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7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看着旁边由林素娘和迎儿抱着,与杨太后和曹皇后坐在一起的徐平两个子。小家伙倒不怕生,好奇地左看右看,不时还咯咯笑几声。盼盼、安安和黑虎老老实实地坐着,跟小大人一样,倒是不再跟前两年那样能闹了。
  李用和坐在上首,李璋带着弟弟跟徐平坐在一起,都是正襟危坐,等着赵祯开口。
  见赵祯只顾看两个孩子,全然忘了还有大人跟他坐一起,李实和不得不咳嗽了两声。
  赵祯这才回过神来,尴尬地笑了笑道:“今夜天气正好,我们一起后苑饮酒,图个神清气爽。此是家宴,不论君臣,只是自家亲戚,一醉方休!”
  李用和与徐平几人忙道不敢。
  赵祯看着徐平道:“你又添了两位佳儿,煞是令人羡慕,起名了没有?”
  徐平微微躬身:“回陛下,还没有,要等试岁之后才起,家里只叫大哥、二哥。”
  赵祯“哦”了一声,道:“到了那时,却要我也去观礼。”
  试岁即是后世所称的“抓周”,徐平这种大户人家,对此即为重视。过了那一天,这孩子才算真地成了,也该起乳名了。没有办法,这年月孩子养大不容易。
  说了几句闲话,赵祯实在忍不住,向徐平伸着脖子,小声问道:“你我同年,娶妻我还要早过你两年。可到如今,我只得一个女儿,还早早夭亡,你却已经两子两女,让人看了好生羡慕。实话对我说,这养子,有没有什么秘诀?”
  说完,眼巴巴地看着徐平,眼神中满是期待。
  徐平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一边的林素娘几人。因为刚过满月,落了胎发,两个小家伙的头顶光溜溜的。林素娘生怕他们着凉,不时拿手遮着。
  看着赵祯,徐平也小声答道:“陛下,秘诀没有,心得倒是有一些,只是不方便说。”
  赵祯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身子向前一探,抓住徐平的袖子,口中道:“今日我们自家亲戚讲话,有什么不方便说的!来,来,这边我们自己说话,不让别人听了去!”
  说完,扯着徐平挪到一边,背转身子,压着声音说道:“此不但是我的家事,也是天下大事,你若是有什么秘诀,千万要说给我听!等到我有儿子,你有儿子,长大之后也是通家之好,岂不美哉!”
  徐平偷偷看了那边的女人,还是有些犹豫:“陛下,此事说出来,与祖制不合——”
  “祖制以有后为先,还能有什么重得过这一点!”
  见赵祯有些急,徐平道:“陛下,臣问一句,想壮懿太后不想?”
  提起自己这位亲生母亲,赵祯便心生苦楚,眼角含泪,向徐平点了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李宸妃去世的时候,赵祯已经成年,却一直没有相认,是他平生憾事。
  徐平也是有些伤感,对赵祯道:“陛下,常言道子女是父精母血,不得父母照抚,便如雏鸟在巢而父母俱亡,几人得存活?孩子要平安长大,最关键的是不能离了父母身边,特别是不能离了母亲身边。生下来喝到的第一口奶水,要来自生母,这称为母初乳,对孩子存活至关重要。唯有喝到这一口母乳,才得了生母血气,活下来就容易了。”
  赵祯点了点头,一时沉默,若有所思。
  现在两人讨论的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俱都是心无旁骛。说起来这一点,便涉及到了人伦和礼法的矛盾。按照礼法,父亲所有的孩子都是正妻的孩子,早晚问安,也都是向父亲和嫡母问安,所以是不能跟生母生活在一起的。
  民间的规矩,是孩子过了哺乳期,才送到嫡母身边,由嫡母教导长大。此时的孩子还不记事,很多一直到长大成人,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生母。此点虽合礼法,但不符合人伦,到宋朝开始慢慢改变。不管是礼法还是律法,给庶生母的地位越来越重。历史上著名的例子,便是神宗时李定生母去世,他偷偷隐瞒而不解官持服,由此受到对立的反对变法派的集中攻击。李定为自己分辨的理由,便就是并不知道去世的是自己生母,而不是生母的父亲的妾可以不持服。这当然有变法派和保守派党争的因素,但也说明了当时庶子实际上跟生母的关系相当疏离,都是由嫡母养大的。按律法,儿子不管是不是嫡母生的,都是要解官服满丧期,而不是正妻的生母只需持服三个月。
