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只好来搏一搏。而且专知官话里的意思,如果今天有哪个敢推诿不来,以后在他手下也就干不下去了。”
  专知官的名字里带着个官字,实际上是高级一点的公吏,手下管着不少人。所谓县官不现管,得罪了他们比得罪了官员还严重,放出手段来能让你生不如死。
  刘沆心里把今天的事情大致捊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计较,知道事情不单纯,哪里能够就这样离开?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把这事情搞清楚了显出自己的手段。
  看看前面不远就是王曾的府第,刘沆道:“先不着急回家,前面就是王相公府上。王相公一向仁厚,体恤下人,看他如何说再定夺。”
  王曾的家人大多还是在青州老家,京城里的住处是官宅,算是官方付钱租住的。这宅第跟吕夷简家比起来寒酸得多,也没有那样的高墙深院。
  一众公吏涌到王曾府前,走上去便抬手打门。
  此时王曾刚任集贤相,没有封国公,依然是太原郡开国公,门第也没有吕府的气派。
  几个冲在前面的打了门几下,还没有来得及扯开嗓子高喊,门便吱呀呀开了。
  一个老仆从门里出来,向一众公吏拱手:“这里是宰相太原郡公王府,岂可喧哗?你们是什么人?来府上有什么事?告诉我好去向相公通禀。”
  人群里当先走出几个公吏,高声道:“我们几个是三司公吏,后行朱正、周贵、李逢吉及一干人等。昨日听说朝廷要裁减三司公吏,让我们失了生计,特来相公府上请愿,让相公三思而行。我们这些小吏生活不易,不要动不动就破我们的饭碗!”
  老仆道:“诸位稍待,我进去禀报相公。记住,这里是宰相府第,朝廷脸面,万万不可喧哗哄闹,失了体统。”
  领头的几位显然没有想到王曾这里会好言好语地接待,一时没了主意,只好乖乖地站在门外等着消息。
  过不多久,宰相王曾带着先前的老仆,还有两个随身的兵士,开门走了出来。
  此前在吕夷简府上吃了闭门羹,一众公吏心里已渐渐有了戾气。待见到慈眉善目的王曾走出来,站在门前台阶上向大家拱手,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感动。
  看着众人,王曾朗声道:“诸位有什么事情,自可以去鼓院检院投告,朝廷自会酌情处置。这样纠集在一起,成群结队穿街过巷,不是太平气象,怎么可以如此?”
  前排的朱正高声道:“鼓院投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结果下来!相公知道,鼓院那里的状子动辄就要几个月,我们如何等得起?哪怕是朝廷体恤,我们也早没了饭碗!”
  一众公吏纷纷附和,乱哄哄地闹成一片。
  王曾道:“说得也有道理,关系你们的生计,半点马虎不得。不过你们这里有数百人之众,一人一句,一时说了我也记不住。这样吧,你们里面可有书手之类,出来就在我门前写个书状,每人的姓名情由都写一下,等到明日早朝我为你们分辨。”
  话声一落,人群中便响起一片“谢相公恩典”的声音。王曾官声一向极好,为人也有担当,他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没人敢怀疑。
  三司常年处理账籍,公吏里面的楷书抄写之类极多,当下就有几十个人站了出来。


第137章 怒骂御史
  王曾命家人从府里搬了几张桌椅出来,就摆在自己府门第前。吩咐给站出来的书吏纸和笔,让他们把所有人的姓名身世,在三司里任职的履历,自己不甘心被裁的情由,全都详细记录下来。
  数百人挤在这里,也无法组织,只能任由各人上前自己叙述,书吏照着抄录。
  刘沆也跟着人走上前去,随口编了自己的履历,用了刘三水的名字,让书吏记了下来。见书吏只管照着自己述说的记录,刘沆心中叹了口气,记下来的这些人中也不知道有几个是真有几个是假,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三司公吏。
  闹闹哄哄忙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忙完。
  王曾命仆人收了厚厚的书状,对众人朗声道:“明日早朝,我必定为诸位分辨。你们了了心事,早早回家里去吧。这样成群结队,不是太平天下该有的气象。”
  众人一起高声谢恩,辞了王曾。
  离了王曾府第,一众三司公吏气势高涨,只觉得有了宰相的话,这饭碗终归是保住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看看走出去二三百步,就有公吏开始散了回家,哄哄闹闹地高声道别。
  正在这时,有人高声喊道:“这次闹出事来,全怪御史中丞韩亿,他进谗言,朝廷才要裁汰我们三司吏员。现在既然有王相公为我们作保,想来是没有事了。只是韩亿那奸臣撺掇着弄出这事来,若是不给他一点教训,如何能够出得了心中这口气!”
  话声未落,就有人跟着高声叫好。
  一个肥胖汉子高声道:“韩亿这个老狗,想当年进京赶考时一无所有,到了今天华宅美屋,娇妻美妾,满门富贵,就忘了我们这些穷人的苦!竟然出这种主意,心里哪还有半分良心在?大家一起去骂上两句,啐上一口,也出出胸中恶气!”
  刘沆心中暗道不好。事情如果到此结束,还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只是聚众宰相府前请愿,没有做出特别出格的事情来。如果再到韩亿的府上,就不会是这样请愿了,那时聚众辱骂御史,官方绝对不可能善了。
  御史什么身份?就连当朝宰相也得客客气气,那可是真正的朝廷脸面。
  就在一群人犹豫不定的时候,突然有人扯着嗓子喊道:“这次出事,说来说去还是榷货务那里吏员循私被抓住了把柄。那些吏员是做得不对,可也没什么大错,又没有贪渎向家里拿官方的东西,只是拿着茶引换茶而已。盐铁判官韩综就抓住不放,非要把那些混口饭吃的小吏置于死地!韩老狗更是借题发挥,容不下我们!什么裁汰冗吏,不过是看我们不顺眼而已!这韩家父子如此虎狼心肠,怎么能够咽得下这口气!”
