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墓-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邪了;那男的尸骸呢?”雷子咬着牙说道:“这墓怪了;一进来还以为这一男一『女』成神仙了;还整什么八卦台;结果呢『女』的被分了尸;男的呢;把自己埋在这里;连尸骨也不见了。”
    “管他那么多;有这些就好了。”吴通不知觉地就和雷子抬杠;他把石棺内散落的钱币一一捡了起来;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两个字;中国古钱大多外圆内方;正是从五铢钱开始的;吴通一边捡的时候;还在心里算着数;这里一共有四十九枚五铢钱。
    萧宁反倒被那一双人形陶俑给吸引住了;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陪葬的时候会有大量的俑器。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战国时期殉人制度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山东陶乐舞杂技俑、四川陶说唱俑、河南技乐俑等形象真实;栩栩如生。
    隋唐时期陶俑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牵驼、牵马、戏『弄』、骑俑、胡俑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尤以『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堪称中国陶俑的压卷之作。五代陶俑风格大变;镇墓的神怪俑受到重视。
    这种以陶俑陪葬的习俗在宋代以后;慢慢没落下去;因为焚烧纸钱在丧葬中盛行;陶俑的使用骤减;到了清初的时候就彻底消失了;但这种习俗留下了大量的陶俑。
    眼前萧宁拿在手上的是人形陶俑;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造型而烧制出来的陶器;萧宁一手一只;歪着头看着:“这陶俑不就是壁画上的一男一『女』吗?”
    其他人探头过来看;虽然这一对陶俑的的造型极为简单;但整体流畅;面部的刻画也算『精』致;尤其那『女』子的陶俑;萧宁再熟悉不过;那就是壁画上的『女』子;那个人头的主人:“奇怪了;难道是以陶俑代替尸骸的意思吗?我只听说过有衣冠冢;没听说过陶俑冢。”
    “管它那么多;赶紧拿了明器闪人了。”吴通实在是受够这里了;他的手拿起那面镜子:“一点金银饰也没有;这墓主能够修建这么工整的墓室;可是陪葬太寒酸了;看这镜子;也只是青铜的。”
    吴通拿着那面镜子胡『乱』地摇晃着;不屑一顾的样子;镜子对着墙上的火盆;突然折『射』出一道光来;这光来得太急太快;吓得吴通后退了好几步:“我的个乖乖;这是个什么东西”
    白逸开古玩店这么多年;不是白干的;他接过镜子来;对准光;从这面不起眼的青铜镜里出一道光照『射』在墙上没有那么明亮的地方;墙上立刻出现了两行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这两行字正是这面青铜镜背面的铭文;唐三成叹道:“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透光镜;从西汉中晚期开始制作;其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由于镜面上存在许多微小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所造成。图文处镜面微凹;非图文处镜面微凸。凹处光线会聚;而凸处光线散;在映象中出现与镜背图文相应的亮部和暗部;从而在墙上形成镜背图文;西汉就想出这种工艺来;古人实在了不起。”
    白逸突然觉得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他将透光镜收起来;看着石棺内壁;手电筒照进去;想要看个清楚;只见石壁上刻了三个字——我走也
    “我走也?”白逸一愣:“难道是男墓主留下来的?”
    雷子看清楚那三个字;也有些惊:“这里处处是飞天的痕迹;不过男墓主真的飞升了;『肉』身都没有留下来吧;世界上真的有神仙?”
    唐三成皱紧眉头;道家所说的飞升;的确『肉』身会瞬间消失;不过他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有的只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古人飞升的情景;是真是假;他不好判别;不过;唐三成隐隐地有一种感觉;这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 )
 
 
    
158 第一百一五十七章 砍头

  
    
    
    
