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6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斓街莩抢慈』酰姨匾馑孀乓黄鹄础!
  转运使在每个地方待的时间有限制,行程可以推算出来,王拱辰刚好赶上并不奇怪。
  见王拱辰的带的人直往三司铺子里去,徐平奇道:“你取什么货?来了这么多人。”
  “车,这个时候,主要就是买车。营田务人少地多,用车的地方多了,汝州小地方一次进不了多少货,只能定好了让他们分批运来。”
  因为跟河南府之间不通水路,汝州这里的车是从陆路运来,运力就大打折扣。徐平在路上曾经见过三司铺子运车的队伍,都是后车的车辕架在前车上,一辆接着辆,用一头牛可以拉好多辆车。当时看见还觉得很新奇,没想到运货的人能想出这个办法,效率很高。
  但即使这样运输,一次也只能运几十辆,对一个州来说,远不能满足需求。王拱辰管的营田务更是大户,几乎到多少要多少,跟无底洞一般。反正转运使司欠着他钱粮,车钱从欠的债里面扣就是,几乎跟白捡的一样,不要白不要。
  汝河从汝州流过,属于淮河水系,虽然与黄河水系的河南府不通航,但是跟下游的许州、蔡州和陈州是有船往来的,并且与汴河相通,水路运输很方便。所以从洛阳运往淮河下游的货物,三司铺子也都是运到汝州来,再沿着汝河而下。从这个意义上说,汝州这里是水陆运输的重要码头,交通中心,在三司铺子的系统里有不一般的地位。
  说了一会闲话,赵諴道:“难得王提举今天也到州城,刚好凑到了一起,晚上我做个东道,今夜不醉不归!”
  徐平笑着摇了摇头:“按规例,转运使是不该进城的,我今天到州衙已经是破例,再赴你的东道,可就再也说不清了。不等我回西京,估计就有人上奏章参我。算了,希平的心意我心领,酒宴就免了,明天开始忙公事吧。真要饮宴,等这次巡视完了再说。”
  因为赵諴是自己的同年,徐平才进城到州衙里坐一坐,天黑就要回到驿馆去。连在城里过夜都不可以,怎么敢喝赵諴的酒,京西路可还有几个官员看徐平不顺眼呢。
  王拱辰喝了茶歇过暑来,听了这话便道:“这有何难?营田务在汝州的治所位于汝河边上的赵洛镇,那里离州城不远,你们都到那里去做客好了,我做东!”
  赵諴笑道:“君贶做东也是应该,说起来你这个营田务,可是比我们州县有钱多了。”
  营田务可不仅是有钱,因为属于场务性质,财政自由度也高,花钱不像州县那样扣扣索索,这一点是地方官府比不了的。
  徐平的职务里是带着提举本路营田的,王拱辰那里正经是他的属下,可不像在州县只有监察权。别说去喝酒,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当下说定,等王拱辰的属下去三司铺子里把车提出来,几个人便就一起去赵洛镇。徐平顺便看一看那里的营田情况,特别是棉花,到了开花的季节,正是关键时候。
  赵諴派人回州衙,徐平派人回驿馆,吩咐一声,便就与王拱辰一起,出了州城。
  一路沿着汝河而行,并不是大路,没有什么行人,一派田野风光。旁边的汝河里不时有小船行过,有的装着三司铺子的货物,运往下游的陈州、蔡州。但多数的船,运的还是煤炭,船吃水极深,缓缓前行。
  汝州治下,龙兴和襄城两县之间,一片低山连绵,煤矿量多质好。这里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煤矿所在,也是徐平前世中国重要的优质煤产地,平顶山煤海。此时这里的煤已经开始开发,特别是徐平从邕州回到中原之后,发展的步伐骤然加快。煤从这里开采出来,沿着汝河一路向下,一直到许州境内的北舞镇。那里有中原最大的铁矿,新建的钢铁中心正位于那里。煤矿与铁矿由一条汝河连接起来,成了天下最大的冶铁中心。
  没有蒸气动力,煤钢取合体便就无法成为工业的核心,此时这一带并不繁华。但钢铁到底是重要的材料,工业农业甚至军事都用途广泛,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管是铁矿还是煤矿主力都是官营,地方上觉得是负担,并不怎么上心。
