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穴居生活 作者:分野-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女的为了排解恐怖情绪,开始自我介绍,她也姓张,叫张娟,工作人员姓王,叫王恒生,做的铁路维护,那两个农民工是兄弟俩,姓朱,大哥叫朱建军,他弟叫朱建民,在G省九建工地上干活。
  几个男的本来想说疫情,张娟不乐意,又说又唱的,唱的歌还很好听,别说,几个人的心情真的好起来些。骑了大半夜,到晚上十点,路过一个村镇,没站,但是铁道边开着一个小杂货店。
  他们不约而同把身上的钱几乎都拿了出来,把能买的矿泉水、巧克力等等,包括薯片那些零食都买了,好几袋挂在笼头上。
  杂货店里的女人说火车开过去十几分钟,他们急忙又上路。
  到晚上十一点,路过一个叫MW的地方,不是乘客用的车站,停着好多拉煤的火车,几百盏大灯照得一片明晃晃的,但就是没几个人。
  张恕只在两个仓库之间的地方,看见几个人围成一圈蹲在地上,听到他们的声音,有人站起来,摇摇晃晃地朝外边走。
  朱建军扬声喊了两嗓子,对方不回答,张娟慌得乱叫:“快走!是被感染的!!”
  几个男人也渗得慌,赶紧几脚,出了那才慢下来,回口气。
  张恕憋不住问:“不是说这边没有吗?”
  张娟说:“骗人的!新闻上稿子都是早就写好的!!”
  她絮絮叨叨的,笑话不说了,歌也不唱了,开始讲这次疫情。
  其实早就出现了,都被瞒报,然后在医院那些地方大规模爆发出来,瞒不下去了,才开始报导,但是到了这会,传播太快,已经控制不了了,短短几天时间,疫区就以每天几百公里的速度扩大。
  张恕的老爸肺癌,住院住了好几个月了,张恕忙打老妈电话,没人接,又打给姑妈、姨妈其他亲戚,都没人接,最后,打到表弟那去,终于有人接了。
  小表弟在做考题,还没睡,张恕才想起来已经是半夜了,怎么会有人接,心情才好点。
  可是没说两句又紧张起来,张恕他妈和姨妈两人都被隔离在医院了。
  小表弟还说他们学校停课了,让在家看书,等疫情过去了再返校,他一个人在家,餐餐泡面,邻居家也差不多,听他口气一惊一乍的,张恕不敢说自己的困境,只好安慰了一下小表弟,才把电话挂了。
  到晚上两点多的时候,几个男人都累得骑不动了,互相商量着在隧洞里过一夜。
  忽然听到前面传来火车鸣叫声,王恒生一听就笑:“在错车!在错车!打招呼呢!!!我们快点!!!”
  枯竭的体力在希望刺激下又爆发出来,四个男人发了疯地蹬车,张娟拔高声音喊着:“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几分钟后,军列经过他们,再几分钟,他们终于追上了K???
  本来乘务员还不愿意开门,王恒生拿出工作证来,才打开了门,还要他们都量了体温才准上车。
  一量,五个体温都偏高,刚刚才体力运动过。
  那乘务员死活不让他们上,还好,这车还要再等一辆军列才走,过了几分钟,他们又要来温度计一量,这次正常了,终于可以爬上去。
  张恕是有坐票的,跟王恒生和朱建军、朱建民兄弟分开前几个简短告别,王恒生挺厚道地说:“你们心里大概也知道这回挺严重的了,能回家的都回家呆着吧!不过,恐怕也安全不到哪里去,哎!”
