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璋和范祥把病尉迟送出定西城外,对他道:“今天已是初三,年已经过去了,我们这里不好留你。我派两个亲兵,带你从这里向北,走兰州绕到黄河西面,走鸣沙回到兴庆府去。到了那里之后,跟童大郎两个好好帮着番人把银行和公司开起来。等到有了些眉目的时候,我们会派人过去,一起开几家公司赚钱。”
  病尉迟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问道:“将军,朝廷真地让我们如此做事?我们帮着党项把银行、公司开起来,真地是帮着朝廷做事?将来可不能治我们的罪啊!”
  范祥沉声道:“你只管回去安心做事,不需要担心这些!此事不只是李机宜,秦州一起参与,你担心什么!事情做好了,党项境内开始开公司的时候,我自然会派人前去。不过你记住,我们开的公司你只要心中有数,帮着给些便利,容易赚钱就好,不要来往过密。”
  病尉迟连连点头:“我明白,我明白,只是给些便利,别人知道了也无非是我们兄弟贪财而已。如果事事都在一起,反而让番人疑心!”
  “你明白就好。此事做好了,你就是朝廷功臣,将来少不了你们兄弟的好处!”
  对党项的经济战,徐平已经全权委托给了范祥,他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抽不出身来。或许道理上范祥想得不如徐平明白,但他敢下死手,做事更加果断。
  又叮嘱了一些开银行、公司的具体事项,李璋才和范祥让亲兵带病尉迟离去。
  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风雪里,李璋问身边的范祥:“通判,你觉得这人能做成吗?”
  “他?只怕不成!”范祥摇了摇头,“这些日子他跟着郑主管和刘主管学,我在一边也看了,这人有些小聪明,但事情看得不通透。若只是靠他,番贼的银行和公司有可能开起来,但规模大不了,对我们好处有限。费了这么多功夫,把党项搞得天下大乱才好。”
  李璋叹口气:“聊胜于无吧,谁让我们只有这么一个人能用呢——”
  范祥笑道:“机宜,你这样说就有些丧气了,我们可不只是他一个人能用。你难道忘了他们是兄弟两人,这个病尉迟就只是个跑腿的吗?”
  “通判是说童大郎?那人有这个本事?”
  “当年在河南府,童大郎可是在经略的眼皮底下,做出了那一桩大案。虽然是机缘巧合,怪当年孙沔太过贪心,但他能做成,就说明这人没那么简单。机宜,孙沔这些年在岭南闹出了好大的动静,可不是个好相与的。童大郎当年能占孙沔的便宜,番贼那里能跟他斗的人并不多,我们只要在背后加一把力,说不定他就能把兴庆府闹个天翻地覆!”
  李璋来了兴趣,对范祥道:“若是如此,我们也要好好准备一番。通判,你说我们向番贼那里卖什么东西好?又要赚他们的钱,还不能够资敌。”
  “人无非是七情六欲,只要在吃喝玩乐上面下手就是了。首先一个是酒,今年秦州收了不少高粱,再破费上些陈麦,酿成烈酒卖到党项去。其他的,无非是绫罗绸缎,三司铺子里诸般好玩的,好吃的,使劲卖就是。让党项人吃到肚子里,玩闹了,我们赚钱!”


第105章 大败的消息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眼看着就要出正月了,还是一副天寒地冻的样子。
  定西城里,徐平正在认真地写着自己昨天的学习心得。学军事指挥没有老师,这个年代只怕也已经没有懂得的人了,大家只能从历年战例中自己总结,互相讨论,配合沙盘推演和军队的实际演练来进行验证。每天要写学习心得,进行交流,是徐平定下的规矩,他自己当然不能违反。这个学习的过程很艰难,并不轻松。
  阳光从窗外洒到书桌上,徐平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正要吩咐外面的谭虎去端盏茶来,休息一会,李璋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
  到了房里,向徐平叉手行礼,李璋沉声道:“节帅,延州败了!”
  徐平闭上眼睛,沉默了好一会,才向李璋伸出手去,低声道:“拿来我看。”
  自从进入干燥凉爽的秋季,元昊便就带了党项的主力集中到了东线,在麟府路和鄜延路对面的夏州,不断寻找作战机会。
  开始元昊的进攻目标实际在麟府路。麟、府、丰河外三州是河东路伸到黄河西岸的突出部,有这三州在,河东、陕西两路就连成一体。如果党项占据此三州,则就把宋朝的势力向西压过了黄河,占据了黄河天险,同时独占横山地利。
  河外三州实行一种既不同于内地州郡,也不同于沿边羁糜州的制度,类似于唐时的藩镇。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丰州王家,自五代起便就把持当地军政大权,入宋之后三州知州依然由其子弟世袭。杨文广便就是麟州杨家的同族,不过从他祖父杨业起,就开始领兵在外,世守麟州的是杨业的兄弟一支,到他父亲杨延昭,实际就跟麟州的并系不大了。
  此次让元昊最终放弃了进攻麟府路的是府州知州折继闵,今年刚刚二十三岁。本来继位的是他堂哥折继宣,因为施政暴虐而撤职,由折继闵继任。虽然年轻,折继闵却多谋善断,心思敏锐,没有露出破绽,元昊最终转头向西。
  在东线麟府、鄜延、环庆三路试探了几个月,最终在正月中旬,眼看着春天将到的时候,被元昊在延州抓住了战机。他先向范雍诈降,使范雍放松了戒备,然后沿洛水谷道攻保安军,而后沿浑州川攻延州。扼守此路的金明寨都监李士彬号称“铁壁相公”,以善守著称,严阵以待。元昊派依附自己的羌族诈降入金明寨中,李士彬建议全部迁往南方,范雍却说“讨而禽之,孰若招而致之?”全部安排到了李士彬寨中。最后被党项里应外合攻破金明寨,打开了进攻延州的大门。此时在延州的范雍惊慌失措,连招环庆路的刘平和鄜延路的石元孙一起急救延州,刘平轻兵冒进,带禁军精锐一万余人被包围于三川口。
