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秦书-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让他跟别的娃娃一起耍,怕受欺负,他唯一的玩伴就是引娃。为此引娃没有少受父母的打骂,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周宝根哭了,那就是引娃的罪过。正因为这样,引娃把这个弟弟一直当菩萨一样敬着,生怕惹他不高兴,他要干啥,只要引娃能做到,一定满足他。所幸那时候周宝根还小,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好的。
  按说周拴成两口子这么爱儿子,啥好吃的都可以尽着他。可问题是有些东西自家未必有,上街买也不一定能碰上,要命的是周宝根就要这个,而且当下就要得到,不给他就大哭大闹。这就逼得引娃经常要自己动手热蒸现做。凡好吃的总离不开两样原料,白面和香油,偏偏周拴成两口子抠门儿得很,把这两样东西看得跟金子一样贵重,不到逢年过节谁也不能动,就是他们自己平日里也是粗茶淡饭。可周宝根不管这些,他想吃了就闹,不给他就哭,他一哭引娃就得受罪。如果做了,让周拴成两口子看见了,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收拾引娃,他们不说自己儿子嘴馋,反说是引娃把他们的宝贝儿子惯坏了。引娃夹在两难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背着周拴成两口子给周宝根做,这样两方都平安无事。
  有一天周宝根忽然要吃油饼,引娃就悄悄告诉他等一会儿父母都出去了就给他做。上午周拴成套了牛去犁地,周郭氏娘家来人告诉她老娘有病,她急急忙忙赶过去看望。见家里没人了,引娃立即进入厨房和面倒油忙碌起来,刚刚把油烧滚饼子团好下了锅,忽然听见外面传来牛叫声。引娃一愣,坏了,应该是周拴成提前回家了,她赶紧跑出厨房一看,见周拴成还没有进门,在外面给牛卸套呢,她急忙又钻进厨房,从瓦罐里抓出两把黄豆,跑到门口撒在门口的地面上。忙完这些,锅里的油饼刚好炸熟了,她捞出来端给周宝根,让他悄悄地吃,然后自己去厨房收拾锅灶,消灭痕迹。
  周拴成卸了套刚跨进门槛,脚下一滑差点儿摔了一个跟头,弯腰一看地下那么多黄豆,心疼得圪蹴下一颗一颗地仔细捡,边捡边骂人。骂老婆不该拿黄豆去喂鸡,骂长工给牲口添料不小心,骂引娃吃闲饭不操心,骂自己运气差一辈子遇不到一个会过光景的人。等他骂得口干舌燥了,地上的黄豆捡净了,时间也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一个时辰里周宝根的油饼早就吃完了,引娃的锅也洗净擦干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当周拴成走进厨房去喝水时,他好像闻见了一丝香味,他疑惑地撮起鼻子仔细闻,却吸进了一股浓重的酸腐味,原来是引娃故意揭开浆水缸的盖子,拿酸味去遮盖香味。两个小孩听见厨房传来饮牛一样的喝水声,他们相视一笑,又赶紧一把将笑容抹走了。
  后来周宝根长大了,由于娇生惯养染了不少毛病,比如好吃懒做,不爱念书,任性妄为等等,但有一点却是值得称道的,那就是同情他姐姐。尽管在家里他做不了主,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总会帮助引娃。就像这每年一度的外出躲难,周宝根挡不住习俗,也拧不过父母,可只要得空,他就会爬上山来看望姐姐。
  引娃目不转睛地盯着山下的影子,猜想弟弟今天会给她带来啥好吃的。今天大年初一,臊子面最好吃可汤汤水水的没法带,饺子一定是有的,肉包子也少不了,最好有大条子肥肉,膘厚五指,夹在热蒸馍里最解馋!过去是她给弟弟做好吃的,现在轮到弟弟照顾她了。
  看着看着,引娃忽然哦了一声,胸口剧烈地跳动起来。是立功哥!那人大冷的天没有戴帽子,傲然挺立着一个洋楼头,这在周家寨没有第二个人。引娃没有想到她立功哥会来看她,这么大的雪,还是大过年的!引娃激动得手脚并用连滚带爬跑到坡口,来不及走,就尻子坐在地上,居高临下滑了下去。她得赶快接上立功哥,道路被雪掩埋着,他会走到沟里去的。
