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火-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当年做道士的那段灵异经历:香火》 第11节作者: 湘粤男

二座衣冢互护,左不见青龙右不见白虎,前无明堂后无起势,旁边一洼烂泥地,若是单独一个恐怕早就伤了杨伢子。翰香暗念:迁坟迁得是时候。

焚香一炷,祭酒一杯,绕坟移走八卦步,摇铃叮当:恭迎杨家祖上神灵搬寝移宅………………

锄头刨开杂草,坟头却是千疮百孔,靠烂泥一边的地方一个个洞口光滑圆溜,从里面发出阵阵沉闷的响声,把杨伢子惊得一乍,攸地停下来,翰香拿起一纸黄符往那坟顶芦苇杆上一贴,低声说道:“从旁边挖。”

二个人挖得土块‘哗哗’地响,里面也是‘咚咚’地响成一团。

声音越来越大,杨伢子的心也怦怦地乱跳起来。

“嘿——”正聚精会神探看坟洞口里的情况,未想背后突然一声吆喝,吓得二个人身子一震,抬起头,一头癞痢的中年男人拿个竹蒌子一脸污泥看着杨伢子二个。

“杨癞子,你就不能轻点声!”杨伢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吓得不轻。

“我过来看一下,你们挖吧。”说着一屁股坐了下来。

翰香甩出最后一锹土,洞口豁然开朗了,一丝阳光投了进去,剑一样直指里面,白的黑的却很难分明显。

10几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把棺材浸泡得腐朽了,刚才是从棺材的脚头挖开的,棺材盖还未完全塌陷下来,这棺材也就是一般的黑杨木做成,里面一股泥腥味散出来,翰香示意等透了气先,去挖另外那座,正转身,‘哗’地从里面窜出一黑色物体,正欲详看,见得杨癞子弹起来直扑过去,一把抓住那怪物。

杨伢子心慌慌地走过来,那黑色之物尾柄粗短身子还在扭曲,嘴里

‘咪吱’地闷叫。

原来是条黑财鱼。

因为常年在这坟墓里面,黑得背上那七星斑点都看不清了,怕是有四、五斤重,刚才的响声应该就是它在里面打滚。

杨癞子二手紧紧摁住小心地往竹蒌子里放去,财鱼在里面不停挣扎。抬起头这才眉开眼笑地对杨伢子说:“终于捉了一条大的,你们忙。”提起就走了。

杨伢子说这财鱼怎么会有这么大个头?翰香便说还不是钻在这里面吃肉。又问你们不是单传的吗?怎么有这么多杨姓?

他们是叛贼杨钦的后人,我们才是杨幺之后,几百年的事了,现在都是一家人。

翰香不想争辩,杨幺根本就没后代,你这伢儿就信别人传说。

把另一座挖开一个洞口后,二个人又来到刚才这座坟开始收骨头。

坟里面还是一地泥淖,杨伢子看到烂布条露出来,伸手就去扯,衣服沾着泥浆早已扭成一团,拽了几下才拽出来,一节大骨跟着带出泥地了,伸过手就去抓,突然间泥土层起伏拱动,露出的大骨摇晃不止,赶紧退回来。

“叔,里面还有东西。”杨伢子牙齿打颤。

“等我来,得罪了。”翰香弯腰往里钻进去。

涨水时涌了不少泥水进来,干枯了这些日子,里面还是柔软的稀泥。猫着腰,用锄头一点一点地往外疏土,心里想着坟顶可千万别塌了,泥土又拱得厉害,干脆刨开算了,一锄头下去,一个蛇头钻了出来,冲着翰香头部窜来,情急之中赶紧用手去抓,滑腻腻的没抓住,蛇经过这一挡直接朝洞口外开溜,这洞口外的地却是干爽的,奇怪得很蛇沾了干土却滑得不利索,在原地扭来扭去,杨伢子拿起铁锹一拍下去,头部砸成一个血饼,那身子还在扭曲,长尾巴打得地面‘啪啪’作响。

“叔,是大鳝。”

翰香真是一惊,幸好不是蛇,这湖区择个阴宅都是难呀。

把泥土全部清出来后,尸骨早已不成规则了,里面曾让这些动物们搅得一锅粥,倒是骷髅头颅骨没有调转方向,把那镶了金的二颗牙起下来了,用布拭拭还闪光,交给杨伢子:“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你保管好。”

