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秦书-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他都要改换行头。周克文并不认为这是耍派,而是守礼,穿啥衣服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关乎敬天祀神的大事,马虎不得。今天他穿的是黑直贡呢棉袍,外罩一件羊毛坎肩,头戴黑礼帽,脚蹬棉窝鞋,手捧锃亮锃亮的铜水烟袋。人一出来,就端端正正地坐在太师椅上,一脸肃穆,等着子女拜年。
  周立德不在家,周立功就是老大了,先由他拜,可周立功只给老人家鞠了一个躬,就退到一边去了,这让大家都很惊讶。周立言说,二哥,你咋不磕头呢?周立功说,磕头是老风俗了,现在皇帝都打倒了,要移风易俗,文明的方式是鞠躬。
  这成啥事了?儿子竟然连老子都不肯拜!周克文气上心头了,但想着今天是大年初一,就忍住了。他问道,今天过的是啥年?周立功不知道他爹啥意思,说农历年啊。农历年又是啥年?周克文紧接着问。周立功莫名其妙,说农历年就是旧历年嘛。周克文说,这就对了,既然是旧历年,那你就得按旧风俗办,等到过阳历年时你再给我鞠躬不迟。
  周立功没想到被他爹套住了,这个套又设得几乎胡搅蛮缠。他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首先就是移风易俗,看来这改造旧风俗的事首先得从他们家开始。周立功正要辩解,他爹又说了,皇帝打倒了,难道人伦也不要了?亏得你还念了一肚子书。
  周立功说,爹,你不能强迫人,现在都民国了!
  民国又咋的!周克文实在忍不住了,这话不就是说他老而无用了,跟不上时代了?他把水烟袋在八仙桌上蹾得咣咣响,说只要是中国人,啥时候都得按礼数行事。今天你这个头必须给我磕,我不为你敬我,为的是教你咋做人,不要以为读了几天洋书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周立功的革新要从自家开始,坚决不磕头,周克文要教儿子人伦礼数,坚持一定要磕头,这爷儿俩大年初一杠上了。
  周立言觉得大过年的还惹老头子生气,二哥也太不该了,磕一个头又咋了?难道老爷子养大你不值你磕一个头吗?不过他没有这么说,他从屋外搬进一个蒲团来,放在周立功面前,笑着说,我二哥没出过力,膝盖嫩,裤子也是料子的,土地面脏,他跪不下去,我给你拿垫子了。周梁氏也笑着说,老二自小就干净惯了,蒲团我天天坐,上面一星灰尘都没有。周立言拽拽周立功的衣角,给他使眼色,可周立功偏不顺着他的竿子爬。
  周克文哼了一声,要是放在以往,他肯定一巴掌扇过去了,他的家教严着呢。可现在他老了,没有这个力气了,再说今天还是大年初一,出手打人不吉利。可是他也不能让,让了不光丢他的老脸,也惯了这小子的瞎脾气。他只能软缠硬磨了,说今天你要不给我磕头,咱就坐这里等你一天。
  周克文不走,大家谁也不敢走。周梁氏着急了,因为别家拜年的人随时都可能进来,要是让人看见不是笑话吗?特别是隔壁,叔伯兄弟的更是第一个要过来拜年的,要是让他们看见,更是幸灾乐祸了,这丑事不出半天就会传遍全寨子!她数说儿子,你这娃咋这么犟呢?磕一个头就把你辱没了吗?一会儿来人了看丢脸不?
