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不需要再等那么久,要换成徐平去了。
  让徐平坐下,赵祯道:“现今朝廷布置,是按你的第三策来。麟府、鄜延、环庆和泾原路我会别选大臣坐镇,你到秦凤路去,恩威并施,为朝廷收回河湟之地。以前在邕州的时候,你曾经在那里括土为丁,虽然有些小乱子,总地来说成效卓著。汉武征匈奴,是以收复河南地为发端,从此汉军征北无往不胜。卫青、李息击河套,自云中千里迂回,在大漠中率大军几十日间行军千余里,一击破敌。你平定吐蕃之后,可以出击兰州,切断党项跟河西之地的联系,断其右臂,同时拊党项侧背。这是你在对策中已经说过的,不需要我再赘述。惟一我要叮嘱你的,前汉强军,虽然离国数千里,大漠中依然可以千百里追敌,这是现在的禁军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你一直要改军制,现在我把陇右交给你,军国一切事务由你专断。赐你天子剑,违军令者立斩!只是两三年后,当朝廷大军北向,你要还给我一支能在大漠中不说行军千里,最少要奔袭几百里,直击敌军的强军!”
  说到这里,赵祯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夜色,没有再说话。
  徐平忙起身躬身行礼,恭声道:“臣谨遵圣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过了好一会,赵祯才道:“几十年间,吐蕃一直受党项压迫,攻伐不止。因此,他们对本朝一向恭顺,唃厮罗虽屡败元昊,但对本朝则礼数周到。你这次去,要收河湟,对他过于宽容了则无法做事,过于严厉了则失蕃胡人心,当要注意分寸。”
  “禀陛下,对于蕃胡,无非是示之以公,待之以诚。忠心本朝的,崇之以高位,啖之以厚禄,朝廷可以优待其子孙。如果据地不降,坚决不肯归附的,则临之以刀兵,古人所谓执干戚而舞,蕃胡不得不服!其间要诀,在于一个公字,一个诚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冠军侯在河西故事,舍服知成而止!”
  赵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一个公字,一个诚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也!”
  “确实是难。人终究是有私心的,有七情六欲的,佛家所谓知见障,总有这里那里做得不完全到位的地方。只要臣谨记初心,不囿于成见,总能克服困难,报效陛下!”
  民族关系最难处理,特别是河湟之地又是民族关系最复杂的地方。说那里是吐蕃和羌人的地盘,其实人口最多的却是汉人,而这些汉人又胡化一百多年了。反过来,那里的蕃胡又不同程度地汉化,跟其他地方的蕃胡并不一样。特别是上层,无论从习俗到文化已经跟汉人无异了。到了那里之后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哪些需要拉拢,哪些需要打击,很不好拿捏。千万不要以为胡化了的汉人就比蕃胡更加好说话,那也未必,实际上是要看各自所属的部族,看头领,分别对待。汉、藏、羌三个民族本是同源,又这样一两百年混杂在一起,是一个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的群体。
  徐平有在邕州的经验,知道处理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历史上的事情是个什么样子就是个什么样子,该赞扬就赞扬,该批判就批判。千万不能为了讨好哪一些人,就不问是非和稀泥,甚者是颠倒黑白,那样哪怕是有一时的效果,也会留下无穷后患。在他前世是有教训的,本来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对少数民族优待,最后却成了不问是非。
  凡是历史上讲到少数民族,一定要讲受到中原王朝的压迫,少数民族领袖一定是英明神武,中原王朝的帝王和文武官员一定是昏庸无能,这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甚至一些历史上没有任何正面贡献,一心分裂国家,满手血腥的野心家,也被洗白。
  你既然竭力鼓吹历史上的分裂者,涂脂抹粉打扮成英雄,那现实中的人为什么还要心向中央?阻止少数民族分裂的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因为怕伤害某些人的感情,杀人盈野的分裂者刽子手却被捧上神坛,不允许有一点抹黑,这不就是鼓励现实中搞分裂吗?


第331章 东头西头?
  正视历史,研究历史,把历史跟现实有效地区分开来,有是非观,有大局观。只要坚持了这些原则,河湟地区虽然民族关系复杂,徐平还是有信心把那里平定下来。
  人最怕的不是能力不够,而是不问是非,甚至为了心中的小算盘混淆是非,把黑的变成白的,把白的变成黑的。这样一种态度,不要说本就是庸人之资,就是天纵奇才也是做不好事情的。不会可以学,从一开始就起了别的心思神仙也没有办法。
  徐平做事,赵祯还是放心的,他不放心的是跟徐平配合的人。此次把徐平单独安排到秦州,就是跟其他的部分割裂开来,不要被人拖后腿,最后搅成一锅粥。
  见徐平心中已经有数,估计早就考虑过治理那里的原则,赵祯便不再多问,对他道:“秦州孤悬陇右,面对的吐蕃又是部族分散,互不统属。不管是出于其他路面对的党项压力考虑,还是免惊动河湟当地豪酋的考虑,给你的兵都不会多。特别是京城禁军,依我看来能派给你的,只有归明神武和宣威两军,其他禁军的统兵官只怕不会想受你的管辖。你曾经管三司多年,找钱粮的本事非其他人所能及,到了那里可以招土人为兵,别给你番号就是了。你手中的兵力有限,如果真有豪酋拒绝归附,不得不打,要如何打?”
  “禀陛下,臣闲时也曾观览史书。冠军侯霍去病收河西之地,固然是兵精将勇,但精选天时也出力不少。蕃胡逐水草而居,惯例都是春夏游牧,待到秋高马肥之后出战,所以本朝一直有防秋之策。汉军不然,草精料足,春夏也可以作战。霍去病出征,正是春夏的时候。臣到河湟,当效冠军侯故事,春猎秋防,恩威并用,为朝廷收复诸胡!”