  此时正是六月酷暑的时候,路两边瓜果飘香,汝河上吹来习习凉风,树上有鸟儿在歌唱,不时还惊起几只野兔,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
  出来巡视一路上都是风尘仆仆,疲于奔命,难得有今天这样闲适的时候。徐平骑在马上,一路看着风光,放松心情。不知有多少时间自己都没有欣赏这个世界的风景了,总觉得背上有一根鞭子在赶着自己,轻松不起来。
  这几个月跑了几州,看到了自己给京西路带来的变化,徐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沉重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些。改变最大的是交通,河上跑的船多了,路上的车马多了,三司铺子开到了每一个州和大一些的县,正在向小的县扩展。经商的渠道自己已经建起来了,现在缺的就是在这网络上行销的货物。社会发展终究还是要落到生产力的发展上,现在只缺一个突破口,自己做的这一切就会呈现出暴发性的力量。
  这一个突破口就是棉花,由棉花纺织出来的布,制成的各种衣服。营田务仅在京西路就开了数十万亩的棉田,快要到收获的时候了。


第95章 河边的官署
  营田务在赵洛镇的官署就建在汝河边上,旁边有一个自己的小码头。确切得多,这里不像一个官府的衙门,更像是汝河边的一个货场,官署反而是附带的。
  正如人说话会有乡音,官府的机构也是如此。营田务从一开始就是开荒种粮,治下只有工人,没有普通的百姓,建筑便就天然带着种田人的因聊陋就简。而且跟一般的乡村不一样,这因陋就简里表现出来的不是小家子气,而是一种简单粗犷的气息。
  就如赵洛镇上这处官署来说,建筑不多,而且用料朴实,连最简单的装饰都没有。但占地非常大,把住了好大一段河岸,围起来的里面好大的货场草场。门前一条宽广的石子路,直通到不远处的大道上。石子路比大道还宽,走在上面觉得心慌慌的。
  两年时间里王拱辰早已经脱了当年的书生气,不管是来时的乡间小路,还是这宽广的石子路,他都是谈笑风生,这些地方就像天然属于他的地盘。
  人总是不知不觉中被环境所改变,徐平心里暗暗感叹。王拱辰能变成这样,不仅仅是由于营田务的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王拱辰一手建起营田务,便就发展迅速。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并没有人为的阻挠,工作效果立竿见影,政绩突出。
  突飞猛进发展中的事业也会影响到从事这一事业的人,身上时时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气质,这真是别人羡慕不来的。此时的王拱辰,与两年前馆阁里读书的那个穷书生真是判若两人,多了自信,多了奋勇争先的信心。
  官署看着很大,实际里面并没有几个人,就这几个人还在院子里开了菜田,建了圈棚养殖家畜家禽,时时不改营田的本色。
  到了官署的后院,汝河边上一排大柳树,树下胡乱摆了几副桌凳。
  王拱辰吩咐自己随从把众人的马牵走,拴到养马的地方喂些草料,对徐平几人道:“都漕、知州,我这里简陋了些,你们莫要挑理。”
  徐平和赵諴忙道不会,看着谭虎带人过去收拾桌凳,摆放整齐。
  王拱辰笑道:“我们种田的人,都随性惯了,不如都漕的人这么讲究。这里我来过几次了,桌子都是这么摆得乱七八糟,今天第一回见到终于整齐起来了。”
  徐平道:“随性好,整齐只是好看,未必有你随性摆得方便。”
  口中虽然如此说,但并没有叫住谭虎几个,任由他们把这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这不是徐平穷讲究,只是不同的风格。他习惯有严格的纪律,高度的组织,行动最好能整齐划一,不喜欢标新立异。没有什么对与错,不同人有不同的气质。
  收拾完毕,几人分宾主落座。王拱辰在位子上坐下,左右看了看,突然大笑:“被谭虎几个人这么一收拾,我怎么就觉得陌生起来,这不是自己的地方了呢!”