  周克文又哼了一声,说我就等别人来看呢,让大家见识一下天底下不拜父母的忤逆之子!周克文之所以敢跟儿子赌这口气,正是心里有这个底,他估摸儿子担不起这个骂名。
  没想到周立功今天真是吃了秤砣了,铁了心跟他老子顶牛,就是不拜。这时一直没吭声的春娥说话了,她挺着一个大肚子走到蒲团前扑通跪下了,说二弟,我让肚子里的你侄子给你磕一个头,换你给咱爹磕一个头,行不?说着她朝周立功磕了一个头。周立功傻了,春娥是双身子,弯腰磕头都极不方便,她一跪下就把棋将死了,周立功无论如何都不能僵持了,他赶紧把嫂子搀起来说,我拜我拜,立即给周克文跪下,敷衍了事地磕了一个头。
  大家都长舒一口气。
  磕头的事刚刚了结,门外就传来脚步声,原来是周宝根来拜年了。周克文是老大,当然是周拴成的子女要先给大伯拜年。过来拜年的只有周宝根一个人,周立功就觉得奇怪,他问周宝根,你引娃姐咋没来?周梁氏给他使眼色,他浑然不觉。周宝根只好笑笑,说大伯你还没有给我压岁钱呢,说着嬉皮笑脸地跟周克文讨钱,向周梁氏讨核桃枣儿。周立功还是追着问,周宝根见躲不过去,就说她不在家呀。周立功就更奇怪了,这大过年的,她不在家待着又能跑到哪里去呢?周宝根说,你问问大伯大妈,他们知道的,然后表情不自然地离开了。
  周立功赶紧问他妈,周梁氏叹了一口气说,可怜见的,还能在哪里?就在黄龙塬的烂窑洞里。周立功大吃一惊,大过年的,这么冷的天,咋能让她待在那样的荒郊野外呢!周立功不知道缘由,周梁氏讲了出嫁女儿不能在婆家过年的风俗。
  又是风俗!这简直是在杀人,周立功很后悔刚才给他爹让步。他义愤填膺,说我二爸咋这么狠心?我把引娃接回来,住咱家!
  周梁氏吓得脸色煞白,她说,我的爷,这可不敢,要能住妈前几年就让她住了,那是要招祸的!
  周立言说得委婉:不光是招祸,咱二爸也不高兴,这是拿大耳刮子扇他的脸呢。
  他不高兴又咋了?你们怕他我不怕他!周立功梗着脖子说。
  周克文又火了,觉得这娃咋越来越不明事理了,他说,书把你念瓜了?你就不想想,这家是你一个人的吗?
  周立功看了看大嫂和三弟,他们都在斜视自己。他不能再坚持了,否则就犯了众怒。
  我去看看她总可以吧,周立功说。周克文虽然还在气头上,但他是通情达理的人,知道引娃的苦楚,是该有人看看去了。他们老两口不便出面,周立言和春娥未必愿意,只有这个二百五老二去最合适。事后隔壁要是找麻烦,他也好推脱:那是洋书念坏了的人,不懂人情世故,咋能跟他计较呢?
  周克文点点头说,叫你妈把蒸馍猪肉打点好,你带上。


第十五节
  引娃是周家寨第一个迎来新年的人,倒不是她住在黄龙塬上离太阳近,而是因为她一夜没有眨眼。引娃一直在窑洞里跑圈圈。她不敢睡,怕一睡过去就冻硬了,也不敢停下来,停下来就冷得打战。窑洞里有柴火,是干草、枯树枝、玉米秆,那是下雪前她捡回来的,用来做饭的,不多。今年的雪下得时间长,不知道啥时才能放晴,这些柴火要支撑到元宵节的,只能用来做饭,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拿来烤火。吃饭是最要紧的,只要有热饭吃就不会冻死。身上冷好办,做饭的余温可以暖和一阵子,其他时间就跑步吧,跑一跑就不冷了。
  引娃藏身的这个烂窑坐落在黄龙塬的半腰上。这里有一长排窑洞,以前应该是住过很多人家的,后来废弃了。烂窑其实并不烂,没有坍塌,有些窑洞里面的炕台锅台还是好的,只是没有人住,荒废了。这些烂窑经常成为叫花子流浪汉的落脚处,偏僻得可能变成野兽的窠窝。引娃这个烂窑是她这几年经常住的,位置比较好,靠近上下黄龙塬的坡道,而且里面宽敞,只是主人搬家时把门窗都卸走了,引娃把玉米秆扎成捆堵住那些窟窿。