  皇宫里就要更加严厉,孩子一出生,便就被抱离母亲身边,由嫡母教导,而且有专门的乳母。赵祯此时的后宫苗氏,便就是他乳母的女儿。
  按照前世的记忆,徐平记得母初乳可以大幅提高新生儿的免疫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个年代的防疫卫生条件这么差,这一点就更加突显出来了。皇宫里的孩子为什么难养活?最重要的一点,只怕就是少在这一口奶水上。


第246章 生命在于运动
  徐平又偷偷看了一眼旁边气氛融洽的女人孩子,心里叹了一口气。
  现在说的事情极为敏感,一个不小心传了出去,徐平就极有可能得罪曹皇后。本来皇宫里不管哪个嫔妃生了儿子,皇后都是当然的母亲,极端的如刘太后,把赵祯从生母身边抱走,到自己死都没有让他们母子相认。这种事情在普通家庭都能生出无数事端,更何况是皇室?赵祯最终依然厚待刘家,也不仅仅是念刘太后的养育之恩,还要维护皇室的伦理。
  如果跟百姓之家一样,让生母养育到哺乳期结束,赵祯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以后就不可能再发生了。毫无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皇后的权威。
  曹皇后可不是郭皇后,甚至就连刘太后也不能跟她比。曹家是真正的将门,几代掌大宋军权,在禁军里的关系错综复杂,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得罪得起的。
  也就是徐平相信赵祯,知道他分得清事情的轻重,才把这话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沉默良久,赵祯重重点了点头:“你说的话,朕都记在心里了!”
  徐平出了一口气,笑道:“其实,要想子女康健,最好的还是从自己身上着手。”
  赵祯奇道:“此话怎讲?”
  “子女是父精母血,父母身体如何,必然会影响到幼子。父母身体康健,孩子自然也就身体好。陛下,恕臣无状,您有时间还是要多动一动,现在委实——”
  赵祯低头看了看自己肥胖的身躯,摇了摇头:“前两年你离开京城的时候,让我多吃一些菜蔬,少吃肥腻。我也试过几个月,没什么大用。为这无用之事,弃口腹之欲,不值!”
  徐平道:“此事重在持久,要想有用必然要持之以恒。陛下,是口腹之欲重要,还是皇室有后重要?而且吃菜蔬怎么就不能满足口腹之欲了?过两天,微臣派家里的人来,教御厨几道精致的利口素食,陛下那时才知道菜蔬才是天下美味!”
  赵祯听了喜道:“早听人说京城里就你家吃得最讲究,若是如此,自然是好!”
  “只是个新鲜爽口罢了,其他都不值一提。”徐平家里真不算讲究的,吃得健康丰富多样倒是真的。这个年代由于保鲜不易,食物都偏向腌渍方向,影响了人的口味,哪怕是富贵人家也不注重新鲜。早春蔬菜上市价格极高,人们吃的更多是个新奇。
  徐平是真地讲究吃新鲜蔬菜。玻璃生产出来之后,不少有钱人家都盖了温室,不过他们是用来养花,徐平则是用来种菜。这个年代的蔬菜花样不如后世丰富,品种选育也不成熟,大多数蔬菜还带着野菜的特点。烹饪手段跟不上,品种选育跟不上,说有多好吃,徐平只能说,这跟自己前世想的古代绿色无公害的食物有些不一样,说实话挺失望的。
  不过,原料不足可以由烹饪手段来弥补啊,不吃个新鲜,徐平大力推广的旺火热油炒菜还有什么意思?更加不要说,常吃的食材有些遗憾,架不住前世稀缺的食材这个时代多啊。人参炖鸡小意思,什么冬虫夏草松茸当零食可着劲吃。
  徐平向赵祯讲着自己吃素食的心得,竟惹得他一时食指大动,不由就拿了块新鲜的西瓜在手里啃了起来。
  说了吃的,徐平又道:“陛下,依臣之见,闲时也要动一动。就像微臣,虽然公事也繁忙,但从没忘了习练弓马。到如今,虽然比不了军中勇将,可也不比禁军士卒差!”
