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看得远,但是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军方的教员教官的鼓舞下,这才几天时间就已经情绪炙热如火了。
“可怕,可怕的狂热。都疯了,疯了。为什么不能理智地看待战争呢?我们并不需要战争,尤其是这种连敌人是谁都不明白的战争。”叶邦伟嘴里低声喃喃自语着,话一出口,又连忙紧闭嘴唇,恐惧地朝四周张望一番。
他虽然是新儒学宗师,是一面旗帜。而也正是因为此,叶邦伟很明白自己现在是不能说任何反对军方言论话的,不然社会上那些‘爱国者’非把一顶顶又大又臭的帽子活生生扣在自己头上。到时候不仅自己倒霉,整个新儒学都要跟着倒霉。
“爹,我旬末就不回家了。我们系要组织人去胜利广场……”
叶邦伟刚刚回到家,就看到自己已经考上太学大学的小儿子拎着一个包,从二楼走下来。正想问他今天怎么回来了,没有想到小儿子叶叔阳先就开口道。
今天并不是旬末,叶叔阳本来是不该回家的,现在看却是先回来打声招唿了。
“大好的时间不放在学习上,去参加什么游行?现在这社会气氛就不对,太浮躁太狂热了。”在外面不敢说,在家里头叶邦伟还是能大声说话的。
“好了,好了。一天时间有什么大不了的?小阳的学业也不是这一天时间就能突飞猛进的。参加游行也不是什么错事。”叶邦伟的父亲叶长德摆摆手阻止了叶邦伟继续说下去。
人要合群,别人都去了,自己小孙子不去怎么能行?
叶叔阳吐了下舌头,赶忙熘走了,饭都不在家吃了。
叶长德在孙子走后看叶邦伟眼角有隐隐的隐忧,问道:“国浩【叶邦伟字】,怎么了?是不是要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些天报纸上的宣传是铺天盖地,但叶长德也不是一般人,他学业学术上是不能跟自己的儿子论高下,可在叶邦伟一步步走向新儒学宗的过程中,也出过不少的力的,脑袋瓜和心眼子好使着呢。在叶邦伟崛起的道路上不知道替儿子识破了多少陷阱。
谁要觉得叶邦伟是顺顺利利的走到新儒学宗的地位上来的,那谁就是个大棒槌。
叶邦伟坐下来点点头,手指轻轻扣击着座椅的扶手,沉思一会儿抬头看着父亲的眼睛说道:“爹啊,你是不知道欧洲的战争。奥斯曼人这次怕是真要倒大霉了。英国人去年宣布支持希腊人追求独立。”而这个刚刚被送到陈汉的消息那简直就是在刺激陈汉啊。
这意味着什么?英国人开始公开的与奥斯曼人为敌了,那么法国人呢?英国人不摆平了拿破仑,伦敦会这么肆无忌惮的支持希腊人吗?
而英国人如果摆平了拿破仑,那么整个欧洲是不是就要团结起来了?那么俄罗斯战场和奥斯曼战场就有的闹子瞧了。
因为任何人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联合一块的欧洲人的敌人只会是中国。奥斯曼的武力是挺不弱的,但也仅此而已。
叶邦伟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将茶盖盖上,放回原地道:“谁是中国的潜在敌人这是很容易判断的事情。我们与英国人面和心不和,全世界也都是知道的。而皇帝陛下的决断又是那般强硬,可以说是把东西方的矛盾半公开化了。”也就是一个奥斯曼帝国,在中间扯上了一层薄纱做遮羞。
对儿子所说的话,叶长德想了下赞同地点点头,可转念一想问题又来了,中国怎么可能对外软弱呢?看看皇帝这些年对明朝的抬举,什么‘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把明朝是抬举了又抬举,而这本身就表明了这位九五之尊的理念。让他对着张牙舞爪的西方蛮子退避三舍,那怎么可能。
强对强,硬对硬。这才是陈皇帝历来得选择。
至于‘有的人’说的,置身事外,我们只要将国内管好就行了,国外就让他们打得天昏地暗,谁胜谁败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不会死一个中国人,甚至我们还可以两边大卖军火,乘机发一下战争财,这才是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
因为只要把中国发展好建设好,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强大无匹的国家。
这道理对也不对。对是因为这事儿他们说的确很有道理,不对这是因为如此的世界第一太过温和,太过温柔了。
踏着尸山血海走向世界巅峰的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这一思想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市场的。
叶长德知道自己儿子对于战争有点反感,叶邦伟不排斥军事训练,但是这铺天盖地的宣传则让他迅速把握到了朝廷的真意——这是在耀武啊,这是在抬举军人啊。
新儒学虽然转变了论调,但叶邦伟对于军人地位的抬升打心眼里是有反感的。只是他从不说出口。
“这是皇帝的手腕,谁也挡不住,也拦不住。这仗啊,早晚都要打。美洲且不说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印度都不知道让多少人疯狂。这些年来,国内要求夺取印度做海外殖民地的唿声是经久不衰,当然,大家话说的都很好听,什么解放被压迫民族啦,反对西方列强殖民亚洲啦啥的。可实际上还不是我们想要在海外分得一杯羹吗?
过去是士字士林代表着民心,现在是工商富豪代表着民心,印度的富裕和阿三们的愚昧早被他们几百遍几千遍的宣之于众了,那就是假的也成真的了。这民心早变了!”
民心即天心,这老百姓都想打仗了,皇帝还会不打吗?
“爹,你说朝廷要跟英国人翻脸?”
“从印度拿好处就一定要跟英国人翻脸吗?”
印度那地方除了英国人直接掌控的殖民地外,还有马拉塔人的核心地盘外,还有太多的土地等着去取。根本就不用跟英国人撕破脸。完全可以‘斗而不破’么!