  几个人一起笑,赵諴道:“云行兼着提举本路营田,这里本来就是他的地方!”
  本处的监当官过来行礼,王拱辰道:“今天我们这里有贵客,你有什么好物招待?”
  监当官拱手:“回官人,手下几个小的今日午后到汝河里下了几网,捕了几条好大的金色鲤鱼,还有一虾蟹之类。院子里本来养的有鸡鸭猪羊,宰了已经洗得干净,只是不知道客人们的口味,不知是要煮了吃还是烤了吃,放在那里。”
  王拱辰摆了摆手:“那有许多讲究,你只管又煮又烤,做熟了上来就是。对了,先来几盘瓜果下酒,菜慢慢上来。”
  监当官应诺,转身去了。
  这监当官是最低级的小武官,从公吏升上来的。营田务里大量的这种人,要么就是从公吏中依例选拔上来,要么就是各种禁军厢军中的小武官。反正种田只要出力,不会闹出大的乱子,这些应府得来。这种营生,读书人也不愿意来做,只能依靠他们。
  要不了多久,几样瓜果时鲜菜蔬端了上来。无非是河里的菱藕,树上的桃杏,地里的西瓜葡萄,还有院子里菜地种的几样新鲜时蔬。收拾的手法都很粗糙,菜大多就是一撅两半摆在盘子里,好在新鲜水灵,看着让人心喜。
  王拱辰混在意,问徐平:“都漕,今天我们是饮烈酒还是水酒?对了,这里还有自酿的果酒。附近山里盛产阳桃,小的们拿来酿了猴儿酒,味道还不错。”
  徐平看了看赵諴,笑道:“就喝猴儿酒好了,我们这里也没有嗜酒的人。”
  王拱辰答应,转身吩咐了下去。
  阳桃就是徐平前世所说的弥猴桃,这里附近山上不少。这水果摘了之后不好储存,山外有人当宝,想吃吃不上,山里的人则视若泥土,一到秋天树下到处都是,直接烂掉。营田务从来不缺的就是这些,便就拾了回来酿成酒。称为猴儿酒是因为传说这种酿酒之法是学自山里的猴狲,实际上现在的酿酒都是徐平改良过的,只是沿用旧名罢了。
  太阳落下山去了,白天的酷署慢慢消散,汝河上吹来带着水汽的凉风,吹在人的脸上分外神清气爽。四周低山连绵,静静卧在暮色里,显得分外安祥。
  说是在山里面,其实这一带是很大的一片山间谷地,汝河冲积出来的小平原,土质非常肥沃。只是因为晚唐五代战乱,这里人烟稀少,慢慢成了山间荒地而已。营田务选在这里,便就是看中了这里土层肥厚,而且有汝河及其几条小支流,水源不缺,是从事农业种植的好地方。惟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周围都是小山,一遇到暴雨的时候山洪暴发,无处泄水,容易发生水灾。汝河不是什么大河,排水的能力差了一些。
  汝州唐州,这个年代这种山里的小盆地谷地很多,基本处于荒废状态。不是因为这些土地贫瘠,只是因为这一带的人口太少,没有人力开发。这两境内的山都是小土山,并不是无法开发的石头山,一有人力,农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第96章 有钱万事皆顺
  一轮圆月升起来,皎洁的月光洒在汝河的水面上,泛起潾潾波光。白天聒噪的蝉鸣再也听不见动静,只有偶尔不知哪里一声鸟鸣划破夜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