  周立功眼睁睁地看着引娃像炮弹一样从高处急速滑下,身体在积雪上犁出一道深沟,哧溜溜一阵就飙到脚下。他怕她收不住势头,就猫下腰去接她,恰好就把引娃接到了怀中。
  在周立功怀中的引娃忽然没来由地放声大哭起来,哭得响亮,哭得放纵,哭得悲切。她从来没有这样痛哭过。以前无论别人怎么欺负她,她顶多是暗地里流流眼泪,不会哭出声的。并不是她特别坚强,也不是她心硬,她是看惯世态炎凉了,知道自己不是爹妈的亲骨肉,再怎么哭天喊地也没有人心疼她,她哭给谁看呢?可是今天不知道是咋了,引娃竟然就哭出声了。
  引娃把周立功哭得不知所措,她贴在他怀里,紧紧抱着他,他既不能挣脱,也不敢反过去环抱她。这毕竟不是十多年前的黄毛丫头了,虽然是他妹妹,可这样一个青春勃发的大妹妹抱在怀里是有忌讳的。周立功只能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说,不哭了,不哭了。没想到这像哄小孩一样的温馨动作不但没有让引娃止声,反而让她哭得更伤心了。
  周立功没法子,只得说,大过年的哭鼻子不吉利,不哭了,啊!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拿旧风俗搪塞事,可这样的话真管用,引娃立即不哭了,她拿袖子抹掉眼泪,望着他嘿嘿嘿地瓜笑。
  进了烂窑门,周立功却心酸了。这哪里是住人的地方?他们家的牲口棚都比这里好多了!等适应了里面的黑暗,周立功看到炕上没有席子,铺的是麦草,他摸了摸炕台,冰凉冰凉的,根本没有烧过。引娃笑笑说,钻在草窠里睡觉很暖和,狼虫虎豹都是这样的。再看看锅台,是塌的,地上有一口用三块料姜石支起来的锅。引娃说,锅台去年就塌了,今年宝根说帮我拾掇拾掇,可他今年有烟馆的事,就忙忘了。周立功知道宝根忙,刚才出门的时候还看见他去烟馆,说镇上的商铺之间要相互拜年。
  窑洞的里面更黑了,周立功不敢贸然往前走,不由自主地牵着引娃的后衣襟。他问引娃,你晚上怎么过?不害怕吗?引娃说,习惯了。周立功想象着这荒山野岭的黑夜,狼肯定是有的,还有传说中的鬼怪,一个手无寸铁的姑娘面对着这危机四伏的黑暗,该有多恐惧!可是引娃竟然这样淡定,如果不是麻木那就是完全绝望了。
  引娃把周立功带到窑洞中央,让他站着别动,然后点燃了煤油灯,周立功这才看清了窑洞的空旷和幽深。引娃从炕上抱来被子,垫在周立功身边的一块大料姜石上,让周立功坐下,在他旁边生起一堆火,让他烤着。安顿好这一切,她对周立功说,二哥,中午你不要回去了,我给咱们做饭,咱们一起过年。
  引娃眼睛蓄满期待,周立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他说,好哎,这是野餐嘛。
  引娃高兴得浑身暖洋洋的,僵硬的关节立即活泛起来,蹦蹦跳跳地像娃娃一样忙碌起来。她变戏法似的搬开窑里面的一堆玉米秆,露出下面遮盖着的一个大笸篮,揭开笸篮,从里面丁零当啷地拿出了案板刀铲筷子碗勺等一应器具。她边取边说,这些平时都得藏起来,怕我不在时别人偷了去。周立功说,你这里的东西还很齐全嘛。引娃说,我在这里过了好几个年了。
  让周立功惊讶的是,引娃还从笸篮里拿出了一些冬天难得一见的糖柿子、苹果、鸭梨等水果,如果不是富户人家藏在地窖里,这些东西根本无法保存这么久的。他问水果是从哪里来的,引娃说,二哥,我告诉你,你不要骂我。周立功说不会的。
  引娃说,那是供品。
  周立功愕然了。引娃说,在这里我有时没吃的,只得到外面去觅食。年节前家家都要给先人送供品,我饿得没有办法,只得去捡人家坟头上的供品。遇到好东西我舍不得吃就藏起来,反正冬天冷,也不会坏的。
  周立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想起了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乞食祭品的事情两千多年后又重现了。不过孟子描绘的那个良人并无衣食之忧,他仅仅是为了在妻妾面前显摆,夸耀有富贵的朋友请他吃饭,而引娃却是被饥饿所迫。一个人,一个女人,如果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她会去吃死人坟头的供品吗?
