平听着暗暗摇头,程琳虽然是能吏,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按徐昌的叙述,这次应该是很多公吏和权贵之家都有参与,涉及到的数额庞大。到了最后还是被他们成功切割,扔了几个替罪羊出来便把案子结了。
  这种事情没有办法,各种案件公文审理都是公吏在做,只要他们勾结在一起,官员根本就抓不住把柄。别说是程琳,就是后来的包拯知开封府的时候眼里不揉沙子,一样被手下的吏人戏耍。没有官员是神仙,能够明查秋毫。
  等到下了朝,徐平迎着太阳长出了一口气。
  孙祖德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到了徐平面前,深施一礼,一言不发,满面羞惭地转身离去。今天他的话说得难听,可是把徐平一家人得罪死了,以后还不知道怎么面对。
  下午的便殿再坐徐平没有资格参加,不过结果天还没黑就传了出来。
  由于御史中丞韩亿力争张士逊不宜再任宰相,赵祯又不忍心把他外任,最后折中的结果是与枢密使王曾互换,张士逊改任枢密使,王曾改任宰相兼集贤殿大学士。
  枢密使到底管的是武事,对主官的个人品格要求的要松一点。
  吕夷简因为资历比王曾浅,提议让王曾任昭文相,自己退一步任集贤相。赵祯否决了这个提议,反正同为宰相,没必要多此一举,让王曾在政事堂里一手遮天。两位宰相要互相牵制才好,不能失了轻重。
  因为要维护谏院自由言事的权力,孙祖德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不过谏院不再由他一人掌管,又调了宋祁来同知谏院。
  而段方也因为这件事再次追叙前功,赐同进士出身,殿中丞,升为朝官。不过这些身后的荣誉,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至此由茶法引起的风波大致平息,然而徐平有种感觉,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那些交引铺收了大量茶引,总不会就砸在自己手里。以他们的能量,总能找到理由挑起事端来。
  不过徐平已经没有精力再管这些了,接下来要筹备新开的坊务工场,以及新铸铁钱的事宜。这些事情都要徐平亲自处理,再也脱不出身来。
  至于段云洁那里,有皇上赐的银绢,手中有了本钱,可以改开印书的铺子。而且经过了这件事,不相信京城里还有哪个不长眼地敢再去惹事。段方虽然生前的官职不高,但有邕州和蔗糖务官员这两重身份,还能护住女儿的平安。


第129章 新场务
  院外的柳树已经鼓出了嫩芽,墙边朝阳的地方小草也从地底钻了出来,探头探脑地张望着新奇的世界。不知不觉间,春天的脚步渐渐地近了。
  林素娘坐在阳光下,脸色铁青。
  苏儿在一边不住口地叹气:“那个孙祖德,话说得太过恶毒,竟然在垂拱殿里,当着满朝大臣和皇上的面,说娘子你眼里不能够容人。这周围邻居,多少年来相知的人,哪个不知道娘子知书答礼,为人和善?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这些闲话!”
  林素娘黑着脸问道:“苏儿,你实话对我说,京城里是不是真有这传言?”
  “哪里有!那个孙谏院就是爱嚼舌头的长舌妇,娘子不要把他的胡说当一回事!他还说家里郡侯去帮段家娘子是看上了她的美貌呢!实际上是郡侯念段娘子爹的旧情,才去出头帮忙的。段娘子一家在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