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在掌握代词“我”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前儿童仍不善于区别个人的品质和对象性的品质,不善于区别“我”和“我的”。他常常根据有无某种物品、玩具、东西来确定自己和别的孩子的异同。

    三、四岁的儿童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感情和事情出发

    ① 在苏联,还未达到参加少先队年龄的儿童(小学一年至三年级学生)

    ,叫作十月儿童。——译者

…… 232

    自 我 论72

    来评价幼儿园的小伙伴:“沃瓦好,因为他给了我一块维夫饼干。”

    “维加好,因为他把玩具收拾起来了。”以后又出现较为概括性的评语,这证明孩子已经有某些普遍性标准。

    例如:某人好,因为他跟大家一起玩;某人坏,因为他好打架。但在学前儿童那里,这些标准还是极不稳定的,而评价也随着情绪和情况不同而摇摆不定。

    由于需要长辈的支持和赞赏,学前儿童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多半是重复父母对他的评价,至少是运用同样的标准。

    当有人问到一个四岁的儿童他是不是个好孩子时,他确有把握地答说:“是好孩子,因为我听话。”孩子入学后,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权威——老师,这时情况变得复杂了,然而凡事都以长辈和大人的是非为是非这一点并不因此而改变。

    儿童活动领域的分化,“关系人”

    (父母、幼儿园保育员、学校教师、同龄人)数量的增加,必然使别人观察他的角度、侧面也随之增多,从而必然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促进着儿童的自主意识发展,并且使他由仰赖“外部”评价转而仰赖自我评价。

    自我描述的年龄发展变化,和整个社会知觉(感受)发展所经历的一些阶段相同。任何自我描述都是以约定俗成的一般人的标准模式为基础的,这种标准模式首先应用于他人,而后应用于自己。这里有一个最普遍的趋势,即认知方面的复杂性以及描述和形象的差异不断增大。就能够识别他人(以及自己)身上的品质多寡而言,成年人超过青年,青年超过少年,少年超过儿童,所识别的品质概括程度也越来越高,

…… 233

    822自 我 论

    这和智力发育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根据现有的资料①,七、八岁以下的儿童总是根据外貌来描写人,他们除了描写对象的个人特点外,还把该对象的家庭、物品以及各种外部情况加进自己的讲述中。他们的描述简单化,不加区别,而他们的评价也是单一化的(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七岁至十二岁之间,心理描述的词汇不断丰富起来,所作的描述也因人而异了。不过这时儿童虽然意识到人们有时表现出水火不相容的品质,却还不能解释这种矛盾现象。十三岁以后才趋向于整合,这时少年开始从不同的背景看待人们的行为:有时把它看作是个人品质的表现,有时把它看作是前因之后果,有时则把它看作是先天特征的产物,如此等等。这种背景多样性打破了原先人的黑白两色形象,从而使多义性评价成为可能:一个失足的好人,一种客观效果不好但出于良好动机的行为,等等。

    所以,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知觉方面的变迁包括如下内容:描述用的范畴数量增加,运用这些范畴时的灵活性和确定性增强,信息的选择性、循序性、复杂性和整合性等水平提高,对越来越细腻的评价及其相互联系的利用,对人的行为分析和解释的能力提高,对材料叙述方式的关心程度增强,要使叙述具有说服力的愿望产生。

    ①参见博达列夫,A。

    A。

    :《人对人的感知和理解》,莫斯科,1982;皮维斯,B。

    H。和西科德,P。

    F。

    :《个人描述概念属性的发展变化》,载《个人与社会心理学杂志》,1973年第27卷第1期,第120—128页;利夫斯里,W。

    J。

    和布朗利,D。

    B。

    :《童少年期的个人知觉》,伦敦—纽约,1973;布朗利,D。

    B。

    :《普通语言中的个人描述》,伦敦—纽约,197。

…… 234

    自 我 论92

    自我描述的发展也同样具有这些趋势,只是它又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英国学者利夫斯里和布朗利的研究资料,儿童的自我描述长于(平均长出三分之一)对别人的描述(幼年期的差别尤其明显)。

    儿童的自我描述的主要差别在于其心理性质较强。在儿童自我描述的结构中,指明偏爱和憎恶的内容占第一位(即占全部判断的24%)

    ,而在对他人的描写中只占第九位(即占全部判断的10%)。

    “自我形象”在成长过程中有如下变化:一、更有区分性即更多成分化;二、更加概括化即由记录偶然的、外部的特征,过渡到比较广泛的行为刻划,最后过渡到深层的、内在的素质;三、更加有个体性和更富有心理性即突出行为的个人感情决定因素和动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差别;四、自己的“自我”显得更加稳定;五、现有的“自我”和理想的(向往的、应有的)