  听到这话,张恕想起来家附近的山洞,虽说他觉得大家不可能会去,还是说出来安慰一下:“如果你们没处去,我知道个地方,藏起来几年没问题,你们出了K市向南走,到H镇的Y省仪表厂,厂区后门有片田地,那边挨着CB林区,进了林区……”
  王恒生仔细,还跟乘务员要来纸笔,记了下来。
  张恕看着他记,心里还有点不以为然。
  张恕说的那个地方,大概也是Z国某个时代留下的特色产物。
  具体是为了打什么仗搬来的不知道,总之那时候外面打得很厉害,国家就把东北的兵工厂搬到内陆边疆省份来了,不止搬,还选了好地方,H镇这里的山都是石头山,石头很大,结构坚固,几家兵工厂搬来以后就开始深挖洞,挖了几十年,厂里的人都换了好几辈。
  那可不是普通的防空洞,只要能避避天上掉的炸弹就通过,张恕说的那座山就是仪表厂的山,山腹里都挖空了。
  早年海湾战争的时候,国家白养着的这几个兵工厂好不容易有了盈利,每天晚上直升机飞来飞去的,偷卖军工产品。
  仪表厂是几个厂里最小的,旁边还有几个,一个生产枪炮,一个生产望远镜,望远镜还能民用,军工仪表跟枪炮没辙,工资发得半死不活。
  张恕记得的父母唯一拿到奖金的时候,就是海湾战争打得最火热的时候。
  新闻上天天叫嚣着中立,和平抗议,还真讽刺,一到晚上只有国家能动的这几个工厂厂区那个热火朝天啊!直升机起起落落,比汶川地震时派出的直升机多了几倍去!
  不过海湾战争之后,这几个厂,除了光学仪器厂——就是望远镜厂效益不错,其他几个都又回到半死不活的状态,撑了几年,破产,改组,裁汰工人,张恕的爸妈就只好到挨着几个厂兴盛起来的镇子上去摆夜宵摊子。
  话说远了,张恕的姨妈一家也是仪表厂的,姨父管着山洞的钥匙,带张恕进去看过,所以张恕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厂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还有另一个厂区,一个为战时准备的隐蔽厂区。
  这几个兵工厂都有这样的地方,仪表厂的恐怕是最小的一个了,但是也足够容纳整个工厂!
  张恕说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姨父爱忘事,在山洞外的一个地方还藏了钥匙,就算找不到姨父,张恕也进得去。
  跟王恒生他们分开后,张恕就往五号车厢挤。
  已经有人占了张恕的位置,谢高文看到张恕,高兴得不得了,忙把外面那个人撵走,张恕一坐下,就像瘫了一样,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了。
  谢高文居然还留着一盒盒饭和两个包子,张恕一高兴,直接提了一袋路上买的零食给谢高文,虽然没两分钟他就有点后悔了。
  要真跟电影上一样,到处都是丧尸了,以后可就是吃的最重要!
  K???终于进了Y省,在Q市停的时候,荷枪实弹的军警又出现了。
  早上十点,姑妈打来电话,叫张恕不要进K市市区,家里亲戚都被隔离在不同片区,火车站、汽车站、机场这些地方通通成了高疫情发生地,姑妈说得了这个病没救,张恕就懵了。
  老爸老妈还在市区一个大医院里!他不去怎么行?
