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平脸色变了一下,对郭咨道:“主簿不会说我私制禁物吧。”
  郭咨笑道:“朝廷禁铜,只是为了抑制奢靡之风,确保铸钱用铜不缺。小庄主用来制农具,农是天下根本,谁又会说什么。不过我是好奇,你是怎么想到把这用到农具上的。”
  徐平松了口气:“齿轮在水磨上能用,怎么就不能用到农具上了?”
  郭咨直起身来,叹了口气:“小庄主心思巧妙,是我不及了。”
  齿轮在中国早就出现,到了宋朝,就是人字齿轮和齿轮系也已经不稀奇,多是木制,铁制和铜制的也很常见,但基本是铸造的。郭咨本就擅长发明,对这些东西见得多了,也不认为是多么神奇的事物,只是对徐平能想到把这种机构搬到农具上觉得想得巧妙。
  徐平这些齿轮有技术的不在结构,而是用黄铜精确压制,使传动相对平稳,黄铜的机械强度勉强能用。再一个用蓖麻油润滑,大大降低了磨损。要知道蓖麻油是自然界中最好的润滑油,徐平前世最高端的润滑油里也大多还是要添加不同比例,有着极好的润滑效果。
  这一台收割机,在郭咨眼里,单独拿出哪一个部分来,他也不觉得有什么神奇,并没有超越时代的技术。但组合到一起,就达到了他想也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虽然说不出来,总是觉得怪怪的,想来想去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徐平这个小庄主果然是心思精巧无人能及。
  又看着割了两行,郭咨问徐平:“小庄主,你这农具如此精巧,省人力极多,有没有想过献给朝廷?或许就能换来一个官身!”
  徐平断然摇头:“不想!”
  换来官身,换个什么官?三班奉职?还是中牟助教?三班奉职不用说了,李用和刚当官的时候徐平知道是个什么惨样。至于助教么,这也算个官?此时东京城里,梳头磨剪刀的人人都称助教,不让人笑死!
  向朝廷献技术,大宋朝廷一般会给两样赏赐,一种是直接给钱,一千贯两千贯也不少了,但徐平不会自己赚吗?更何况朝廷很少给钱,遇到要给百姓出钱的时候,大多都是给个身份。钱少的时候给和尚道士身份,钱多了就发你几套空白官身了事,这种官前面已经说了,并没多少作用。
  除非特殊情况,如向朝廷献浸铜法的那一家,给了官身,还让他们家负责铜矿的管理和技术。但这也不是徐平想要的,想做官就中进士去。
  郭咨见徐平答得坚决,知道他志不在此,也就住口不说。不愿意献出农具,官方也不会强迫,自然还有其他办法让你发挥作用。
  这个朝代虽然对民间管理严密,终究还算不上苛刻。


第47章 生意
  第二天,徐平正跟郭咨和桑怿在那里讨论收割机。
  郭咨问徐平:“小庄主,你地里种那么多芦粟是要作什么用?”
  徐平随口答道:“养牛养羊啊。”
  郭咨怔了一下,问道:“就是用来养牛羊?”
  “怎么了?不行吗?”
  养牛羊的效益高,别说这个时代一亩地就产那么个一石两石的,就是徐平前世一亩地一两千斤的产量,也比不过养殖业啊。
  郭咨听了只是摇头。这周围都是荒地,有多少牛羊放牧不了,要去专门种牧草,这话听着都缺心眼。
  徐平想的可不一样,如果市场不大,搞牧业肯定是不划算的,可如今京城周围羊肉缺的厉害。宋朝以羊肉为贵,不但皇宫里基本只用羊肉,就是京城里的官员,除了俸禄之外每月还有口料羊呢。牛羊司虽然牧羊数十万,也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每年从西夏和契丹要进口数以万计。徐平庄里就是养得再多,也不愁卖不掉。
  桑怿是昨天回来的,对徐平的话也不以为然,农业当然以粮为本。问道:“对了,你这收割的机器能不能收稻麦?”