    “自我”产生差异和对立,这种差异和对立逐渐强化;六、“自我性”的有意识要素和特性在比重和位次上发生变化。

    “自我”的“身体”特征和“社会”特征的关系问题是饶有兴趣的。儿童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身体的形象或模式是自我意识的中心的、最稳定的要素,是它的核心。这一点往往从心理病理学的资料中得到印证:对自己的心理生理认定性即身体认定性的意识受到破坏是一种极严重的心理失常。但必须将以下两点加以区别:第一点是认定自己身体的感觉和意识——这是指身体作为“自我”的“载体”

    、“储藏室”或“体现者”而言;第二点是作为“自我”的“仪表”

    、外貌和显示的身体——这是根据他给别人造

…… 235

    032自 我 论

    成的印象来评价的,这种评价是以别人的感受和他本人的标准为转移的。如果说前者的确是原有的即由自发的自我感觉派生的,那么后者则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①。

    一个儿童的声望及其在同龄人中间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体格和身体的魅力。这一点从例如下述实验中得到印证。人们让四岁至七岁的孩子看了他们的同龄人即幼儿园小伙伴们的照片,并要求他们说出照片上的孩子当中他们特别喜欢谁,不喜欢谁,谁表现得不好。同时由两位专家——从未见过照片上那几个孩子的一男一女——分头对他们的魅力程度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容貌魅力较差的孩子都不受伙伴们喜欢,最经常被人指责犯有不良行为。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大,男孩更是如此。

    成年人对于外貌也是敏感的。当然没有哪一位教师会由于学生的相貌长得漂亮而故意对他们放纵。然而,美国心理学家把专家对一组儿童的外貌所作的鉴定,同幼儿园保育员们对这些孩子的鉴定加以比较后发现,当讨人喜欢的孩子犯了过失时,成年人(自然是在一定限度内)倾向于认为这种过失是出于偶然,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并不典型。

    与此相反,对于那些相貌较差的孩子,人们总认为他们好犯过失。

    所以,如果相貌较差的孩子真的表现不好的话,那么这很可能并不是他们不听话的结果,而是由于孩子感到大人偏心,为了“不

    ①参见概述:伯沙伊德,E。

    和沃斯特,E。

    H。

    :《身体的魅力》,载贝科威茨,L。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成果》一书,纽约,1974,第7卷,第157—215页。

…… 236

    自 我 论132

    辜负“他们的期望,而仿佛去迎合他们,才表现得不好。

    人们认为一种外貌是有魅力的,另一种外貌是没有魅力的,是否有某种标准作为依据呢?当有人提议由同属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人们把一组人体和面部的照片按魅力程度加以分类时,大家的意见却十分相近,很少受性别和年龄的制约。这些评价的依据虽然常常是很不明确的(人们在评价某张面孔或某个体形的魅力程度方面,意见往往是相似的,但在解释他们为什么这样看时,却不尽然)

    ,但仪表是否符合约定俗成的模式,是否符合男性或女性的标准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少年人的漂亮标准和一般“过得去的”容貌标准往往过高和不切实际。实际上大多数男人并不具备著名田径选手的体态,大多数女子也不具备电影明星的容貌。人们通常都是从总体上评价彼此的相貌,即凭据整体的印象(比如说,一个人的脸型虽不规则,且长有雀斑,但他的面容也可能讨人喜欢)。

    在由被试评定照片相貌魅力等级的调查中发现过一个有趣的事实:虽然在评价不同的人像的魅力程度方面没有产生较大的分歧,但实际上没有发现一张面孔不被某人认为富有魅力。

    这说明任何一种相貌的人都可能受到某人的喜欢;所不同的只是有的受到许多人喜欢,有的只受到少数人喜欢(这往往取决于评价者本人的相貌如何)。

    虽然外貌(尤其是具有某种实在的或假想的身体缺陷时)在儿童的“自我形象”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的比重却低于许多其它要素。

    从3岁、4岁、5岁几组儿童的自我描述比较中发现,行

…… 237

    232自 我 论

    动是最重要的、其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的范畴①。

    儿童,特别是男孩,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感知和描述自己。

    在12岁的小学生所作的随意性自我描述中,提到自己某项活动(娱乐、运动、各种课外活动)的地方位列第一,占全部列举事实的24%,而身体特征(发色、体重、身长、眼睛颜色)

    只占5%②。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描述的差异不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儿童在六岁至九岁之间逐渐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想的”

    (区别于“现实的”)

    “自我”形象。在学前儿童和一年级学生那里,现实、可能、向往、幻想等层次的区别还不大明显,追求和成就统统搅混在一起,如此等等。在小学低年级生、特别是男生那里,“现实的”

    “自我”和“理想的”

    “自我”之间的差别趋于增大,因而一方面使较高的自我评价的求实程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又使追求和自我理想化的水平有所提高。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规律的渐进过程。儿童由只能区别“我”与“非我”的低级自我感觉和自我认知过程转而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被别人注意和对待的稳定客体,同时又是一个积极的活动主体,一个某些特征和品质的体现者,拥有这些特征和品质就会给他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追求水平等等。

    “自我性”的自主化以及与其相关的“自我”形象的稳

    ①凯勒,A。

    、福特,L。

    R。

    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