  赵祯把口里的西瓜咽下肚下,摇了摇头:“朕为一国之君,岂可玩物丧志?前两年也曾射猎,群臣劝谏,说是治国当以文事为重,不可贪变弓马。”
  徐平道:“这话就有些不妥当,人活着,不就是因为能动吗!身体康健,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国事。天子射猎自古以来都是常事,岂能偏废?而且恕臣直言,射猎这种事,更多的是图个热闹,倒也未必真能锻炼身体。臣请陛下,以后每天抽些时间,蹴鞠射箭之类的事情都做一做,身体好了精神才好,才能更好地处理国事!”
  赵祯只是摇头:“射猎犹有群臣劝谏,蹴鞠射箭那还了得?此事再也休提。”
  宋朝对皇子特别是太子的教育,除了严选老师,也是有武事训练的。只要是太子,最少都能骑马射箭,有的还表现相当不错。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开封围城的时候作为皇子出使金营,射术便就相当不错,还引起了金军的警觉。当然后来被金兵吓破了胆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徐平历史一般,也知道宋朝皇帝中身体最好的,便是宋徽宗和宋高宗这一对不成器的父子,活的还长。他们便是一个喜欢蹴鞠,一个少年时善骑马射箭,壮年时被金兵追得到处乱窜,都是活动比较多的。
  看赵祯的身体,只怕皇族赵家真有什么遗传类疾病也说不定,解决的办法,便是一注意饮食,二是多运动。不能跟赵祯现在这样,臣僚说他耽于酒色还不高兴,实际真有那毛病。而政事之余,一动也不想动。
  见怎么也劝不动赵祯,徐平知道,什么群臣劝谏只是借口,私生活上赵祯什么时候照顾过群臣的意见了?他就是懒得不动而已。
  赵祯拉着徐平到一边说话的时候,李用和父子故意避了开去,此时见两人话说得差不多了,又一起转了回来。听见徐平和赵祯说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徐平要的便是这种效果,什么让孩子吃母乳之类的话是万万不能传出去的,哪怕是李用和一家也最好不要知道,皇宫中那话太敏感了。而现在说的吃清淡,多运动,则就无关紧要,总不会有谏官御史不开眼,借此说徐平教皇帝不误正业吧?
  见劝不住赵祯,徐平对一边的李璋道:“兄弟,你来,我有话说!”
  李璋走上前来,徐平道:“等到明天起,你去学一学蹴鞠,要是学不来,到我家里去跟盼盼学学踢毽子。学会了,每天最少陪着陛下玩半个时辰,于身心有好处!”
  此时几个人都喝了酒,兴致上来,什么君臣之礼都放到了脑后。也就是徐平心里一直绷了根弦,其他的大臣后苑赐宴,什么样子都有,徐平已经是难得的礼节不乱了。
  李璋上来笑道:“蹴鞠是富贵人家玩的,我自小生于贫苦,哪里会那些?还是等明天之后跟着盼盼学踢毽子,学会了到宫里陪着陛下踢两脚。”


第247章 谁不知我高提辖!
  蔡河上船来船往,哪怕天气炎热,也显得热闹非常。河两岸满是客栈货场,现在正是水涨通航的时节,纷纷攘攘分外热闹。
  河岸的大柳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