叶邦伟萎缩在椅子里,将整个人都缩进去,喃喃道:“是啊,民心早就变了。这些个老百姓知道什么是战争吗?就以为战争是那么好打的?一个西北都丢进去多少万人了?这些人哪,还是太傻。”
叶邦伟的整体思想跟‘有的人’差不多,是很反对战争的,但他跟‘有的人’又有一些不一样,他比‘有的人’更有进取心。
他认为以中国如此强大的国力,儒学完全是可以一点点的输入到西方世界去,如此就可以‘教化’这一宏大理念。而中国有了‘教化’之功后,那就有了‘内圣而外王’的基础,这可是儒家最大追求之一。如此整个世界也就纳入了中国的秩序当中,中国自然而然的就是世界的中央帝国。而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战争无疑会阻碍这种‘教化’。
叶长德皱纹都聚到了一起,苦着脸看着儿子。叶邦伟还是有些理想化啊,这也是叶长德当初极力阻止叶邦伟进入官场的最主要原因。对叶邦伟说的话叶长德并不怎么赞同,叶长德认为在适当的时候发动一两场不是太大的战争是应该的,就比如这中俄战争和之前的美洲战争,这不仅能夺取巨大的利益,这样的战争对一个国家保持活力也有很大的好处。
再威猛的老虎,长久的不磨牙利爪,那也会让百兽之王的战斗力和威慑力大幅度下降的。
杀鸡才能儆猴,你鸡都不杀,还怎么吓唬得住猴子呢?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间谍无处不在
时光流转,当春色渲染西北大地的时候,一支支来自天南地北的国防军也开始了自己的西进之路。
俄国人要坚持打下去,他们的背后无疑有英国人甚至是法国人的支持。陈鸣不知道欧洲人会不会玩出志愿军这种鬼把戏,但可以肯定的是,中俄战争进行到新一阶段的情况下,只依靠西北军区的力量去支撑是会很吃力的。
所以,陈鸣调集了部队去支援西北军区,第一批只有十万人,而第二批也已经准备好了,但受制于后勤运输能力,他们要在夏季里再出发。
但夏季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欧洲的英法、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等国领袖就已经都知道了中国国内发生的大变化。
于是,一个英国人来到了东方。他没有在缅甸停留,而是直接来到了新加坡。缅甸那儿距离印度太近了,那里的情况已经被英国人掌握了。
当地的华人移民和那些土着居民的情绪很炙热,但新加坡距离缅甸相隔千里,如果这儿的学生和工人,这儿的社会情绪也同缅甸一样炙热,那么英国人这次得到的情报就不是虚假的了。
米歇尔来到印度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但他一直都呆在加尔各答。他所在的洋行,每年最大的对华交易除了印度的棉花、剑麻和规定数量的阿片以外,就是把中国人生产的茶叶和自行车、三轮车等运来印度和更遥远的欧洲大陆。
米歇尔所在的商行在对中国的交易金额是严重失衡的,中国人从他们手里迈入的货物价值是1的话,他们从中国人手里购买的货物价值就至少是2,甚至是3。这是很多英国商行都在面临的严峻形势,但是他们却无力改变。
中国人几乎不缺少优质棉花以外的任何大量大宗货物,如果没有印度的棉花支撑,他们商行的经营风险会更加巨大。因为他们的利益完全在于出售中国商品的利益所得。
那些茶叶的价值就不需要多说了,米歇尔他们商行的另外一大经营中心自行车、三轮车,那只要运到欧洲就是至少三倍的利益,在缴纳了不菲的税金之后。
他这次来中国有两个原因,主要原因当然是印度总督阁下交于的任务,探看中国的实情;而次要任务是因为他听说中国的橡胶市场有了巨大波动。
南洋是很适合种植橡胶的,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和雨水充足,适宜于橡胶树的生长,一般来说五六年就能割胶,而且产量和质量都很高。而橡胶这东西不仅能制成雨衣、胶鞋,还是很多器械和高档自行车、三轮车上的必需品。可以说每一座橡胶园那都是一颗摇钱树。车行贸易可是他们洋行的一大支撑点,是必须要重视的,而中国人现在也不禁外国人在本土和南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橡胶园的交易对象可不仅仅是中国人,外国人只要有钱也能收购的。米歇尔的老板就在打着这样的主意。
所以米歇尔是以正当得商业理由来到南洋的,他第一站的落脚地是新加坡,那也顺理成章。新加坡是南洋地区的中心么。
作为一个骄傲的大不列颠人,米歇尔对眼下的中国政府和中国皇帝是万分反感的,他更不愿意接受中国如今的世界地位。
现在的中国俨然就是世界霸主,整个东方,包括奥斯曼和波斯为代表的天方世界,都臣服在了中国皇帝的脚下,只剩下西方世界。
米歇尔不敢想象大不列颠也拜倒在中国人脚下的那一日会是什么状况,只要一想他就心如刀割。
但中国的强大又是那么显而易见的,他们把自己的实力明明白白的放到明面上,让每一个英伦的有识之士都黯然神伤。中国人占据了南洋和南明州,他们入侵了印度和半个非洲,还拿下了大半个美洲,地球已经有一半属于中国。这是一个强大的让人气馁的敌人!
任何国家与中国对抗都是以婴孩的身体去挑战壮汉,就仿佛大卫在挑战巨人歌利亚,现实世界里可是没有上帝的祝福的。
欧洲的形式很不美妙,就像现在的印度的英国人一样,情况对他们来说十分的不妙。随着东西方矛盾的加剧,相比在印度问题上中英两国也即将开启新一轮的谈判了。
米歇尔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虽然他出生的时候陈汉已经建立,他长大的时候,陈汉强大的国力和对西方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