  “到韩家去,让他们两父子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大家一起去,这是百姓心声,官家也会向着我们!”
  有人带着喊,又有人到处撺掇,刚开始要散去的队伍又慢慢聚拢起来。
  刘沆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林太平道:“冲撞御史,罪过可是不小,朝廷必然不会等闲视之。王相公既然已经答应为我们说话,还是不要去多事,及早回家吧。”
  林太平苦笑:“哥哥,这个时候哪里还能够由得自己?你就是不去,事情闹起来难道还能够把自己摘出去?你在编修所里做事,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难处。我们这些小吏都是互相看着的,谁敢半路走了,日后专知官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那你们专知官今天来了没有?”
  “哥哥好痴,专知官怎么会来?”林太平笑着摇头。“裁减人员,又裁不到他们的头上去!你没有看见,今天领头的那朱正、周贵和李逢吉几个人,都是后行。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来,更何况那些首领!”
  前后行都是最低等级的吏员,纯粹跑腿干活的。孔目、专知和勾覆官这些才是高级吏人,实际权力比很多官员都大。
  刘沆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里叹气。今天来的这些吏员,一部分是盲从,还有很大一部分只怕是受了上司的蛊惑和胁迫,为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公吏火中取栗。
  涣散的队伍重新又聚拢起来,由当头的几个人带着,一路向内城的韩亿家前进。
  此时韩亿数子中只有韩综中进士,长子韩纲恩萌出仕,因为性子急,待下苛薄,官声并不太好,韩家还算不上豪门望族。
  队伍到了韩府门前,这次连上去打门的人都没有,远远的就有人高声咒骂。
  韩府里的人早已经得到了消息,见这帮灾星来到了自家门前,污言秽语早早就传了过来,学着吕夷简家,紧闭大门,来了个不闻不问。
  数百公吏到了门前,见一个人都没有,骂得越来越难听,左一声老狗,右一声小狼崽子,直骂到韩亿家里祖宗八代去。
  刘沆听着直骂眉头,恨不得把耳朵堵起来。门里面可是当朝的御史中丞,皇上亲除的国家监察系统的最高官员,被这样辱骂,官方已经无法下台。
  一直特别活跃的那个肥胖汉子骂得唾沫横飞,嗓子都已经哑了。也不知道他跟韩家有什么深仇大恨,这样辱骂依然不解恨,突然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块,使出吃奶的力气扬手砸进韩府里去。
  “直娘贼,这老狗一家学做缩头乌龟,以为这样就没事吗?大家只管捡瓦石砸他的家里,让他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
  肥胖汉子一边拍着手,一边朝着周围的人大喊。
  有了开了头,就有人有样学样。一众公吏纷纷散开,捡周围地上的砖瓦石块向韩府里砸去,一边砸一边骂,言语愈发污移不堪。
  如此闹了大约有小半个时辰,一直在前排的几个首领互相使了个眼色,点了点头。
  就有一个不起眼的公吏从这些人身边走开,静悄悄地溜到人群的外围。看看周围的人不注意,突然高声喊道:“开封府的人来了!我们今天出了胸中恶气,还是及早散开,各回各家,不要被官府的人抓了去!”
  话声刚落,人群中间的几个首领一起道:“开封府的人凶恶,没道理被他们抓去白白受苦,散了!散了!”
  一边说着,一边分头向四周跑去。
  带头的突然逃跑,整个公吏队伍气势一下子就散了,几乎眨眼之间,纷纷作鸟兽散。
  林太平茫然地看了看四周,问身边的刘沆:“怎么一下子人就都散了?哥哥,你怎么不跑?不怕被开封府的人抓住吗?”
  刘沆拍了拍少年肩膀:“开封府要抓人,早就来抓了,哪里会等到这个时候?早早回家吧,记住,以后不要再跟着别人参与这种事情了。”
  林太平还是想不太明白,甩了甩脑袋,向刘沆道别,一个人回外城自己的住处去。
  刘沆看了看眼前的御史中丞韩亿的住处,叹了口气,与混在队伍里的厢军兵士三三两两,转头回到编修所。
  王拱辰和王彬等人还在编修所里没有离去,一见到刘沆回来,呼啦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冲之,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我们怎么听说数百公吏围了宰相府,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可是真的?”
  刘沆道:“岂止是围了宰相府,他们还到韩中丞府上辱骂,向府里扔砖石呢。这事情闹起来必有隐情,副使在哪里?”
  王拱辰道:“在那边的小屋里,与高成端不知在谈些什么,都一个多时辰了也没有出来。你若是有急事,可以过去通禀。”
  刘沆别了众人,顺着指点到了徐平呆的小屋外,沉声道:“副使,下官刘沆,已经回来了,有事禀报。”
  “进来吧。”
  听见徐平回答,刘沆推开房门,进了小屋。
  只见徐平和高成端两人据着一张桌子,桌上厚厚一叠纸,也不知记的什么。
  刘沆行礼:“副使,我没有打搅吧?现在可有时间,今天三司公吏的事情有蹊跷。”
  “过来慢慢说。”徐平招呼刘沆,又吩咐高成端:“你先出去吧,今天谈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有事情我再找你。”
  高成端向徐平和刘沆行过了礼,转身出了房门。
  徐平吩咐门外的杂吏上了茶水,对刘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