  赵祯笑道:“前些年国舅在群牧司,广种牧草,改良马种,养马就可以不避天时。你到了秦州之后,倒是正可以用这办法。春夏出战,蕃胡确实难挡。”
  李用和在群牧司的办法还是徐平教的呢,徐平用的比他精多了。汉军当年选在春夏出征,每每对匈奴作战能收奇效,是建立在西汉雄厚的国力基础上。汉军的马不但喂草还喂精料,而且精料占的比例不少,一定程度上不需要在春秋草好的时候补膘,匈奴可没有这样的条件,实际上游牧民族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徐平广种苜蓿,还有对草进行调制,制成干草的技术,比单纯的用精料喂马更加科学。
  干草可不是简单地把草晒干就算,那样草的营养会丢失大部分,不能代替精料。徐平前世的干草,是有技术条件的,晒多长时间,含水量多少收贮,还要经过调制,留住草里的大部分养分,很大程度上能够代替精料。徐平学的就有如此收割、调制、贮存牧草的内容,用到这个年代足够了。达到留住鲜草的七八成营养,五六成也了不起了。而且压成捆的草料容易运输,因为密度合适,用车说不定比粮食还更好运输呢。
  春猎秋防,利用强大的国力与蕃胡部族打时间差,徐平不信不能把那些一心不想跟自己走的人折腾得欲仙欲死。只要两三年,这些部族的人就活不下去了。
  第二日,夏竦在审官院衙门的院子里,走过来走过去,不住地搓手。每转一圈,都抬头满含希望地看一看远处皇宫的方向。昨晚学士院锁院,今日必有大除拜。
  随着张士逊被贬,紧接着盛度和韩亿也被免去同知枢密院的职务,一下子出了这么多缺,夏竦就不信轮不到自己。章得象已经确定到枢密院去接替韩亿,这样就连政事堂也空了位子出来,夏竦更加浮想联翩。同是执政,参知政事的地位可是要高于枢密副使的,枢密使被王德用占住了,不能再想,夏竦希望的是自己能到政事堂接章得象的位子。
  看看快到中午,夏竦急得嗓子冒烟,大冬天汗都流下来了。
  等待的时候最难熬,虽然相信自己这次可以入政府,但消息没有确定,总觉得心里有千万只小虫子在爬。那滋味难言难说,让人坐立不安。
  突然,外面响起了脚步声,相当急促,直向审官院的院子里来。
  夏竦面上一喜,转向门边,满脸热切地看向那里。
  一个公吏满头大汗急匆匆地冲进来,显然是路上跑得急了,脸色发红。
  夏竦认得是宋庠身边的人,昨晚锁院正是他当值,肯定是来向自己报喜了。快步迎上前去,夏竦一把抓住来的公吏的肩膀,热切地道:“内翰完成制词了?东头,西头?”
  公吏看着夏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好一会才道:“回尚书,既不是东头,也不是西头,这次是外头。”
  “外头?”夏竦一头雾水。“外头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外任?”
  东头是东府,即中书门下,西头是西府,即枢密院,外头是几个意思?
  “尚书说的是。学士说,尚书这次要到永兴军去任职,做陕西路的帅臣。”
  “什么?我这里巴巴地等着进政府,却被一脚踢到陕西路去了?!”夏竦气得差点跳起来。“既然是外任,那锁什么院,搞什么大除拜!”
  来报信的公吏这才有些清醒过来,换上一副笑脸道:“恭喜尚书建节!官家对学士说因为西北战事,去那里的帅臣以职换武,以便统军作战名正言顺。尚书的龙阁税学士,换了奉宁军节度使,出知永兴军,兼陕西路经略安抚使,为一路大帅!”
  夏竦一时怔在那里,憋得脸通红。节度使有什么希罕的,他又不是武将。只要进了政府做了宰执,以后出外任职,只要是边地雄州,哪个不带节度使。
  赵祯倒是好心,节度使的俸禄比阁学士高得多,西北任职辛苦,给点钱补偿。再一个用文臣作大帅,以前的先例并不多,所以加个武将的品级,以示职在武事。
  此次派往西北的文臣大规模地以文换武,是两宋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次,夏竦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当然文臣大多不屑于做武将,给钱多也不行,地位不同。以前的陈尧咨就是例子,他被换了节度使,老大年纪还被母亲打了一番,说是状元之身,却去做武将,贪节度使多出来的那个钱,有辱门风。事后陈尧咨上表推辞,死活不肯做。
  为了防止再发生此类的事情,这次不是彻底的以文换武,只是用职换武,而官员的文资本官不变。去西北的文官,很多都会是这种不文不武的身份。


第332章 建节
  为应对西北党项反叛,多位重臣被派往陕西路坐镇。其中带兵的文臣,为了表明到那里职在武事,实行了一项特殊的以职换武的政策。基本原则是,侍从大臣之中,待制换观察使,直学士换节度留后,阁学士和殿学士换节度使。
  徐平的枢密直学使是诸直学士之首,禄赐比阁学士,换武时赵祯命向上靠,本官升一阶为礼部侍郎,终于到了六部长贰。徐平以陆海军节度使、礼部侍郎知秦州,兼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秦凤路兵马都部署,兼秦凤路缘边招讨使,主持秦凤路军政。
  夏竦以龙图阁学士换奉宁军节使,以户部尚书知永兴军,兼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兼永兴军路泾原路兵马都部署。范雍资政殿学士换振武军节度使,以吏部侍郎知延州,兼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兼鄜延路环庆路兵马都部署,同时兼两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