  
    正文'158 第一百一五十七章 砍头
    石棺里的明器马上被一扫而空;里面是空空如也;吴通还不死心;伸手进去想看看有没有夹层可以容纳更多明器;他的手在棺内『摸』来『摸』去;最后又用手指敲打着棺壁;唐三成侧耳一听;叫了一声:“等等”
    唐三成探身进去;按压着石棺的底部;整个身体的重量都按在上面;听到一丝“咯吱”的响声;唐三成说道:“白逸;这棺底好像是可以活动的。  ”
    白逸走上前;检查起棺壁与棺底的结合处;果然;并不是完全闭合的;在右角里还有一个类似于支架的东西;白逸一拉;棺底马上立了起来;『露』出下面的通道来;白逸叹道:“原来;我走了;是这么一个意思。”
    “男墓主没有死;他从这里离开了;什么飞升;看来只是一个笑话;我真替那个『女』人不值。”萧宁忿然地说道:“她临死前才知道自己遭到了背叛。”
    这是丝帛上的话;不过廖廖数语;却将那『女』人的悲伤无奈表『露』无遗;现在事情似乎明白了;短短的几十字里已经讲诉了一段可悲可泣的爱情;只是男『女』身份已经无法追溯了;在这双层墓室里;找不到可以证明他们身份的铭文;唯一能判断的就是这两人是东汉年间的生人;判断依据就是摇钱树;这摇钱树是东汉时期的风俗;还有那『女』尸身上的留仙裙。
    “留仙裙”这个名称始于西汉;西汉的皇后赵飞燕爱穿裙装;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在笙歌鼓乐中翩翩起舞;突然间狂风大作;她象风筝一样飘起来;宫『女』慌忙追赶去抓她的裙角;赵飞燕的裙子被出褶皱;赵飞燕穿上皱纹的裙子更漂亮了;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
    男『女』墓主是一对恋人;更应该是夫妻;古时;光是恋人是不可能同葬一墓的;更绝的是这两人生前感情深厚;还想着死后一同飞升;两人笃信道教;长年服食丹『药』;死后更是布置了这么一个巧妙的绝无仅有的飞升墓室;企图双双飞升“成仙”。
    两人并不是死后才到这里的;两人活着的时候双双来到墓室;封闭了墓室;准备自行飞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男的居然谋害了『女』人;奇怪的是;唐三成心里一动:“看这『女』人留下来的绢帛;她看到男人将自己的头砍下来;认为男人背弃了她;想独享飞升;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她看到男人将她的头砍了下来;这是不是有问题?”
    唐三成的话让萧宁『毛』骨悚然:“你是说这『女』人头被砍下来之后还有知觉;连这绢帛上面的血字也是头被砍下来之后留下来的?”
    “……”唐三成一时语塞:“这个我也只是从绢帛上的血字来分析的;事实情况如何;我们也无法知道了。”
    绢帛上的血字写的正是『女』人看到这一幕后的悲伤与愤怒;树下之『迷』;这四个字给了唐三成一些想法;由此想到摇钱树下是不是有玄机;现在细想;值得推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个男人既然和这『女』人商量好一同飞升;那么是对丹『药』有信心了;为什么来到这里;杀了『女』人;自己又从棺椁里遁走呢?既然要走;那还废什么话;在棺内留下“我走了”三个字;像是要留言一样;这是对谁说呢?
    雷子的身子抖动了一下:“唐三成;你讲得太玄乎了;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是一个谜;我甚至在想;这『女』人会不会活过来?”唐三成指着吴通手里的尸茧;里面的人头还栩栩如生;拍打尸茧时;『女』人的眼睛会睁开;看着大家;要不是尸身已经半腐;真怀疑把头还回去;一位东汉的美人就会施施然走出来;向大家行礼。
    “男墓主是从这里离开的;这下好了;我们可以从这里走。”明器已经到手;吴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这里了;他率先钻了下去;然后探头出来:“里面是一条修好的墓道;直通向外面;应该没有问题。”
    前人给后人留了一条生路;真是想不到;六人相继钻了进去;唐三成殿后;他隐隐地有种不想离开的意思;这里的谜团太多了;这些压在他的心上;沉甸甸地;为什么人死了;还要封到墙里?这里是墓室;除了他们两个;根本不会有人来吧?杀了『女』墓主;就算不封在墙里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为什么又要将人头放进尸茧里?
    又是谁替他们设计了这个八卦墓室;进口处的障眼法不是一般的修道之人能够施行的;唐三成留恋地看了一眼这间墓室;无奈地离开;有些谜;不知道还有没有解的机会了;那棺底下的通道修得相当齐整;可供一人直立行走;看来这男墓主压根没想在这里“升天”;为自己铺设了一条离开的路;完全设计周全了;这是一位高人了。
    唐三成突然说道:“我想到一个人;『精』通道法;又擅长研制丹『药』;要是说道法高深;东汉时期就只有这么一位了。”
    “你说的是?”白逸回头问道。
    “魏伯阳。”唐三成说道:“此人的事迹虽然流传了下来;可是此人生卒不详;《神仙传》里最早见到对此人的记录:魏伯阳出身高贵;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他的理论围绕《易》的乾、坤、坎、离四卦。乾坤象征天地;乾在外坤在内;坎离象征『阴』阳二气;上下沉浮。日月运转如风箱一样一呼一吸;一进一退;一来一往;均匀而有节律。『阴』阳相互作用;便产生万物和人。其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人的生命;就是天地『阴』阳运动在人体内的再现。”
    “好了;后面的那些我也不懂;不过依你说来;看来是一号神秘人物;就像……”白逸说道:“就像嘉靖墓的设计者一样……”
    唐三成与白逸同时停下了脚步;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浮上一丝怪异的感觉;没错;姑且不说这八卦墓的主人是不是魏伯阳;只说这两人的神秘与诡异之处;很有共通之处;白逸摇摇头:“关于这个魏伯阳;你还知道些什么?”
    (。。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魏伯阳

  
    
    
    
  
    正文'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魏伯阳
    “魏伯阳隐居山林;修真养『性』。  经过多年养炼;功成圆满。由于他的学识渊博;百家皆通;尤其对大易、黄老、炉丹学说;更是『精』益求『精』。他在继承古代《龙虎经》炼丹的基础上;亲自反复实践;融会贯通;达到了当时炼丹水平的最高峰。”
    唐三成又说道:“关于这个魏伯阳;曾有一个故事相传下来;说的是魏伯阳成仙的事情;有点长;你要愿意听我就说;不愿意听;就算了。”
    白逸瞪了他一眼:“你这卖关子卖到这里了;我能不听吗?快说吧;就当解闷了。”
    “魏伯阳在炼制神丹的时候;带了三个弟子。大丹炼成后;魏伯阳看到其中有两个弟子用心不诚;就心生一计来考验他们。他先拿出一粒丹『药』喂了白狗;白狗吃了就立即倒地而死。弟子们面面相觑;随即又把目光不约而同的集中到师傅魏伯阳身上。魏伯阳看着他们微微一笑;就拿出一粒丹『药』呑服而下;接着倒地而死。另一位弟子深知师傅不会是骗人;也呑服一粒;就地倒下而死。另两位弟子;暗自庆幸;没有服用丹『药』;也不敛葬师傅师兄的遗体;就卷起包裹下山而去。二人走后;魏伯阳方才起身;重新拿出真正的丹『药』;给弟子和白狗服下;于是一同成仙而去。”
    走在前面的萧宁听到这一段:“那『药』是假死的『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