  徐平想了一会,才道:“那要试试才知道。”
  按说这种收割机是不行的,但宋朝种的稻麦品种与后世不同,种植技术也大不一样,此时种的稀疏很多,就说不好了。
  三人正在瞎聊的时候,有庄客进来禀报,李端懿和李用和回来了。
  把人迎进庄里,因为天热没有进屋,只在院里通风的地方喝茶。
  徐平把新制的三罐白糖交给李端懿,对他道:“这些都是这两天新制出来的,太尉可放心了吧。”
  李端懿看看,笑道:“小庄主果然有这手段,事情就好办了。只是不知道你一天能制多少?”
  徐平道:“那就看有多少糖了,其实洗起来也快。”
  徐平只告诉李端懿糖的颜色要洗,至于怎么洗就不能说了。
  说过了白糖,徐平又问起那伙盗贼的事情。
  李端懿却不想说,问徐平:“你关心这些干什么?”
  徐平便说前些日子庄子周围闹盗贼,搞得自己这里也不安定,并把桑怿介绍给李端懿。
  李端懿看看桑怿,有点惊奇:“听林士奇学士提起过你,说是最善捕盗,有意向朝廷举荐。原以为是位高大壮汉,没想到也只是平常人。”
  林士奇就是林特,字士奇,虽然是当今皇上为太子时的旧臣,但因为依附丁谓,此时被贬为许州知州,依例带京西路安抚使兼本路兵马巡检。桑怿活动的地方正在他属下,而且离许州不远,因此竟也听说过。
  桑怿自己也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已经进了这些高官耳朵,急忙上来相见,谦虚几句。
  见了桑怿,李端懿才提了点盗贼的事情。他此次的任务是整顿群牧司厢军的秩序,那伙盗贼虽然听说过,但却没有见到,当是隐藏起来了。这是地方上的事物,自有开封府界提点司去管,他不会插手。
  听了李端懿的话,徐平和桑怿对视了一眼,两人知道这事情只怕还有反复。此时的开封府界提点司依然在京城里,对地方上并不怎么上心。
  李端懿并不想多谈这件事,喝了一会茶,便与郭咨和李用和一起告辞离去,同时带走了新制的三罐白糖和那辆三轮车。银两他早已让手下人回开封取了过来,都是五十两的银铤,有皇宫的印记,当是不知什么时候从宫里赏赐下来的,绝对地足质足量。
  这三人是要回中牟县商量公事,之后李端懿就回开封。他的身份尊贵,下来定下大的方向,其他小事自然有手下去办,不会耗在这里。郭咨与李用和当然没有这个待遇,还要忙上些日子,李璋便在庄里呆着没走。
  两千两白银放在手里太过扎手,徐平让桑怿和高大全与自己一起,带了送到白沙镇上父母那里,而且与李端懿合作的事也要商量。
  三轮车已经卖掉,徐平只好骑马,高大全和桑怿两人骑驴,白银分成三份,分别在马和驴上驮着。桑怿倒还罢了,高大全身形高大,骑在一头小驴身上便有些可笑。
  此时正午刚过,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又没有一丝风,三人都被晒得脸上出油。尤其是高大全跨下的小毛驴,一个劲地出长气。
  徐平看了也是好笑,问桑怿:“听说关中产驴,比其他的地方都高大,几乎不弱于差一些的马,秀才有没有听说?”
  桑怿摇头:“从未听过,驴就是驴,怎么能与马比!”
  徐平心里暗叹一口气,他前世的关中驴可是著名的大驴品种,如果这个时代有就好了。驴耐粗饲,而且负重耐劳,比马好用多了。
  到了酒楼,三人已是汗透衣裳。徐平让刘小乙带桑怿和高大全去喝一碗酸梅汤解暑,自己找一个小厮跟自己把银两抱入后院父母房里。
  徐正夫妇正在歇凉,见徐平弄了几个大包袱进屋,张三娘问道:“大郞,你又弄了什么玩意来孝敬爹娘?”