  周立功把自己跟前的火踩灭,走到引娃的灶火跟前借暖,他要节省一些柴火。
  把饭做好,引娃一抬头刚好跟一缕阳光打了一个照面。她惊喜地喊了一声,二哥,天晴了!大年初一的太阳没有辜负人们的美意,在寒冷中挣扎着露出脸来与人同乐,它竟然没有忘记这烂窑中的苦命人,透过窗户上的玉米秆缝隙跟她打着招呼。
  引娃和周立功合力搬开了堵在门口窗口的玉米秆,把阳光放了进来。窑洞立即充满黄金一样的光辉,两个人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吃了年午饭。
  这顿饭虽然简陋,可引娃吃得很香很甜。


第十六节
  春节过后,关中道的地面就跟耍把戏一样变换着颜色。先是白色越来越淡,积雪正在融化,渐渐地褐色越来越多,土地脱去了雪袍子裸露了本色。大概这样赤身裸体很难为情,很快绿袄就罩在身上了。起初是淡绿,再是嫩绿,然后是深绿。光是绿色也太单调了,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黄的红的白的花朵点缀在绿袄的前襟后背裤腿衣袖上,把春天的原野打扮得花里胡哨。
  颜色驳杂了,声音也跟着喧闹了。渭河开冻了,哑静了一冬的河水再也憋不住了,它们打着滚儿吆喝着。蝴蝶和蜜蜂给花哼着曲儿,软缠硬磨地要采人家的花粉,鸟儿一拨一拨地返回村庄,见了面叽叽喳喳地打着招呼。北归的大雁在高空呼儿唤女,一家子一家子地飞过人们的头顶。
  春季是闲季,无论是小麦还是大烟,现在刚刚起身,它们伸出毛茸茸的嫩芽,密密麻麻地铺满田野,就像一张望不到边际的绿色毯子。这样娇嫩的苗芽是不需要侍弄的,冬季人们给它们施饱了肥,老天爷又给它们喂足了雪水,这阵子它们会自顾自地往上拔节。这样的季节村民们除了靠在寨墙下晒暖暖,谝闲传,就是到田埂上蹲守着,陪着自己的庄稼,给它们说说话,鼓鼓劲儿,看着它们一天一个样地给自己长大。
  别人闲了周克文却忙了。去年秋末他只种了十几亩麦子做口粮,其余的百十亩地全部歇茬了,准备今年种棉花。现在二月了,正是棉花下种的季节。
  棉花种子是周立功从西安搞回来的,周克文一见就很喜欢。这新品种一看就跟老种子不一样,籽儿饱满厚实,好像里面憋足了劲儿,就等着在土里伸胳膊蹬腿了。
  这样的好种子当然要好土地匹配了。周克文留下的都是好地,是塬下的旱涝保收田。就这样的好地周克文也不敢大意,从这地一歇茬开始,他就不停顿地精心侍弄着它们,为棉花播种做准备。
  侍弄土地周克文是老手了。去年秋末别人种大烟时周克文已经给空地施了一遍肥了,别人看着可惜,说给歇茬地上粪不是浪费吗?秀才真是富得烧包了!周克文笑那些人眼窝浅,他这么做是养地,是让地蓄力。秋末施的肥正赶上冬季的大雪,厚厚的积雪捂着肥料,让它充分发酵,然后随着融化的雪水细细渗进土壤里,把土地滋润得膘肥体壮。现在开春了,土地一冻一消变得酥脆,正是下犁的好节口。
  犁地那天周克文和长工们都下田了。来到地头,大家等着把式先开第一犁。这第一犁有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