再清了清点,齐全,装进麻袋里了。在麻袋上帖了一符。

去收爷爷的骨头。

这边稍微好些,都是先后二年多离世,当初这一小块地方稍高一点,把洞口再挖大些,棺材也是腐朽了,锄头把棺材脚头方向用力一敲,稀里哗啦裂开了,里面看得清楚,光线投进去可见绫罗绸缎的光泽,那是长者归天后亲戚朋友盖的子孙被。

翰香燃起艾香放在洞口,开始起骨。

半跪着匍匐在棺材里一件一件往外递,杨伢子接住装进另一个空口袋里,不过10几分钟,顺利得很,把头骨取来就收工了。

往前移了移,摸了摸棺材顶部中间位置,不在,往左边摸索也没有,自己的身子伏在里面光线透不进来,看不清,那就是右边了,挪了挪身子,右手探了探,有个圆滑的,颧骨明显,一只手捏着往后面移,不想这头颅在手指间动了动,又滑下了,翰香正纳闷,头怎么移到右边了?再次用了用力捏住,身子后退,又掉下来了,这下嘴里默念了几句棺材化煞咒,有效,没动了,慢慢地转过手把头骨送出来:“接住,杨伢子。”

“哦。”接住了。

翰香双手撑住棺底,整个身子要后退出来了。

“哎呀,头会动!”听得杨伢子尖叫。

翰香转过头,忘记自己还没完全出来,头部碰到棺材顶部撞得生痛,来不及回应杨伢子,转过身子仰着看看棺材顶,是什么东西撞我?

是棺材顶盖宊出来的一个圆东西撞的,快要掉下来的样子,伸手用力一拨,轻松出来了,原来是个漆黑的竹筒子,应该是之前镶入顶盖这个小洞里的,棺材盖最厚的地方就在顶盖中间位置,看来是良苦用心。

一出棺材,直问杨伢子:“什么事什么事?”

“不晓得!”指着地上轻微颤动的头颅,杨伢子一脸惧色。

翰香弯下腰,要双手捧起来,把手中的竹筒递给杨伢子,杨伢子问:

“叔,这是什么?”

“我也不晓得。”捧着头颅细看的翰香头也没抬。

果然会动。

捧着摇了摇,再放在地上,一只灰绿色的小乌龟不急不慢从头骨的口腔里爬了出来,好像让人吵醒了,老大不高兴的样子。

杨伢子一脚踩过来,让翰香一推:“生灵都有寄所,何必?”

拿起小乌龟往那洼烂泥地里放去。

再在这麻袋上贴了一符,日短夜长的季节,太阳很快要偏西了,翰香拿起锄头在二个摇摇欲坠的棺材上用力敲打几下,‘轰隆’一声响,小土包成了稀稀啦啦的土疙瘩。

又一次尘归尘,土归土。

翰香扛着锄头提着香篮在前,杨伢子用铁锹当扁担挑起一担骨头紧跟其后,步履匆匆,刚才一惊一乍,心还在突突地跳。

“叔,还有多远?”

“跟着我就是,快点。”翰香加快了步子。

一直往西走,这地方这几些年翰香早已熟悉了,杨伢子虽不是自己亲生骨肉,却一直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

路上的影子拉得斜长了,太阳慢慢向西边滑去。

直到快出围堤湖边界了,才汗流浃背停下来。

太阳斜斜地照着这块地方,站在此地才发现已是身处半山坡了,远眺对面就是李白诗仙踪影的太白湖。

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刑部侍郎李晔和中书舍人贾至,被奸臣诬陷。李晔被贬为岭南道境内一名县尉,贾至被贬为岳州司马。那时,李白因参与永王李麟谋反失败,被流放夜郎。不久遇赦释回,在岳阳小憩,与李晔、贾至相逢。李白便邀他们载酒泛舟洞庭。

也正是现在秋高气爽的大好季节,湖水澄碧,皓月当空,鸿雁南归。这难得的良宵美景把酒夜话激起诗人心中的万丈诗涛,十分理解他俩的心情,劝说他们要豁达开朗,即赋诗一首: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九天。