  徐平把小厮打发走,才笑道:“这次我带来的,是阿爹最喜欢的东西。”
  说着把包袱一个一个打开。
  徐正和张三娘傻愣愣地看着那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张三娘才一把把徐平拉到身前,小声问他:“我听说最近这里有烧炼白银的方士,大郎,你是不是与他们做了交易?我跟你说,你阿爹虽然爱钱,但我们可不能做这犯禁的事!”
  徐平哭笑不得:“妈妈说哪里去了!这都是十足纹银,还有皇宫里的印记呢,怎么可能是假的!”
  徐正走上前,用手摸着桌上的银铤,一一仔细看过,才长出一口气:“果然都是真的!我也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白花花的物事!大郎你实对我说,这都是哪里来的?”
  徐平便道:“是京城里一个高官李太尉,有公事路过我们庄子,看上了我前些日子制的那辆车,用两千两白银买了去。”
  见父母还是不信的样子,便把卖车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
  徐正吸了一口气:“那辆车子,值两千两白银?你实话对我说,制那辆车你花了多少本钱?”
  徐平想想道:“大约也有百十贯钱。”
  “那我们还开什么酒楼!”
  徐正的眼睛都瞪了起来:“干脆我们把这里酒楼卖了,一家三口回庄里去制车子去!省得你妈妈整天念叨你不来看她!一辆车子就能赚差不多两千贯钱,我们一年只要制出个十辆八辆也就够了。”
  徐平见了老爹的财迷模样,笑着说道:“阿爹说的不错,一年十辆车子我们倒是能制出来,只是就怕一年遇不上一个像李太尉这样,愿意掏银子的傻子!那我们制了车子又有什么?”
  徐正听了这话冷静下来,叹了口气:“原来这生意只能做一次的。”
  “这生意不做,还有其他的呢。”
  徐正听了这话,转身看着徐平:“我儿还有其他生意?”
  徐平便把自己与李端懿商量的白糖生意说了一遍。
  张三娘不信:“那糖我也吃了,并没甜到哪里,怎么会有人出大钱?”
  徐正却道:“妇人家终究竟是见识有限,只知道吃甜!我却觉得这个李太尉说得有道理,真正的大富之家,哪里还管甜是不甜,只管要东西好看。我听说宫里皇上吃菜,一大桌都是看的,谁去吃它!”
  徐平道:“我们不管这事行不行得通,行不通我们也少了什么,那都是李太尉要去操心的。只说如果行得通的话,阿爹做不做这生意?”
  徐正想回京城都快想出病来了,当然是千肯万肯。
  至于本钱,由于白沙镇的酒楼开了没多久,本来是很紧张的,但有了两千两白银在手,也就差不多了,了不起再去借一些。宋朝限制高利贷,借钱的年利大约是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再高官府就不管这种债务了。而且不管怎么利滚利,最后还的最多只是借的钱的两倍。只要有抵押有保人,钱并不怎么难借,所以本钱也不用操心。
  与父母商量了一会,这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第48章 现场演示会(上)
  自那一日后,李端懿又来要了五十斤白糖去,说是要送入宫中,至于其他的,让徐平安心等消息。市场不是一下就能打开的,急也急不来,徐平也没有办法。好在李端懿没有白拿,给了一铤二十五两的银子算是他买的。
  此时的东京城里,平时哄小孩吃的饴糖约是一文钱一块,珍贵的砂糖一斤要卖到两百文以上。李端懿也托人说了,徐平制的白砂糖他准备卖到一贯足钱一斤,现在算成本两家分担。
  徐平自然无所谓,这个价钱他已经有得赚了。
  此时到了收获季节,庄里忙得不可开交,徐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