  结果姑妈说张恕的妈昨晚用医院的电话给她打了一个,半夜四点左右,张恕的手机打不通,她也叫张恕不要过去,最好在小站下车,找个人数少的收容区。
  张恕跟姑妈说了半个来小时,手机打没电才不得不断了。
  张恕乱得没主意,到底放心不下爸妈,还是想进K市去看看再说。就算下车被隔离,跟家里人离得也近点。
  哪知道当天下午,K???在K市火车站外转了一个身,不进站,往南边去了,而且还不停,也不让人下车。
  这边正好是张恕家那边,他家在仪表厂住宅区里,离K市半个小时,在Y省,火车跑得比汽车慢,火车跑了一个多小时,到了ZY村这个终点小站,才终于停下来。
  ZY村靠湖,周围三面是山,一面是水。
  K???停下后,有穿着防化服的医护人员上车,量体温什么的,正常的才让下车,这里有一个部队的集训基地,所以建立收容区的速度很快,把整个ZY村这片小盆地都弄成了收容区。
  张恕还看见山上有部队的人在拉铁丝网,火车过来的隧道口也有当兵的扛着枪把守。
  下了车,就有人拿着喇叭喊排队,说明了一下大概情况,愿意留下的可以留下,但是要参与劳动,统一分配工作,只保证每天两餐和医药,其他没有,愿意走的不强留,只说明了一下外面的疫情已经很严重,离开的人要为自己负责。
  有部队维持状况,本来应该是最让人放心的,可张恕就是觉得这么一大片地方,这么多人,单是这趟车上下来的就好几千了,有一个漏网之鱼整个都要完蛋,不靠谱。
  大部分人选择留下的时候,张恕选择离开。
  谢高文不认识别人,看张恕要走,拉着他一直劝,张恕想了想,谢高文人挺实在,也挺好的,就把自己必须要去一趟K市市区的事情说了,另外,也给谢高文留下了仪表厂那座山的位置,怎么走,找什么标记都说清楚了,没料到谢高文听说有这样的地方,居然活了心思,要跟张恕一起离开。
  仪表厂离ZY村已经不远了,两个片区之间平时还有单匹马那种小马车和电动三轮车载客来往。
  步行可能就是半小时的路程,他们走火车隧洞出来别说电动三轮车,大马路上连人都见不到一个,本来挺热闹的村镇,虽然有地名上的差别,但那只是行政区地图上的几个字不同,没有大片的荒地断层,一路上房子挨着房子。
  靠路这边的店铺上招牌都还挂着“XX汽修店”、“XXX汽车修理厂”这样的广告牌,路上没有什么车,回想一下收容区里车辆并着车辆停得密密麻麻的情景,一想就知道有车的人应该都把车开到收容区里去了,所以外头路上反常地空旷下来。
  K市刚开始实行无车日的时候,张恕去姑妈家就特别不习惯,堵车堵久了,原来不堵了也会不习惯,但现在这种样子,走一路,一路都没见着一辆车,连行人也没有见到,倒是见了不少村子里养的狗,平时拴在高墙后吓唬人,现在全溜达到路上来了。
  有些狗摇着尾巴来要吃的,有些鬼鬼祟祟穿过马路消失在房子背后。
  有几只饿狠了,老跟着他们不离开。
  张恕心里边毛毛的,假装捡石头吓,它们跑开又跟回来,后来发现张恕完全没有真打的意思,干脆就连躲都懒得躲了。
  谢高文笑着说:“别管就行了,跟到它们不认识的地方就不跟了。”
  张恕不太相信:“人都去收容区了,我看是回不去的才跟着我们,路上人都没有,就我们两个,说不定会跟到最后。”
  谢高文说:“那就留着,三只都是狼犬,被人驯乖了,村子里养的也不挑食,什么都吃。”
  张恕想说万一人都不够吃的怎么养狗?怕谢高文多心,忍在心里。
  到了H镇边上,路上终于见得到车辆和人了。
  挨着几个大兵工厂,还有一大堆小厂,什么轴承厂、磷矿、采石场、造纸厂、洗衣粉厂、省建二队,大部分厂子在镇子的中心街上各自有店直销产品,外地来采购的多半从这里走货,于是百货商店、小吃店、菜市场应运而生,张恕的爸妈没去K市之前就拿着下岗证在中心街上做小买卖。
  走到中心街的时候,两个人差点又不习惯了。
  几十辆大客车挨边停着,警察和军人又出现了,在街两头拉出封锁线,水泥灰包堆起来的简易围墙外头挤满了叫骂吵嚷的人群。
  K市公交公司的班车平时半小时一班,走跨湖高速直接进K市——看到街上停的都是公交公司蓝条纹的大客车,张恕跟谢高文说了声,两个人挤进人群里,塑料袋和行李扎紧了口子举在头上,走一步被挤歪一步的,大太阳下挤出满身汗,才进去了。
  谢高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