  引娃在窑洞里跑一阵就会忍不住挪开玉米秆钻出来朝塬下眺望。虽然雪花弥漫,像隔了一层幕帐,她仍然可以看见村子里此起彼伏的炊烟,闻见臊子面尖锐的香味,听见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和喧哗嬉闹的拜年祝福声。这一切都让引娃想起出嫁前在家里过年的情景。新年的一段光景是引娃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虽然她不像弟弟那样每年都有新衣服穿,想吃啥就有啥,但她没有怨言,因为过年期间周拴成两口子怕惹来晦气不再打她骂她,这太难得了!只有在这个时候,引娃才可以给自己的辫子扎上红头绳跑出跑进,不必担心周郭氏骂她小妖精;才可以到门外跟一大群女娃娃们跳绳踢毽子,不必担心周拴成的大耳刮子,吆喝她圈里的猪没有喂棚里的牲口要添料;才可以一顿吃两碗饭,不必战战兢兢地看父母翻白眼。
  可惜那样的时光不多,她很快就长大了。原指望长大以后就好了,谁想到今天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引娃想着想着,不禁滴下一行热泪。
  眼泪再热也经不起寒风,一出眼眶就结成了冰凌,引娃赶紧退回窑洞,继续跑步。
  引娃也不是没有想过再嫁,可她知道这事情太难了。寡妇不能再醮,这是老辈子人传下来的规矩,她虽然还没有跟那个小男人圆房,可毕竟是出嫁了的闺女,别人并不管这些,反正死了男人就是寡妇。当然,以引娃的性子,她可以不顾别人白眼,可问题在于她从哪里出嫁?谁再把她嫁出去?周拴成倒是乐意把她再嫁一次,有彩礼不收白不收!可引娃现在的身份是北山畔那家的儿媳妇,周拴成要再嫁闺女就得把北山畔已经支付的彩礼退回去,这样才能把女儿赎回来,要不北山畔那家人不干。周拴成愿意这么做吗?引娃当年嫁给北山畔时可是收了大礼的,那是双倍的价格,一是媳妇,二是引蛋。今天引娃要是再嫁,那是卖寡妇,只能半价。这一出一进差得太远了,周拴成肯吃这个亏吗?至于返回北山畔,再从那里嫁出去,也基本不可能,既然撕破脸皮了,还怎么再进人家门?即使人家不计较,谁敢保证那个老男人不使坏,明里暗里逼她做小?在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在那里她完全两眼一墨黑,人家怎么整她都由人家了。
  即使别人都不干涉,一切都由她做主,引娃还是很难把自己嫁出去。但凡稍微过得去的人,谁愿意娶寡妇?娶寡妇是很丢人的事,这种人不是呆傻,就是病残,或者老丑。引娃愿意把自己这样打发了吗?她当然不愿意,她还是黄花大闺女呢!可是这话没人信,她也不能脱光衣服让人验。别人下眼看她,反而逼出了引娃的抗拒心,她心里说,哼,你们嫌我,我还看不上你们呢!在引娃看来,这二十多年她两次转换命运,其中的苦痛难以言说,如果这次再嫁,她一定要自己做主,仔细挑选,找一个可以终身依靠的男人,从此跳出苦海。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她就先赖在周拴成家,反正她也不是白吃白喝他们的,她拿汗水换一个立足地。有了这样一个稳妥的主意,引娃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在烂窑里跑得出汗了,引娃再一次走出去眺望,这时她看见坡下远远地有一个人往上爬,虽然面目不清楚,但凭猜测就知道是弟弟周宝根。她在这烂窑落脚后,只有这个弟弟隔三岔五地偷偷跑来看望她,给她带些吃的用的。今天下着大雪,又是大过年的,别人不会到这个荒山野岭的。
  引娃欣慰自己没有白疼这个弟弟。这个弟弟自小是她带大的,跟她感情很好。周拴成夫妻确实把儿子当宝贝,但他们太忙,两口子憋足了劲儿要发家,一个主外,带着长工在地里苦做苦受,一个主内,管大大小小主家伙计七八口人的吃喝穿戴,没有多少时间经管儿子,引娃顺理成章就成了伺候周宝根的贴身丫鬟。周宝根自小身子弱,周拴成两口子不让他跟别的娃娃一起耍,怕受欺负,他唯一的玩伴就是引娃。为此引娃没有少受父母的打骂,无论何时何地,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