奇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书右前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目平湖,春江水暖时碧水蓝天万亩青纱帐绿浪翻滚,退水后牛羊成群,艄公划子鸬鹚戏水,端的是一派生机。

《爷爷当年做道士的那段灵异经历:香火》 第12节作者: 湘粤男

右手边是起伏不大的西竺山,左手边是牛鼻滩,想当年观音老母拜了杨幺之后,杨幺自知得罪仙人,请求饶恕,观音老母只好说,你若是能潮起这牛鼻滩,垒起鸭子港,连起坡头嘴,这天子还是有的。

后面是郁郁葱葱的笔架咀和乌鸦山连成一片,如同一把椅子的靠背。

纸钱一撒,叮当几声:“禀报围堤垸土地、庙王、菩萨、天上一切过往神君………………杨氏祖上神灵借此地灵光寄居于此,上通九天下报地府………………

言毕,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行大礼,燃起香烛,奋力开挖。

一地沙土,不过挖得三尺,里面有些红色土粒,翰香示意停止,在旁边不足一尺的地方继续开挖,这个挖得深一些。

深的放爷爷的骸骨,浅的放爹的骸骨。头颅骨却让它立起来,空洞洞的眼眶窝让夕阳西下的光线照得似乎有些灵动,正在注视着脚下的那块土地呢。

每个头盖骨上贴了一张红色符。就这样简单掩土了,也是一个小土包,只不过是新的土包子,二坟前各自燃了三支大白烛,太阳滚到天际里了,黄昏的幕色里闪耀着鬼火一般的光亮。

路上翰香交代,此地就为你杨家祖坟了,记得清明吊唁祭祀。

到了家,天完全黑了,嬷嬷在院子门口等着。

抽泣地:“辛苦了,好啦?”

杨伢子累得不行,没有好气地拉长声说:“好——啦——”

翰香正想教训这伢子天下孝为先的话,却听黑暗的台阶上一个女人的声音:“道士,你会收吓不?”

走近一看,女的身旁还有一小孩子。

“怎么啦?”

嬷嬷才接过话,等你好半天了,这伢子今天跟着他爹去迁坟,一股黑烟出来,吓了一下,现在有点发烧,听说你来了,想让你看看。

翰香摸了摸小孩子的头,是有点烫。点起煤油灯,牵着小家伙的手来到堂屋的大门角落里,这小家伙木讷着不说话也不哭,让翰香在门缝里拿着左手捏了捏,奇…书…网嘴里念了几句含糊不清的词,把一根黑纱线系在小家伙手腕上,再带出来,到厨房煮了一碗热水,将一朱砂符烧了化在水里,端给小家伙喝,好说歹说半天才肯喝了下去这漂浮着灰烬的黑水,孩子娘闲谈了一会,带着小家伙回去了,这小家伙一改先前的沉默不语活蹦乱跳地跑在前面,也不管天黑的路上高低不平。

胡乱扒了几口晚饭,擦洗身子上床睡去,忙了一天,确有倦怠。

脑袋沾上荞麦枕头,灵光一闪有件事搞忘了,坐起身子,朝着另一头刚睡的杨伢子心急地问:“杨伢子,那个竹筒呢?”

杨伢子睡着了。

第七章人心坪追魂

天刚发亮,杨伢子就被翰香推醒了,迷迷糊糊瞪着翰香。

“你、你把那竹筒放在哪里了?”

揉搓了眼屎,不高兴地嘟嚷:“门旮旯里。”

那竹筒乌漆抹黑静静地躺在门槛的角落里,乍不提醒,根本不会留意到。

应该是楠竹而且经过火薰烤过的,大概是防止虫咬,还有一竹盖,用松香封住,摇一摇,没什么,很轻的,不知是有什么宝贝,搞得如此神神秘秘。

弄开再说。

拿起火钳放进灶堂膛里一烤,松香化成油滴出来,吹了吹热气,一扭,开了。

有个东西在里面,倒不出来,只好用筷子捅进去,拨弄二下,缎带丝出来了,轻轻一扯,一块金黄色的布出来了,光彩夺目,三角形,正如一擦嘴擦鼻涕手巾般大小。

马上否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