  到了这个地步,单盯着战场上哪个力战,哪个临战脱逃意义已经不大了。几个月的时间,党项大军在鄜延路北部来去自如,山川地理比宋军还清楚。元昊未必有攻破延州的实力和决心,一直在寻找的机会,只怕就是要歼灭宋军主力一部。围点打援,经典战术。
  三川口一战,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刘平、石元孙两位主将陷于敌中。此时战败责任的官司还在打,徐平也不能了解具体战斗经过,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可以想得到了。
  三川口之败,宋军真正损失的人数并不太多,数千人而已,让朝野震恐的,是两位主将没了,此其一。再一个是参与此战的几乎全部是京城禁军的精锐。主力是步军副指挥使刘平所带的步军司神卫军,“上四军”之一,禁军中最顶尖的军队。配合的是殿前司都虞侯石元孙带领的殿前司虎翼军,仅略次于“上司军”的精锐之军。辅助他们的,则是马军司龙卫都虞侯王信所带的龙卫军骑兵,同样是“上四军”。而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些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斗志,主力神卫军战没者也不到两成。如果人人死战,元昊虽然以数倍兵力进攻,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一万多禁军。
  这是一场京城禁军成建制参与,由其本来的统兵官带领作战的败仗,一次就失陷了两位管军大将,这才是对大宋朝野最具冲击力的。曾经被视为天下精锐的禁军,在这一战中神话彻底破灭,太祖时南征北战削平诸藩立下无数战功的禁军,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了三川口。从此之后,京城禁军就将彻底失去对外作战中的主力位置。
  看过了手中的朝报,徐平轻吐了一口气,问李璋:“具体的战报还没有下来?”
  “鄜延路都监黄德和言刘平、石元孙降贼,而其军中又说刘、石二帅是力战而殁,双方各执一词,现在正打官司。具体的战报,却不清楚。”
  徐平摆了摆手:“他们怎么打官司我不管!你亲自上书枢密院,让他们把刘、石二军各自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接敌、最后如何失败的,详细一点移到秦凤路。我们要借着这一战了解清楚党项作战是如何习性,将来如何应对。仗打败了,不赶紧总结教训,却对战事的过程都搞不清楚,都盯着去打什么官司,是等着再败吗?”
  黄德和是宦官,名为都监,实际上监军,不然这官司也打不起来。徐平对战争中谁负多少责任兴趣不大,一万多人参与的大战,大部分的人都了活下来,有人能够颠倒黑白是无法想象的。不管谁真谁假,都只能蒙骗一时,很快就会真相大白。徐平感兴趣的,是双方具体的战斗过程,通过分析这一战例,提高自己军中的指挥水平。
  把朝报还给李璋,徐平坐到桌后,看着窗外出了一会神,叹了口气,对李璋道:“仅仅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战失利,十分错处有八分要算在指挥无方上,最多一两分算到前线将士不能死战上。战没者两成,神卫军没有溃散,党项也不敢衔尾而追,他们勉强当得起精锐了。最让人觉得恶劣的,是他们撤回来了,却把主将送给了番贼。”
  李璋道:“现在朝中上下,都在责备神卫右厢都指挥使刘兴等人,主将未退,就自己引兵遁归。若是他们能够死战,两位管军大帅必不至没于党项军中。”
  “刘平,石元孙,管军大将军啊,竟然离阵上前冲杀!荒唐!他们可是十几万大军的统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为自己是营指挥使吗!两人就是万人敌,冲上去又有多少用处?主将一没,全军溃败,唉——”


第106章 败在哪里?
  李璋离去,徐平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出神。
  三川口一败,不在于损失了多少军队,可怕的是对士气的影响。本来党项叛宋,朝中还不是非常重视,认为番邦小丑,仗着路途遥远,宋军不利于远征飞扬跋扈而已。这次最精锐的禁军主力被打败,失陷两位管军大将,很多人要被吓破了胆子。越是不通军事,越容易战前盲目乐观,一出现挫折惊慌失措,举止失当。
  经过这一次败仗,也该让朝中看清楚,京城三衙禁军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强大,再不改革军制,只有死路一条。
  认真讲起来,党项军在三川口的战绩远远不如秦州军在三都川,错就错在秦州军打的不是党项主力,没有管军大将这样有分量的俘虏,再就是三衙旧将从中作梗。
  没过多久,桑怿、高大全和曹克明一起到了徐平住处,一进门就问:“三川口败绩,节帅可得到了消息?二帅陷没,现在外面都是议论纷纷!”
  徐平道:“坐吧,我们坐下说话。——朝报一到这里,我就已经知道了。”
  曹克明显得有些焦急:“如此大事,节帅怎么就让宣扬了出去?这种大败,容易动摇军心,应该严令,不许军中议论!谁敢违令,军法从事!”
  徐平苦笑着摇了摇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味去堵,是行不通的,堵不如疏。不但不要禁止军中议论,还要让他们多议论,把三都川怎么败的,都议论得清清楚楚!我正在让枢密院把三川口一战的详细战报送来,到时营指挥使以上,都要参与这败仗的议论。”
  曹克明愣住:“这样做,真的可以?就怕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威风是靠着流血拼杀出来的,哪里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